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发展现状及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没有传统土壤的情况下种植植物的方法,通过利用营养溶液和人工介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相比传统耕种方式,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壤污染等优势。
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技术不断创新。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改进无土栽培系统。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来改善营养溶液的吸附和释放性能,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开发了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精确控制。
种植模式多样化。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
目前,除了传统的水培和气溶胶培养技术外,还出现了多种新的种植模式。
例如,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植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种植系统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墙面和屋顶进行种植,实现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新的种植模式为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研究重点向植物生理特性转移。
随着对无土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植物生理特性在无土栽培中的作用。
例如,植物的根系对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根系形态和生长环境,提高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人工光源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不同光谱和光强度的人工光源来优化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无土栽培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无土栽培技术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外无土栽培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无土栽培产业中。
预计未来几年,无土栽培技术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时间:2016-01-11 18:59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作者:邓一鸣, 刘聪点击: 245 次无土栽培技术是指用营养液来代替土壤基质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
无土栽培技术多应用于土地较少的地区,具有节省肥料、提高产量、环保等特点。
在世界上的应用比较广泛,是园艺作物栽培的主要形式。
现在无土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应用也较为广泛,逐渐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能够很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服务。
1 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现状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很早就开始应用,比如生豆芽、盆里养水仙等都是原始的无土栽培,但是对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却开始的很晚。
近年来,我国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无土栽培面积在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的生产。
我国无土栽培的方式主要有基质培和水培。
固体基质培主要包括基质袋培、立体培和岩棉培等形式,其具有投资少、容易管理、不易传染病害、设备简单等特点。
固体基质的种类包括泥炭、珍珠岩、锯木屑、岩棉等,其中泥炭和岩棉是较好的基质,能够很好地保证农作物的生长[1]。
水培的主体是浮板毛管水培技术和营养液膜技术。
营养液膜技术循环供液的液流呈现膜状,且流经栽培槽底部的浅液流仅有数毫米厚。
栽培的作物通过根系在浅液流中吸收肥料,通过枝干在上部吸收氧,这样就解决了吸氧与根系吸水的矛盾。
其缺点是,如果由于外界因素导致液流浅、液体温度不恒定等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甚至导致其枯萎。
因此,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植株能够很好地生长。
2 对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的思考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其对技术和资金投入要求都很高,而且受我国生产消费、资金投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不能盲目地发展。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探究,进而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无土栽培路线。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
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1],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
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
到20 世纪60 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70 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NFT),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 [2]。
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hm2,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
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 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hm2。
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
荷兰的基质栽培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法国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种循环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时基质栽培面积占50%左右[3]。
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
在欧盟国家温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中,已有80%采用无土栽培方式。
欧盟规定,2010 年之前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温室必须采用无土栽培。
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m2 [4]。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使用土壤而直接在水培、气培等介质中种植作物的现代种植技术。
本文通过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无土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土壤污染和节约水资源。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研究的深入,无土栽培技术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展望未来,推广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益处,为解决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方向,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展望,推广和应用,益处1. 引言1.1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它通过在不使用土壤的情况下,利用水培、气培或其他物质培养基来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技术更为环保,能够更好地控制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无土栽培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无土栽培技术的兴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还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虫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由于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不适宜耕种土壤的地区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在干旱、盐碱等特殊环境下有着独特的优势。
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土壤种植方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避免了土壤退化和污染的风险,有助于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利用,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营养投入量,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浪费,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无土栽培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营养液而不是土壤来种植植物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无土栽培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趋势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提高营养价值,并且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
