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的药理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82.73 KB
- 文档页数:3
· 29 ·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郑立卿 张 力 董晓华 王 金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药理教研室,张家口, 075000,中国【摘要】 根据近二十年的中外研究报道,对蛇床子素药理作用进展进行综述。
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很高的潜在开发和应用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蛇床子素;药理;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 R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1396(2013)06-0029-007A Review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OstholeZHENG Li-qing, ZHANG Li, DONG Xiao-hua, WANG Jin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ABSTRACT 】 According to research statu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at covers literature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osthole are wide ,and may have value to develop into med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me disorders.【KEY WORDS 】 osthole ;pharmacology ;mechanisms ;review 基金项目: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No.20120155、No.20110173),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09065)作者简介: 郑立卿,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药代动力学;Tel:+86-0313-*******,E -mail:lqzheng@ 通讯作者: 张力,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神经药理学;Tel:+86-0313-*******,E -mail:zmczl@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osthole ,Ost ),是从伞形科蛇床子属植物蛇床的果实中提取的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是蛇床子中含量最高(约1%)的一种烃基香豆素类有效化学成分。
蛇床子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蛇床子为常见的中草药,其子实为常用的中药材。
在蛇床子中,含有一种重要的成分——蛇床子素。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蛇床子素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探讨其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蛇床子素的化学成分蛇床子素,也称为“童子鸡鸣素”,是蛇床子中的主要化合物之一。
其分子式为C27H32O14,分子量为588.54 g/mol。
蛇床子素属于萜类物质,其骨架是由3个单环加一个五元环组成,其中萜环上还存在着糖链。
蛇床子素的药理学作用蛇床子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疾病。
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首先,蛇床子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其次,蛇床子素可以破坏肿瘤细胞合成的DNA,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抗病毒作用蛇床子素还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阻碍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并干扰病毒的生长和复制。
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的感染。
免疫调节作用蛇床子素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可以刺激T细胞的活化,并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症介质的合成。
蛇床子素能够基于不同的细胞因子和代谢途径,干扰炎症反应的多种环节,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蛇床子素的临床应用蛇床子素已被应用于多种医疗领域。
下面将介绍其在乳腺癌和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乳腺癌治疗蛇床子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蛇床子素已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肺癌治疗蛇床子素同样适用于肺癌的治疗。
研究发现,蛇床子素不仅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
蛇床子素在肺癌治疗领域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宋宜蕾 侯雪芹 郝吉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泰安,271016,中国【摘要】 蛇床子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古代史书中均有对其的记载,临床上主要以外用为主,多用于治疗妇科,外科,皮肤科等疾病。
蛇床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糖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蛇床子素是蛇床子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在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均有具有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蛇床子;化学成分;蛇床子素;药理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R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19.06.011Advances in Research on Moder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nidiumSONG Yi-lei ,HOU Xue-qin ,HAO Ji-fu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aian ,271016,China【ABSTRACT 】 Cnidium is a dry and mature fruit of the genus Umbelliferae. It is a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t has been recorded in ancient history books. It is mainly used inclinical practice and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n gynecology and surgery. For diseasessuch as dermatology ,male diseases are mainly based on internal medicine. Cnidium contains avariety of chemical components ,mainly containing coumarins ,volatile oils ,sugars and varioustrace elements. Osthole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ffect of Cnidium. Modern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osthole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on diseases such as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and immunesystem.