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轮胎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59.00 KB
- 文档页数:17
轮胎基本知识讲解目录1. 轮胎基本知识 (2)1.1 轮胎的定义和分类 (3)1.2 轮胎的构造和组成 (4)1.3 轮胎的发展历程 (5)1.4 轮胎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6)2. 轮胎的性能参数 (7)2.1 轮胎的尺寸规格 (9)2.2 轮胎的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 (10)2.3 轮胎的耐磨性能和抓地力 (11)2.4 轮胎的热量传递性能 (13)2.5 轮胎的老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13)3. 轮胎的选择和使用技巧 (14)3.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汽车的轮胎 (15)3.2 如何正确安装和更换轮胎 (16)3.3 如何保养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17)3.4 如何应对不同路况下的轮胎使用问题 (18)4. 轮胎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19)4.1 轮胎爆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0)4.2 如何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 (21)4.3 如何处理轮胎漏气和异响等问题 (22)4.4 如何避免轮胎磨损不均和偏磨现象 (23)5. 未来轮胎技术的发展趋势 (24)5.1 智能化轮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5)5.2 环保型轮胎的研发与推广 (26)5.3 自适应轮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8)5.4 其他新型轮胎技术的研究进展 (29)1. 轮胎基本知识构成:传统的轮胎主要由外胎(外层胎体)、内衬层、胎面、胎侧和胎底等构成。
外胎负责保护轮圈和轮毂,内衬层则提供除了车辆移动之外的其他功能,如气压保持和气压调节。
分类:轮胎按照使用场合可分为公路轮胎、载重轮胎、抓地轮胎、工程轮胎等。
每种类型轮胎都有自己的特点,用于满足不同行驶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尺寸标识:轮胎都有自己的尺寸标识,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扁平比(英寸)、轮辋直径(英寸)、轮胎宽度(英寸)、速度等级代码和载重指数。
20555R1691V中的205表示轮胎宽度,55是扁平比,R表示子午轮胎,16是轮辋直径,91是载重指数,V是速度等级代码。
耐磨性:轮胎的耐磨性通常由其外胎的轮胎材质和轮胎花纹的深度决定。
轮胎知识基本常识一、轮胎的作用和结构1. 轮胎的作用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承担着车辆行驶、提供支撑、缓冲震动、传递驱动等重要功能。
好的轮胎能够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
2. 轮胎的结构轮胎一般由胎面、胎侧、胎体和胎圈组成。
胎面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胎侧是胎面和胎体的连接部分,胎体是胎侧与胎圈的连接部分,胎圈则与车辆相连接。
二、轮胎的参数和标志1. 轮胎的参数轮胎的参数包括胎宽、胎高比、花纹宽度、胎圈直径等。
这些参数代表着轮胎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能够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2. 轮胎的标志在轮胎上会有一些标志,如载荷指数、速度级别、生产日期等。
这些标志可以帮助车主选择适合的轮胎,并了解轮胎的使用性能和保养要求。
三、轮胎的选择和保养1. 轮胎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轮胎非常重要,需要考虑车辆类型、使用环境、路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轿车需要选择低噪音、高舒适性的轮胎,而越野车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通过性能的轮胎。
2. 轮胎的保养轮胎的保养对于延长轮胎寿命、提高行驶安全非常重要。
要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花纹深度,保持定期轮胎旋转,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行为,还要避免长时间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四、轮胎的更换和废弃1. 轮胎的更换轮胎寿命一般为3-5年,根据使用情况和花纹磨损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更换。
