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系数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程序总信息中各种调整系数取值系数名称系数来因系数对结果的影响系数范围备注周期折减系数CT 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结构计算中充分考虑填充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折减越大,结构自振周期越小。
同环境下结构受地震力越大。
框架0.6-0.7填充墙多时加0.1框-剪0.7-0.8剪力墙0.9-1.0框-剪结构部分地震力调整系数CF 由于剪力墙刚远大于框架部分,剪力墙分担大部分剪力,框架承担很少,若此在剪力墙开裂后很不安全。
要求第i层框架柱剪力之和。
地震作用调整系数CE 又称地震力调整系数,用于放大或缩小地震作用一般CE=1.0。
特可取0.85-1.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BT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调整减小梁端负弯矩,相应增加跨中弯矩使梁上下配筋比较均匀,框架梁调幅后跨中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装配式0.7~0.8 实际工程中悬调梁负弯矩不调幅现浇框架梁0.8~0.9跨中弯矩放大系数BM 当不计算活载或不考虑活载不利布置采用。
通过此系数来调整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高层 1.0活载较大的多、高层1.1~1.2大活载多层1.2~1.3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及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由于变位差较大,故剪力很大,连梁往往出现超筋现象(可控制减少这种现象)内力位移计算BLZ=0.5位移由风载控制BLZ>=0.8梁刚度增大系数B框架由于梁和楼板是连成一体的T形截面,而计算是取矩形,因此可将现浇和整体装配式的B框架放大(会增加梁所分担的弯矩,梁负筋会变化大或小看弯矩是抵消还是增加)。
注意:B对框架连梁、次梁不起作用。
边框梁B框架=1.5 有现浇层的装配式可适当放大中间B框架=2.0梁扭矩折减系数TB 当程序没有考虑梁抗扭转约束时,梁的计(抗扭配筋会减少,超筋可能也就减少一般TB=0.4算扭矩偏大,在计算中折减了)全部数据采用新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选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朱炳寅编。
结构设计组合系数规范规定与设计使用表前言实际工作中广大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结构设计组合系数的规定,认为软件已经考虑了规范规定,而不知其中的特殊规定,在设计相关结构时没能很好调整软件的组合系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人详细查阅了有关规范并整理如下:第一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01中有关规定3.2.3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 S=γGSGk+γQ1SQ1k+∑γQiyciSQiki=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 条采用;γQi―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 为可变荷载Q1 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 条采用;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i 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 S=γGSGk+∑γQiyciSQiki=1注: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S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Q1k,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3.2.4 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并应按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γGSGk+γQ1SQ1knS=γGSGk+0.9∑γQiSQiki=1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公式(3.2.3-2)式采用。
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定额系数调整汇总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单独土石方定额项目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借用其他土石方定额项目,但应乘以系数0.9。
2、采取降水措施后,地下常水位以下的挖土,套用挖干土相应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10。
3、挡土板下挖槽坑土时,相应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43。
4、桩间挖土,系指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挖土及设计标高以上0.5m范围内的挖土。
挖土时不扣除桩体体积,相应定额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
5、机械土方定额项目是按土壤天然含水率编制的。
开挖地下常水位以下的土方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采取降水措施后的挖土不再乘该系数)。
6、机械挖土方,应满足设计砌筑基础的要求,其挖土总量的95%,执行机械土方相应定额;其余按人工挖土。
人工挖土套用相应定额时乘以系数2。
7、挖掘机在垫板上作业时,相应定额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
挖掘机下的垫板、汽车运输道路上需要铺设的材料,发生时,其人工和材料均按实另行计算。
8、土石方的开挖、运输,均按开挖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土方回填,按回填后的竣工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不同状态的土 方体积,按下表换算。
土方体积换算系数表 表1-29、土类为单一土质时,普通土开挖深度大于1.2m、坚土开挖深度大于1.7m,允许放坡。
土类为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m,允许放坡。
放坡坡度按不同土类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放坡系数。
计算土方放坡深度时,不计算基础垫层的厚度。
土方放坡系数表 表1-410 重车上坡运距系数表 表1-6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防护工程1、层定额按地面垫层编制。
若为基础垫层,人工、机械分别乘以下列系数:条形基础1.05;独立基础1.10;满堂基础1.00。
2、单位工程的桩基础工程量在下表数量以内时,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05。
3、打桩工程按陆地打垂直桩编制。
设计要求打斜桩时,斜度小于1:6时,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斜度大于1:6时,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
程序总信息中各种调整系数取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选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朱炳寅编。
有自己的整理不算盗板吧?表一:
注:此表是本人自己整理,括号内文字是本人自加,此注仅对表一。
表二:
非抗震结构及抗震结构通用性的内力增大和调整
表三:
注:1.括号内数字用于角柱。
2.框支柱在转换层顶截面的内力放大系数是相对底层柱的放大.
