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2017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
疫苗接种流程图疫苗接种是人们迎战疫情的一项重要措施,疫苗接种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预约登记1. 登录预约平台或拨打预约电话。
2. 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3. 选择接种的疫苗类型和接种时间。
二、核查登记1. 抵达接种点,工作人员核查个人信息和预约记录。
2. 检查健康状况,如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3. 检查有无禁忌症,如过敏史、怀孕等。
三、签署知情同意书1. 被接种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知情同意书包含疫苗接种的目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 签署者需对疫苗接种的风险和效果有全面的了解。
四、体温测量与评估1. 工作人员测量被接种者的体温,确保无发热症状。
2. 进行健康评估,询问有无病史或慢性病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适合接种该疫苗。
五、给予疫苗注射1. 工作人员向被接种者说明疫苗的注射方法和安全性。
2. 按照规定剂量将疫苗注射到被接种者的上臂肌肉中。
3. 注射结束后观察被接种者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六、填写接种证明1. 工作人员记录被接种者的接种信息,包括疫苗种类、剂量和接种时间等。
2. 填写接种证明或疫苗接种记录卡,并加盖接种章。
3. 将接种证明和疫苗接种记录卡交给被接种者。
七、观察和宣传1. 接种后被接种者在现场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2. 工作人员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回答相关问题。
3. 提醒被接种者再次接种的时间和地点。
八、追踪和评估1. 记录接种信息,并与预约平台或疾控中心同步数据。
2. 对被接种者进行追踪,观察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副作用。
3. 做好疫苗接种后的评估工作,为公众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疫苗接种流程从预约、核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到体温测量与评估,再到疫苗注射、填写接种证明,观察和宣传,最后进行追踪和评估,这个过程需要确保有序进行,以保障接种者的安全和效果。
同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宣传工作,以增强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和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5.12.30•【字号】沪卫疾控[2005]82号•【施行日期】2006.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和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沪卫疾控[2005]82号)各区县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373号)精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第一类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部分在本市使用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文件(见附件1)和修订说明(见附件2)一并下发,自2006年3月1日起按照新的免疫程序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和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修订)2.修订说明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件1: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和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修订)目前本市第一类疫苗有8种,分别是:乙肝疫苗(2003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人群)、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白破疫苗。
目前本市推荐使用的第二类疫苗有13种,分别是:乙肝疫苗、A+C群流脑疫苗、无细胞白百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23价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风疹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苗(以下简称HIB疫苗)、甲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修订后的本市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见表1。
表1:上海市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16岁人群适用,2006版)┌───────┬─────────────────────────────────────┐│接种起始│第一类疫苗种类││年龄├───┬───┬───┬───┬───┬───┬────────┬────┤││ 乙肝│卡介苗│脊灰│白百破│ 白破│ 麻疹│乙脑疫苗│A群流脑│││ 疫苗││疫苗│ 疫苗│ 疫苗│ 疫苗├────┬───┤疫苗│││││││││非活│ 减活││├───────┼───┼───┼───┼───┼───┼───┼────┼───┼────┤│出生24小时内│第1剂│││││││││├───────┼───┼───┼───┼───┼───┼───┼────┼───┼────┤│ 0月龄││第1剂││││││││├───────┼───┼───┼───┼───┼───┼───┼────┼───┼────┤│ 1月龄│第2剂│││││││││├───────┼───┼───┼───┼───┼───┼───┼────┼───┼────┤│ 2月龄│││第1剂│││││││├───────┼───┼───┼───┼───┼───┼───┼────┼───┼────┤│ 3月龄│││第2剂│第1剂││││││├───────┼───┼───┼───┼───┼───┼───┼────┼───┼────┤│ 4月龄│││第3剂│第2剂││││││├───────┼───┼───┼───┼───┼───┼───┼────┼───┼────┤│ 5月龄││││第3剂││││││├───────┼───┼───┼───┼───┼───┼───┼────┼───┼────┤│ 6月龄│第3剂││││││││ 第1剂│├───────┼───┼───┼───┼───┼───┼───┼────┼───┼────┤│ 8月龄││││││第1剂│第1、2剂│第1剂││├───────┼───┼───┼───┼───┼───┼───┼────┼───┼────┤│ 9月龄│││││││││ 第2剂│├───────┼───┼───┼───┼───┼───┼───┼────┼───┼────┤│ 18月龄││││第4剂││第2剂││││├───────┼───┼───┼───┼───┼───┼───┼────┼───┼────┤│2岁│││││││ 第3剂│第2剂││├───────┼───┼───┼───┼───┼───┼───┼────┼───┼────┤│3岁│││││││││ 第3剂│├───────┼───┼───┼───┼───┼───┼───┼────┼───┼────┤│4岁│││第4剂│││││││├───────┼───┼───┼───┼───┼───┼───┼────┼───┼────┤│6岁│││││第1剂││ 第4剂│第3剂│ 第4剂│├───────┼───┼───┼───┼───┼───┼───┼────┼───┼────┤│ 16岁(初三)│││││第2剂│││││└───────┴───┴───┴───┴───┴───┴───┴────┴───┴────┘第二类疫苗的使用指导原则见表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一类疫苗免费)年(月份)龄接种疫苗备注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①1月龄乙肝疫苗②2月龄脊灰疫苗①3月龄脊灰疫苗②百白破疫苗①4月龄脊灰疫苗③百白破疫苗②5月龄百白破疫苗③6月龄乙肝疫苗③8月龄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6-18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1、2剂次间隔3个月18月龄甲肝减毒活疫苗18-24月龄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④2周岁乙脑减毒活疫苗3周岁A+C流脑疫苗4周岁脊灰疫苗④6周岁白破疫苗、A+C流脑疫苗第二类疫苗接种须知(自费)疫苗种类推荐接种对象可预防疾病接种服务价格水痘疫苗≥1岁人群预防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按物价部门核定价格收费23价肺炎疫苗主要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
