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13高三一模语文及附加题
- 格式:docx
- 大小:62.30 KB
- 文档页数:11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
A.悄无声息qiǎo;B.抛头露.面(lù);C.偌.大(ruò)椎心泣血chuí2.D。
A.额手称庆;B.候车,走投无路;C.掉以轻心;(注:般配和班配现通用)3.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
A.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B。
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
C.成分残缺,“除了”前面应该加“中国民众”,因为前面一句话的主语是“中国民众的神经”,与后面不同,后面的主语不可省略。
D.关联词位置错误,把“一旦”放在“中国”前面。
5.A。
B最后的两个问句是连续问,所以应该吧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C句号应改放在引号的外面。
D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
6.C。
觉民那里表述错误,应该是觉新。
觉新一开始不同意觉慧出走,但后来还是决定暗中帮助弟弟觉慧,帮他筹集了路费。
7.D。
无中生有,原文讲的是“多元文明的繁荣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8.C。
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主语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B项时间范围错误“一直”应该改为“一段时间内”,原文在第二段第三行“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D项“可能”错误,原文是肯定语气,在第五段说“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_____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_____________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 个字。
(4 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2013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新高考新题目2013-01-28 1700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秉持/屏.除启碇/沉淀物绮.丽/倚.马可待B.朔风/溯.流祈祷/倒.春寒机杼/毁家纾难C.拓印/拖沓甲胄/压轴戏给.水/济.济一堂D.筵席/垂涎荟.萃/市侩气诧.异/姹.紫嫣红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
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土崩瓦解置之度外B.不胫而走不攻自破置之度外C.不翼而飞不攻自破置之不理D.不胫而走土崩瓦解置之不理3.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图表一图表二(1)图表一表明▲(2)图表二表明▲(3)应采取的措施▲4.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多见于中国与日本。
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南通、泰州、扬州、淮安、连云港五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轶.事/卷帙.浩繁旖.旎/倚.马可待贮.藏/凝神伫.立B.狭.隘/挟.山超海拾掇./缀.文成篇契.约/锲.而不舍C.赡.养/瞻.前顾后龃.龉/含英咀.华脉络./恪.尽职守D.案牍./买椟.还珠栈.桥/践.约守诺酝酿./琳琅.满目2.以下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3月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苹果公司售后服务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这让苹果公司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B.专家提醒,人感染H7N9禽流感起病的48小时内可以服用达菲进行治疗是有效的,而以为服用板蓝根能预防禽流感的观点存在误区。
C.青歌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已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舞台。
D.对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在近期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已予以确认。
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4分〕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
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认。
4.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
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
〔5分〕敬爱的老师: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心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
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
……虽然我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一、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中加点的字,音全都相同的一是:(3 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沆瀣一气....B.稂莠入苑声琅琅....C.孩提人听尸骸言意....D.功一乏振....【答案】 D【解析】A kàng/ háng/kàng/h àng; B l áng/láng/làng/láng; C hái/hài/hái/gāi D全ku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依次填入成,最恰当的一是:( 3 分)⑴ 者欣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藏的情,欣文字的朴,却忽略了作品伏的悲痛,上近于 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在儒、、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都必然会在山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首席行官就感自己____________,在集迅猛展、国市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毫未减。
A.南北异曲同工如深渊B.珠殊途同如履薄冰C.南北殊途同如履薄冰D.珠异曲同工如深渊【答案】 B【解析】南北: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行和目的相反。
珠:下木匣,退了珍珠,比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的人;又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折句,每一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 珠”最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演得同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好。
殊途同:通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的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偏于中性,并且二者有一个明的区:“异曲同工” 的是不同的象——“异曲”,“殊途同” 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很明,第⑵句中“不管我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重点热点专项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重点热点专项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临摹融汇贯通络绎/落拓栏楯/遁入空门B.精萃披星戴月露珠/露相酗酒/波涛汹涌C.宣泄囿于成见胆怯/商榷溽暑/繁文缛节D.缺憾变本加厉伺机/后嗣提挈/锲而不舍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精巧绝伦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巧夺天工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巧夺天工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航母上舰载机下达起飞指令时使用手势的四个原因,每点不超过5个字。
近日,“辽宁舰”舰载机成功起落,网民纷纷模仿航母弹射指挥官(射手)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且戏称为“走你”。
由于航母甲板上各种情况变化过快,输入的数据常常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航母上设备很多,雷达等就有几百个,使用无线电肯定会产生干扰。
语言上同音字的沟通歧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这个时候视觉是最直观而且最没有歧义的。
所以航母舰载机的起飞,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
4.南通某旅客欲去深圳旅游过春节,拿不准坐飞机还是乘火车,为此他咨询了某旅行社。
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结合相应时刻表,简要说明推荐该种交通工具的理由。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亲切得体,言之成理。
(理由叙述不超过50字)(5分)深圳航空ZH9946南通—深圳时刻表航班号起点起飞时间终点到达时间票价ZH9946南通09:50深圳11:401060南通—深圳列车时刻表车次列车类型始发站发车时间到达时间票价K48/K47新空调快速南通22:05次日22:32软卧:504.5如果选择,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13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的一组是(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A.秉.持/屏.除启碇./沉淀.物绮.丽/倚.马可待B.朔.风/溯.流祈祷./倒.春寒机杼./毁家纾.难C.拓.印/拖沓.甲胄./压轴.戏给.水/济.济一堂D.筵.席/垂涎.荟.萃/市侩.气诧.异/姹.紫嫣红的一组是(3分)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
