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原则及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45.43 KB
- 文档页数: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一般规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在保障建筑物正常用电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下面对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的一般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一、负荷计算和用电负荷管理在低压配电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负荷计算,包括基本负荷和附加负荷的计算。
基本负荷包括照明、插座、空调等常用设备的负荷,而附加负荷则是指其他非常用设备的负荷。
通过准确计算负荷,可以合理配置配电设备和线路容量,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另外,在用电负荷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尽量采用节能设备,合理规划用电布局,定期进行负荷调整和用电监控等,以提高用电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
二、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原则在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守。
首先是安全可靠性原则,即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和配电保护装置设置,确保电气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其次是经济性原则,通过优化线路布局和选择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以降低设计和运行成本。
另外,还需要考虑线路的容量和电压降等因素,以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三、低压配电线路的布置和走向在低压配电线路的布置和走向中,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是线路的分段布置,即将配电箱设立在建筑物各个功能区域,并设置相应的支路线路,以便于故障排除和维护。
其次是线路的合理走向,要避免过多的弯曲和交叉,以减少线路电阻和电压降。
四、低压配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在低压配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设备的负载能力和容量,要确保其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并预留一定的余量。
其次是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选择具备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设备,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接线。
另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和绝缘在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和绝缘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系统的接地设计,要采用可靠的接地系统,并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其次是系统的绝缘保护,要进行绝缘测试和绝缘监测,确保系统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随时监测其绝缘状态。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一直是电力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
低压减载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减载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低压减载整定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便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Low Voltage Reduction Load Setting Background 在电力系统中,低压减载是一种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其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电力系统的负载在预定最大负荷值之上时,减载器将检测到该负荷并自动调整负载,从而有效地降低过载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
此外,低压减载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传输能力,有效地提高稳定性。
Low Voltage Reduction Load Setting Theory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低压减载有多种不同的整定方法,研究者们一直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低压减载的使用效率。
它们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方法:负荷模式整定、时间模式整定和智能模式整定。
负荷模式整定简称LPF,采用这种整定方法时,根据电力系统负荷实时变化进行调整,保证负荷变化以及减载器输出负荷之间的一致性。
此外,LPF整定可以在低负荷下降低差动负荷,从而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中负荷急剧变化所带来的电力波动。
定时模式整定简称TPF,采用定时模式整定时,不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可以实现精确的减载控制。
例如,当电力系统的负荷突然升高时,TPF整定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将负荷降至预定的最大值,从而有效地限制负荷的变化。
智能模式整定简称IPF,采用智能模式整定,此时,减载器可以根据预设的模型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更好地控制电力系统的负荷,以及有效地限制负荷突变所带来的电力波动。
实践应用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实施中,低压减载的整定是一项重要的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种技术因素和专业技术细节。
为了更好地控制低压减载,实施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较不同的整定方法,采用最合适的整定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低频低周减载定值
低频低周减载定值指的是在电力系统中对于低频和低频减载的电压变化,进行设定的一种操作方式。
低频指的是电力系统中频率降低的情况,低频减载是指电力系统中负荷减少导致频率降低的情况。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负荷骤减的情况,这时候可能会导致系统频率下降,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
为了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进行低频低周减载定值的设定操作。
具体的低频低周减载定值设定,一般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负荷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的。
通常情况下,会根据系统的负荷水平和频率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减载定值,以保持系统的频率在合理范围内。
