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剖面图与断面图基本要求:建立剖面图与断面图的概念,了解剖视的方法及分类和画法;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标注与分类;能够区分剖面图与断面图。
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剖面图;3、断面图;课时安排3.1 基本概念一、内容1、剖视的方法;2、视图的分类与画法;二、要求及重点理解剖面图的形成,了解剖切平面的选择,熟悉剖视图中的线型规定。
掌握剖面图的几种处理方式。
三、教学方式利用模型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印象,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剖视图的基本概念握剖视的方法和画法3.1 基本概念一、剖视的方法1 剖视图的概念在画形体投影图时,形体上不可见的轮廓线在投影图上需用虚线画出。
假想地将形体剖开,让它的内部构造显露出来,使形体的不可见部分变为可见部分,从而可用实线表示其形状。
如图3.1所示,双杯基础的三面投影图假想用两个平面P和Q将基础剖开,如图3.11和图3.22所示。
图3.11 图3.1双杯基础的三面投影图图3.12二、剖视图得到分类和画法1、画法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和数量画剖面图时,应选择适当的剖切平面位置,使剖切后画出的图形能确切、全面地反映所要表达部分的真实形状。
选择的剖切平面应平行于投影面,并且通过形体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一个形体,有时需画几个剖面图,但应根据形体的复杂程度而定。
2、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1) 断面图只画出物体被剖切后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的那部分,即只画出截断面的图形,而剖面图则画出被剖切后剩余部分的投影,如图3.2所示。
(2) 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符号也有不同,断面图的剖切符号只画长度6~10mm的粗实线作为剖切位置线,不画剖视方向线,编号写在投影方向的一侧。
图3.2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3 画剖面图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剖面图的剖切是假想的,所以除剖面图外,其他投影图仍应完整画出。
当剖切平面通过肋、支撑板时,该部分按不剖绘制。
如图3.3所示,正投影图改画剖面图时,肋部按不剖画出。
剖切平面应避免与形体表面重合,不能避免时,重合表面按不剖画出,如图3.4所示。
建筑识图培训教案课程简介建筑识图是建筑行业的基本技能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基本的建筑术语和标注。
本课程将带领学生逐步学习建筑图纸的各种类型和用途,了解建筑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和标记,并且能够分析和解读建筑工程图纸中的所有信息。
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生应当能够:•至少熟悉常见建筑图纸的类型和用途•能够识别建筑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和标志•理解建筑工程图纸中的主要理念和设计原则•能够分析和解释建筑工程图纸中的所有信息培训内容1.建筑图纸的类型和用途–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造图–设备图–细部图–延伸图–工程图2.建筑图纸中的符号和标志–标准化符号–文字标记–比例尺–切面符号–标高符号–比例尺–毛坯尺寸线–装饰尺寸线–毛坯填充线–装饰填充线–整数标准3.建筑工程图纸的主要理念和设计原则–设计原理–图纸阅读技巧–工程排布和通风一体化设计–建筑技术和工艺要求4.建筑工程图纸中的信息分析和解释–工程结构设计图解–施工过程中图纸的实际应用–处理和解决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2天(共计16小时)•地点:建筑培训学院601教室培训方式•理论讲授•互动问答•图纸分析和研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指导培训师资和材料•师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和建筑技术人员等•材料:建筑工程图纸,理论教材和案例分析材料培训考核和证书•建筑识图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建筑识图培训结业证书。
建筑识图培训是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培训之一。
通过本次培训,学生将能够熟悉并了解建筑图纸的各种类型和用途,掌握建筑工程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和标记,理解建筑设计原理和工艺要求,分析和解释建筑工程图纸中的所有信息。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培训,学生将会取得良好的培训成绩和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建筑行业中的技能。
绪论一、内容:本课程的地位、任务、要求及学习方法。
二、要求及重点: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对该课程有一个整体了解,从思想上重视,引导学生如何学好该课程。
三、教学方式:通过纵、横向延伸、比较,使课程所处地位显现。
通过课程性质、体系介绍,了解本课程。
绪论一、本课程的地位1、《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读图、图解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以及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般中小型建筑设计的能力。
3、本课程共分三部分,即《工程制图》、《房屋建筑与构造》、《施工图识读》。
二、本课程的任务1、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2、学习、贯彻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3、培养制图、读图、图解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4、对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一般知识,并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方法;6、为进一步学习工程结构、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P2)1、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并遵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2、掌握用正投影法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绘制和阅读空间物体投影图的能力;3、对建筑工程图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4、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方法;6、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相应的设计参考资料设计、绘制一般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四、学习方法:1、端正态度、振奋精神、刻苦学习、继续学习。
