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JAMES亨利·詹姆斯文学作品简介、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6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冲突与融合作者:王军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摘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是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在他众多的小说中,国际主题一直是主旋律。
他刻画了众多旅居欧洲的美国人的形象,描写了欧洲与美国的文化冲突,以及欧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景。
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筆下的小说人物为对象,分析欧美文化冲突以及欧美文化融合的原因。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66)是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首先将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之中,为美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小说之外,亨利·詹姆斯还创作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
在他的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113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学评论书籍。
代表作有《黛西·米勒》、《美国人》、《华盛顿广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和《金碗》等[1]。
在他的小说中,国际主题(International Theme)是不变的主旋律,他刻画了大量旅居欧洲的美国人的形象。
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描述了美国人在欧洲生活时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揭示了美国与欧洲的文化冲突。
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往往因为这种冲突而经历坎坷,最终导致死亡。
但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主人公虽然仍旧会经历种种磨难,但最后却会成功地融入欧洲文化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文化注入新的美国元素[2]。
一、亨利·詹姆斯的个人背景及时代背景(一)个人背景1843年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纽约,父母均为富有的知识分子。
他的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但性格暴躁,在家中为人专横。
他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并成为了哈佛的心理学教授。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哥特风格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文体学家,以及剧作家和散文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文豪。
同时詹姆斯还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对意识流小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像弗吉尼亚.伍尔夫等意识流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詹姆斯出生在美国一个上层知识分子家庭,詹姆斯从12岁开始就跟随父亲旅居欧洲各国,这是要因为这样,詹姆斯对美国和欧洲大陆有着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认识到了美国大陆与欧洲大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所以他也将他的笔触深入到其中。
阅读詹姆斯的作品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主要描写的就是美国与欧洲人的交往问题,在这背后隐藏的是美国与欧洲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形态,他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与欧洲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生活状态,进而挖掘出人们心理与道德本质中最深层的东西,让我们从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与启迪。
詹姆斯一生著述颇丰,最主要的成就体现在小说方面,代表作有《一个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了詹姆斯杰出的写作才华。
目前学界对詹姆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以及小说背后的文化意义等,对其小说中的哥特风格很少重视,笔者就将以此为切入点,从詹姆斯小说的场景与语言、人物形象、主题内涵三个方入手,对其哥特写作风格做一个完整全面的分析。
一、场景与语言哥特小说诞生于18世纪,以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为标志。
提到哥特小说我们习惯上联想到阴森恐怖,的确是这这样,哥特小说显著的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死亡、疯狂怪人以及阴森的古堡,这些都会使读者从内心里感到一种恐惧。
首先,传统的哥特小说的场景多设置在阴森的古堡、凄清的修道院、破旧的教堂以及阴冷的墓地之中,这里首先就给人们一种神秘恐惧的感觉,在感官上就给我们一种刺激。
论亨利·詹姆斯哥特小说《欢乐角》空间叙事《欢乐角》是亨利・詹姆斯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詹姆斯小说中的空间建构成为叙事的重要框架,小说借助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并置与对比、意象重复、空间隐喻等创造了小说的空间形式,在人物塑造和主题的深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相关理论,从小说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文本空间出发,分析其独特的空间叙事艺术,以期呈现出詹姆斯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空间美学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知、把握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首次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提出空间形式理论,长期以来重视小说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开始扭转。
1974年,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空间转向”,对当下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变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亨利・詹姆斯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国际题材小说使他享誉世界,他是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哥特小说在他的创作中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哥特小说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类型,《欢乐角》《螺丝在拧紧》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欢乐角》也被公认为他最成功的哥特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年近花甲的男主人公布莱登从欧洲旅居回到美国处理老屋拆迁事宜,之后他幻想自己没去欧洲会变成什么样,他在老屋中仿佛看到另一个自我,于是每夜到老屋寻找幻影。
小说揭示了欧洲与美国、现代与传统在物质及精神状态的强烈对比,从而使读者获得心灵上的震撼与启迪目前,评论界对詹姆斯长达数百年的研究仍集中于作品的人物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及其潜在的文化意义等方面,对小说的空间叙事鲜有人关注。
作为一种尝试性探索,笔者将以此为切入点,以上述空间形式理论和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角度分析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以期为小说的解读提供新的思路一、物理空间小说的物理空间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场景和小说人物设置的地点,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物理空间的转换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和叙事进程的发展。