因此,无土栽培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环境可持续性的关注传统的农业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农业生产,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并且可以循环利用水和营养液。
这种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得无土栽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
技术进步的推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土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自动化灌溉、智能控制系统以及无人机的应用都有助于提高无土栽培的效率和产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初始投资较高与传统农业相比,无土栽培需要投入更多的初始资金。
光照设备、水循环系统以及生长介质等设备和材料都会增加初期投资的成本。
对投资额较低的小农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以承担的负担。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土栽培农场。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会影响到农场的收益和市场份额。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无土栽培农场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来脱颖而出。
消费者接受度尽管无土栽培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无土栽培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农业方式。
消费者对于无土栽培产品的接受度和认知度有待提高。
农产品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也可能成为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
市场发展机会城市农业的增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城市中进行高效农业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农产品。
城市农业的增长将为无土栽培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无土栽培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它通过利用营养液代替土壤,使植物在无土环境下生长。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因此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无土栽培市场进行分析,探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无土栽培概念、技术和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洞察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简要介绍了无土栽培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报告的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2.1 无土栽培概念: 将介绍无土栽培的定义、原理和特点,为读者提供无土栽培的基本概念。
2.2 无土栽培技术: 对无土栽培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种植基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2.3 无土栽培市场现状: 对当前无土栽培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参与者等方面的内容。
结论部分将对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无土栽培市场的目的和意义的分析。
可以指出无土栽培市场分析的重要性,比如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对手、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可以为相关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产品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还可以指出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无土栽培这一新兴农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介绍了无土栽培的概念和技术,包括其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对无土栽培市场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无土栽培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并且在农业生产、城市园艺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作者:梁偲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16期摘要:无土栽培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积极作用。
无土栽培利用营养液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保证了农作物的营养需求,提升了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肥料的施用量,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无土栽培是高度集约型的近代农业技术,在节能、节水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保护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功效。
文章分析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该技术发展的趋势,希望为无土栽培技术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无土栽培;发展趋势;技术应用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6-013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17 文献标志码:A无土栽培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的根系环境,通过使用营养液代替原有的土壤,提供符合生长要求的种植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土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土地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而言,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土壤压力。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营养、水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使植物的根系得到更好的生长,进而提升作物的生产效率。
1 无土栽培技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突破,并对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传统种植技术不同的是,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水、腐叶土、草炭等物质对农作物的根系进行培养,不会依赖于土壤环境,不仅可以忽略地质特点、气温气候的影响,还可以有效避免土壤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各种限制,进一步提升产量、节约成本,对环境起到积极影响[1]。
通过人工栽培的方式,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依据生长情况合理调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例如种植人员可以结合作物的生长状态合理添加水分,并结合作物生长的基本特点对生长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以及所需养分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对各种微量元素的调节[2]。
无土栽培的前景好吗?无土种植注意事项无土栽培模式是近年来愈发流行的一个趋势,但是仍然有很多不了解的农友在问什么是无土栽培?事实上,无土栽培其实就是指不用天然的土壤做基质的一种栽培方法,它的基质可以是营养液或者蛭石、珍珠岩等,无土栽培的前景好吗?无土种植注意事项让我们来看看。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1.优点
①无土栽培模式下的蔬菜生长周期较短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②无土栽培的污染少;
③无土栽培模式可节省水、肥等资源;
④无土栽培可避免土壤连作和土传性等病害;
⑤无土栽培不受环境、地块、地区等限制。
2.发展前景
我国的无土栽培模式虽然发展较晚,但是其前景仍然非常广阔,在未来人们应该会在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做到更高效、更丰产。
二、无土栽培种植注意事项
1.水质要求
无土栽培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水培,如果很多元素都没有土壤中的丰富,将会导致毒害的发生。
现在很多农业园区的水质都经过了净水机的处理。
2.营养液的配置
营养液在无土栽培中经常有被提到,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不陌生,配制营养液时要考虑化学试剂的纯度和成本。
3.基质种类选择
无土栽培基质种类有很多种,基质来源可因地制宜的选择,应尽量选用价格低廉且丰富易得的。
4.供液系统
无土栽培模式的供液方式有很多,比如虹吸法、漫灌法、人工浇灌等,现在用得最多的是滴灌法和营养液膜法。
总的来说,无土栽培模式目前主要分为水培和基质栽培两种,我想问大家你们都接触过哪种呢?如果你们还想学这两种无土栽培模式的详细介绍,可继续学习!
