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县域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以武夷山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95.13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第03期择成熟的茶叶进行采摘,并且采摘的方式也不是整体切割,而是通过灵活的比较,选择质量好的茶叶进行采取。
2.3自动化设计高度自动化的茶叶切割机的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地提高茶叶采摘作业的质量,而且可以极大限度解放人们的双手。
自动化的茶叶收割机可以自行判断出需要进行采摘的茶叶,促使收割机采摘的茶叶属于一个标准化的茶叶制作原料。
与此同时,自动化的茶叶收割机可以充分自由的运用在不同地形地势的茶叶农场之中,帮助茶农进行多批量的茶叶收割。
高度自动化的茶叶收割机能够替代更多茶农的作业,有效地提升茶叶的采摘作业。
3茶叶切割机的应用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化茶叶切割机的推广程度不高,许多农场仍然处于传统手工采摘茶叶的阶段当中。
这与我国茶叶切割机的采摘技术水准的不足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国茶叶切割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还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茶叶切割机固有的优势,也让切割机在茶叶农场的广泛使用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之一。
如,茶叶切割机可以减少采摘的成本,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机器的成本会大大小于人工;切割机的高效率作业能够缩减采摘周期;能够促进标准采摘,方便后期茶叶成品的制作。
3.1减少采摘成本茶叶切割机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采摘的成本,不必在基础性的采摘作业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茶叶的生产与经营当中,提高茶叶成品的质量,由此扩展茶叶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茶叶企业也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将目光投射到国际市场当中,在更大的舞台中展现东方茶叶的魅力。
3.2缩减采摘周期高性能茶叶切割机的使用能够达到高效率的采摘作业。
如,有数据显示4到6台切割机能够取代50个茶农进行茶叶的采摘,通过茶农对切割机进行远程操作,就可以便利地完成采摘工作。
这不仅可以缩减茶叶采摘的周期,让茶农能够更快的抢占茶树生产的最佳采摘周期,还能够避免茶农在阳光下进行高温作业,而引发的系列身体不适。
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得茶农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采摘。
3.3促进标准采摘我国是茶叶生产的大国,也是茶叶的故乡。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各设区市科技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措施:一、进一步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我省在种业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水稻、茶叶、亚热带水果、食用菌和甘薯等我省优势品种的育种技术水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加强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农林作物和养殖动物遗传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种质资源新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力度,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育适合我省栽培的优良新品种;重视加强设施农业适用品种的选育、扩繁和推广,使适用品种基本满足设施农业的市场需求。
要采取科技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大项目、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措施,鼓励支持省级重点种业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和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攻关,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高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成为我省的主栽品种。
二、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成套装备和配套技术研发针对我省农业耕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设施农业起步晚、产业化规模小、技术含量较低等问题,重点开展与蔬菜、畜禽、食用菌、花卉、林业、渔业等现代种养业相配套的设施农业技术研究。
加强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提升农业成套装备制造能力;部署研发一批智能化、自动化设施农业成套设备,引领设施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加大与设施配套的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先进适用装备和设施种养技术的有机配套。
科技创新驱动县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
“三茶”统筹理念,为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是中国茶产业发展永远的核心动力,没有科技创新作为支撑,茶叶品牌营销、三产融合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通过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控、先进加工技术与装备及跨界增值的深加工利用等的创新,才能实现我国茶产业的高产、优质、安全、低耗、增值。
茶产业的魅力在于三产高度融合,未来茶业三产融合、茶康文旅融合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高效农业、现代休闲农业的典范。
科技对县域茶产业发展支撑基本情况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目前茶树品种有国家审(认/鉴)定品种134个,省级品种170多个,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20多个,其中有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或者兼制不同茶类的品种。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多样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选育并推广茶树良种是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县域茶产业发展有诸多一个品种支撑区域茶产业发展的经典范例,如西湖龙井、浙江龙井,“龙井43”作为“群体”单株选拨——无性扩繁选育成功的国家级无性系品种,具有发芽早,发芽密度大等特点,其适制绿茶,尤其适制龙井等扁形绿茶,品质优良,外形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黄成朵,目前“龙井43”在全国大部分茶区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和贵州等省有较大面积栽培。
20世纪80年代初在黄浦江源安吉县天荒坪一带发现的再生型白叶茶树,育成的珍稀白化茶树品种——白叶1号,现如今在安吉县域栽种20万亩标准茶园外,安徽、湖北、江西、贵州等近10个省份“白叶1号”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左右。
安溪有茶树品种100多个,国家级茶树良种6个,茶园面积60万亩,其中铁观音茶园面积占2/3,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品种茶园面积占1/3,干毛茶年产量6.2万吨,涉茶产值191亿元,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武夷山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方案近年来,为推动国有企业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武夷山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方案。
这些方案旨在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方案强调要通过整合重组,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合并、兼并、重组等方式,将相同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整合,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整合后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其次,方案强调要加强互补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化。
通过整合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可以实现产业链条的完整化,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例如,将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行整合,可以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方案强调要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整合重组,可以实现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共享。
例如,将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与创新型企业进行整合,可以共同开展研究与开发,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将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最后,方案强调要注重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通过整合重组,可以实现专业人才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这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武夷山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方案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改革举措,旨在推动国有企业的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互补合作、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将进一步推动武夷山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福建武夷山市考察调研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他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
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武夷山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叶元高武夷山市茶业局,福建南平354300摘要:武夷山市挖掘茶文化历史、资源优势,建设生态茶园,用科技、品牌支撑产业发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示范带动茶产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文章介绍武夷山市在打造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品牌、强化市场营销、促进茶养旅融合等方面的茶产业发展经验,以期为全国重点产茶区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武夷山市;茶产业;经验;启示作者简介:叶元高,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茶产业发展研究,E-mail :*************************。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ea Industry in WuyishanYE YuangaoTea Industry Bureau of Wuyishan City,Nanping 354300,ChinaAbstract:Wuyishan City taps tea culture history and resource advantages,builds ecological tea gardens,suppor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th technology and brands,coordinates tea culture,industry and technology.The tea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facilitate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d the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Wuyishan City in building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building a cultural brand,strengthening marketing,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a culture and tourism.It is hoped that it can give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the key tea-producing regions in our country.Keywords:Wuyishan City,tea industry,experience,inspiration福建省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CULTURE 完善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思考—以龙文区为例林秋燕 漳州市龙文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摘 要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政府部门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调研,以龙文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平台 县域 构建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32-065-04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龙文区作为漳州市核心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强作为中心城区“内核”的硬度,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但与其他发达县区相比,龙文区创新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创新平台构建,以期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推动龙文加快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梳理龙文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其构建创新平台的对策建议,为县域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龙文区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龙文区坚持政策驱动,加速营造创新生态。
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的同时,结合龙文实际,相继出台《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六条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措施》等区级激励政策,为全区创新平台建设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导向。
2020年以来,共兑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六条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各级科技惠企政策资金9100多万元,累计帮扶570多家次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激励企业集聚创新要素、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