the portrait of a lady赏析《The Portrait of a Lady》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小说中,詹姆斯通过丰富细腻的叙述和心理描写,深入探索了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内心世界和她的命运。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女性开始寻求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莎贝尔作为一个年轻、聪明、独立的女性,渴望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然而,她面临的困境和抉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
在小说中,詹姆斯通过对伊莎贝尔的刻画,展示了她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多面性。
她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人,又有着深深的孤独和不安。
她追求自由,却也面临着被社会束缚的困境。
她渴望爱情,但又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决。
这种复杂的人物刻画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对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命运和选择与伊莎贝尔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进一步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上,《The Portrait of a Lady》不仅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自由、选择、责任和命运的探讨。
小说中通过对伊莎贝尔的描绘,深入探讨了这些主题,引发了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The Portrait of a Lady》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思想性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刻画和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努力。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叙事的秘密:亨利·詹姆斯I亨利·詹姆斯的长篇小说广为人知(尽管在法国尚未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他的中短篇小说同样也是其创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此类情况并不罕见:人们往往偏爱长篇,而轻视中短篇,比起短小的文章,大家更青睐于卷帙浩繁的书籍。
这并不意味着篇幅长短是衡量小说优劣的标准,而是因为在阅读一部短小的作品时,读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忘却一点事实:这纯粹只是“文学”而非“生活”。
)几乎所有詹姆斯重要的长篇小说都有了法文译本,而他的中短篇却只有四分之一被译介。
但是,并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差距使我萌生了走近他作品另一部分的念头,这另一部分就是在其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中短篇小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中短篇是与理论的研究紧密相连的:詹姆斯借此提出了许多创作中重大的美学问题,并予以解决,由此,为中短篇开辟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我便是沿着这条路走进一个错综复杂又令人着迷的世界。
众多对詹姆斯的解读都走入歧途。
现当代的评论界也一致认为,从“技巧”上看,詹姆斯的作品无可挑剔。
但同时他们也异口同声地说,作品的立意不高,人情淡薄;主旨更是无关紧要(似乎艺术作品的首要特征是必须使“技巧”与“思想”不可分离。
)詹姆斯名列普通读者无法靠近的作家之列,惟有专业读者才有能力品味他那晦涩难懂的作品。
阅读詹姆斯中短篇本身就能消除许多误读。
我倒并非有意为其“正名”,不妨选取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加以说明。
II詹姆斯的著名短篇《地毯上的图案》(L’image dans le tapis)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评论家刚写完一篇有关休·维瑞克这位他所喜爱作家的文章,没过多久,两人不期而遇。
作家直言不讳,评论家对他所做的研究令他深感失望。
原因并非研究进行得不够仔细,而是没能道出作品的秘密,这一秘密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小说的中心思想。
维瑞克明确地说:“在我的作品中,总是有一个理念存在,没有这个理念,我根本不会看重作家这个职业。
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影响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1916年)被誉为美国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致入微的社会观察而著称,对于后世文学进步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他的小说不仅呈现了一种细腻而精确的心理描写,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化。
本文将以《昔日的遗物》和《转轮》为例,探讨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以及其对文学界的影响。
詹姆斯的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心里世界的深度探究来呈现作品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在《昔日的遗物》中,他通过对主人公斯特瑞斯更斯先生的思想感情和一系列行动的描写,机灵地刻画出一个往事缠身、心里挣扎的角色形象。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真实还原了主人公心里世界的复杂性和痛苦。
詹姆斯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在的冲突冲突和情感纠葛。
这种深度剖析人性的手法,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与小说人物产生共情。
在《转轮》中,詹姆斯接受了拟人化的叙事方法,将传统的小说叙述者设定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角色。
通过奇特的叙述视角,作者深度剖析了主人公的心里世界和思维过程,以此揭示人物的动态变化和情感进步。
小说盘绕女主人公卡罗琳娜的角色展开,通过她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社会现象和人物干系的变化。
这种奇特的叙事手法,使读者更加贴近故事情节,并专注观察和沉思人物的情感变迁。
通过这些小说,詹姆斯不仅在文学上开创了新的叙述方式和心理描写的方法,也对后世文学创作者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起首,他以心理描写为主线,强调人物心里的思想、情感和动机,从而使小说具有更加深度的人物描写和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被后来的作家所进修和仿效,并成为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其次,詹姆斯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干系进行了深度观察和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化。
他的小说不仅是个人心里的呈现,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剖析的方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启示,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沉思。
亨利·詹姆斯的《本亚明·富兰克林》:文学与艺术的追求概述《本亚明·富兰克林》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于1904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主人公本亚明·富兰克林为线索,探讨了文学与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及其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说背景、情节梗概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小说背景亨利·詹姆斯生于1843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杰出且广受赞誉的美国小说家之一。
