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 第十章 注射剂
- 格式:pdf
- 大小:105.57 KB
- 文档页数:5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曾钦华中药药剂学资料名词解释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工夫。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发生的灭菌结果,与121℃Z值10℃发生的灭菌效率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8.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破坏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连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破坏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身分的中药连续掺入,渐渐破坏成所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入,经干燥,再破坏成所需粒度。
1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
(1)注射剂的定义与特点注射剂俗称针剂,是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它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类型。
注射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溶媒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并需采用避免污染或杀灭细菌等工艺制备的一种剂型。
注射剂的出现比较晚,迄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中药处方研制成的注射剂则更晚一些,距现在只有二、三十年的历程。
但是,由于注射剂可以从皮内、皮下、肌肉、穴位、静脉与脊椎腔等部位注射给药,为很多药物发挥药效,开辟了新途径。
到目前注射剂在全世界已发展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大剂型,因为本剂型具有它独特的优点,当然亦有其不足之处。
优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注射剂无论以液体针剂还是以粉针剂贮存,而到临床应用时均以液体状态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组织、血管或器官内。
所以吸收快,作用迅速。
特别是静脉注射,药液可直接进入血循环,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
并且因注射剂不经胃肠道,故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
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在临床上常遇到神昏、抽搐、痉厥等状态的病人,或患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均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剂则是有效的给药途径。
③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由于本身的性质,有的不易被胃肠道所吸收;有的具有刺激性;有的则易被消化液破坏,如制成注射剂可解决之,其中中药天花粉的结晶蛋白制成粉针剂便是一例。
④可使个别药物发挥定位药效: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可用于局部麻醉;消痔灵注射液等可用于痔核注射,⑤可以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的疗效,如当归注射液等。
⑥注射剂是将药液或粉末密封于特制的容器之中与外界空气隔绝,且在制造时经过灭菌处理或无菌操作,故较其他液体制剂耐贮存。
缺点:①注射时疼痛;②注射给药不方便;③注射剂由于不象内服药剂能经过肌体的防御组织(肝脏),所以质量要求比其他剂型严格,使用不当更易发生危险;④制造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口服给药效果好的药物,就不一定制成注射剂。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注射剂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
中药药剂学辅导:注射剂的制备(一)一、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配制、灌封、灭菌、检查和包装。
二、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准备配制原料的形式:①以中药中提取的单体有效成分为原料②以中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原料③中药中提取的总提取物为原料(现状)(一)中药材的预处理药材原料必须确定品种与来源,鉴定符合要求后,预处理(挑选、洗涤、切制、干燥、粉碎、灭菌)。
(二)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1、要求:限度地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2、提取与纯化路线选择依据:(1)根据处方组成中药物所含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质;(2)结合中医药理论确定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药理研究;(3)处方的传统用法、剂量;(4)制成注射剂后应用的部位与作用时间。
3、用途:可供配制注射剂成品用的原液(或相应的干燥品)。
4、制备方法:(1)蒸馏法:本法提取挥发性成分。
如:柴胡、野菊花、鱼腥草、艾叶、徐长卿、防风、细辛、大蒜、薄荷、荆芥等均宜用蒸馏法提取有效成分。
方法:系指将药材粗粉或薄片放入蒸馏器内,加水适量,待充分吸水膨胀后,加热蒸馏或通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
若药材中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则可存在于馏出液内。
为提高蒸馏效率和防止有效成分被热破坏,也可采用减压蒸馏法。
影响蒸馏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时间、加水倍量、蒸馏时间。
注意:①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澄明度较差时,加少量精制滑石粉或硅藻土吸附滤过,还可加适量增溶剂。
②蒸馏法制得的原液,不含或少含电解质,渗透压偏低,直接配制需要加适量的氯化钠调整渗透压。
(2)水提醇沉法本法适用于成分即溶于水又溶于醇,利用在水中不溶或乙醇中不同溶解度的特性。
方法:处方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出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苷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无机盐等。
若往水煎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以改变杂质溶解性能而将杂质部分或全部除去。
当乙醇浓度达到60%~70%时,除鞣质、树脂等外,其他杂质已基本上沉淀而除去。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新梅教师简介陈新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
现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制药系任教。
主要从事药剂学和中药药剂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课题项目5项。
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30余篇,参与编写多部教材,申请专利2项。
多次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单项奖奖励。
Email:xinmeichen@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开拓了传统中药剂型新的技术研发途径。
中药注射剂的研制成功与应用是中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家民族工业的伟大创举,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产品。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疾病等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从葛根素注射剂到鱼腥草注射液、再到轰动一时的刺五加注射剂等不良反应事件,反映出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中药注射剂曾一度深陷信任危机之中。
据报道,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中药剂型不良反应的1/2以上。
因此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进行安全防范有重要意义[2]。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发、生产、贮运和临床使用等关键环节提供借鉴,以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典型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2011年,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统计,在其收到的不良反应ADR(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病例报告中,中药ADR病例报告仅占同期总体病例报告的11.68%。
但中药注射剂的ADR病例报告占了整体中药病例报告的72.64%,其中中药注射剂严重ADR报告占了中药严重ADR报告的76.57%[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第十章注射剂.一、填空题:1. 注射剂俗称。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2.注射剂中热原的检查方法包括和。
3.注射剂由、、和特制的容器组成。
4. 是热原致热活性中心。
5. 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
6.等张溶液是指与张力相等的溶液。