低频低周减载定值的设定操作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发电机组的响应速度和负荷变化情况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定,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方案的研究低壓减载(UVLS)作为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是确保电能质量,也是确保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分散型UVLS配置减载方案,应用基于无功-电压灵敏度方法确定低压减负荷量,通过对实际运行系统进行时域仿真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验证了该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参考价值。
标签:低压减载无功-电压灵敏度分散性时域仿真0 引言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将电力系统能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即电网继电保护的快速动作及预防控制;第二道防线,稳定控制,可切少量负荷;第三道防线,是指系统在稳定性受到极大破坏时,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切负荷、和发电机控制,包括系统解列、UFLS(低频减载)和UVLS等。
低压减载属于第三道防线的范畴。
必要时,要求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减负荷量使系统电压恢复至允许范围,维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应用无功—电压灵敏度[1]的UVLS方案,应用BPA软件对夏季高峰负荷时的河北南网为算例,验证了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参考价值。
1 低压减载理论分析1.1 一般原则①《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系统动态过程中枢纽站母线电压低于规定限定值(0.75p.u.)的时间不超过1s,即判定为系统电压稳定。
②安排的UVLS减负荷量应充足,以满足在各种不同大扰动下,系统电压恢复至系统允许值。
③UVLS的时间延时主要取决于负荷的特性。
依据负荷组成情况确定延时。
④UVLS的设计时应需要考虑系统的最大负荷运行方式。
⑤针对恒阻抗特性的负荷,需要增加一些轮级。
针对电压下降较大的系统,还可依据电压变化率进行整定计算。
同时还要考虑与UFLS的协调动作问题。
1.2考虑的系统故障形式①双回高压输电线路全部跳开。
②中枢站因母线故障,断开所有线路线。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是现代工业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其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极其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低压减载的概念,它是一种电力系统中的措施,用于调节电压变化,减少电压不平衡,使用户受益于电力系统可靠供电。
其次,从现有方法出发,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减载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
另外,本文还指出,整定减载要以安全可靠、经济有效为准则,考虑合理的系统参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文还针对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难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
最后,本文在总结和归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设备参数、监控电气系统运行状况、加强电能质量检测等方法,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探讨了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实施策略和发展潜力,为电力系统低压减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在充分认识减载措施的基本原理、实际案例研究以及发展实施策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及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大量的电力系统开发和发展,电力系统的低压减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低压减载在电力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控制部件,其作用是在电力系统故障和超载时,可以有效地缓解系统的压力,提高系统性能。
随着电力系统开发和发展的加快,对于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低压减载整定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合适的低压减载开关进行减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安全要求。
该整定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低压减载的开关使其在合适的功率和电压范围内运行,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求。
低压减载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功率的整定方法:将低压减载的减载点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设定为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避免超载而引起的电力故障。
2.基于电压的整定方法:系统中低压减载的减载点应设定为系统能够承受的最低电压,以避免电压过低导致的系统故障。
3.基于抗母线不平衡的整定方法:在电力系统的三相不平衡环境下,低压减载的整定点应搭建在系统抗母线不平衡的特定点,以达到最优的抗母线不平衡整定效果。
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种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低压减载相关的整定,其中包括实验验证、计算机模拟仿真等。
首先,在实施前,需要深入研究电力系统需要满足的各种系统性能和安全要求,并运用相应的算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确定减载点的位置。
此外,基于计算机的仿真技术也是低压减载整定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该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对低压减载的减载点和抗母线不平衡的整定效果等进行评估,从而有效地指导低压减载整定的实施。
此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低压减载整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具体可以采用多种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对电力系统中低压减载的减载点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定。
以上就是有关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
可以看出,该研究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还将有更多的研究进行相关的深入探索,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水平。
低周低压减载保护原理及动作逻辑摘要:当电力系统在稳定运行的时候,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发出的全部有功功率等于用户消耗的所有有功功率。
电力系统中全部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在任何时间点都等于此系统中用电设备有功功率和网络中的有功损耗的总和。
但是由于有功负荷是经常变化的,有功负荷的任何变动都会立即引起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的变化,这时发电机转轴上的转矩平衡会被打破,发电机转速也将发生变化,系统的频率就会随之发生偏移。
每当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出现不足时,就会引起系统频的率下降,有功功率的缺额越大,频率也将下降越多。
