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之【打击醉驾】考点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70.29 KB
- 文档页数:1
近日,一桩酒后无证驾车事件引起人们热议,因为此次的主角是体坛明星孙杨。
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大众的关注与监督,孙杨诚恳的道歉表现了自己对于此事的反省态度很诚恳。
同时,这起事件也体现了人们交通法规知识了解的淡薄,下面是有关于酒后驾车的归纳概括练习题。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申论要求1.材料8 中提出了治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措施,请你结合材料,对这些方案加以简要的评价。
字数不超过200字。
(15分)2.针对“将酒后违章驾驶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这一观点,材料中有不同的意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400字。
(25分)3.针对我国治理酒后驾车的问题,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
字数在1200字左右。
(60分)二、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三、给定资料1.酒后驾驶导致的血案、惨案不断冲击公众的神经:前日,孙杨驾驶一辆白色卡宴在杭州市中心被一辆公交车追尾,本来是一起很简单的擦挂事故,却因为孙杨被查出无证驾驶,迅速成为一场风波。
昨日,孙杨因无证驾驶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2千元,并处行政拘留7天。
这还不算,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随即宣布对孙杨进行处罚,“自即日起停训并禁止参加国内外比赛;停止参加一切商业活动;按学院规定扣发相应的津补贴;建议暂不参加国家游泳队集训。
”2013年9月2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启用简易程序集中审判10起酒驾案件。
庭审现场,公诉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以身试法,要引以为戒,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10月30日至11月1日,呼和浩特全市交警共出动警力1200多人、警车300余台,设置堵卡点76处,连续3天夜晚查车到凌晨1时许,夜查网络覆盖所有路口,实行巡逻和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检查车辆13867台,没收管制刀具、镐把、双节棍等共17件,查处无牌、套牌、假牌车11起,扣车68辆。
2019中考政治(2019.07--10月时政练习题及解析)材料一:2017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
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
2017年7月24日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材料二:尽管723动车追尾事故已经过去,但是惨痛的教训依然不断警醒着人们。
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陈飞建议设立“7·23动车事故纪念馆”。
馆中展示列车残骸、事故现场实物、各界抢救伤员的照片,仿真模拟事故情形。
陈飞说,建立纪念馆主要是起警示作用,提醒告诫大家不要忘记血的教训,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也给遇难家属一个祭奠亡灵的地方,表达国家对遇难者的尊敬。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一下问题:〔1〕为了让广大网民支持陈飞提出的设立“7·23动车事故纪念馆”的提案,某网站做了一期温州动车事故展,请你为网站拟定主题标语。
参考答案:反思动车事故,不忘惨痛教训;出行安全,政府的责任〔2〕温州动车事故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出行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中国的发展速度要等一等发展质量;专家的话和六月的雨一样,说变就变要注意出行天气;要随身携带自救工具;坐公共交通时要多观察注意紧急措施与紧急出口2、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
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1%;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
酒驾法律知识点近年来,酒驾成为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之一。
为了维护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交通有序进行,各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酒驾进行严厉打击。
在我国,法定酒驾标准是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100毫升,而对于驾校学员、新手司机和公交车司机等特殊人群,该标准则更为严苛,为20毫克/100毫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对酒驾法律知识点有所了解,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首先,酒后驾驶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警觉和反应能力。
然而,酒精会影响驾驶者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和注意力,导致行车安全隐患的增加。
据研究显示,酒后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危害驾驶者自身,还会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法律对酒驾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惩罚。
其次,对于酒驾行为,我国法律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酒后驾驶被认定为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属于轻微犯罪的,将处以拘役、罚款等刑罚;属于严重犯罪的,将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禁驾。
此外,对于违反交通法规的酒驾行为,也会面临吊销驾驶证、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酒驾法律知识还包括酒精测试和证据采集等方面。
在我国,交通警察可以依法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证据。
尤其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会对肇事者进行血液检测来确定其酒精含量是否超过法定标准。
因此,在酒后驾驶的情况下,驾驶员无法通过拒绝酒精测试来逃避法律责任。
此外,在某些地区,如加州和某些欧洲国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酒驾法律措施,例如实行零酒驾标准。
这意味着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即使是微醺状态也会受到处罚。
这种严厉的法律政策旨在进一步减少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总之,酒驾作为一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在各国都受到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和处罚。
了解酒驾法律知识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公共安全之酒后驾车“备资料”、“备不雅点”是申论备考的主要环节。
公共平安成绩,诸如食物平安、出产平安、药品平安、情况平安、收集平安等成绩,一向是国度和处所公事员申论测验的热门核心内容。
2019年和2019年国度公事员申论测验、2019年和2019年山东公事员申论测验、2019年天津公事员申论测验都触及到这一成绩。
本年的经济平安(“力拓特务门”事务)、交通平安(管理酒驾)无疑也是社会存眷的热门成绩。
联创世华公考研讨中间特对管理酒后驾车成绩停止了梳理,以助泛博应试者落井下石。
1、布景2019年12月14日,成都持久无证驾驶的孙伟铭在醉酒驾车追尾逃逸途中,严重超速并撞向反向正常行驶的4辆轿车,形成4人灭亡、1人轻伤。
2019年7月23日,成都中级人平易近法院以风险公共平安罪判处无证酒后驾车的司机孙伟铭死刑。
2019年1月21昼夜,河南灵宝宝马车主醉酒后驾车连撞一辆桑塔纳、一辆摩托车和多名行人,形成6人就地灭亡、6人受伤的特年夜路途交通变乱。
2019年5月7日晚,20岁的在校年夜先生胡斌驾驶白色三菱跑车在杭州闹郊区飙车,将走在斑马线上的26岁青年谭卓撞死。
一审获刑三年。
2019年6月30日晚,一位醉酒司机在南京撞上路边西瓜摊,随后沿途撞倒9名路人,并撞坏6辆路边停放的轿车,形成5人灭亡,此中另有一位是分娩的妊妇。
2019年8月4日早晨,杭州29岁的司机魏志刚酒后超速驾驶保时捷越野车,将正在过马路的16岁女孩马芳芳撞死。
在变乱现场的不远处,是本地首条“爱心斑马线”。
2019年8月5日,鸡西某夜市一路虎越野车连撞26人,灭亡2人,8人住院医治。
2019年8月6日晚间,上海市嘉定区霜竹路上一辆宝马轿车司机酒后驾车,先将一位4岁男孩撞飞出50米远,接着又撞上一辆别克车,致使男孩伤重经急救有效灭亡,别克车上3人骨折。
2、酒后驾车鉴定尺度、惩罚法令根据(一)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尺度按照国度质量监视查验检疫局公布的《车辆驾驶职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查验》(GB19522—2019)划定,驾驶职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年夜于或即是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喝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年夜于或即是80毫克为醉酒驾车。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 醉驾入刑关爱生命【热点材料链接】热点材料1:2011年5月1号开始,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将从行政处罚上升到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
然而即便是在全天查酒、全警查酒的高压下,酒后驾车、醉酒驾车行为依然屡禁不止。
热点材料:2:2011年5月9日,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四车追尾、三人受伤。
高晓松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
这也是目前为止醉驾入刑判决最重的案例。
