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第二章2
- 格式:docx
- 大小:427.13 KB
- 文档页数:9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一、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1、人类学: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中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人们行为的差异。
2、经济学:提供了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以及竞争和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的作用。
如:为什么运动鞋都是在亚洲国家制造?这可用经济学的竞争优质给出答案。
3、哲学:有助于考察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价值观和伦理道理,帮助管理者理解组织为什么存在以及什么行为对一个组织是适当的命题。
4、政治学:研究个人和群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
帮助管理者理解冲突的结构、在经济系统中权利的分配、个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权利、政府的影响。
5、心理学:帮助管理者理解人类的行为。
6、社会学:帮助管理者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的历史背景20世纪前,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1、埃及金字塔的建设、中国的长城,规模恢宏,管理者是如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公元15世纪的威尼斯城的生产、运输、仓储、人事、会计模式表明组织管理已付诸实施。
2、1776年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将工作分解成狭窄的和重复性的任务,提高了工人技巧和熟练程度,导致工作专业化。
3、20世纪前的产业革命:以机械代替手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对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诸如管理者需要预测需求、分配人员工作、指挥每天的活动、协调各种任务、保证机器运行等。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
4、管理进程:科学管理(1880s)--------行为科学(1920s)------管理科学(1950s)。
三、科学管理:从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生产率的角度看管理。
1、主要学者:泰罗+吉尔布雷思夫妇2、泰罗的四条管理原则——关注管理的最低层次,追求完成每项具体工作的最佳方法,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①对工人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的方法,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2 课后习题详解1.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
答: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
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民族精神"、“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家风”、“校风”等。
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要想长期生存,不仅需要遵守法律,同时还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2.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是什么?答:伦理与道德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伦理道德对于企业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在于造就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因为“伦”本身就是个体性与实体性的统一。
组织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其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前两个要素都与伦理道德有关。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企业要将“最强的动力”与“最好的动力"相协调,在互动中建立合理的“冲动体系"或“人文力体系"。
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另一方面藉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管理实践总是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环境。
一、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管理学具有来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丰富遗产,它们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类学是研究社会的学科,它有助于了解人类及其活动。
人类学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中人们基本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差异。
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学科,提供了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以及竞争和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的作用。
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政策对于在全球市场上运作的任何管理者都是绝对必要的。
哲学考察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道德直接涉及组织的存在以及什么行为对一个组织是适当的命题。
洛克的自由伦理理论认为自由、平等、正义和私有财产是法定的权利。
卡尔文的新教伦理鼓励个人努力工作获得成功,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和竞争而不是政府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唯一调节者。
政治学研究个人或群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经济系统中权利的分配,个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权力。
管理者受到一个国家政府的组成形式的影响,也就是这个国家是否允许公民拥有财产,是否通过公民介入和强化契约的能力来实现他们权利。
一个国家在财产契约方面立场,会决定它的组织的形式和政策。
另外,心理学和社会学和管理学也存在联系,不能忽视。
二、管理的历史背景负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的专门人员的指挥下所做的组织性的努力,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长城、威尼斯的早期企业雏形。
组织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管理也付诸实施。
20世纪前两件事情在促进管理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76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主张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即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
2)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以机械力代替了人力,从而使在工厂中生产商品比在手工作坊中生产更经济。
大型公司的发展要求建立正式的管理系统,于是,产生了正式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者运行这类组织。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教学要点
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10、关键名词: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 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__________或________做出。
3.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高尽可能多的__________。
4.伦理的权力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
5.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_____________角度看问题。
6.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_____,更把人看作________。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___________为行为导向。
8.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9.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主张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11. 企业的伦理行为可以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2.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_______为行为导向。
13.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______伦理行为的产生。
14. 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的组织文化。
15.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_________。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平伦理观
D.综合社会理论观
2.接受___________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平伦理观
D.综合社会理论观
3.下列关于伦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4.下列概念中用于衡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主宰的是___________。
A.自我强度
B.控制中心C强化中心 D.目标效价
5. 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______阶段。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D.强化
6.如果一个人坚定地遵守自己所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他应该是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D.强化
7.道德发展的前惯例阶段具有以下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
A.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B.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C.尊重他人的权利
D.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8. 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_____________的人。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9. 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_________。
A.义气
B.法律
C.和气
D.伦理道德
10. 关于影响管理伦理的结构变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伦理行为的产生
B.在仅根据手段来评估绩效的地方,伦理标准会降低
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伦理没有影响
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11.影响管理伦理的主要因素中,最不应该包括的是____________。
A.当地所实行的经济制度
B.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
C.行为本身所涉及伦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
12.为了改善组织的伦理行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______________。
A.新员工招聘
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
C.定期的道德培训
D.以上都是
13.企业可以通过以下___________措施和提高组织的伦理标准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C.建立伦理守则
D.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4.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
A.治理污染
B.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
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
D.开发新产品
15.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伦理行为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A.受伤害的人较少
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C.行为的后果出现的很晚
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
16.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是余下的80%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符合股东的利益。
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_________。
A伦理的功利观 B 伦理的权利观 C 公平理论伦理观
D 综合社会契约伦理观
(三)简答题
1.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要说明伦理的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3.简述道德发展阶段如何影响个人伦理。
4.个人特征如何影响管理伦理?
(四)问答题
1.在商业伦理上,存在哪些观点?各种观点的区别何在?
2.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3.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4.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改善组织及其成员的伦理行为?
5.企业的伦理行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