【KEY WORDS 】 cnidium ;chemical composition ;osthol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echanism蛇床子现代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03901),山东省重点研究项目(No.2019GSF108069),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19-0361)作者简介:宋宜蕾,女,药剂学硕士研究生;E-mail :156********@通讯作者:郝吉福,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E-mail :158********@蛇床子是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
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蛇床子素;药理作用;进展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或欧芹酚甲醚(osthole,ost),其化学名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7-methoxy-8-[3-methylpent-2-enyl]coumarin),在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含量较高。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Ost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症等功效。
本文就其药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蛇床子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1 抑制心脏、扩张血管作用李乐等[1]报道,蛇床子素对离体豚鼠左心房呈剂量依赖性负性肌力作用。
蛇床子素可使去甲肾上腺素、CaCl2和高K+除极化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收缩量-效反应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表明其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1.2 抗心律失常作用张志祖[2]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CaCl2诱发的大鼠室颤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蛇床子素可通过抑制心肌的钙、钾、纳离子跨膜转运作用,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2 蛇床子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2.1 镇静作用蛇床子素对CN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可显著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作用。
2.2 抗老年痴呆作用低浓度Ost对Aβ25~35所诱导的AD(阿尔兹海默)细胞模型中的已损伤星形胶质细胞(AS)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其机制可能是Ost抑制Aβ所诱导的IκBα过度磷酸化,从而减弱NF-κB在AS内的过度活化表达,进而发挥保护AS的作用。
2.3 促进学习记忆侧脑室注射蛇床子素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有明显促进和增强作用,说明蛇床子素具有提高大脑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3 蛇床子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1 抗变态反应蛇床子素能较强地抑制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亦能明显抑制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
2012 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蛇床子素的药理活性及相关研究进展系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12 月28日蛇床子素的药理活性及相关研究进展胡芳艳摘要:蛇床子素是一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降压、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蛇床子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与开发有望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蛇床子素;药理活性;进展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异虎耳草素、O-乙酰异蛇床素等[1]。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蛇床子素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或欧芹酚甲醚(Osthole,Ost),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为无色柱状结晶,分子量244.24,熔点82一84℃。
具有抗骨质疏松症、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衰老、抗肿瘤、抗菌、杀虫、抗炎镇痛等功效[2]。
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素活性单体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探索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就其药理活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1、抗骨质疏松作用通过去卵巢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拟了成年女性雌激素缺乏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蛇床子素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和血清雌二醇浓度,降低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血清骨钙素、降钙素浓度和股骨干骺端的骨密度,表明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另外,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拟药物性骨质疏松,可见维甲酸能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使骨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下降。
TCFC 具有对抗维甲酸的作用,可使大鼠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骨生物力学参数升高,对维甲酸引起的骨质疏松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且中医药认为“肾主骨生髓”,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