关于无土栽培技术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其他农业内容。
无土栽培调研报告无土栽培,即利用无土介质(如水、气、岩石等)进行植物生长的一种栽培方式。
该种栽培方式具有节水、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本调研报告主要针对无土栽培的优点、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1. 节水:无土栽培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水肥比例,减少了灌溉水量,达到节水效果。
据统计,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节水率可达50%以上。
2. 减少农药使用:由于无土栽培环境无杂草生长,降低了农作物受虫害、病害的风险。
此外,对于那些需要使用农药的作物,可以通过无土栽培在栽培过程中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残留农药问题。
3. 提高产量:无土栽培通过精确控制营养供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使作物得到更好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了产量。
据调研,无土栽培的蔬菜产量相对传统土壤栽培可以提高30%左右。
二、无土栽培的应用情况1. 水培: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将营养液浸泡在水中,以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气固式栽培:利用气体介质进行植物生长,如气体介质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可以直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
3. 石墨烯培养基: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可以将其用于无土栽培的培养基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保水性。
三、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1. 技术难题:无土栽培在营养供应、水肥管理等方面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支持。
2. 能源消耗: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需要耗费较多的能源,如光能、电力等,增加生产成本。
3. 废水处理问题:无土栽培所使用的营养液等介质需要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无土栽培具有节水、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量等优点,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仍需解决技术难题、减少能源消耗,完善废水处理等问题,以推动无土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将来,无土栽培有望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带来更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现状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依赖土壤,利用营养液或其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高效农业的日益加深,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土壤紧缺和肥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土栽培技术在蔬菜种植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可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土壤紧缺和连作障碍等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
无土栽培技术在水果种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水果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土壤紧缺和病虫害等问题,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无土栽培技术在花卉种植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得到推广。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花卉品质好、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土壤紧缺和病虫害等问题,提高花卉的产量和质量。
无土栽培技术在药用植物种植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药用植物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土壤紧缺和连作障碍等问题,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虽然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无土栽培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无土栽培技术的生产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对设备和营养液的要求也比较高。
无土栽培技术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和回报期。
虽然我国无土栽培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高效农业的日益加深,无土栽培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023年无土栽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无土栽培行业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趋势和前景三方面分析无土栽培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规模据调查,中国无土栽培行业市场规模目前达到600亿元,而且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无土栽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
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自己种植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同时,国家政策对于推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这些因素都为无土栽培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趋势1、技术持续创新无土栽培行业是一个技术推动的行业,技术的更新和提升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无土栽培土壤、光照技术、控制系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产品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2、全民种植兴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菜篮子的安全问题,无土栽培也成为了城市住户自己种植蔬菜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全民种植兴趣增长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3、出口市场开拓随着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提升以及全球市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中国无土栽培行业的产品已经开始进军海外市场。
这种趋势预计会加速,无土栽培行业将开始与国外农业企业展开合作,共创双赢。
三、前景无土栽培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加大,无土栽培行业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无土栽培行业将拥有更加完善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
同时,无土栽培行业还将和各个领域进行融合,例如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
这些融合将会让无土栽培行业的服务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市场前景也将愈加广阔。