3. 框支柱、框支梁内力的放大仅是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单工况内力的放大。
*对于特一级和一级的剪力墙,其加强区的设计弯矩取底层墙底截面组合弯矩。
4.本表大致规律是四级抗震按其他部系数据调整,三级抗震系数为基础,其他在其上又乘系数。
5.上注只对表三,此表数据全来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P110-112,本人数便校对敬请放心使用,如对数据来因有疑问请查看本书。
程序总信息中各种调整系数取值全部数据采用新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选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朱炳寅编。
有自己的整理不算盗板吧?表一:注:此表是本人自己整理,括号内文字是本人自加,此注仅对表一。
表二:非抗震结构及抗震结构通用性的内力增大和调整表三:注:1.括号内数字用于角柱。
2.框支柱在转换层顶截面的内力放大系数是相对底层柱的放大.3. 框支柱、框支梁内力的放大仅是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单工况内力的放大。
*对于特一级和一级的剪力墙,其加强区的设计弯矩取底层墙底截面组合弯矩。
4.本表大致规律是四级抗震按其他部系数据调整,三级抗震系数为基础,其他在其上又乘系数。
5.上注只对表三,此表数据全来自《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P110-112,本人数便校对敬请放心使用,如对数据来因有疑问请查看本书。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一、框架结构1、柱端弯矩的调整(强柱弱梁) 6.2.1①∑∑=b c cM M η ηc =1.68,1.4,1.2,1.1 ②∑∑=bua cM M2.19度抗震和一级2、底层柱底截面弯矩的调整(强柱根) 6.2.2 乘以增大系数ηcr =1.5,1.25,1.153、柱端部剪力的调整(柱的强剪弱弯)6.2.3①()n bc t c vc H M M V +=η ηvc =1.68,1.4,1.2,1.1②()n bcua t cua M M V +=2.19度抗震和一级4、角柱弯矩、剪力的调整 6.2.4①弯矩增大系数1.1 ②剪力增大系数1.15、梁端部剪力的调整(梁的强剪弱弯)6.2.5①()Gb n rb c b vb V l M M V ++=η ηvb =1.56,1.3,1.2,1.1②()Gb n bbua t bua V M M V ++=1.1n k Gb l q V ⨯=2.1211.2是荷载分项系数6、特一级框架结构4.9.2 ①柱端弯矩系数增大20% ηc =1.4*1.2=1.68(见1) ②柱端剪力系数增大20% ηvc =1.4*1.2=1.68(见3) ③梁端剪力系数增大20%ηc =1.3*1.2=1.56(见5)二、剪力墙结构1、短肢剪力墙的调整 抗震等级提高一级7.1.2-3 2、短肢剪力墙剪力的调整7.1.2-5①底部加强部位a.w vw V V η= ηvw =1.9,1.6,1.4,1.2b.w wwuaV M M V 1.1= 9度时②其他层w vw V V η=ηvw =1.4,1.2(一级、二级)3、剪力墙弯矩的调整(上部加强抗弯) 7.2.6 ①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不调整 ②其他层乘1.24、双肢剪力墙中剪力的调整 7.2.7 当一肢为大偏心受拉时,另一肢剪力乘1.25由于地震作用为双向,所以另一肢为大偏心受拉时,本肢剪力也乘1.25 5、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调整 7.2.10 a.w vw V V η= ηvw =1.9,1.6,1.4,1.2b.w wwuaV M M V 1.1= 9度时6、连梁剪力的调整(连梁强剪弱弯)7.2.22①()Gb n rb c b vb b V l M M V ++=η ηvb =1.56,1.3,1.2,1.1②()Gb nbbuat bua V lM M V ++=1.19度时 7、特一级的调整4.9.2①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弯矩增大系数1.1 ②其他层弯矩增大系数1.3③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增大系数1.9(见5) ④其他层剪力增大系数1.2三、框架剪力墙结构1、框架抗震等级的调整 8.1.3 框架承受50%以上倾桥覆力矩时,按框架结构确定等级。
第二册调整系数1、电炉变压器按同容量电力变压器定额乘以系数2.0、整流变压器按同容量电力变压器定额乘以系数1.60。
2、如果4000kV・A以上的变压器需吊芯检查时,定额机械台班乘以系数2.0。
3、干式变压器如果带有保护外罩时,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2。
4、整流变压器、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的干燥,执行同容量变压器干燥定额,电炉变压器执行同容量变压器干燥定额乘以系数2.0。
5、软母线安装定额是按单串绝缘子考虑的,如设计为双串绝缘子,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086、封闭式插接母线槽在竖井内安装时,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2.0。
7、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8、本章的电力电缆头定额均按铝芯电缆考虑的,铜芯电力电缆头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9、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的,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