热点材料3: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
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热点材料4:2012年2月2日凌晨1时05分左右,四川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刘畅酒后驾驶一辆丰田小型客车,撞坏路中隔离栏后驶入道路左侧撞到行人,造成3人死亡,其中1人为著名剧作家杨戈平。
【说明考点链接】考点25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识记)考点26 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理解)考点27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识记)考点37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考点38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运用)考点40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运用)考点41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识记)考点43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运用)考点55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识记)考点56 树立法制观念(运用)考点57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运用)考点58 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运用)【教材知识链接】关键词索引教材知识速查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规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醉驾法律知识点醉驾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致死。
为了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酒驾法律。
本文将介绍几个醉驾法律知识点,希望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遵守法律规定的能力。
一、醉驾的定义和判断标准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对醉驾的判断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呼气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是否醉驾。
例如,在德国,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每升0.5克,就会被认定为醉驾,而在美国,这个标准则为每升0.8克。
二、醉驾的法律后果醉驾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后果严重。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醉驾将面临罚款、扣留驾照、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的后果。
对于第一次犯罪的驾驶者,通常会处以罚款和吊销驾照的惩罚。
然而,对于累犯者或酒精含量过高的驾驶者,可能会面临被判刑和终身吊销驾照的严厉处罚。
三、醉驾对自身及他人的危害酒精会影响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协调性和视觉能力,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与酒驾有关,其中包括许多造成了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
醉驾不仅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会给他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时刻牢记,醉驾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防范醉驾的方法和建议为了防范醉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建议。
首先,饮酒时要有节制,合理控制酒量,避免过量饮酒。
其次,在饮酒后,尤其是在聚会、宴请等场合,最好使用代驾、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工具来回家。
此外,如果身边有朋友或亲人喝酒后,一定要劝阻其酒驾,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最后,政府和执法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酒驾行为,从源头上减少醉驾发生的机会。
总结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通过了解醉驾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醉驾的危害和法律后果。
为了防范醉驾,我们应当合理控制饮酒量,选择安全的回家方式,并与他人共同携手维护交通安全。
2019中考思想品德考点重点试卷(05)及解析〔法律与秩序一〕总分值:8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1、2017年5月9日,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四车追尾、三人受伤。
高晓松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
这也是目前为止醉驾入刑判决最重的案例。
刑法修正案草案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定性为犯罪①侵犯了酒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②为打击“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③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④能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驶违法行为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2.厦门在市政府网站开设“评议机关互动平台”,市民可上网投票,表达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满意。
政府此项举措保障了公民的〔〕A.选举权B.监督权C.决策权D.管理权3、父母进城务工后,少数农村家庭“留守学生”因脱离父母的管教,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恶习。
对这种现象看法不正确的有〔〕A.“留守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B.家长应自觉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C.学校应承担“留守学生”的一切责任D.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保护与关爱4、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
这说明〔〕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2017年2月2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案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
这说明了〔〕A.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C.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和任免权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6、李某酒后驾车在某大学生活区制造了一起伤亡事故。
第1篇一、案例背景酒驾,即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驾现象日益严重,给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严厉打击酒驾行为,我国法律对酒驾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对酒驾者给予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以一起酒驾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酒驾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
二、案例简介2019年12月某日凌晨,某市交警在市区某路段开展夜查行动。
凌晨1时许,一辆小型轿车驶入检查区域,民警要求驾驶员出示驾驶证、行驶证。
驾驶员在出示证件时,民警闻到其身上有酒味。
经检测,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为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随后,民警将驾驶员带至医院抽血检测,结果为82mg/100ml,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经调查,驾驶员在当晚与朋友聚餐后,自行驾车回家,没想到在回家途中被交警查获。
三、案例分析1. 酒驾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在本案中,驾驶员醉酒驾驶机动车,已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 酒驾的法律规定(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醉酒驾驶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酒驾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19年中考政治复习之【打击醉驾】考点解析
“打击醉驾”的相关法律知识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3)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益
(4)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生命权不容侵犯
(5)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6)法律的特征:国家制定,国家强制力保证(强制性),普遍约束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注:此处的平等是守法的平等,不是司法、执法和立法的平等)
(7)注意“我爸是李刚”与“药家鑫案”的区别。
前者是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醉酒是故意,但在致人死亡上是过失),后者是交通肇事+故意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