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11
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数据的统计方式。
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需要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并写出标题。
2. 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请注意,由于四年级的教材不同,每个版本对应的数学知识点不同。
以上信息是基于我所接触到的通用四年级教材和资料所得,如您想了解具体的版本知识点,建议您查询对应版本的教材。
四年级上册数学盘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以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对于亿以上的数,学生需要了解分级读、写的规则,以及如何省略尾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角的度量:学生需要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这涉及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需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和画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需要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商的变化规律和除法的验算等。
统计:学生需要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数学广角:学生需要了解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通过枚举、画图、列表等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四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2080¦0780¦6003 读作:二千零八十亿¦零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三2.亿以上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去掉末尾的8个0,再加上一个“亿〞字。
例:982¦0000¦0000=982亿“亿〞作单位的数:要将“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亿〞字。
例:5¦3220¦7500≈5亿 7¦5329¦3850≈8亿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应用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创造了算盘。
17世纪初,英国人创造了计算尺。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创造了机械计算器。
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器。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算盘各局部的名称】算盘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和计数。
算盘的每一个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要先选定一个档作为个位,然后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拨数时,要把珠子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如上图:算盘计数表示的是960。
根据计算的需要,有的算盘没有顶珠和底珠,如下列图:3.计算器的认识:【活动课】?1亿有多大??活动:实验1亿粒米大约有多少?(2000千克) 1亿张纸大约有多厚?(10000米)▲实验过程中,适宜方法的采用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位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具体内容重点知识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ha)作单位。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课:数到一百- 数的读法和书写- 数的比较和排序- 数的顺序- 数的进位和退位第二课:加法口诀和加法- 加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课:减法口诀和减法- 减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两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 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四课:数的认识- 数的分类和性质- 数的顺序比较- 数的进位和退位- 数的应用问题第五课:两位数的认识- 两位数的读法和书写- 两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六课: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两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第七课: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计算- 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结合律- 混合运算的应用问题第八课:三位数的认识- 三位数的读法和书写- 三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九课: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的加法计算- 进位的加法计算- 三位数的减法计算- 退位的减法计算第十课: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计算- 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结合律- 混合运算的应用问题第十一课:乘法口诀和乘法-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十二课: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退位的乘法计算- 两位数的乘法表- 乘法的应用问题以上为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的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知识点近似数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一、填空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
“6”在( )位上,表示( )。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数学学习方法技巧01、加强整数和小数计算练习计算能力要过关。
四年级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必须非常熟练,保证准确率和速度,不然到了五年级就要重点学习分数,整数还不够熟练,到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建议每天坚持就5道计算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0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好时间,及时养成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具体包括:1.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课前预习,了解所要讲的知识点,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会更好。
所有的知识点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完全掌握住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上)重点知识归纳
单元一:数的概念与分类
- 数的概念:数是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标记,包括自然数和零。
-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
单元二:数的排序与比较
- 数的排序: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单元三:数的读写和数的估算
- 数的读写:根据数的读写规则,正确读写整数和小数。
- 数的估算:通过数的大小和近似值进行数的估计。
单元四:加法运算及应用
-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加的运算。
- 加法的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的性质。
- 加法的应用:加法可以用于计数、求和、对换和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五:减法运算及应用
-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 减法的性质:减法满足减法反运算和被减数不变性的性质。
- 减法的应用:减法可以用于计算差、计算找零和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六:整百整千的加法与减法
- 整百整千的加法:在整百或整千的数中进行加法运算。
- 整百整千的减法:在整百或整千的数中进行减法运算。
单元七:数的估算与调整
- 数的估算:根据数的大小和经验进行数的估计。
- 数的调整:通过加减法进行数的调整,使计算更准确。
以上是《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上)》中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计算题专项重点知识班级:姓名:1. 解下列方程。
X-0.6=3.7 2X+4.2=8.2 X÷3.2=7 4X=6.4 4X=6.48X-5X=9 X-0.6=3.7 2X+4.2=8.2 X÷3.2=7 3.8+X=102. 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按照规律写出后面两道算式的结果。
9×9 +19=99×99+199=999×999+1999=99999×99999+199999=9999×9999+19999=101×101=1001×1001=10001×10001=100001×100001=3.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每组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按照规律写出后两道算式的结果。
(1)9×9= (2)19+9×9=99×99= 118+98×9=999×999= 1117+987×9=9999×9999= 11116+9876×9=99999×99999= 111115+98765×9=4.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36784+25418= 772569-43276= 7698×658=8760÷24= 49832-58×6= 254×(253+648)= 5742+8803= 1728+94×65= 12784÷136+238=70085-39186= 35×68= 4009×829=5. 利用计算器算一算。
5328+14596= 30028+42765=4679×13+2687= 810000÷54×69=1756800-2532×5= 42368×76-12384=6. 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个算式的得数,再根据规律写出后三个算式的得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如下:1. 四位数的认识:- 由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组成- 每位的数值范围是0~92. 数的读法和写法:- 倾听并正确地读出四位数- 在空格中适当填写四位数,确保每个位上的数值正确3. 十位数和百位数与个位数的比较:- 通过观察百位数或十位数的大小来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 指出给定四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4. 简单的四则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注意进位和退位- 在计算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策略5. 算式的选择和判断:- 从给定的算式中选择正确的算式,使其结果与问题相符- 通过观察等式中运算符的位置和运算顺序来判断等式的正确性6. 四位数的分解和组合:- 分解四位数为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和- 将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数组合成四位数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如下:四位数的认识- 由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组成- 每位的数值范围是0~9数的读法和写法- 正确地读出四位数- 填写四位数确保每个位上的数值正确十位数和百位数与个位数的比较- 通过观察百位数或十位数的大小来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 指出给定四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简单的四则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注意进位和退位- 在计算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策略算式的选择和判断- 选择正确的算式,使其结果与问题相符- 判断等式的正确性通过观察等式中运算符的位置和运算顺序四位数的分解和组合- 分解四位数为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和- 将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数组合成四位数。