蛇床子素能够刺激成骨细胞3H-胸腺嘧啶和3H-脯氨酸渗入量。
实验证明[3],蛇床子素明显增加大鼠股骨骨密度。
摘要蛇床子(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已知,蛇床子中的有效组分主要是三对联苷三醇类(TSTs),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潜在的毒性,尤其是皮肤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蛇床子有效组分的皮肤毒理学研究进展,旨在为蛇床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蛇床子是一种已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主要生长于常绿阔叶林、山地灌丛和沟谷溪边等环境中。
蛇床子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三对联苷三醇(TSTs),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已有许多研究对蛇床子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其中,由于中药蛇床子具有潜在毒性,特别是它的皮肤毒性,蛇床子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研究内容蛇床子有效组分对皮肤的损伤初步研究表明,蛇床子有效组分TSTs在一定浓度下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损伤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皮肤刺激试验发现,蛇床子有效组分会引发轻微的皮肤刺激反应,表现为轻度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而在一些高浓度下,TSTs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皮肤反应,如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等。
因此,对于蛇床子有效组分的皮肤毒性评估是确保其安全应用的关键。
影响蛇床子TSTs对皮肤刺激的因素对于影响蛇床子TSTs对皮肤刺激的因素,也已有一些研究。
一些实验发现,TSTs的毒性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式、皮肤类型等等。
例如,当TSTs的浓度较高时,红肿和疼痛等皮肤损伤症状更为严重;在短时间内使用TSTs时,能够减轻皮肤的刺激反应。
因此,在应用蛇床子过程中,确保低浓度和短时间的使用很重要。
皮肤修复功能的研究蛇床子虽然具有一定的皮肤毒性,但也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能够发挥皮肤修复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TSTs能够促进糖原合成酶的活化,增加皮肤水分含量,从而发挥皮肤保湿的作用。
同时,TSTs 还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有助于促进皮肤的修复。
关于蛇床子药用功效与作用的现代研究
关于蛇床子药用功效与作用的现代研究
关于蛇床子药用功效与作用的现代研究
蛇床子能延长小鼠交尾期,增加子宫及卵巢重量;其提取物也有雄激素样作用,可增加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重量。
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可延长新城鸡瘟病毒鸡胚的生命;杀灭阴道滴虫。
所含的花椒毒酚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另外,还有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祛痰平喘,延缓衰老,促进记忆,局麻,抗诱变,抗骨质疏松,杀精子等作用。
临床研究:据报道,用蛇床子或经适当配伍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疥疮、黄水疮、湿疹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近年还报道:如将蛇床子与苍耳等制成;皮肤净针剂,每次肌注2ml,日2次,治疗皮肤瘙痒症607例,有效率83.6%(临床皮肤科杂志,1983,1∶15);用蛇床子、冰醋酸、乙醇再加水制成的复方
(中药材,1996,蛇床子洗剂外用,治疗脚癣180例,有效率100%,
8∶427);每次服蛇床子总香豆素80mg,日3次,10日1疗程,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118例,有效率87.3%(中草药,1988,9∶410)。
此外,又可用治宫颈糜烂、阴道炎、女阴白色病变、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周围神经炎等疾病。
第1页共1页。
蛇床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加强了对蛇床子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研究最多的是有效成分蛇床子总香豆素(TCCM),发现其作用广泛。
标签:蛇床子;药理作用;蛇床子素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辛苦,温,归肾经,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之功效。
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肾虚哮喘、风湿病痛,疥癣湿疮等。
一、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1.3%,主要成分为蒎烯、莰烯、异成酸龙脑酯、异龙脑。
此外,尚含有白色结晶性香豆精类成分甲氧基欧芹酚约1%,以及二氢欧山芹醇、佛手柑内酯、蛇床子素、异茴芹素、欧山芹素及食用白芷素等。
二、药理作用(一)对心血管系统作用:1、扩张血管,蛇床子素能使去甲肾上腺素、CaCl2和高K+除极化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条收缩抑制,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
蛇床子素的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与非竞争性Ca2+拮抗有关,由于其化学结构上带有较强的脂溶性基团,可直接进入细胞内,通过抑制细胞膜依赖性钙离子通道(PDC)和钙贮库中Ca2+释放而发挥钙拮抗作用,这可能是它扩血管作用的重要机制。
2、抗心律失常,TCCM可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和CaCl2诱发的大鼠室颤发生率。
一次静脉注射蛇床子水提取物8.75g/Kg,可明显对抗大鼠室性纤颤。
在这一剂量下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亦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对肾上腺素(家兔)和氯化钡(大鼠)诱发的心律失常无效。
蛇床子素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Ca2+内流起作用,而与阻断β受体无关,这可能是蛇床子抗心律失常的机理之一。
(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1、镇静作用,香豆素类对实验动物有麻醉和催眠效果。
研究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100毫克/千克总香豆素,能显著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并能明显提高咖啡因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
2、镇痛、局麻作用,蛇床子素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对小鼠化学刺激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效果比四氢巴马汀好。
中药蛇床子的化学、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构建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详细分析了蛇床子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作用,研究了蛇床子的临床应用情况。
