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 格式:pdf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6
脓毒症至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炎症反应,脓毒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例如,炎症反应会促进凝血因子的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同时也会抑制抗凝血机制,增加出血风险。
2. 血小板功能障碍,脓毒症可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使血小板失去正常的凝血功能,从而影响血液的凝结能力。
3. 微循环障碍,脓毒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影响血液流动和凝血因子的正常作用。
4. 凝血因子消耗,在脓毒症过程中,机体对凝血因子的需求增加,导致凝血因子的消耗,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是DIC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DIC是一种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其特点是在全身多个微血管内大量形成血栓,同时伴有出血倾向。
总的来说,脓毒症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炎症反应、血小板功能、微循环、凝血因子消耗以及DIC等多个方面的复杂机制。
在治疗脓毒症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及时干预以恢复凝血功能的平衡。
520203962021403[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AC )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住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69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d 生存结局,存活88例,死亡81例。
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24h 内(未予治疗)血小板计数(PLT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 )评分、SAC 评分、SAC 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SAC 分级等指标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效能。
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PLT 、PT-INR 、SIRS 评分、SOFA 评分、SAC 评分、SAC 分级、APACHE Ⅱ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IRS 评分(HR =1.67)、SAC 分级(HR =3.33)、APACHE Ⅱ评分(HR =1.15)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P <0.05)。
诊断准确性从高到低分别为SAC 分级(AUC=0.787,95%CI :0.708~0.865,P <0.05)、APACHE Ⅱ评分(AUC=0.709,95%CI :0.621~0.798,P <0.05)、SIRS 评分(AUC=0.680,95%CI :0.589-0.772,P <0.05)。
结论SAC 分级可用于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对病情判断与治疗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预后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 scoring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combined with coagulopathy WU Jianhua,WANG Xiaobo,NI Bukao,ZHENG Kaihui,HUANG Sisi,PAN Jingye.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enzhou Central Hospital,Wenzhou 325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PAN Jingye,E-mail:[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SAC)scoring system inpatients with 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MethodsA total of 169patients with SIC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unit(ICU)of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to September 2019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28-day survival outcome,88patients survived and 81died.The platelet count(PLT),prothrombin tim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co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score,SAC score,SAC grad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score and other clinical data of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within 24hours of admission (without treatment)were compared.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and ROC curve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SAC grade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in PLT,PT-INR,SIRS score,SOFA score,SAC score,SAC grade and APACHE Ⅱscore (P <0.05).SIRS score (HR =1.67),SAC grade (HR =3.33),APACHE Ⅱscore (HR =1.15)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C (P <0.05).The order of diagnostic accuracy from high to low was SAC grade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吴建华汪晓波倪步烤郑开慧黄思思潘景业DOI :10.12124/j.issn.2095-3933.2021.3.2021-4364作者单位:325000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建华、汪晓波、倪步烤、郑开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黄思思);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潘景业)通信作者:潘景业,E-mail :287··5 2020396 2021403近年来研究证实,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的始终,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1-2]。
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诊断标准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脓毒症患者往往伴随着凝血障碍,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准确诊断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本文将对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一临床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包括哪些方面。
脓毒症患者在炎症反应的作用下,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和炎症系统相互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和纤溶功能受损,出现广泛性出血和微循环障碍。
因此,诊断凝血障碍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
其次,我们来详细介绍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
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对凝血功能的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脓毒症患者中,由于炎症因子的作用,血小板被激活和消耗,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易引起出血倾向。
因此,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凝血功能障碍至关重要。
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另外两个重要指标。
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常常延长,这是由于炎症因子的作用导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所致。
因此,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是评估患者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脓毒症患者中,由于炎症因子的作用,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而D-二聚体水平下降。
这表明纤溶功能受损,易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
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标准
一、脓毒症诊断标准
1. 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如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炎症。
2. 发烧、畏寒、寒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急促、咳嗽、喉咙疼痛、喉咙发痒、关节疼痛、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
二、凝血病诊断标准
1.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正常值约为11-15秒。