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0.67。
10、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11、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12、10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线路一次施工工程量按5基以上电杆考虑的,如5根以内者,其全部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
如果出现钢管杆的组立,按同高度混凝土杆组立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材料不调整。
13、电气调整试验经修配改或拆迁的旧设备调试,定额乘以系数1.1。
第六册调整系数1、在管道上安装的仪表一次部件,执行本章管件连接相应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
2、仪表的温度计扩大管制作安装,执行本章管件连接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5。
3、仪表的流量计安装,执行阀门安装相应定额乘以系数0.7。
4、中压螺栓阀门安装,执行低压相应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2。
5、全加热套管法兰安装,按内套管法兰径执行相应定额乘以系数2.0。
结构安全等级、抗震分类标准、重要性系数等系数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重要性系数、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1、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依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A.1.1 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按表A.1.1划分。
表A.1.1 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结构设计中的调整系数一、荷载调整系数:在结构设计中,荷载调整系数用于调整设计荷载的大小,考虑到荷载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变化。
常见的荷载调整系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安全系数(γf):部分安全系数用于减小设计荷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它是标准荷载的一个乘数,一般取1.35或1.5,具体取值依赖于结构的重要性和工况。
2.操作荷载和活载荷项:根据荷载的性质和持续时间,采用不同的荷载调整系数来调整操作荷载和活载荷项。
这些系数反映了荷载的随机性和可变性。
3.温度荷载和振动荷载:由于温度和振动荷载不稳定且具有随机性,需要采用适当的调整系数来考虑它们对结构的影响。
4.地震荷载:地震荷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通常采用特殊的调整系数来修正地震荷载的大小。
这些系数根据地震区域和建筑的特点而定。
二、材料强度调整系数:材料强度调整系数是用来修正材料的强度参数,以确保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安全性。
常见的材料强度调整系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安全系数(γm):用于调整材料的有效强度,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一般取0.9或1.0,取值的大小依赖于材料的可靠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永久荷载的分组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组系数使得部分永久荷载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
3.材料可变性系数(β):材料可变性系数用于修正材料强度的可变性。
它是一个乘数,反映了材料试验数据的散布程度。
一般取1.0到1.3之间,取值的大小依赖于材料的可变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4.混凝土荷载的统计性质系数(κ):混凝土的强度参数具有统计特性,需要采用相应的调整系数来调整其统计性质。
总之,结构设计中的调整系数是为了考虑不确定性和近似因素,在设计荷载和材料强度计算中对参数进行修正。
准确合理地选择和确定调整系数,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满足设计要求。
0.2V0 的一些总结建筑结构设计中0.2V0的调整系数是什么意思?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的刚度很大,剪力墙吸引了大量的地震力,而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力很小。