若是有功功率缺额超出了系统自身正常调节能力时,就会影响电能质量,并且会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非常严重后果。
因此预防系统低频运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低周低压减载保护装置在低频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低周减载装置的保护原理以及其动作的逻辑,进一步阐述低周减载的原理和应用。
关键词:低周减载原理动作逻辑1低频运行的危害1.1低频运行对发电机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当频率下降时,汽轮机会由于叶片的震动变大,影响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产生裂纹。
我国电网的频率为50Hz,当频率低至45Hz附近时,有一些汽轮机的叶片就可能因共振而发生断裂,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
当频率下降到47~48Hz的时候,由异步电动机驱动的风机,水泵,和磨煤机等火力电厂厂用机械的出力会随之下降,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的出力也会下降,引发火力电厂发电机所发出的有功功率下降。
若是这种趋势不能及时的制止,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致使电力系统频率下降到很危险的程度,可能会出现频率崩溃,引发大面积的停电,甚至可能使整个电力系统瓦解。
当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就会增加,此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会增加,从而使系统的电压下降。
频率的下降还会导致励磁机出力下降,发电机电动势下降,全系统电压水平会因为频率的下降而降低。
如果电力系统原来的电压水平不够高,在频率下降严重时,就可能会出现电压快速的下降,出现电压崩溃,引发大面积停电,甚至整个系统随之瓦解。
2.3低频低压减载间的协调优化配置原则研究2.3.1低压减载与低频减载的异同电压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而频率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电压和频率的性质不同导致了低压减载与低频减载的整定方式不同,但二者的目的都是用来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三道防线,以较小的负荷损失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大停电,因此低压减载和低频减载在减载量和减载延时上可以相互参考,且在严重故障(系统解列)时,二者还要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的减载量。
2.3.2 低压减载的一般原则和参数的确定1)低压减载设计方案的一般原则(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动态过程中系统枢纽变电站母线电压低于限值0.75p.u.的时间不超过1s,即判为电压稳定。
(2)低压减载方案所需的负荷量应安排充足,满足各种不同故障形态下低压减载动作后的系统电压恢复。
一般情况下所安排的低电压切负荷量不能少于该地区负荷的10%~20%。
低压减载装置可以与低周减载装置安排切除相同的负荷。
(3)低压减载的延时时间主要取决于负荷的特性。
如负荷主要为具有恒功率特性的马达负荷,电压降低对负荷的影响较大,则低压减载的速度要快,切负荷的延时不能超过1.5s;如负荷主要为恒阻抗特性的照明或电加热装置时,负荷对电压降低不是特别敏感,切负荷的延时可以长一些,一般为 3s~6s,甚至更长一些。
(4)对于恒阻抗类型的负荷,当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而切除部分负荷后,系统电压仍无法恢复到正常运行所接受的水平,还需要增加一些轮次,使系统的电压恢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5)低压减载继电器的定值范围为比正常运行时最低电压低8%~15%左右,对于电压变化幅度较大的系统,还可采用根据电压变化率来整定。
(6)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应考虑低压减载与低频减载的配合问题,确保低频减载与低压减载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而出现欠切或过切的现象。
2)低压减载所考虑的故障类型(1)同杆并架的双回线路单回三永故障且双线全部跳开或是双回线路同时三永故障跳开;(2)中枢变电站因母线故障,断开所有连接线,退出运行;(3)严重线路故障情况下,切机安稳装置拒动,导致线路严重过载断开;(4)失去大容量发电厂;(5)直流线路闭锁故障;(6)其他一些连锁跳闸故障。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电力系统的负荷,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需供应的电能,也可以理解为电力系统所承受的电流负荷。
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的负荷会随着用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变化,有时会出现突然的负荷波动,这就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负荷过大,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过载现象,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就应运而生。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通过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负荷的减载。
当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时,低频低压减载装置会自动降低电压和频率,从而减轻电力系统的负荷。
这种减载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防止电力系统发生过载现象,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通常由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控制器是整个减载装置的核心部件,它负责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来实现负荷的减载。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来设计的。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负荷和电压负荷是紧密相关的。
当电流负荷增加时,电压负荷也会相应增加。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通过降低电压和频率来减少电流负荷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负荷的减载。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根据实际负荷情况进行减载,避免了负荷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
其次,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电力系统的损耗。
此外,低频低压减载装置还可以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减轻电力系统的负荷,保护电力设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本文以“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为核心,介绍电力系统低压减载器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率。
一、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使用电力系统低压减载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改善电力系统的性能,降低故障率。
低压减载器的功能可以归结为四个基本原理:(1)减压保护原理:当负荷变化导致电力系统线路母线电压出现偏离到设定值以外,触发低压减载装置来抑制电力系统线路上的负荷,以保护线路和负荷设备。
(2)滤波保护原理:当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的容差值,低压减载装置将抑制负荷的增加,有效地抑制了线路电压的变化,从而起到滤波作用,有利于保护系统稳定性。