四年级上数学全部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以下将介绍这些内容。
1. 数的认识和计数:学生将学习数的读法、数的顺序以及数的计数。
他们将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并通过数的顺序来比较大小。
2. 加法和减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将学会用加号和减号进行运算,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乘法和除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他们将学会用乘号和除号进行运算,并且能够解决与分组和平均分配有关的问题。
4. 三角形和四边形: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描述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他们将学会用正确的术语来描述边和角,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比较。
5. 时钟和日历:学生将学习如何读懂时钟和日历,并且能够使用它们来解决与时间和日期有关的问题。
他们将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和日历上的日期,并且能够计算时间间隔和解决时间转换的问题。
6. 金钱和零钱: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货币和计算零钱。
他们将学会辨认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并且能够计算总金额和找零。
7. 数据和图表: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和组织数据,并且能够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数据。
他们将学会读取和解释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8. 分数和小数: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计算分数和小数。
他们将学会将形状和集合分成几等份,并能够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等份的比例。
9. 整数和数轴: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使用整数。
他们将学会将正数和负数放在数轴上,并能够解决与整数有关的问题。
10. 测量和单位: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并学会使用相应的单位进行测量。
他们将学会使用标尺、天平和量杯,并能够解决与测量和单位转换有关的问题。
以上是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学生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数学的学习也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
识点
知识点一:整数概念与大小比较
- 整数是由自然数、它们的相反数和零构成的数集。
- 整数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较大的数值表示较大的数。
- 当整数相等时,它们的大小关系也相等。
知识点二: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 整数相加时,同号相加拿绝对值相加然后保留同号。
- 整数相减时,相当于将减数的相反数加到被减数中。
知识点三: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 整数相乘时,同号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 整数相除时,同号相除结果为正,异号相除结果为负。
知识点四:整数的应用
- 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正数、负数和零的情况。
- 整数的比较、加法、减法以及乘法运算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知识点五:整数运算的顺序
- 进行多个整数运算时,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
-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知识点总结。
---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概念
2. 数的分类
3. 数的读法和写法
4. 数的大小比较
二、数的拼读
1. 零到十的读法和写法
2. 重读规则
3. 辅音字母c、g、s的发音规则
4. 读大数
三、加法
1. 加法的概念
2. 加法的基本性质
3. 加法的运算法则
四、减法
1. 减法的概念
2. 减法的基本性质
3. 退位减法
4. 借位减法
五、形状和图案
1. 点、线、面的认识
2. 常见的二维平面图形
3. 图案及图形的分类
六、数字排列
1. 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
2. 大小比较
3. 排列数字应用题
七、时间和读表
1. 时间的基本概念
2. 读钟表
3. 制作日程表
八、小数
1. 小数的概念
2. 小数点及读法
3.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大小比较
九、长度和重量
1. 标准长度单位(m、cm)的认识
2. 标准重量单位(kg、g)的认识
3. 长度和重量的单位换算
十、三角形
1. 三角形的认识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性质
此文档汇总了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加法、减法、形状和图案、数字排列、时间和读表、小数、长
度和重量、三角形等。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共17篇)篇1:部编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总结:文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分配律,怎么样,大家对知识点数学乘法分配律了解了多少呢?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是计数单位3、数位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4、十进制计数法: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的法则:(1)、读数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个数按四位一级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6、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把数分级(2)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知识点小结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
1. 数的认识
- 数的认识从0开始,一直到100以内的数。
- 了解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用算盘读数、写数。
- 掌握0-9之间各个数的大小关系,能用大小符号表示。
- 加深理解百十个位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加法
- 通过实际物品模型和图形,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 初步掌握计算机制解决算式的能力。
-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交换律,能够变换算式求和。
减法
- 通过实际物品模型和图形,了解减法的概念。
- 学会使用减法算式求差。
- 理解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3. 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 研究用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数学思维的培养
-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 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小结。
参考资料:部编版(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
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
个
(
一
)
数位顺序
(右数)…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联系:关系非常密切: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
1、计算工具
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
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
1)计算器各部分名称
2)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M+存数据,MR提取,MC清除,MRC代表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清除数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公顷
1、测量土地面积,可用公顷作单位。
2、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1亩等于667平方米)
3、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米×100米=10000米2)。
二、平方千米
1、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2、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3、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000米×1000米=100,0000米2)。
第三课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定义
线段: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射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也是无限长的。
2、区别: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二、角
1、定义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
三、角的度量
1、角的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
3、量角的步骤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四、角的分类
1、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2、直角、平角、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1/4周,形成的角叫做直角,1直角=9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3、锐角、钝角
锐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4、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
2、使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度数的刻度线,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