对于框架部分,如果按这样的地震力进行设计,在剪力墙开裂后会很不安全,所以需要让框架部分承担至少20%的基底剪力和按框架剪力墙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 倍二者的较小值,以增加框架的安全度,但在考虑调整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a.对柱少剪力墙多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让框架梁柱承担20%的基底剪力会使放大系数过大,以致梁柱无法设计。
所以20%的调整一般只用于主体结构,一旦结构内收则不应往上调整。
b.若考虑调整后框架梁柱内力增加过大,可调整文件中的放大系数,程序将按WV02Q.OUT 中的系数调整。
c.0.20 调整的放大系数只针对框架梁柱的弯矩及剪力,不调整轴力。
d.对于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如多塔结构或大底盘结构,已不在《抗规》6.2.13 条规定的范围内,对这类结构进地调整时需特别注意。
e.程序对框剪结构,依据规范要求进行0.2V0 调整,设计者可以指定调整楼层范围,同时,也可人工干预调整系数。
按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要求,墙体是第一道防线,在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下先于框架破坏,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剪力会比多遇地震下加大,为保证作为第二道防线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抗侧力能力,需要对框架承担的剪力予以适当的调整。
0.20V0调整系数规范没有给出上限,但按概念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应该有上限的,软件默认的调整系数是1到2之间,但是有时候调整系数取2,还不一定满足0.2Q调整,这个时候你可以人为的手动调整下你的调整系数,具体可以看下软件说明书的这一节。
如果你调整系数太大,说明你的布置有问题。
框-剪结构的0.2Q0调整框-剪结构,框架总剪力按0.2V0和1.5Vf,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如果柱子数量极少,那么显然要按照1.5Vf,max调整。
一、地震作用效应调整
①最小地震剪力系数调整:《抗规》5.2.5条,《高规》4.3.12条: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②框架-剪力墙地震剪力调整:《抗规》6.2.13条、《高规》8.1.4条规定,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一剪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剪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③边榀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抗规》5.2.3条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连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增大系数。
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宜按不小于1.3采用。
④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抗规》3.4.4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高规》3.5.8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⑤转换梁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增大:《高规》10.2.4条规定,转换梁在特一级和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其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别放大1.9、1.6、
1.3倍。
⑥框支柱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增大:《抗规》6.2.10条,《高规》10.2.11条,地震产生的轴力考虑增大系数。
二、设计内力调整
①梁(连梁)设计剪力调整:《抗规》6.2.4条;《高规》6.2.5、
7.2.21条
②柱设计内力调整:《抗规》6.2.2条—强柱弱梁;6.2.3条—底层柱下端弯矩放大;6.2.5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强剪弱弯;6.2.10条—框支柱内力调整;6.2.6条—角柱弯矩剪力的再次调整;《高规》6.2.1条—强柱弱梁;6.2.2条—底层柱下端弯矩放大;6.2.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强剪弱弯;10.2.17条—框支柱内力调整;6.2.4条—角柱弯矩剪力的再次调整;
③剪力墙设计内力调整:《抗规》6.2.7条—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双肢剪力墙;6.2.8条—底部加强部位;高规《高规》7.2.6条—底部加强部位;7.2.5条—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7.2.2条3款—短肢剪力墙;7.2.4条—双肢剪力墙;10.2.18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的落地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