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症患者的各种管道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4.98 MB
- 文档页数:20
ICU管道安全管理制度一、ICU管道的种类和作用1. 静脉输液管道:用于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药物等液体,保持病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满足治疗需要。
2. 营养管道:用于营养液的输注,帮助危重病人维持营养平衡和促进康复。
3. 氧气管道:用于输送氧气,满足病人的呼吸需求。
4. 引流管道:用于排除体内积液(如胸腔积液、腹水等),保持病人的体液平衡。
5. 互联管道:用于连接监护设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等数据。
以上五种管道在ICU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当或出现故障,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ICU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管道使用规范:实施管道使用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每种管道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
2. 管道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各种管道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管道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卫生。
3. 管道标识与归档:为不同种类的管道做出明显的标识,方便医护人员识别。
对管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归档,记录管道更换、维修等情况。
4. 管道培训与考核:对ICU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管道使用培训,确保他们熟悉管道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
5. 管道应急处理:建立管道故障应急处理方案,对常见故障如漏液、堵塞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理,保证病人的安全。
6. 管道质量监控:建立管道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管道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7. 管道安全记录:建立管道使用的安全记录,全面记录管道的使用情况,为日后的管理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是ICU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健全的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ICU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三、建立ICU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ICU病人病情多变,需要长时间的监护和治疗,管道安全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2.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健全的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危重症患者多管道的护理及对策发表时间:2017-03-15T14:11:57.36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作者:邱兵[导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常留置多种治疗管道,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摘要】目的通过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应用多管道的治疗特点进行探讨,找出护理工作中较容易忽视的环节,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危重症患者多管道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及做出护理对策,加强病情观察,落实交接班制度,坚持做到“四勤”,及时发现护理不当,及时解决,杜绝脱管而影响治疗的因素。
结果通过对危重患者各种管道的护理,配合原发病的治疗,16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结论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多管道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58-0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常留置多种治疗管道,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
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转归乃至生命,如果护理不当,对患者愈后造成严重影响,若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导致死亡。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1、临床资料本院ICU从2008年5月~2009年10月对各种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150例,期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21~90岁,平均年龄58岁,机型心肌梗塞42例,脑出血32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7例,消化道出血12例,呼吸衰竭38例,胸腹联合伤术后4例,常有管道如:输液管道、输氧管、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冰毯冰帽等,特殊管道如:头部引流管、胸前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管道数目多随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而增多,患者留置管道越多,给护理造成的困难就越大。
不同管道护理常规
管道护理是医院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的管道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不同的管道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以下是各种管道的护理常规:
1. 导尿管护理
导尿管护理是一项关键性的护理工作。
常规护理包括:洗手后戴无菌手套,清洁和尿道口,用无菌液体清洗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导尿管。
当发现患者有腹痛、尿频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导尿管是否存在并发症。
2. 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的目的是保持胃的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常规护理包括:洗手后戴无菌手套,检查胃管位置,定期排空胃管内的余食和胃液,保持胃管畅通,定期更换胃管。
3.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护理是一种高危护理,误操作易导致严重并发症。
常规护理包括: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定期检查气管插管位置,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吸痰,避免插管脱落。
4. 静脉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护理是最为常见的管道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洗手后戴无菌手套,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定期更换输液器和静脉针头,避免感染。
5. 留置针护理
留置针护理是一种常见的需长期使用的管道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洗手后戴无菌手套,保持接口干燥和清洁,避免留置针移位和感染。
总之,不同的管道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每种管道的特点,并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ICU危重症患者的各种管道护理ICU(重症监护室)是专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全天候的医学监护和护理的地方。
在ICU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各种管道护理来提供给患者必要的治疗和支持。
下面将介绍ICU中常见的一些管道护理方式。
1.气道护理:气道护理是ICU的基础工作之一、由于很多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在气道护理中,常见的方式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是将气管插管导入患者的气道,通过与呼吸机连接,实现人工通气。
气管切开是在患者颈侧进行手术,在气管上开口,并插入气管导管。
气道护理需要经常检查插管位置,保持通畅性,并进行适当的吸痰和湿化处理。
2.血管通路:静脉通路主要用于输注药物和液体、监测中心静脉压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常见的静脉通路有外周静脉导管(在手臂或颈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和股静脉导管(插入股静脉)。
同时,为了稳定血压和补充体液,有时还需要进行动脉插管,同时监测动脉血气。
3.胃肠道通路:胃肠道通路在ICU中主要用于提供营养和药物给予。
常见的胃肠道通路包括胃管和肠道营养导管。
胃管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食管,进入胃内,并输注营养和药物。
肠道营养导管是通过腹腔手术,在腹壁上留下一个由医生或护士插入的导管,通过该导管输注肠内营养物。
4.胸腔引流:胸腔引流主要用于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胸。
在胸腔引流中,医护人员会在胸腔患者侧胸壁上留置一个导管,以引流积液或气体。
通过胸腔引流,可以缓解胸腔内的压力,帮助患者呼吸和康复。
5.膀胱导管和肛门导管:膀胱导管主要用于监测尿量和膀胱压力,并排除尿液。
而肛门导管则主要用于排除肠内气体和粪便,以减轻腹腔压力。
膀胱导管和肛门导管需要保持通畅,及时清洗,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6.引流管:引流管主要用于引流体腔内的积液,如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
引流管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以保持通畅,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ICU中常见的一些管道护理方式,通过这些管道护理,可以提供给危重病患者所需的治疗和支持。
护理工作中的管道护理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管道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管道包括尿管、静脉导管、气管导管等,在护理过程中,正确的管道护理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管道护理技巧。
一、注意个人防护在进行管道护理时,护士首先要注意个人防护。
护士应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污染物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保持清洁在进行管道护理时,要保持手部和工作环境的清洁。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经常洗手,并使用消毒液清洁工作台面和器械,确保整个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注意换药质量在更换导管时,护士要注意导管的质量,确保导管的材质符合规定,避免因导管质量问题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四、规范操作流程在进行管道护理时,护士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导致患者不适或感染。
护士要仔细阅读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导管的使用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注意导管位置在进行管道护理时,护士要注意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导管位置不正确可能引起导管堵塞、渗血、尿液外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六、妥善固定导管在进行管道护理时,护士要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或脱落。
导管固定方法应当科学合理,既要保证导管的稳定性,又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七、做好导管清洁在使用导管过程中,护士要定期对导管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导管滋生细菌和病毒,导致感染。
护士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和清洁方法,确保导管的清洁度和卫生性。
八、监测导管情况在进行导管护理时,护士要及时监测导管的情况,观察患者导管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九、避免导管拔除在进行导管护理时,护士要避免导管的不合理拔除。
导管的拔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拔除导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并发症。
十、关注患者反馈在进行导管护理时,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反馈意见和感受,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予以适当的护理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