总之,无土栽培行业是一个发展前途广阔的行业,面临着市场规模的增大、技术的创新和趋势的推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浅谈我国无土栽培智能化应用现状李笑眉,邓利园(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技术逐渐淘汰,各种新兴技术相继应用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当中。
其中,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系统这2种新兴技术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以一种更新颖、更便捷的方式来实现作物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并最终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技术的结合应用,并探讨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土栽培;智能化;应用现状;发展前景泛应用[5-7]。
2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无土栽培上的应用要点我国发展无土栽培技术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无土栽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无土栽培技术不需要土壤,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先进设施以及新型无土栽培基质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基本实现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调控,即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温、光、水、肥、气等因素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无土栽培会成为智能化温室主要的栽培方式之一。
智能控制系统,也称智能自动化系统。
在作物生产应用过程中,人们只需要根据无土栽培植物对于环境的要求,提前录入作物生长所需的数据指标,如温度、湿度、pH 值、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等。
然后将数据指标反馈到连接的各部分管理系统,最后利用管理系统对设施内的环境进行智能化感应和调控[8-12]在运行过程中,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提前感知,一旦检测到有害成分或者不利因素,系统可以及时地向外部发出警告,并自身进行相应调整以应对有害变化。
另外,在基质栽培作物的过程中,基质和环境中的一些成分也可能会互相反应产生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有害因子。
这个时候,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一个最高区域值。
当检测指标超过最高区域值时,自动化系统就会开始工作,适当降低有害因子成分[13]。
无土栽培发展现状及趋势温室作物生产的传统方法是在土壤中栽培,但土壤中种植作物的主要问题是土壤自生疾病。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原因,在温室中缺少可使用的熏蒸剂,或蒸气消毒剂的价格昂贵,因此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无土栽培上。
无土栽培不用自然土壤, 而用营养液或营养液与基质栽培作物。
无土栽培是在人为控制下, 充分满足作物对营养、水分、气体条件的要求, 是一种技术集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 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洁净无污染、高产高效益等优点。
现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水果的需要逐年增加。
无土栽培基本杜绝了植物土传病害的发生, 化学农药的使用相对少于土壤栽培。
利用高温蒸汽、紫外线、沙滤、生物膜过滤等物理方法, 可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 对营养液和设施进行消毒, 而不污染环境。
为此, 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护环境, 生产出绿色食品。
20 世纪后期, 无土栽培技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得到迅速发展, 无土栽培技术已日益完善。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应用起步较晚。
而事实上,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早已掌握无土栽培的原理,例如中山大学的罗宗洛(1931)研究铵硝营养的成果受到世界同行的瞩目,1965年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休伊特的著作《植物营养研究的沙培和水培法》。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限制了其发展。
直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才逐渐在生产中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它首先是在作物的营养液育苗方面开展这一工作的,例如蔬菜和水稻的无土育苗。
1975年山东农业大学最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先后对西瓜、黄瓜、番茄、韭菜、小萝卜和小白菜等多种作物进行无土栽培试验,在1979-1984年开发出半基质培的“鲁SC-I型”番茄多层无土栽培设施,1984-1987年与胜利油田联合开发了面积为6 699平方米的生菜无土栽培基地。
1985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根据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各种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研制出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装置及蔗渣或其它基质的袋培和槽培营养液滴灌种植系统,并从1987年开始在广东、山东、上海、海南、广西、福建、四川等许多省市推广,累积无土栽培面积已达3 000多亩,广东省也成为我国无土栽培面积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技术水平发展得最好的一个省份,许多种植者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986年深圳格林果菜公司从美国引进了一套无土栽培设施,在以后的2-3年时间内,广东省就先后引进了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无土栽培设施7套。
全国的其它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等也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无土栽培设备。
这些国外无土栽培设备的引进对于开拓视野、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有着其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引进的盲目性,国外设备不适宜我国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南方的气候特点,而且造价及日常维持成本很高,再加上有些设备设计上的不合理,因此在引进数年之后有许多已经废弃,有些设备只是利用到其温室的外壳,而其它部件均不能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在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研制成功适合南方气候条件的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设施之后的10来年中,广东省的无土栽培已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但近几年来,有许多省市花费大量的资金引进一些国外的设备,形成了第二次引进国外温室设备的高潮,例如上海、北京、广东、沈阳、浙江等地在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一些包括温室在内的无土栽培成套设备,而目前来看,所有引进的设备都出现极为严重的亏损,这个现象值得注意。
80年代开始,浙江省农科院在日本赠送的营养液膜技术(NFT)设备的基础上,研制了用定型泡沫塑料槽的浮板毛管水培技术(FCH)。
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市蔬菜中心以及南京市蔬菜所等单位也引进了日本的全套无土栽培设备,研制出简易营养液膜技术和岩棉培技术。
由于北方地区的水质硬度较高,因此,有些地方在进行水培尝试时失败了,但利用北方来源丰富的稻壳(砻糠灰)、泥炭等来进行基质培却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各种无土栽培形式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总的来说,南方主要以深液流水培和槽式基质培为主,有少量的基质袋培;长江口附近地区以浮板毛管水培技术、营养液膜技术为主,有一部分深液流水培;而北方地区多为基质栽培,有一部分简易的岩棉培。