对≥65岁的老人免疫效果良好。
预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和菌血症等疾病。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3月龄-5岁儿童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2月龄-3岁儿童预防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1-15岁甲、乙肝易感者接种儿童型;16岁以上易感者接种成人剂型联合预防甲型、乙型肝炎。
流感疫苗6月龄-3岁儿童;≥60岁人群;患有慢性病、体弱、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职业接触感染危险的人群预防流行性感冒。
人用狂犬病疫苗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者;被动物咬伤、抓伤、皮肤或粘膜被舔者;在疫区有咬伤危险或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一处或多处皮肤被穿透性咬伤;被抓伤、咬伤出血者;伤口被犬唾液污染等接种前请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须知与说明书不符时以说明书为准。
当地接种门诊咨询电话:8921087。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接种对象:本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易感者,尤其是下列人员:1、新生儿,特别是母亲HBsAg、HBeAg阳性者;2、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
规格:每瓶0.5ml或1.0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HBsAg 5μg或10μg;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含HBsAg 10μg。
免疫程序和剂量:1、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新生儿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6岁以后人群每1剂次量为5μg,16岁或以上人群每1次剂量为10μg。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36个月。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规格:每瓶0.5ml或1.0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HBsAg 10μg;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含HBsAg 10μg或20μg。
免疫程序和剂量:1、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新生儿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般易感者每剂注射使用10μg/瓶,母婴阻断的新生儿每剂注射20μg/瓶。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生产之日起,按批准的有效期执行。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规格:每瓶0.5ml。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HBsAg 10μg。
免疫程序和剂量: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2.基础免疫程序为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每次注射1剂疫苗。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36个月。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接种对象:本疫苗适用于1岁以上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易感者。
规格:每瓶0.5ml或1.0ml。
每1次成人用剂量为1.0ml,含灭活甲肝病毒抗原应符合批准的要求、HBsAg 10μg;或每1次儿童用剂量为0.5ml,含灭活甲肝病毒抗原应符合批准的要求、HBsAg 5μg。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府办发〔2017〕7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7〕5号)要求,切实保障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政府、各部门要从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投入与保障,切实落实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
要充分发挥市和区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和协调作用,不断强化市与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工作合力,协同研究并解决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严格落实“全过程、可追溯”的疫苗采购、储存、运输、冷链等要求,强化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温馨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要不断完善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动态调整机制,依据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将有关疫苗纳入或退出本市免疫规划的建议。
适时将水痘疫苗纳入本市免疫规划。
二、进一步规范疫苗集中招标和采购工作本市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通过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集中招标和采购,并由疫苗生产企业或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以下简称“疫苗配送企业”)配送。
疫苗接种程序
疫苗接种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提前预约:公众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途径提前预约疫苗接种时间。
2. 确认接种资格:根据国家规定,部分人群需要优先接种疫苗,如医务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海外返华人员等。
公众在预约时需要提供个人相关信息进行资格审核。
3. 到达接种点:在预约成功后,按照预约时间前往指定接种点,需携带身份证明文件。
4. 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及可能的副作用等,确保自愿接种。
5. 接种疫苗:接种前需由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认身体状况适宜接种。
接种后需在接种证上填写相关信息,同时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及护理。
6. 监测不良反应: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不适反应,如疼痛、红肿、发热等。
若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7. 接种完成:接种完成后可索取接种证明,记录个人接种信息,提高自身健康安全保障。
上海市第一类疫苗免疫程序(≤16岁人群适用)(2006年3
月1日执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6(18)3
【总页数】1页(P115-1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流感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J], 任福荣;杨郗;李松
2.2013-2018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5年后的效果评价 [J], 郭翔;仇静;任佳;马晓英;黄卓英;孙晓冬
3.2013-2017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大规模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J], 郭翔;仇静;任佳;刘捷宸;孙晓冬
4.上海市社区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真实世界研究 [J], 王玉恒;叶开友;王思源;吴菲;严青华;程曼娜;施燕
5.知识转化模式护理应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适用人群健康教育中的价值评价 [J], 刘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