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土崩瓦解置之度外B.不胫而走不攻自破置之度外C.不翼而飞不攻自破置之不理D.不胫而走土崩瓦解置之不理3.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图表一图表二(1)图表一表明:▲(2)图表二表明:▲(3)应采取的措施:▲4.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多见于中国与日本。
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
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你心中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话对它作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诠释,表达你内心的感受。
(不超过50个宇)(4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谷郡君家传程颐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
世河东大姓。
祖暠,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
父道济,始以儒学中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增尚书比部员外郎。
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红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年十九,归于我公。
事姑舅以孝谨称。
与先公相待如宾客。
德客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
先公赖其内勘,礼敬尤至,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血淋淋(xuè)长歌当哭(dàng)金榜题名以逸待劳B.转圈圈(zhuàn)模棱两可(léng)歧路亡羊要言不繁C.倒胃口(dǎo)虚与委蛇(wēi yí)过目成诵跌宕起伏D.戳脊梁(jǐ)酩酊大醉(dīng)殒身不恤真知卓见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舞台上的李玉刚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人和女人之间,茕茕孑立,风华绝代,舞台下的李玉刚纯朴善良,好善乐施。
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国宝级艺术家”。
B.美英法等国支持和推动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手段,和当初其处理利比亚问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公开宣称,现政府已经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合法性。
C.2月1日,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就宰客门道歉,表示将对宰客被罚又不足为训的海鲜排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维护海南岛旅游形象。
D.2011年11月26日,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巡逻执法指挥部,三人成虎,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三定”必将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安心工作,潜心研究,对农业科教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B.“控”“伤不起”“欧债危机”等成为“2011年度中国网络推介字词”中的最热词,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C.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D.将于2014年申遗的,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大运河”,是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的。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A.“恒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告语:走进“恒春”,明媚一生。
B.某位来宾给96岁的老人祝寿:祝您老人家健康快乐,长命百岁。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汇编——附加材料阅读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事件真相尚未明了,“错在政府”的骂声早已四起,“人人喊打”的喧嚣中,“有罪推论”颇受欢迎,辟谣信息却乏人顾及;电影上映,正常的观影感受变身为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极端言辞充斥网络,戾气横生;为求编制,万千学子趋之若鹜,高学历俯身于冷岗位,“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为图方便、求速成,民众不循正轨,走捷径、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规则权当过眼云烟,“唯结果论”渐成价值标尺。
这些现象,共同勾勒出当前社会心态的失衡图谱。
每一种不良心态的滋生,都是社会现实和舆论环境的真切投影。
而它们的固化、交织与扩大、蔓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
一旦不良心态成为社会惯习,影响的不仅是公共秩序的稳定,更直接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
越是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越需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所有人的精神导引和行为坐标。
而良性心态的形成与稳固,需要日积月累的共同努力。
政府的角色,在于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从源头上铲除权力寻租、利益交换的“温床”,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每一个公民,同样不能缺席,个体情绪的状态,与整个社会心态的生长轨迹息息相关。
只有更多人的心态步入良性轨道,通向“中国梦”的步伐才会愈加坚实。
(选自郑轶《修复不良心态,谁也不能缺席》,《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有删改)24.请简要概括当前社会心态失衡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25.社会心态失衡如果蔓延下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5分)26.针对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种种表现,结合材料,简述作为公民应如何面对。
(6分)【答案】24.1、对于信息,不辨真伪,群起攻之;2、对于感受,言辞极端,缺乏理性;3、对于工作,追求安逸,依赖体制; 4、对于价值,“唯结果论”,追求“捷径”。
【评分建议】每点1分。
不加概括,直接抄录为0分。
25.加剧社会问题的冲突,冲破规则的边界,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甚至影响公共秩序的稳定,腐蚀社会前行的内在动力。
江苏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优选.)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南nán通tōng市s hì2013届j iè高gāo三sān第dì一yī次cì调diào研yán测cè试s hì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秉.持/屏.除启碇./沉淀.物绮.丽/倚.马可待B.朔.风/溯.流祈祷./倒.春寒机杼./毁家纾.难C.拓.印/拖沓.甲胄./压轴.戏给.水/济.济一堂D.筵.席/垂涎荟..萃/市侩.气诧.异/姹.紫嫣红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
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土崩瓦解臵之度外B.不胫而走不攻自破臵之度外C.不翼而飞不攻自破臵之不理D.不胫而走土崩瓦解臵之不理3.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图表一图表二(1)图表一表明:▲(2)图表二表明:▲(3)应采取的措施:▲4.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多见于中国与日本。
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
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你心中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话对它作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诠释,表达你内心的感受。
(不超过50个宇)(4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谷郡君家传程颐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
世河东大姓。
祖暠,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
父道济,始以儒学中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增尚书比部员外郎。
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红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年十九,归于我公。
事姑舅以孝谨称。
与先公相待如宾客。
德客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
先公赖其内勘,礼敬尤至,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
治家有法,不严而整。
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
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
”道路遗弃小儿,屡收养之。
