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3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是指认识、情趣、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
感觉、知觉、动机、情绪、先天行为模式、学习、思维、智力、人格、集体动力学以及行为病理学等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课题。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通常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在此之前,心理学属于哲学、宗教、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一部分。
其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论和万物有生论。
西方心理学思想在古希腊哲人的著作中已初见端倪。
古希腊人已开始了对感觉本质的探讨,如公元前5世纪的恩培多克里便已注意到感官的特殊性:如以手压眼球,无需光线刺激亦可引起光感。
苏格拉底提出了类似今日的下意识的概念,而柏拉图则讨论了“观念”的联想等问题,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功能心理学的创始人,并创情绪发泄的概念。
但是,所有古希腊的以及随后的古罗马的哲人,他们有关心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论,都是不全面的,不成系统的,亦即处在心理学萌芽阶段。
因此,以下关于希腊罗马心理学的介绍,只能列举某些论述和观点。
米利都学派作为古希腊最早的朴素唯物论者,他们以为灵魂是物质的作用,有了辩证法的最初萌芽,有了世界具有对立因素的思想,也有生物是进化来的思想,尽管这些还只是粗略的猜测。
毕达哥拉斯学派相信灵肉可以分离。
他认为灵魂不死及灵魂轮回降生说,这是十分荒谬的。
他们把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
认为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这三者人类皆备,而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无理性。
尽管这些纯属臆说,但他们开始关心探讨人的心理过程。
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知道构成和谐的旋律的弦长之比是整数的。
这是听觉心理学的一个发现。
赫拉克利特朴素辩证法强调万物皆变,世界有法则,感觉需要相反的作用,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等,是有积极意义的天才猜测。
爱利亚学派主张世界单一不变,以为感觉是以同知同,如体内的温感外物的温,这显然是错误的。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
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
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后来康德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
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
最早提出演绎法(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皮浪)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斯多噶学派(芝诺)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一)概述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
首创归纳法。
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布士、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詹姆斯•穆勒△洛克提出“第一性质”,指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3)§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3)§1.2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4)§1 .3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4)第一编意识心理学 (5)第二章内容心理学 (5)一、心理科学观 (5)二、心理学的对象 (5)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和历史法 (5)四、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综合 (6)第三章意动心理学 (8)※§3.1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与冯特对比) (8)§3.2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9)§3.3形质学派 (9)§3.4二重心理学 (10)第四章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0)第五章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12)第二编行为主义 (18)第六章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左右) (18)华生(1878-1958)美 (18)第七章新行为主义(1930~1960左右) (20)古斯里(1886-1959)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20)斯金纳(1904-1990) (21)第八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23)班图拉(1925- )美, (24)第三编精神分析 (26)第九章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26)弗洛伊德 (26)荣格 (29)阿德勒 (32)第十一章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34)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34)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35)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36)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37)第十二章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39)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40)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 (41)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 (42)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43)第四编认知心理学 (46)第十三章格式塔学派 (46)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6)第十四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48)场论 (48)社会认知心理学 (49)第十五章皮亚杰学派 (50)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50)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52)第十六章信息加工心理学 (53)第五编人本主义 (54)第十七章人本主义运动 (54)第十八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55)第十九章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58)第十二章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 (59)总结与展望 (61)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 ----艾宾浩斯《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 (1)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2)§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3)§1.2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4)§1 .3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6)第一编意识心理学 (6)第二章内容心理学 (6)一、心理科学观 (7)二、心理学的对象 (8)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和历史法 (8)四、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综合 (8)第三章意动心理学 (10)※§3.1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与冯特对比) (10)§3.2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12)§3.3形质学派 (12)§3.4二重心理学 (13)第四章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3)第五章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16)第二编行为主义 (22)第六章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左右) (22)华生(1878-1958)美 (22)第七章新行为主义(1930~1960左右) (24)古斯里(1886-1959)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24)斯金纳(1904-1990) (25)第八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28)班图拉(1925- )美, (28)第三编精神分析 (31)第九章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31)弗洛伊德 (31)荣格 (34)阿德勒 (38)第十一章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40)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40)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41)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42)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44)第十二章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45)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46)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 (48)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 (49)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50)第四编认知心理学 (53)第十三章格式塔学派 (53)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54)第十四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55)场论 (56)社会认知心理学 (57)第十五章皮亚杰学派 (58)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58)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60)第十六章信息加工心理学 (61)第五编人本主义 (62)第十七章人本主义运动 (62)第十八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63)第十九章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66)第十二章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 (68)总结与展望 (70)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
创始人:泰勒斯(约前624-前547)。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科学家和物活论者(天文学家)。
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因为万物皆有灵魂。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2、毕达哥斯拉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斯拉(约前580-前500)。
是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
欧洲史上第一个提出“数量”概念的人(勾股定理),认为数是万物的根源。
在心理学上,对灵魂和身体做出了明确区分,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3、爱菲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是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宣称始物是火。
有名格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皆动,万物皆流。
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
划分了心理状态和前心理状态4、埃利亚学派:创始人:巴门尼德(约前515-前445),存在哲学的伟大代表。
只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认为“是”的只是可以思维的东西,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变”的观点;认为感觉是以同知同,人以体内与万物的相同的元素感知体外的那个物体5、元素论学派:主要代表:恩培多克勒(约前495-前435),西西里医学派创始人。
认为-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所构成的。
四根是水、火、土、气;认为人的心理特征依赖身体的构造,各种心理的不同是因为身体上的“四根”的配给比例不同,这可以说是后来的气质和神经类型学说的萌芽形成;提出“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这种理论第一次为心灵的活动提供了一种纯物理的解释,而不是以往的归因于灵魂。
6、原子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
西方心理学起源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出身于工商业奴隶主家庭(一)原子说: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二)认识论:认识是由于身体内的灵魂原子与外物流射出来的原子团接触的结果二、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出身于雅典的一个大贵族奴隶主的家庭(一)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叫做"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
(二)学习理论:"灵魂回忆"说(三)灵魂的等级说:《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统治者)、武士(维持社会安定)和劳动者(从事劳动),与此相应,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出身于御医家庭,柏拉图的学生,《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学著作。
(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动力因:影响质料、使之转变为形式的因素。
目的因: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目的或功能,从而使自然界和谐有序。
(二)灵魂论1、关于灵魂的本质:灵魂是生活的动力,生命的原理2、关于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是形式,身体是质料。
形式决定质料3、关于灵魂的分类: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4、关于灵魂的功能?认识功能(知) ?动求功能(意):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心理过程二分法的表述(三)感觉论:感觉只是对形式的感受,而不是客观事物。
分类:?特殊感觉:视、听、嗅、味、触,有特殊感官?共同感觉:运动、静止、数目、大小、形状、记忆、联想、睡眠等意识活动错觉(四)联想论:他在探讨回忆的条件时指出:在经验中类似的、接近的和相反的事物有助于回忆,这是心理学中相似律、接近律和对比律的最早雏形,也是近代联想主义者称为相似律、接近律和对比律的先导四、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9(一)脑是心理的器官(二)体液说:四种体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五、盖伦(Galen,公元130,200)第二节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的官能心理学(一)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代表作:《论自由意志》、《论灵魂不朽》、《论三位一体》、《忏悔录》主要心理学思想:1、心身关系方面(1)人由灵魂和身体构成(2)灵魂(3)灵魂与身体同是上帝创造的、各自独立存在的2、灵魂的官能:灵魂的主要官能是记忆、理智(理解)和意志3、论意志:奥古斯丁将恶分为三类,即"物质的恶"、"认识的恶"及"伦理的恶","伦理的恶"才称得上是罪恶"自由意志说":他认为,伦理的恶起源于人的自由意志4、关于内省法:人的知识的获得有两种来源:一是由感观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二是来自灵魂对内心经验的反省(二)阿奎那(Aquinas,1225,1274)代表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论真理》心理学思想:1、心身关系:"二重真理说"2、灵魂的功能(1)营养能力(2)感觉能力(3)追求能力(4)运动能力(5)理性能力3、认识活动(1)知识来源于感觉(2)能动的理智把"感性印象"转换成"理智影像"(3)"印入影象",被动的理智接受了影像(4)"陈述影像":理智有目的地把印入影像与其客体联系起来,利用它作为表达方式复现外部世界4、理智与意志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达.芬奇(Da.Vinci,1452,1512)1、视知觉方面(1)线条透视:物体距离越远则视角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