2、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3、专心听讲、及时复习、记笔记。
4、循序渐进,多做练习;5、严格要求,耐心细致,严谨求实。
6、适当看些参考书,扩大视野,培养自学能力。
建筑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掌握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3.学会使用建筑识图方法,能够识别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文化需要而建造的建筑物。
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功能、环境等。
2. 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建筑的基本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建筑识图方法建筑识图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2.分析建筑的构成要素和特点;3.比较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4.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4. 建筑识图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观察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特点;2.比较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3.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风格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识图实践,让学生掌握建筑识图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1.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构成要素和特点;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2. 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1.讲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特点和表现形式;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3. 建筑识图方法1.讲解建筑识图方法;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识图方法和技巧;3.通过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建筑识图方法和技巧。
建筑识图教案教案标题:引领学生学习建筑识图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学习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标记符号。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建筑平面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和标记符号。
2. 建筑平面图样本:提供不同类型的建筑平面图,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学生练习册:包含练习题和绘图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一张令人感兴趣的建筑平面图展示,激发学生对建筑识图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建筑识图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如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
概念介绍:3. 通过PowerPoint演示,简要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建筑平面图。
4. 讲解建筑识图中常用的标记符号,例如不同材料、尺寸、符号等。
分析建筑平面图:5. 分发建筑平面图样本给学生,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平面图的特点、功能和可能的用途。
6.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平面图中的不同标记符号的含义,并解释其作用。
练习与实践:7.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建筑识图的理解程度。
8. 分组或个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建筑平面图,尝试重新绘制或进行修改设计,以展示他们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9.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建筑领域,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筑博物馆,以加深他们对建筑识图的认识和理解。
- 组织学生参与建筑设计比赛或模型制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1. 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的分析和讨论的贡献。
3. 绘制或修改的建筑平面图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建筑识图初步训练教案引言:建筑识图是建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技能。