更换轮胎时要选择合适尺寸和性能的轮胎,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和平衡。
2. 轮胎的废弃轮胎属于特殊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应该交由指定的回收机构进行处理。
废弃轮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制作成橡胶制品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就是轮胎知识的基本常识,了解轮胎的结构、参数、保养和更换等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保养轮胎,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希望大家在购买和使用轮胎时能够注意这些知识,选择合适的轮胎,让我们的行车之路更加安全和畅快。
轮胎基本知识
----------------------------------------------------------------------------------------------------------------------------
胎面: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厚厚的橡胶层,要求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耐冲击性能。
胎肩:胎面端部与胎侧上端之间的部分,具有保护胎体和发散行驶时产生热量的作用胎侧:胎肩下端和胎圈之间的橡胶层,有保护胎体的作用
缓冲层:胎面和胎体之间的单层或多层覆胶帘线部分,起粘合胎面和胎体、缓冲外胎所受应力的作用。
胎体:构成轮胎骨架的单层或多层覆胶帘线部分,要求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和耐屈挠性能
胎圈:胎体帘线缠绕其上,与轮辋结合的部位,由胎圈钢丝及橡胶等构成
气密层:轮胎的内衬层,要求有良好的气密性能
轮胎规格标记
轮胎胎侧标识
轮胎型号的表示方法
1.充气轮胎尺寸目前一般用英制为单位,但欧洲国家则常用公制。
高压胎一般用D×B来表示,其中D表示轮胎直径的英寸数,B表示轮胎断面宽度的英寸数。
例如,34×7即表示轮胎外径D为34英寸,断面宽度B为7英寸。
2.汽车上常用的是低压胎,其尺寸标记用B--d表示,例如9.00--20,(B--d)即表示断面宽度B为9英寸,而轮辋直径d为20英寸。
3.欧洲国家的低压胎用B×d表示,尺寸单位用毫米,例如,185×400轮胎,表示其断面宽度B为185毫米,轮辋直径d为400毫米。
这种规格的轮胎相当于7.50--16轮胎。
一、内胎的构造和作用是什么?内胎是一个环形的橡胶园筒,其上装有气门嘴,用以充气并使空气在内胎中保持一定压力而不漏出。
内胎应不漏气,但其本身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否则就会膨胀成畸形,甚至爆破。
因此,内胎必须装入外胎中与外胎一起发挥作用。
二、垫带的构造和作用是什么?垫带是有一定形状断面的无接头胶带,带上有一个可以让内胎气门嘴穿过的圆孔。
它的作用是保护内胎不受外胎胎圈和汽车轮辋的磨损。
三、轮胎的胎面花纹有什么作用?有几种类型?轮胎的胎面花纹主要作用是:保持轮胎与路面的紧密接着,从而有效地传递汽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消除轮胎与路面纵横两个方向的打滑现象,从而可靠的保证行车安全;增加胎面胶柔软性与表面积,有助于降低缓冲层和帘布层的应力,从而在轮胎行驶中减小生热性,增大散热性,有利于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且美化轮胎外观。
胎面花纹根据轮胎用途不同,制成各式各样。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普通花纹、越野花纹和混合花纹。
普通花纹亦称公路花纹,适用于较好的水泥、柏油等硬性路面。
载重车普通花纹较典型的是横向烟斗花纹和纵向波浪形花纹,这类花纹的花纹块面积约占行驶面的70-80%。
9.00-20-8N及9-20-8N胎面花纹,即属于此种类型。
越野花纹亦称雪泥花纹,适用于无路面地带或条件低劣的道路。
可以分为两大类:泥、雪、沙地用和石砾(多石)路用。
最常使用的越野花纹有无向花纹(如马牙花纹),有向花纹(如人字形花纹)以及沙地、块状花纹。
这类花纹其花纹块面积约占行驶面的40-60%。
在矿山多石路面使用的越野花纹通常采用横向大花纹,花纹沟较为窄小。
花纹块面积的比例与普通花纹近似。
我厂11-18和12-20子午胎,以及6.50-16吉普车胎等胎面花纹,都属于越野花纹。
混合花纹适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较为低级(碎石、软土)的路面,它是普通花纹与越野花纹之间一种过渡性花纹。
这类花纹其花块面积约占行驶面的60-70%。
这类花纹,目前国内很少采用。
一、基础知识
1轮胎分类:
斜胶胎
子午胎: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
2轮胎的花纹类型有:
横向花纹、纵向花纹、混合花纹、越野花纹
3子午线轮胎的定义:
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并且有帘线排列几乎接近圆周方向的带束层紧的胎体的这类轮胎叫做子午线轮胎。