在90年代初期,中国农科院花卉蔬菜研究所推广有机基质栽培(或称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图通过使用有机肥来降低无土栽培的投入和降低蔬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同时也为了简化种植设施、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但由于用有机肥来提供营养,对与基质中的营养状况难以了解和控制,往往出现养分供应不均衡的现象,而且,施用有机肥如果过量,也非常容易造成硝酸盐在产品中的累积问题,而施用有机肥只是其有机态氮的释放较慢而已。
无论如何,利用有机肥来进行无土栽培生产,不失为一种较低成本的无土栽培类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980年,北京林业大学马太和教授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无土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书籍――《无土栽培》,这本书对于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4年由华南农业大学连兆煌教授主编的全国第一本无土栽培方面的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这对于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人才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几年中,有许多的工作者也出版了许多有关无土栽培方面的书籍。
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前景,但其技术要求严、设施装备投入高,受我国生产、消费、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不宜盲目发展,更不能全套照搬国外的生产模式。
应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研究试验.在推广应用中走出一条实用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土栽培之路。
1.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无土栽培技术由于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千差万别.因此各地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或其他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
如栽培基质的选择,应在试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利用本地资源;营养液配方也因各地水质、化肥种类等的不同,做出灵活调整;还应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及气候特点,选择无土栽培的作物种类。
总体看,南方以广东为代表,以深液流水培为主: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以江浙沪为代表,以浮板毛管、营养液膜技术为主;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水质硬度较高.水培难度较大,以基质栽培为主;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新疆戈壁滩,主要推广鲁SC型改良而成的砂培技术。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
2.大力发展立体栽培模式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我国是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每年缺水约300亿 m2。
要使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据研究,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
为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我国要加强立体栽培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立体栽培技术。
3.简化技术.循序渐进无土栽培作为一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作物栽培、肥料、病虫害控制、农业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其技术难度、管理的复杂性均高于有土栽培,不易被农民所掌握.推广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各地农技推广或科研部门把特定的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制定成简便易行的操作步骤,而农民只需按此操作即可。
如需配制适宜当地某种作物的某种无土栽培方式所需的营养液.农民只需购回特定的专用复合式完全化肥,加入到一定比例的水中便可使用,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要求量的部分或全部营养物质即可。
先试验性探索.再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使无土栽培技术的管理和操作均有类似的“指导”可循。
同时还要对农民进行有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现代农业技能和水平。
4.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多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如成型的各种栽培槽、商品化基质、营养液的自动监控及管理系统等,这些设施设备费用约为170兀/m2,这在我国许多地区是不现实的。
在发展无土栽培时应考虑成本的投入、技术力量及其他社会条件。
因此,通过诸多方法和技术避开高投人问题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的关键。
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筛选出各种无土栽培设施替代品或采用人工、半人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尝试,增强无土栽培技术的实用性。
如用炉渣、锯末、菌糠代替蛭石、草炭基质.用各种水泥、砖、土槽代替泡沫、塑料栽培槽等.均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收到较好的效果。
5.发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鉴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仍以无机耗能型为主,不仅耗能高、污染环境.而且生产的食品硝酸盐含量超标。
因此,应大力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其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并易操作等优点,能够生产高产优质产品.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有机肥,以固体肥料施人,灌溉用清水,耗能低,灌溉排出液对环境无污染。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以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营养液,操作管理简单,大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量节省生产费用.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优。
目前,全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推广面积超过无土栽培总面积的60%.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适应当前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力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总之,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无土栽培技术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今后无土栽培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无土栽培的兴起,将使农业、园艺、林业、花卉生产及开发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土栽培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与展望》《无土栽培技术概述》《我国无土栽培研究新技术新成果及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