通过训练建筑识图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图纸、平面布局和建筑元素等,从而提高他们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训练建筑识图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学习建筑图纸中的基本图形和符号;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建筑图纸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建筑识图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建筑图纸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和符号;3.解读建筑图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建筑图纸和实际建筑物的照片,引起学生对建筑识图的兴趣,说明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讲解建筑图纸中的基本图形和符号(15分钟):详细介绍建筑图纸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和符号,例如平面图中的直线、弧线、圆、方框等,立面图中的窗户、门、楼梯等。
3.示范解读建筑图纸(20分钟):选择一份简单的建筑图纸,示范解读建筑图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通过将图纸放大展示给学生,逐步解释和讲解图纸中的各个元素和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学生练习与讨论(3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份建筑图纸,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解读。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图纸。
5.总结(10分钟):总结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分析和解读建筑图纸和建筑物。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建筑图纸中基本图形和符号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图纸解读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建筑识图的深入知识,包括建筑图纸的绘制方法、建筑元素的设计原则等。
同时,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识图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结语:通过建筑识图初步训练,学生可以提升对建筑图纸的理解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第六章建筑施工图一、主要内容:1、建筑施工图的作用、内容;2、图纸目录、总平面图、建筑说明;3、建筑平面图;4、建筑立面图;5、建筑剖面图;6、建筑详图;7、工业建筑施工图。
二、要求及重点: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绘制深度,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能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教学方式:利用实际工程,使学生掌握。
四、作业:课余识读建筑施工图第六章建筑施工图6.1 概述一、建筑施工图的用途和内容1、建筑施工图: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外部造型、内部布置、细部构造、内外装饰、固定设施和施工要求的图样。
2、一般包括:总平面图、施工总说明、门窗表、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等。
二、建筑施工图的图示方法绘制和阅读房屋的建筑施工图,应根据画法几何的投影原理,并遵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5-1建筑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按《建筑制图标准》宜符合表5-2的规定。
3、构造及配件图例由于建筑平、立、剖面图常用1;100、1;200或1:50等较小比例,图样中的一些构造及配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实际投影画出,只需用规定的图例表示。
建筑专业制图采用《建筑制图标准》规定的构造及配件图例,表5-3。
4、常用符号1)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绘制。
详图的位置和编号,应以详图符号表示,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14mm粗实线绘制。
2)引出线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线、与水平方向成300、450、600、900的直线,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线。
(文字说明)(文字说明)(a)(b)图5-9 引出线(文字说明)(文字说明)(a)(b)图5-10 共同引出线多层构造或多层管道共用引出线,应通过被引出的各层。
图5-11 多层构造引出线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定位轴线应以细点画线绘制。
定位轴线一般应编号,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
圆应用细实线绘制,直径为8~10mm。
定位轴线圆的圆心,应在定位轴线的延长线上或延长线的折线上。
建筑识图培训教案第一部分建筑施工图的概念一、什么是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就是在建筑工程上所用的,一种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建筑的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图样。
二、图纸的形成1、什么叫投影互相平行的光线,垂直照射物体和投影平面,由此产生的该物体某一面的“影子”,这种影子称为物体这一面的投影。
正投影是建筑图中常用的投影方法。
三角板的正投影一块砖在三个面的投影2、点、线、面的正投影点的投影线和面的投影3、物体的投影物体在空间各投影面上的投影,都是以面的形式反映出来的。
对于一个空心的物体,仅它外表的投影是反映不出它的构造的。
人们用一个平面在中间切开它,让它的内部在这个面上投影,投到它内部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反映这个物体的真实。
建筑物也类似这样的物体,所以要有平面图和剖面图来反映内部构造。
4、视图上视图——人在这个物体的上部往下看,物体在下面投影平面上所投影出的形象。
前、后、侧视图——人在物体的前、后、侧面看到的这个物体的形象。
剖视图——人们假想一个平面把物体某处切开,移走一部分,人站在未移走的那部分物体剖切面前所看到的物体在剖切面上投影的形象。
房屋的剖切图三、建筑施工图的内容1、建筑施工图的设计2、建筑施工图的种类(1)建筑总平面图。
指说明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平面图。
