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3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 d U = nC V,m d T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均适用。
( )3.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4.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5. 稳定态单质的∆f H(800 K) = 0。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A)Q > 0;(B)∆U < 0;(C)W <0;(D)∆H = 0。
2. 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A ) Q;( B ) Q+W;(C ) W( Q = 0 );( D ) Q( W = 0 )。
3. pVγ = 常数(γ = C p,m/C V,m)适用的条件是:( )(A)绝热过程;( 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4. 在隔离系统内:( )。
( A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5. 从同一始态出发,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 B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C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影响。
6.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 A )焓总是不变;(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7. 已知反应H2(g) +12O2(g) ==== H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习题本章从能量的观点研究物质热现象的宏观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是热力学的基础内容。
主要有:准静态过程、热量、功、内能等基本概念,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的应用,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卡诺循环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基本要求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平衡过程。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内能的改变量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叙述。
一、基本练习在下列理想气体各种过程中,那些过程可能发生?()(A) 等体加热,内能减少,压强升高 (B) 等温压缩,吸收热量,压强升高(C) 等压压缩,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 绝热压缩,内能增加,压强升高2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热机的效率可行的办法是()(A) 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 (B) 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C) 选择单原子理想气体作工作物质 (D) 增大热机功的输出3下列说法那一个是正确的()(A)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全部转变为功(C) 功不能全部转化为热量(D) 气体在真空中的自由膨胀过程是不可逆过程4 在绝热容器中,气体分子向真空中自由膨胀,在这过程中( )(A)气体膨胀对外作功,系统内能减小 (B)气体膨胀对外作功,系统内能不变(C)系统不吸收热量,气体温度不变 (D)系统不吸收热量,气体温度降低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 图上初态a 经历①或②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所示),问各过程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
( )(A) ①过程吸热,②过程放热(B) ①过程放热,②过程吸热(C) 两种过程都吸热 (D) 两种过程都放热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 经①过程a b 和由初态a '经②过程a '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p -T 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 1、Q 2的关系为( )(A) 211,0Q Q Q >< (B) 211,0Q Q Q >>(C) 211,0Q Q Q << (D) 211,0Q Q Q <>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如 下左图:AB 等压过程;AC 等温过程;A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最多的过程( )(A) AB (B) AC (C) AD (D) 一样多8 如上面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gd线上各状态的温度比a cd线上各状态的温度高(B) a gd所表示的过程系统放出热量(C) 路径a cd和a gd表示等温过程(D) 面积a cdg a表示循环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9 1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A状态变为B状态,如果不知道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A、B两态的宏观参量,则可以求出()(A) 气体所作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 气体的质量10 在标准大气压下,1g水的体积为1.0cm3,水沸腾后完全汽化,变成1.671×10-3m3的蒸气,在此过程中内能的增量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汽化热为2.26⨯106J·kg-1)。
热力学习题讲解一、填空1、我们将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以外且与系统密切相关的物质称为环境(surrounding),以体系与环境之间能否交换能量和物质为依据,将系统分为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敞开系统(open system)。
2、系统的诸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必须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是、力学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相平衡是指系统中不随时间而变。
3、热力学变量分为广度变量和强度变量,广度变量的数值与系统的数量成正比,例如体积、质量、、内能等,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数学上为函数。
4、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的数值取决于系统的本性,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数学上为0次齐函数,例如温度、压力、等。
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Clausius说法(1850年):“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Kelvin说法(1851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发生其它变化”6、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是7、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N.L.S.Carnot) 在两个热源之间设计了由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四个过程所构成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称为卡诺循环。
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与工作物质无关。
8、下列各式, ① ④ 只表示偏摩尔量, ③ ⑥ ⑧ 只表示化学势, ② ⑦ 既不是偏摩尔量又不是化学势, ⑤ 既是偏摩尔量又是化学势。
①C n ,P ,T B n H ⎪⎪⎭⎫ ⎝⎛∂∂ ②C n ,V ,T B n G ⎪⎪⎭⎫ ⎝⎛∂∂ ③C n ,V ,S B n U⎪⎪⎭⎫ ⎝⎛∂∂ ④C n ,P ,T B n A⎪⎪⎭⎫⎝⎛∂∂ ⑤C n ,P ,T Bn G ⎪⎪⎭⎫⎝⎛∂∂ ⑥C n ,P ,S Bn H ⎪⎪⎭⎫ ⎝⎛∂∂ ⑦Cn ,T ,S Bn U ⎪⎪⎭⎫⎝⎛∂∂ ⑧Cn ,V ,T B n A ⎪⎪⎭⎫ ⎝⎛∂∂ 9、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者称为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热力学定义式是 ,理想溶液有何特点?并给与证明。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习题课1.将373.15K 、0.5×101.325kPa 的水汽100dm 3等温可逆压缩到101.325kPa (此时仍为水汽),并继续压缩到体积为10.0dm 3为止(压力仍为101.325kPa ,此时有部分水汽凝结为水)。
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 、W 、△U 和△H 。
假定水汽为理想气体,凝结出水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已知水的汽化热为40.59kJ·mol -1;水的正常沸点为将373.15K ,此时水的密度为958kg·m −3,水汽的密度为0.588kg·m −3。
2.已知在263.15K 时水和冰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l =611Pa 和p s =552Pa ,273.15K 下水的凝固热为−6028J ∙mol -1,水和冰的等压摩尔热容分别为75.4J ∙K −1∙mol −1和37.1J ∙K −1∙mol −1。
试求:(1) 273.15K 、101.325kPa 下1mol 水凝结为冰过程的ΔS ,ΔG ;(2) 263.15K 、101.325kPa 下1mol 水凝结为冰过程的ΔS 和ΔG ,并判断该过程能否自动进行。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一定的值,反之亦然。
2) 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3) 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4) 因为ΔU = Q V ,ΔH = Q p ,所以Q V ,Q 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5) 恒温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6) 气缸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做绝热膨胀,则ΔH = Q p = 0。
7)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
8) 系统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II ,若ΔT = 0,则Q = 0,无热量交换。
9) 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ΔH = Q p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