4轮胎硫化三要素:
时间温度压力
5轮胎主要组成部分:
胎面胎侧胎体带束层气密层钢丝圈
6轮胎标识的意义:
DOT:美国交通安全委员会产品认证
ECE:欧洲经济委员会产品认证
CC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强制性产品认证
7轮胎标识的意义:
规格意义:①165/70 R 13 79 T TR256②31×10.50R15LT 109 S TR246
①
165——轮胎名义断面宽
70 ——轮胎名义高宽比
R ——子午线轮胎标识
13 ——轮辋名义直径
79 ——负荷指数
T ——速度级别
TR256——花纹代号
②
31 ——轮胎外直径(英寸)10.50——轮胎名义断面宽
R ——子午线轮胎标识
15 ——轮辋名义直径LT——轻卡胎标识
109 ——负荷指数
S ——速度级别
TR246——花纹代号
9速度级别对照表km/s
F 80 N140 U200
G 90 P150 H210
J 100 Q160 V220
K 110 R170 W230
L 120 S180 Y240
M130 T190 ZR超过300
10成品轮胎经过外观检查后,还需要进行均匀、动平衡、X 光。
SDS检测,以及例查试验(高速、耐久等确认检验)、。
轮胎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轮胎基础知识一、轮胎发展简史:• 1493-1495年哥伦布发现橡胶• 1839年美国固特异轮胎公司发明硫化方法• 1888年英国邓录普公司开发充气自行车胎• 1900年使用棉帘线• 1905年在胎圈部位使用钢丝• 1912年使用碳黑• 1931年美国DUPONT公司成功地将合成橡胶用于工业化生产• 1938年使用人造丝帘子布 (RAYON CORD)• 1942年使用尼龙帘子布 (NYLON CORD)• 1948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子午线轮胎• 1948年 B.F. GOOD RICH 开发无内胎轮胎• 1963年使用涤纶帘子布(POLYESTER)• 1971年皮列里公司开发VR轿车胎 (V-240Km/Hr)• 1979年费尔斯通公司开发微型备用胎• 1983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飞机子午线轮胎• 1984年普利司通轿车轮胎的新断面设计理论RCOT发表二、轮胎用原材料轮胎制造的早期,采用基本的原料是天然橡胶,棉纱帘子线和钢丝。
未经加工的天然橡胶是塑胶形态,只有将其变为弹性状态,才能使它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人造合成橡胶是以天然橡胶为基楚加配各种化学物品进行改良以达到硬度,耐磨,及抗热等特性。
在制造轮胎过程需要利用热和特定的化学品,作为引发变化的启动剂和加快变化的催化剂。
硫磺作为交叉连结的媒介(硫化)。
1( 橡胶:天然橡胶存在于橡树中的奶状树汁中。
割开橡胶树的树皮时,奶状树汁(胶乳)便会流出来。
这种橡树主要生长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
在胶乳加入醋酸和甲酸三至四小时后,一块白色的海棉状凝结块便形成了。
凝结物被传送到压片机组,在这里它同时被压平和清洗,再被切割成1/8英寸厚的长片段,放在架上烘干,然后在工厂里进行混合或加工。
橡胶需要加入化学品变成人工合成橡胶具备一些截然不同的特性,以适应各种产品所需要的特性。
轮胎对橡胶有很多样化的要求,其中有:抗热,抗磨,抗油,抓地力,防渗透,及有弹性(全橡胶)。
轮胎基础知识轮胎基础知识1=的定义:轮胎是汽车、拖拉机和工程车辆的主要部件,是帘线和胶的复合体构成,其功能是支撑车辆重量、传递牵引力、转向力和制动力,吸收因道路不平而产生的震动,按工作原理不同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
2=轮胎组成:轮胎由外胎、内胎和垫带三部分组成内胎是装在外胎与轮辋之间的环形胶筒、有气门咀、用以充入和放出空气,充入空气可使轮胎获得弹性的载荷能力。
外胎:是紧固于轮辋上,与路面接触,是由帘线和胶的复合体构成,作用是承受内胎充气压力和车辆负荷;传递牵引力,转向力和制动力。
垫带是有一定断面形状的环形胶带,安装于内胎和平式轮辋之间,保护内胎不受磨损。
分类一、按结构分为:(1)斜交轮胎(2)带束斜交轮胎(3)子午线轮胎(4)活胎面轮胎(5)安全轮胎二、按密封方式分:(1)有内胎轮胎(2)无内胎轮胎三、特殊轮胎:(1)无帘线(2)调压轮胎(3)海绵胎轮胎(4)常压轮胎(5)实心轮胎(1)I——表示工业轮胎(2)D——表示斜交结构(在轮胎规格中)(3)B——表示带束斜交结构(在轮胎规格中)(4)R——表示子午线结构(在轮胎规格中)(5)PR——表示层级(在轮胎规格之末)汉语拼音字母代号及汉字(1)G——表示帘布层为钢丝(2)M——表示帘布层为棉帘线(3)N——表示帘布层为尼龙线(4)R——表示帘布层为人造丝(5)TL——表示无内胎轮胎符号“?”——表示行驶方向符号“”——磨耗标志,在箭头指向花纹沟底部轮胎存放(1)轮胎应在库内存放,避免日晒雨淋。
(2)轮胎应远离热源、发电设备和产生臭氧的地方。
(3)轮胎不得与油类、易燃物及化学腐蚀品混放。
(4)轮胎应立放,严禁平放、堆叠或窜心悬挂。
(5)轮胎应按生产和入库时间先进先进顺序使用,存放期不得超过三年。
轮胎选型(1)子午线轮胎与高速行驶的车辆配套,有载重子午线轮胎、轻载子午线轮胎和轿车子午胎。
(2)斜交轮胎可与非高速行驶的车辆配套,有载重轮胎、轻载轮胎和轿车轮胎。