一般在图上标出新建筑的外形、层次、外围尺寸、相邻尺寸;建筑物周围的地物、原有建筑、建成后的道路,水源、电源、下水道干线的位置,如在山区还要标出地形等高线等。
有的总平面图,设计人员根据测量确定的坐标网,绘出需建房屋所在方格网的部位和水准标高;为了表示建筑物的朝向和方位,在总平面图中还绘有指北针和表示风向的风玫瑰图等。
同时伴随总图还有建筑的说明,以文字形式表示,主要说明建筑面积、层次、规模、技术要求、结构形式、使用材料、绝对标高等应向施工者交待的一些内容。
(2)建筑部分施工图(3)结构施工图(4)电气设备施工图(5)给水、排水施工图(6)采暖和通风空调施工图3、图纸的规格(略)4、图标与图签(略)5、施工图的编排顺序一套房屋建筑的施工图按其建筑的复杂程度不同,可由几张或几十张图组成。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一、主要内容:1、民用建筑构造基本知识;2、地基;3、基础构造;4、墙体构造;5、墙面装饰构造6、楼板;7、楼地面构造;8、楼梯构造9、门与窗构造;10、屋顶构造;11、装配式建筑构造。
二、教学方式:以建筑技术为主,充分利用实际工程、教具、模型。
一、内容:1、民用建筑的分类;2、民用建筑的构造与组成;3、定位轴线的布置。
二、要求及重点:对建筑物的功能、分类友一定的了解;区分民用建筑的分类;掌握民用建筑的主要构造组成;掌握建筑定位轴线,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定位轴线的标注。
重点:建筑定位轴线的标注原则;难点:建筑定位轴线的标注。
三、教学方式由图纸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提出任务,采用启发式教学;重点识读图的注意事项四、作业布置1、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是如何划分的 ?2、变形缝处定位轴线如何标注 ?3、定位轴线为什么应当编号? 标注的原则是什么 ?能力训练:为下图标注定位轴线,结合学生所在的教学楼标注尺寸。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凡是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厂房等;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塔、电视塔、烟囱等。
无论建筑物还是构筑物,都是由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
不同的功能要求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类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功能将日益复杂化、多样化。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物质基础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等;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理论等。
建筑材料和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环境的骨架;建筑设备是保证建筑达到某种要求的技术条件;而建筑施工技术则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
《建筑识图》教案《建筑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建筑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对建筑设计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建筑识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施工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建筑识图,学生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构造知识,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功能、结构、空间和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建筑设计的常用软件和工具,如AutoCAD、SketchUp等,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3、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
学习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荷载传递、应力分布、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4、建筑材料基础知识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用途,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学习建筑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方法,包括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5、建筑识图实践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学习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学习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建筑识图知识,如施工图的深化、机电专业的协同设计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实际工程中建筑识图的应用,如施工图的深化、机电专业的协同设计等。
2、教学难点理解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和建议1、理论结合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项目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建筑识图的理解和应用。
2、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筑制图识图教案教案标题:建筑制图识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识别建筑制图中的常用图形符号和标记。
2. 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制图中的尺度、比例和图纸布局。
3. 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读和理解建筑制图中的信息。
教学目标:1. 学生将能够识别建筑制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2. 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制图中的比例尺和尺度。
3. 学生将能够识别建筑制图中的常用符号和标记,如门、窗、墙等。