2.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正常值约为30-50秒。
3. 纤维蛋白原降低,正常值约为2-4g/L。
4. 血小板计数降低,正常值约为100-300×10⁹/L。
根据以上标准,对于有脓毒症表现的患者,同时出现凝血病相关指标异常,可考虑诊断为脓毒症凝血病。
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脓毒症中的凝血功能紊乱
何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学科,成都,610041)
H E Q i ng
作者简介
何庆(1964-),男,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
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卫
生部急诊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
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
合急救学会常委、中国
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
会委员,四川省和成都
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
学习提纲
1.掌握脓毒症凝血功能障
碍的主要机制。
2.掌握脓毒症时抗凝治疗
的主要药物。
3.了解有关脓毒症的认识
进展。
4.了解脓毒症抗凝治疗方
面最新的联合用药方法
及疗效。
试题
1.目前认为脓毒症是由 启动凝血的。
2.简答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
急性脓毒症凝血病Jeff Simmons and Jean-Francois Pittet脓毒症,被定义为存在感染和宿主炎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增加的致死性的临床综合征。
严重的病例,其凝血系广泛地被激活,伴随多种凝血因子消耗,从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出现预示着死亡率更高。
了解炎症和弥漫性血栓的机制将允许治疗干预获得进展。
急性脓毒症凝血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花费时间,又特别消耗财力。
与传统的检验相比,全血凝血方面的检验可提供更多临床有用的信息。
在脓毒症中,调整血栓的天然的抗凝剂是下调的。
当全身炎症和高凝存在时,患者可能对从凝血系统的调解中获得益处。
合适时机的抗凝治疗可能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降低。
近期的发现脓毒症凝血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致凝血机制上调且同时天然的抗凝剂下调共同作用而引起。
由侵袭性微生物所致的炎症是治疗过程中不能被消除的一种自然的宿主防御。
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成功的策略集中在DIC高危患者分层识别,以及恢复炎症和凝血之间的平衡。
总结对于脓毒症患者,预防DIC是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死亡的关键治疗靶点。
为了治疗,应用血栓弹力图、DIC的特异性指标、以及复合评分系统对于患者进行分层,是一个有研究前景的领域。
关键词:凝血病,炎症,脓毒症,血栓关键点●炎症和凝血紊乱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互为激活对方的正反馈因子●凝血异常在脓毒症患者中几乎普遍存在,且在多器官功能不全可能发挥关键的作用●脓毒症凝血病可能是由针对单一媒介的多条途径紊乱造成的,这样解释了为什么多种单一治疗策略并不能改善预后的原因●针对急性脓毒症凝血病理想化的治疗应是恢复炎症和凝血间的平衡,对于感染的宿主反应不要有负面的影响。
●治疗策略是处于敏感时期、且应针对正处于进展为DIC的高危患者。
前言脓毒症已经被用于描述为动态的且经常是威胁生命的对于感染的全身宿主反应。
几个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在寻找一些控制该疾病的负担的线索。
脓毒症sepsis3诊断标准脓毒症(Sepsis)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临床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脓毒症,国际上对脓毒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其中最新的一次修订是Sepsis-3诊断标准。
Sepsis-3诊断标准于2016年提出,相较于之前的标准,Sepsis-3更加强调了临床表现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性。
根据Sepsis-3诊断标准,脓毒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存在严重感染的证据,二是患者出现器官功能异常。
严重感染的证据可以通过血培养、病原微生物培养或临床表现来确认,而器官功能异常可以通过SOFA评分或Quick SOFA评分来判断。
SOFA评分是Sepsis-3诊断标准中用于评估器官功能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呼吸系统、凝血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六个方面的指标。
当患者的SOFA评分≥2时,即可认为出现器官功能异常,从而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而Quick SOFA评分则是一种简化的评估方法,包括呼吸频率≥22次/分钟、意识障碍和收缩压≤100mmHg三个指标,当患者符合其中两项时,也应高度警惕脓毒症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的诊断标准,Sepsis-3还强调了炎症反应在脓毒症中的重要性。
炎症反应不仅是脓毒症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器官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诊断脓毒症时,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炎症指标和器官功能情况,以便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总的来说,Sepsis-3诊断标准对脓毒症的诊断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强调了临床表现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性。
临床医生在诊断脓毒症时,需要充分了解Sepsis-3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及时识别和治疗脓毒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标准
脓毒症凝血病是指在脓毒症(sepsis)患者中伴有凝血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状态。
一般情况下,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会发生异常,而脓毒症凝血病则是指凝血功能紊乱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
脓毒症凝血病的诊断标准可以根据国际性机构制定的凝血功能评分系统或自行制定的诊断标准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标准:
1. 自国际出血与止血学会(ISTH)制定的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标准: -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的1.5倍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的1.5倍
-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下限值(<100 × 10^9 / L)
- D-二聚体水平升高
2. 自“日本感染症学会”制定的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标准:
- 存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时间延长等凝血功能异常
- 伴有SP-D值(即可溶性糖蛋白D值)的升高
脓毒症凝血病的诊断应综合相应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临床可靠性。
请在咨询专业医生或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022脓毒血症最新诊断标准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的侵袭而引起。
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全身炎症反应等,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脓毒血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脓毒血症认识的不断深化,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介绍2022年最新的脓毒血症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严重疾病。
一、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心率加快、低血压、意识改变、皮肤疹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表现,如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脓毒血症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评估。
二、实验室检查。
血液培养是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能够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药敏情况,对于指导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的检测也有助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近年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pro-ADM)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脓毒血症患者,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等有助于评估感染部位和范围,发现可能的病因如肺炎、腹膜炎、脓肿等。
此外,超声检查、MRI等影像学技术在脓毒血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对于疑似脓毒血症的患者,还可以进行炎症因子检测、凝血功能评估、微生物学检查等辅助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依据。
综上所述,脓毒血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同时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和基础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