他以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而闻名,在小说中常探讨道德伦理、现实与理想、自由与责任等主题。
《本亚明·富兰克林》是他在后期创作中突破了传统写作方式并更加注重意识流手法的代表作之一。
情节梗概第一卷小说讲述了本亚明·富兰克林从年轻时期到成年的成长历程。
在家人的期望下,他进入私立学校接受教育。
然而,他对传统教育和社会规范感到不满,并追求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机会。
在与家人的摩擦后,本亚明决定离开家乡前往纽约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二卷本亚明来到纽约后,开始接触艺术和文学界,并结识了一些知名作家和艺术家。
他深受他们的影响,对文学和艺术情有独钟,并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然而,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内心世界,面临着探索个人风格和声音、突破传统限制以及获得认可等挑战。
第三卷本亚明逐渐获得成功并成为备受赞誉的文学家。
尽管如此,他仍然质疑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追求。
他陷入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面对着个人情感和道德选择的考验。
最终,本亚明决定以崇高的艺术追求作为自己的准则,并为此付出一切努力。
文学与艺术的追求《本亚明·富兰克林》是一部关于文学与艺术的追求的小说,在其中作者探讨了以下问题:1. 艺术与社会规范本亚明在成长过程中对传统教育和社会规范产生了怀疑并追求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机会。
他试图突破约束,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亨利·詹姆斯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19世纪美国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
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和《金碗》等。
他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中文名亨利·詹姆斯外文名Henry James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843年4月15日逝世日期1916年2月28日职业文学家主要成就写出大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小说代表作品一个美国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目录1简介2人物履历3成长经历4创作之路5相关评价6成就7名人评价8主要作品列表1简介编辑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 1916年2月28日、享年73岁),英国-美国作家。
他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著名学者,兄长威廉·詹姆斯是知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詹姆斯是同性恋者。
他与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保持着长期的友谊。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
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这表明作家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浓厚兴趣。
詹姆斯著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华盛顿广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
中短篇小说有《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丝在旋紧》、《丛林猛兽》以及一组描写作家、艺术家生活的中短篇小说如《真东西》、《地毯上的图案》等。
亨利·詹姆斯百科内容来自于: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英国以及美国的作家。
亨利·詹姆斯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兄都是美国颇具声望的哲学家。
由于家境富裕,亨利·詹姆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多种语言。
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詹姆斯是同性恋者。
他与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保持着长期的友谊。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
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
生平简历亨利·詹姆斯作品亨利·詹姆斯1843年4月15日生于纽约;1862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从1864年起开始文学创作;1869年游历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后,决定离开美国,移居欧洲;1875~1876年住在巴黎,结识了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等作家;1878年后迁居伦敦;1879年中篇小说《黛西·密勒》使他一举成名;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他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1904~1905年曾回美国;1915年因不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立”态度而加入英国籍;成长经历亨利·詹姆斯詹姆斯出身于纽约一个有钱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个哲学家、神学家,但为人专横粗暴。
长兄威廉健壮得如同运动员一般,后来成了令人敬畏的哲学家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詹姆斯的童年非常不愉快,他是在对哥哥的畏惧中成长起来的。
詹姆斯曾经跟家庭闹翻过,不过后来又修补了这种关系。
他在哥哥阴影笼罩下的成长,是怎样影响到他的内心世界,并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的,因为詹姆斯生性过于敏感。
笑声很少来自于詹姆斯,由于跟他友好的人过早去世,包括他的姐姐艾丽丝,他的表妹米妮·坦普尔,他活得一直很沉重。
the portrait of a lady内容梗概
《The Portrait of a Lady》是19世纪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Isabel Archer)的故事。
伊莎贝尔年轻貌美,聪明独立,父母双亡后,被她富有的姨母带出美国一个小城,到她梦魂萦绕的古老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
在英国的花园山庄里,她先后拒绝了英国贵族沃伯顿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的求婚。
她的表兄拉尔夫也暗暗爱上她,但他知道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无法结婚,只是说服病危的父亲把一笔巨额遗产留给表妹。
伊莎贝尔在佛罗伦萨旅游期间,结识了高雅华贵、才艺超群的梅尔夫人,对这位已彻底欧洲化了的美国女人十分倾倒。
梅尔夫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位长期侨居意大利的美国“半吊子艺术家”奥斯蒙德,此人看来儒雅斯文,富有教养。
伊莎贝尔为之动心;还有他那位楚楚动人的女儿帕茜,也引起她的爱怜。
她不顾周围亲戚和朋友的反对,嫁给了奥斯蒙德。
然而,婚后她很快发现丈夫不过是一个平庸浅薄、贪鄙好色的小人,还把两人私生的女儿帕茜伪称是前妻所遗,以掩盖他和伊莎贝尔的私生子身份。
伊莎贝尔试图揭穿丈夫的伪装,却遭到了他的威胁和打击。
她的好友罗莎莉亚为保护伊莎贝尔的利益,用敲诈的手段迫使奥斯蒙德放弃了对伊莎贝尔的
欺诈行为。
在经历种种挫折后,伊莎贝尔决定回到美国去寻求新生。
她找到了拉尔夫的遗嘱,发现拉尔夫为了她的幸福而放弃了遗产。
最后,伊莎贝尔回到英国,与梅尔夫人重逢。
她们共同回忆过去的日子,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
亨利-詹姆斯《使节》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亨利-詹姆斯《使节》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导语】:《使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使节》是美利坚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创作于1903年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