4. 学生将能够解读建筑制图中的图例和图纸布局。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建筑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制图中可能出现的图形符号和标记。
知识讲解:3. 解释建筑制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
4. 解释建筑制图中的比例尺和尺度,以及它们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
5. 介绍建筑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和标记,如门、窗、墙等,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6. 解读建筑制图中的图例和图纸布局,以及如何找到所需信息。
示范演示:7. 展示一份建筑制图,并引导学生识别其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8. 指导学生使用比例尺和尺度测量图纸上的长度,并计算实际尺寸。
9. 指导学生识别并解释建筑制图中的常用符号和标记。
实践活动:10. 分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建筑制图,并要求他们识别其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11. 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和尺度测量图纸上的长度,并计算实际尺寸。
12. 让学生标记建筑制图中的常用符号和标记,并解释其含义。
总结回顾:13. 回顾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强调建筑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4. 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扩展活动:15.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建筑制图领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和技能。
16. 提供学生参考资料和资源,以便他们继续学习和实践建筑制图。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他们对建筑制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纸阅读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
教学重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难点:1. 建筑识图的步骤和技巧。
2. 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建筑识图教材、绘图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 解释建筑识图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其含义。
- 介绍建筑识图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建筑识图的方法- 讲解建筑识图的步骤,使学生掌握识图的基本流程。
- 介绍识图技巧,提高学生的识图效率。
三、实例分析1. 展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图纸的特点。
2. 分析实例图纸,讲解识图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各种图纸。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纸,进行识图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识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回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讲解建筑施工图的组成和内容。
- 介绍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
2.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讲解结构施工图的组成和内容。
- 介绍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
3. 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讲解设备施工图的组成和内容。
- 介绍设备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识读设备施工图。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纸,进行识图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识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定义剖面图是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移去介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对于剩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做的正投影图。
作用剖面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内部的结构形状,它是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
定义断面图是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
作用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如轴的断面、阀门的断面等。
两者关系与区别关系剖面图和断面图都是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形状,都需要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切开。
区别剖面图除了画出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外,还要画出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而断面图则只画出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
另外,剖面图一般用来表达物体的全面内部结构,而断面图则常用来表达物体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
选择剖面位置和方向01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剖面位置,能够清晰地表达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层次。