第一节 轮胎的基本概念1 轮胎的种类轮胎的种类有很多种分法:有按车种分类的,有按用途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有按花纹分类的,有按结构分类的。
●按汽车种类分类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
即:PC(passenger car tire)—— 轿车轮胎;LT(light truck tire)—— 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 truck and bus tire)—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 agricultural tire )—— 农用车轮胎;OTR( off the road tire)—— 工程车轮胎;ID( industry tire)—— 工业用车轮胎;AC( aircraft tire)—— 飞机轮胎;MC( motorcycle tire)—— 摩托车轮胎;ST(Special trailer tire)—— 拖车轮胎。
●按轮胎用途分类轮胎按用途分类,包括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种类。
载重轮胎必须标明层级,但层级并不是指它的实际层数,而是指用高强度材料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其负荷性能相当于用棉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帘布层数。
这是因为棉帘线是最早用于制作胎体帘线的,因此,国际惯例即以棉帘线层为表示轮胎层级的基准。
不同层级,轮胎的负荷能力不同。
即使相同规格的轮胎,因为它的层级数不同,它的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不同层级的轮胎,不能在同一轴上使用,否则,在高速行驶并负载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危险。
比如:9.00—20轮胎(16层级)就不能和9.00—20轮胎(14层级)用在同一轴上,因为它们的层级不同,负荷不同,混用以后就容易发生危险。
轻型货车或面包车用的轻型子午线载重轮胎都要在轮胎型号的后面加一个字母“C”或“LT”,以便和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加以区分,其中C是欧洲的习惯,LT则是日本的标准,其实两者的特征是相同的。
如:轮胎185SR14C,其中的“C”即指此轮胎为轻型载重轮胎。
而美国标准则规定:客车用的轮胎,要在轮胎规格前面用字母“P”加以表示。
轮胎基础知识一、轮胎的四种主要功能与汽车上其它零部件相比,轮胎具有很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对于汽车完成整体功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充气轮胎就像一个储气筒,它根据各类车辆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设计及制造。
1、轮胎四种主要功能①承载功能:承受车辆负荷②牵引/制动功能: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③行驶舒适性功能: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④机动性/稳定性功能:改变和保持车辆行使方向2、轮胎的结构需要完成上述四种主要功能3、有弹性的储气筒(充气轮胎)二、轮胎的构造及各部位作用简介轮胎的构造:胎面→胎肩→胎侧→冠带层→钢丝带束层→胎体→气密层→胎圈→装饰线(防水线)→三角胶条(轿车子午胎结构)。
A、胎面(TREAD)胎冠部位缓冲层(或带束层)或帘布层以上的外胎胶层。
即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刺穿性、耐冲击性及散热性。
B、胎面基部(TREAD BASE)胎面花纹沟底部以下至带束层或帘布层之间的橡胶层,分为基部胶和过渡胶。
应具有良好的耐裂性、粘着性及散热性。
C、带束层(BELT)在子午线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的胎面基部下,沿胎面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
即胎面与胎体之间的钢丝帘布,其作用:提高胎面刚性、提高耐磨性、防止外部冲击损伤胎体(适用于子午胎)。
D、胎体(CARCASS)通常为一层或数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的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
即轮胎胎体帘布层,是轮胎主要的受力部位,其作用:耐冲击、耐曲挠。
E、胎侧胶(SIDEWALL RUBBER)胎侧外帘布层上的胶层。
即轮胎侧面的橡胶层,应具有良好的耐曲挠性。
其作用:保护胎体、提高乘车舒适感及操纵稳定性。
F、钢丝圈(BEAD RING)由包胶钢丝按一定断面形状排列制成的刚性环。
即挂胶钢丝按一定形状缠绕而成,起到将轮胎装入轮辋固定轮胎的作用。
G、三角胶(AREX)贴在钢丝圈上,断面多为三角形的胶条(填充胶条)。
即轮胎中钢丝圈上面的填充材料,作用:减缓胎圈冲击,防止成型时空气进入,增加下胎侧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