(3)均衡负荷原理:当某段线路的负荷过大时,低压减载装置会触发保护,这时可使用低压减载装置交换负荷,以保持电力系统线路上负荷的一致性,实现线路均衡及系统安全运行。
(4)节省能源原理:低压减载装置可实现自动控制,当母线电压正常时,可自动调节配电负荷,节省能源,降低运行电量,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二、应用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和节能,其中包括系统负荷控制、系统安全保护、停电复归和节能等。
1、系统负荷控制通过低压减载装置自动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荷的控制,避免负荷过大而导致的故障和系统失效。
2、系统安全保护低压减载器可以检测到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自动触发抑制保护,以保护系统安全运行,减少故障率。
3、停电复归当电力系统的停电复归过程中,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普通的熔断器无法保护系统,但低压减载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跟踪和控制电压,缩短停电复归时间,提高系统安全性。
4、节能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低压减载器可以实现负荷的自动调节,减少系统多余电量的消耗,降低能耗,节能降耗。
三、结论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复杂度,但是通过其独特的功能原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及节能,减少系统的故障率。
水电工程Һ㊀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优化策略郑起源摘㊀要:在电力使用中,对于电能的使用量不断的攀升,这就会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负载有很大的考验,在不断地重视对于电网使用的安全性管理中,如何将电网稳定的问题就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㊂使用低压减载的方式可以在功率和电压使用频率中改变电网的不确定性,使得电网系统在受到较大冲击后能在安全的范围内恢复到原有的供应水平中,保证短期电压和长期电压在使用中的供应正常㊂关键词: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策略一㊁引言低压减载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可能导致电压跌落至失稳时,通过切除部分负荷使系统电压恢复的一种紧急控制措施㊂对于防止系统崩溃和大面积停电,保证重要负荷供电意义重大㊂二㊁低压减载配置整定方法和原则国内外电网在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主要是因为低压减载所要防止的电压失稳表现为静态电压失稳㊁大扰动暂态电压失稳及大扰动动态电压失稳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电压失稳事故在机理㊁现象和持续时间上面差别非常大,对低压减载的要求也会不同㊂低压减载装置既要防止不同类型的电压失稳,还要适合系统不同的运行方式,使得低压减载装置的配置整定十分复杂㊂目前,一般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并通过仿真计算,确定低压减载配置整定方案㊂常用的方法是预先规划好切负荷方案,包括切负荷的电压水平㊁切负荷的地点和切负荷的时间以及切负荷量等㊂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扰动时,如果电压降低到预先给定的水平并经历预定的持续时间,就按照预先设定的切负荷量实施切负荷措施㊂目前,实际应用的确定整定参数的方法大多是基于比较简单的选取方法㊂北美西部联合电网(WSCC)技术研究委员会制订的低压减载导则中给出了低压减载的一般配置方法,它是根据WSCC电压稳定的标准,按下面的顺序来完成整个确定参数的过程:1.确定局部区域(可能发生电压稳定问题的区域);2.局部区域中选取关键母线;3.根据最严重的单一预想事故,用PV曲线来确定最小运行电压;4.根据最严重的单一预想事故,用QV曲线来确定最小无功需求;5.用PV曲线确定切负荷量;6.通过QV来验证切负荷量是否满足无功裕度标准;7.以上分析都是基于潮流分析方法,并通过动态仿真来确定切负荷的时间延迟,验证潮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不同的时域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动态仿真程序㊂三㊁低压减载控制方案类型低压减载可以采取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种不同的控制方案㊂分散型控制方案是指每一个保护继电器和切负荷部分紧密耦合在一起,当一个继电器的电压进入预计有电压崩溃的区域时,分配给那个继电器的负荷就被切掉,这种方案类似于传统的低频减载,可靠性高,一个元件失效不会对其他元件的运行产生直接或决定性的影响;集中型控制方案是在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关键点处测量,然后把跳闸信号传送到区域内,在不同地点进行切负荷,集中型控制不仅可以采用电压水平作为预测电压不稳定的指标,而且可以选择其他指标㊂选择哪种控制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㊂目前,国外大多采用集中型控制方案,而我国大部分采用的是分散型控制方案㊂四㊁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优化策略对于电力系统的低压减载可以在以下几个策略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进行电网电压过高的处理㊂(一)考虑到电压的最大值,使用阈值的想法来使得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在最合理的范围内避开最大电压的冲击,以保持电力网络中最为有利的荷载状态㊂但是这样的方法只是在电压扰动的范围较小的情况下,仅出现单一或是两个电压干扰点的情况下进行使用㊂在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电压趋近于崩溃的时候,需要使用最小的切量来使得荷载的数值变小㊂考虑到在参数的优化过程中,数据的离散分布曲线,根据线性回归的方式来形成最有利的切负荷方式㊂(二)电压参数指标法的使用也是在对于电压潮流的一种计算方式,有两个方法来控制:意识雅库比的矩阵方式,通过对于奇异性的改变来对函数的收敛区间进行控制,降低在潮流计算中的线性指标,最终达到控制电压不会崩溃的效果㊂在此之中,对于防止电压不会出现崩溃最为核心的手段是降低雅库比的矩阵中的奇异度,使得电网系统的潮流计算有具体的数值解,在这样的计算环境中可以得到系统的恢复数值㊂在潮流计算的函数配合比中,对于最小的特征值就是最小的切荷数值,在对于特征值的验算当中,根据在崩溃状态下形成多个分开部分的系统进行荷载计算,用最为灵敏的范围来得到节点的控制参数,并且在临界阈值的状态下形成限定范围,以此来保证系统的使用安全㊂另外一种方式是局域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在计算的轨迹在奇异值的范围以外,电压的灵敏度会在短时间内升高,根据轨迹的变化来控制荷载的范围㊂同时,在静态的情况下,计算出电压崩溃发生的可能性,并根据可能性设置出参考减压节点的数量㊂在达到系统的平和之后,再使用灵敏度的分析方式对于减压点进行调试,最终得到最为合理的数量点,以保证在电压不规则变化时,可以对于功率方面进行补偿,形成较大的减压,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㊂五㊁结论综上所述,低压减载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第三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系统电压崩溃,保证系统电压稳定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引导,已经受到电力系统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系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共享的电力系统信息,低压减载系统㊁科学㊁有效的配置㊁整定㊁优化方案有了实现的可能,其研究和应用对保障系统电压稳定㊁防止系统电压崩溃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陈泽龙.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2]梅吉明.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作者简介:郑起源,南平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延平分公司峡阳供电所㊂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