02确定剖面方向,一般选择与建筑物的主要立面平行或垂直的方向进行剖面。
绘制剖面轮廓线和剖面符号使用细实线绘制剖面轮廓线,表示被剖切到的建筑构件的截面形状。
根据不同的建筑构件和材料,使用相应的剖面符号进行表示,如混凝土、砖、钢筋等。
标注尺寸和添加注释在剖面图中标注必要的尺寸,如构件的截面尺寸、楼层高度、门窗洞口尺寸等。
添加注释说明,对剖面图中的特殊构造或细节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
01根据设计需求或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绘制的断面位置,如建筑的基础、墙体、楼板等。
02根据断面位置,选择合适的断面形状,如矩形、圆形、多边形等。
03考虑断面的剖切方向和视图方向,确保断面图能够清晰地表达所需信息。
确定断面位置和形状绘制断面轮廓线和填充图案01使用绘图工具,如CAD软件,按照确定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绘制断面轮廓线。
0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填充图案,如实体填充、网格填充等,以增强断面图的视觉效果和易读性。
《建筑识图》教案第四章结构施工图构造与识图第一节结构施工图概述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剪力墙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内部设置混凝土筒体,外围周圈设置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筒体其实是剪力墙的一种特殊形式)●筒中筒结构:以内部外部设置双重混凝土筒体,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柱和楼板(即无梁楼盖体系)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一种。
其中部分剪力墙不落地,通过转换梁(也叫框支梁)把荷载传至框支柱(框架柱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概念1.钢筋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受湾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和受扭构件。
2.常用构件代号:第三节钢筋1. 钢筋的种类2. 钢筋的配置及表达方式:3. 钢筋的作用:●主钢筋:即受力钢筋。
可分受拉和受压钢筋两类。
受拉钢筋配置在构件的受弯区域,承受拉力,受压钢筋配置在受弯构件的受压区和受压构件中,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钢筋。
又称斜钢筋,是受拉钢筋的一种特殊形式。
梁类构件由于端部附近剪力较大造成斜向拉力较大,这时需要用斜钢筋来抵抗这种拉力。
●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能够固定箍筋,并与主筋一起连成钢筋骨架,保证受力钢筋的设计位置,使其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箍筋。
除了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外,它与架立钢筋、受力筋一起组成梁、柱的骨架。
●腰筋和拉筋。
腰筋的作用是防止梁截面太高时,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也可加强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
腰筋用拉筋联系。
●分布钢筋。
指垂直与构件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构造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递给受力钢筋,同时也可抵抗混凝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
第四节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式及内容1.立面图与断面图2. 钢筋表第五节基础图一、基础类型:(一) 按所用材料分类房屋建筑基础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及钢筋混凝土基础。
1.砖基础是用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的基础。
2.毛石基础是用开采的无规则的块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的基础。
3.灰土基础是由石灰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加水夯实而成的基础。
4.混凝土基础是由混凝土拌制后灌筑而成的基础。
5.钢筋混凝土基础是在混凝土中加入抗拉强度很高的钢筋,使这种基础具有较高的抗弯抗拉能力。
(二)按外形分类基础按外形可分为:1.条形基础。
这种基础多为墙基础,沿墙体长方向是连续的。
2.独立基础。
这种基础主要为独立柱下的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有平台式、坡面式。
预制柱下为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
3.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
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单位面积地基土层承受的荷裁减少了,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顶板、底板和纵横承重隔板组成的整体式基础。
箱形基础不仅同筏形基础一样有较大的基底面积,适用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而且由于基础自身呈箱形,具有很大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当地基不均匀下沉时,建筑物不会引起较大的变形裂缝。
该基础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多用于高层建筑,另外可兼作地下室。
5.桩基础。
工程实践中,当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很大,地基软弱土层较厚,对沉降量限制要求较严的建筑物或对围护结构等几乎不允许出现裂缝的建筑物,往往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可以节省基础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期。
(1) 桩基础由承台和桩群两部分组成。
承台设于桩顶,把各单桩联成整体,并把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各根桩,再由桩传给地基。
考试大为你加油(2)桩按传力方式不同,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3)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按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二、基础平面图基础平面图是表示基础施工完成后,基槽未回填土时基础平面布置的图样。