关键词:蛇床子;化学;药理毒理;临床应用蛇床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蛇床子是蛇床成熟果实干燥后的产物。
蛇床子味苦,性温、辛,归肾经,有小毒[1]。
该药可外用或内服,外用该药可止痒、杀虫、燥湿,内服该药可燥湿、祛风、散寒、温肾壮阳,临床上通常使用内服该药的方式治疗寒痹腰痛、不孕、宫冷或阳痿等疾病,使用外服该药的方式治疗手廯、足廯或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2]。
蛇床子有小毒,但是临床上并不重视该药的毒性。
现对中药蛇床子的化学、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其详情如下。
1 化学成分蛇床子含有香豆素类化合物、油酸、亚油酸、挥发油、苯并呋喃类化合物、色原酮类化合物等成分。
其中,香豆素是蛇床子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且多分布在菊科、茄科、芸香科、豆科、伞形科等植物中。
香豆素具有治疗肝炎、白癜风、抗癌、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抗菌等作用[3]。
目前,蛇床子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多分为3种类型:角型呋喃香豆素、线型呋喃香豆素和简单香豆素,线型呋喃香豆素的毒性和光敏活性较强,如花椒毒酚、异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等,角型呋喃香豆素具有抗肿瘤活性,但是没有毒性和光敏活性,如当归元素、蛇床定、白芷素等[4]。
简单香豆素是蛇床子含有的主要香豆素成分,在蛇床子中的含量最多。
蛇床子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约1.3%,其主要成分有莰烯、乙酸龙脑酯、柠檬烯等。
蛇床子中含有多种其他物质,如乳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甘露醇、蔗糖、D-金缕梅糖、2-脱氧-D-核糖-1、4-内酯等糖类成分,钙、锶、锰、锌、铁、铜等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物质[5]。
2 药理毒理2.1心血管系统蛇床子素能够有效抑制心脏活动,使心房肌的自律性和兴奋性降低。
蛇床子素可以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平滑肌细胞膜有两种药物敏感钙通道:受体操纵性和电位依赖性钙通道。
中药蛇床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连其深
【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3)002
【摘要】@@ 中药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之功效.临床上以外用为主,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等病症.蛇床子主要含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异虎耳草素、花椒毒酚、欧芹属素乙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油酸、亚油酸、挥发油,此外含有Cu、Fe、Zn、Mn、Sr、Ca、Mg等微量元素.早期药理研究文献报道[1],中药蛇床子有抗真菌、抗病毒、驱蛔虫、抗滴虫及类性激素样作用.近十余年来,有关蛇床子尤其是蛇床子总香豆素、蛇床子素、花椒毒酚的药理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现结合本教研室完成的有关研究工作作如下综述.
【总页数】4页(P213-216)
【作者】连其深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蛇床子素药代动力学及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梅艳飞;张力;
2.关于蛇床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李昱
3.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及抗炎活性机制研究进展 [J], 都梦帆;向汝;范妤;李倩;胥冰
4.蛇床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田斌;瞿孝兰;林义平;袁强华;宋英
5.蛇床子素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J], 覃小燕;胡珍;张花美;毛浩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床子有效组分皮肤毒理学研究摘要蛇床子是一种常见的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症、肝病等疾病。
蛇床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效组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毒性与副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蛇床子有效组分对皮肤的毒理学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背景介绍蛇床子,又称秦艽、固骨草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的草本植物。
它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咖啡碱、丙酮酸、黄酮、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医学作用。
因此,蛇床子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症、肝病等疾病。
然而,蛇床子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毒性成分,如鹤素、鹤草素等。
因此,在使用蛇床子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避免毒性组分对人体造成损伤。
研究内容1. 蛇床子有效组分对皮肤的影响蛇床子有效组分在应用过程中可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蛇床子有效组分而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
具体来说,鹤素和鹤草素是蛇床子中最主要的皮肤毒性组分。
它们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造成损伤。
鹤素和鹤草素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肺动脉高压、肝损伤等严重疾病。
2. 蛇床子有效组分毒性的机制蛇床子有效组分的毒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有研究表明,蛇床子有效组分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进而引起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
此外,蛇床子有效组分也可直接激活免疫系统,促进白细胞的释放,引发免疫反应。
3.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蛇床子有效组分对皮肤的损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蛇床子草药;•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尽量避免超剂量使用;•若出现皮肤过敏、过敏性皮炎等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治疗。
4.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蛇床子有效组分对皮肤的毒性,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选取实验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蛇床子提取物;2.观察实验动物的皮肤状况,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症状;3.采集实验动物的血样和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生化检测,了解蛇床子有效组分的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