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主宽解。
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
常曰:“予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
”夫人生子六人,所存惟二,其慈爱可谓至矣。
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故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先公罢尉庐陵,赴调,寓居历阳。
会叔父亦解椽,比陵,聚口甚众,储备不足。
夫人经营转易,得不困乏。
夫人安于贫约,服用俭素。
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如无所见。
少女方数岁,忽失所在,乳姥辈悲泣叫号。
夫人骂止之,曰:“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颐兄弟幼时,夫人勉之读书,因书线贴上,曰:“我惜勤读书儿。
”又并书二行,曰:“殿前及第程延寿。
”先兄幼时名也。
次曰:“处士。
”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举,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
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
夫人自少多病,从先公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厉。
及北归,道中疾革。
召医视脉,曰,可治。
谓二子曰:“绐尔也。
”未终前一日,命颐曰:“今日百五,为我祀父母,明年不复祀矣。
”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享年四十九。
始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选自《二程文选译》,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九,归.于我公归:归属B.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假:宽容C.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尚:推崇D.谓二子曰:“绐.尔也。
”绐:欺骗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侯氏“盛德”的一组是(3分)①女红之事,无所不能②事姑舅以孝谨称③贵贱虽殊,人则一也④好为药饵,以济病者⑤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⑥因书线贴上,曰:“殿前及第程延寿。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颐的母亲出生于太原大姓人家,她的父亲因科举获取功名,她知书识礼,相夫教子,治家有方,深受众人爱戴。
B.程颐的母亲心地善良宽厚,不管是遭遇变故的年幼的亲人,还是被家人遗弃在路边、被她收养的小孩,她都能悉心抚养。
C.程颐的母亲生活简朴,善于持家,在程颐的父亲和叔父被解职期间,虽家中人口众多,但因她的经营,家人衣食无忧。
D,程颐的母亲不仅注重儿子的品德修养,而且通过写书帖激励儿子勤奋读书。
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3分)(2)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3分)(3)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扬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分)(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2)朝搴毗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3)眷冬之时,则▲,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4)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5)沉吟放拨插弦中,▲。
(白居易《琵琶行》)(6)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王芸①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
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②二胡绝对是紧紧抓握着泥土的大树的根部。
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都透着一丝苍凉。
二胡的弓只一拉,戛然一声,人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进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⑧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从树根直贯云霄,荡气回肠。
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
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
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栽云。
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④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下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
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
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
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⑤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
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
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
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⑥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有着无数年轮的树的一缕精魂。
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搏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⑦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种声音——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以至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呜。
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巳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⑧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
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
11.文章第①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12.文章第⑧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13.文章第⑤节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请简要概括。
(4分)14.本文题为“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埙却不是木制的,这样写是否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6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六朝人物”张中行谢志浩1909年,张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河。
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自由的学术空气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随风飘散。
当时东北已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做学问还是搞政治,不可能不萦绕在学子们的心头。
在胡适、钱穆、陈寅恪、傅斯年、昊宓、梁思成等学术名流的支撑下,尽管政治已进校园,但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
张中行那一代读书人,耳濡目染,有着自由的呼吸,经过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确信,最后直道而行。
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这一点,对理解像张中行辈分的学者,是很关键的。
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
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
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
文革结束之后,老先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
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中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
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
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月,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
难怪洪于城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有大家风范。
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
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
这几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
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
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
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
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