它是采在相对标高±O.000下方的一个水平剖面图来表示的。
图11—3条形砖基础断面图在基础平面图中,只要画出基础墙、柱及它们基础底面的轮廓线。
基础细部的轮廓线都省略不画,它们将具体反映在基础详图中。
基础墙和柱是剖到的轮廓线,应画成粗实线。
基础底的轮廓线是投影到的可见轮廓线,应画成细实线。
如有基础梁,则用粗实线表示出它的中心位置。
由于基础平面图通常采用1:100的比例绘制,故材料图例的表示方法与建筑平面图相同。
基础平面图应标出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的定位轴线编号和轴线尺寸。
基础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主要是标出基础底的尺寸。
不同类型的基础、柱应用代号J1、J2、z1、z2……等形式表示。
本例中的条形基础不用基础编号表示,而直接用基础详图剖切位置线和注上1—1、2—2、……来区别。
三、基础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基础平面图主要有以下内容:1.图名、比例;2.定位轴线及其编号、轴线尺寸(必须与建筑平面图中的轴线一致);3.基础的平面布置,即基础墙、柱、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及其与轴线的关系;4.基础梁的布置和代号;5.基础的编号、基础断面图的剖切位置线及其编号;6.施工说明等。
四、基础详图基础详图是用较大的比例画出的基础局部构造图,以此表达出基础各部分的形状、大小、构造及基础的埋置深度。
于条形基础,基础详图就是基础的垂直断面图。
至于独立基础,除画出基础的断面图或剖面图外,有时还要画出基础的平面图或立面图。
图11—3是附图G一1中的2—2基础断面详图。
它的基础由垫层、大放脚、基础墙和基础圈梁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垫层是素混凝土,宽850mm,高250mm。
大放脚砌成踏步形断面。
基础墙上部与墙身相接,为加强基础整体承载能力,在±0.000以下60ram处设置基础圈梁,基础圈梁同时也起了防潮层的作用。
图中标注了基础底部、室外地面、室内地面的标高及必要的尺寸。
图11—4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详图。
该基础详图适用于断面形状和配筋形式是类似的各条形基础,因此只画出一个通用断面图,再附上表11—4中列出的基础底面宽度B和基础受力筋,就能把各个条形基础的形状、大小、构造图11-3条形砖基础断面图和配筋表达清楚了。
例如对于4—4基础断面,按序号4查表可知基础底面宽度为2 400mm,高为250mm,主筋(受力筋)应配置16@170。
图11—5是附图G一1中的柱基础J1的详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础底面是1 800×1 800的正方形,底部设lOOm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
柱基为钢筋混凝土,纵横双向都配置币12@170钢筋。
在柱基内预放钢筋4尘16(俗称插铁),以便于柱内钢筋搭接。
搭接处设在±0.000上,搭接长度为600ram。
在搭接区内箍筋吊6@100,柱内箍筋巾6@200。
按规定在基础高度范围内布置两道箍筋。
五、基础详图的主要内容基础详图的主要内容如下:1.图名(或基础代号)、比例;2.基础断面图中轴线及其编号(若为通用图,则轴线圆圈内不予编号);3.基础断面形状、大小、材料以及配筋;4.防潮层的做法和位置;5.室内外地面标高及基础底面标高;6.施工说明等。
第六节结构平面图一、结构平面图的主要内容结构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室外地面以上各层平面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门窗过梁、圈梁图样,它是假想在该层结构面作水平剖切后的水平投影图,是结构施工时构件制作和吊装就位的依据。
结构平面图的主要内容一般有:1.图名、比例;2.定位轴线及其编号;3.下层承重墙的布置,本层柱子的位置及代号;4.楼层或屋顶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如各种梁、板的布置及代号等;5.单层厂房则有柱、吊车梁、连系梁(或墙梁)、柱间支撑结构布置图和屋架及支撑布置图;6.轴线尺寸和构件定位尺寸;7.施工说明等。
二、楼层结构平面图现以附图G一2中的二、三、四层结构平面图来说明楼层结构平面图所表达的内容和图示要求。
1.该实训楼二、三、四层除楼梯间外,结构布置完全相同,因此合用一张图纸。
2.定位轴线确定了各承重构件和墙的位置,它与建筑平面图的定位轴线相一致。
3.下层承重墙的位置,被楼板压盖部位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可见轮廓线画成中粗实线;本层柱子被剖切到,均涂成黑色,并分别标注z1、z2。
4.梁L1、L2因被楼板压盖,其中心位置用粗虚线表示。
连系梁LL是可见的,其中心位置用粗实线表示。
各种门窗过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并分别标注其代号和型号、规格。
5.除楼梯问及部分楼板采用现浇外,其余都采用预制空心板。
例如在②~③轴线间楼面部分画出了楼板的铺设情况,并画了一条对角线,注有14YKB395—4。
它表达了铺设预制楼板的形号、规格、数量。
现说明如下:凡是楼板铺设相同的房间,只需画出其中一间的铺设情况,并在小圆内编号,其余房间只要画上对角线及编号就可以了。
对角线下方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了楼板的实际长度。
现浇板可在图中直接画出配筋及断面形状,本例现浇板B另有详图表示。
三、其他结构布置图1、屋顶结构布置图(可参见附图G一3)屋顶结构平面图是表示屋面承重构件平面布置的图样,其图示内容与表达方法与楼层结构平面图基本相同。
2.圈梁布置平面图混合结构的房屋需根据抗震等要求,在房屋的适当位置设置圈梁。
圈梁一般设置在楼板及屋面板的底部,也有设置在门窗洞顶,与门窗过梁结合起来的。
附图G一3实训楼的圈梁布置平面图中,圈梁用粗实线表示,并在适当位置画出断面的剖切符号,以便与圈梁断面图对照阅读。
圈梁平面图比例可以小些,一般用1:150或1:200。
圈梁,平面图中还要标注定位轴线问的距离尺寸。
3.单层厂房结构布置图单层厂房有柱、吊车梁、柱间支撑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屋架、支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的屋面结构平面图。
必要的话,还要画出外墙连系梁(或墙梁)、柱间支撑等结构的立面布置图。
为了表明该单层厂房的结构布置,采用了一个剖切在吊车梁上方的柱网布置图和一个向下观看的屋顶结构布置图来表示。
由于该单层厂房的结构布置左右对称,因此它的柱网布置图和屋顶结构布置图都只画一半,并以对称中心线为界合并在一张图中。
在柱网布置图中,钢筋混凝土柱(Z)是被剖到的断面,用涂黑表示,吊车梁(DL)用粗实线表示,外墙连系梁也用粗实线表示(因外墙上有几道连系梁,它们的高度位置将另有结构立面图表示,故在柱网布置图中仅标出一道可见的连系梁的代号)。
在靠近①轴线的吊车梁上设有车档(CD)以阻挡桥式吊车继续向前运行。
在⑤~⑥轴线的柱间设有上、下层的柱间支撑(ZC),用两条虚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