7.通常采用和来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
8.中药注射剂配料原料的形式有单体有效成分、、总提取物。
9.注射剂的生产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灌封、、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
10.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内完成。
11.一般1~5ml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分钟,10~20ml 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分钟,凡对热稳定的产品,也可采用值应大于。
灭菌方法。
灭菌效果的F12.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滴眼剂宜制成剂型,保证完全无菌且不允许采用附加剂。
13.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14.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15~20μm的颗粒应不超过10 %。
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 以下的颗粒应占99%。
15.供静脉注射用的乳剂的微粒大小一般应小于。
二、判断题:1.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2.正常人血浆有一定渗透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生理不适应,但调节等渗就可以避免。
(3.肌内注射需调整pH在4.0~9.0之间。
(4.静脉注射或脊椎腔注射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5.三氯叔丁醇既可以用作止痛剂,又可以用作抑菌剂。
(6.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原水应采用阴床、阳床、混合床的顺序串联树脂。
(7.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
(8.血浆代用液可以维持血压或增加血容量故可以代替全血使用。
(9.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三、单项选择题:1.热原是指(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2.下列( 需要加入抑菌剂A药物的灭菌溶液 B药物的灭菌粉末C无菌操作眼用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3.Vc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硫酸钠C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4.下列( 论述是正确的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5. 制备碳酸氢钠输液,需通入( 惰性气体A不充气 B CO2 C CO2或N2D N2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 5%(g/ml,它的作用是( A保湿剂B 增粘剂 C溶媒D等渗液7.眼药水与溶液型注射剂在质量要求方面相同点为(A pH值 B渗透压 C无菌性 D澄明度8.关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 无菌B 无热原C 无电解质D 无抑菌剂9.一般输液剂从灌封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一、填空题:
1. 注射剂俗称 。
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 。
2.注射剂中热原的检查方法包括 和 。
3.注射剂由 、 、 和特制的容器组成。
4. 是热原致热活性中心。
5. 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为 。
6.等张溶液是指与 张力相等的溶液。
7.通常采用 和 来调整注射液的渗透压。
8.中药注射剂配料原料的形式有单体有效成分、 、总提取物。
9.注射剂的生产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 、灌封、 、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
10.一般注射剂的配制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11.一般1~5ml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10~20ml 的注射剂可用流通蒸气100℃灭菌 分钟,凡对热稳定的产品,也可采用
值应大于 。
灭菌方法。
灭菌效果的F
12.眼部手术或眼外伤的滴眼剂宜制成 剂型,保证完全无菌且不允许采用 附加剂。
13.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有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和 。
14.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 ,15~20μm的颗粒应不超过10%。
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 以下的颗粒应占99%。
15.供静脉注射用的乳剂的微粒大小一般应小于 。
二、判断题:
1.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 )
2.正常人血浆有一定渗透压,过高过低都会出现生理不适应,但调节等渗就可以避免。
( )
3.肌内注射需调整pH在
4.0~9.0之间。
( )
4.静脉注射或脊椎腔注射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 )
5.三氯叔丁醇既可以用作止痛剂,又可以用作抑菌剂。
( )
6.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原水应采用阴床、阳床、混合床的顺序串联树脂。
( )
7.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
( )
8.血浆代用液可以维持血压或增加血容量故可以代替全血使用。
( )
9.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 )
三、单项选择题:
1.热原是指( )
A LPS B蛋白质复合物 C磷脂多糖 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
2.下列( )需要加入抑菌剂
A药物的灭菌溶液 B药物的灭菌粉末
C无菌操作眼用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
3.Vc注射液中可应用的抗氧剂是( )
A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或硫酸钠
C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4.下列( )论述是正确的
A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渗溶液
B5%与10%葡萄糖输液均为等张溶液
C5%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
D5%葡萄糖输液为等张溶液,10%葡萄糖输液为等渗溶液
5. 制备碳酸氢钠输液,需通入( )惰性气体
A不充气 B CO
2 C CO
2
或N
2
D N
2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 5%(g/ml),它的作用是( )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液
7.眼药水与溶液型注射剂在质量要求方面相同点为( )
A pH值 B渗透压 C无菌性 D澄明度
8.关于输液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
A 无菌
B 无热原
C 无电解质
D 无抑菌剂
9.一般输液剂从灌封到灭菌,应在( )内完成。
A2h B4h C8h D12h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用除去或杀灭热原的是( )
A180℃,干热4h B高锰酸钾溶液 C超声法 D活性炭吸附
E200℃,干热灭菌30分钟
2.下列属于热原的基本性质的有( )
A水溶性 B挥发性 C耐高温 D滤过性 E带电性
3.注射剂中可以采取的抗氧化措施有( )
A加入还原剂 B通入惰性气体 C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 D调节最佳PH值 E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4.可用于注射剂的增溶剂有( )
A胆酸盐 B吐温-80 C有机胺皂 D月桂醇硫酸钠 E吐温-20 5.可用于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是( )
A重蒸馏法 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 6.制备中药注射剂时可采用( )除鞣质
A无水乙醇净化法 B明胶净化法 C醇溶液中调PH法
D滑石粉助滤法 E热处理冷藏法
7.下列制剂中( )属于大输液
A生理盐水 B NaHCO
注射液5% C脂肪乳
3
D 5%葡萄糖注射液 E喜树碱注射液
8.下列( )情况下可制成粉针。
A对热敏感的药物如酶制剂
B对水敏感的药物如抗生素
C易水解药物的滴眼剂
D静脉用混悬液如喜树碱注射液
E久置易沉淀的中药注射液如双黄连注射液
9.可供静脉乳剂选用的乳化剂有
A吐温-80 B吐温-20 C司盘-80 D普流罗尼克 F-68E磷脂类
五、简答题:
1.药物制成混悬液型注射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2.注射剂中调pH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热原的性质有哪些?
4.简述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
5.中药注射剂原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6.制备中药注射剂时,除去鞣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设计其注射液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并叙述其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项目。
维生素C性质:分子中有烯二醇结构,显强酸性。
2.下列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制备工艺的叙述,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纠正并回答有关问题:(1)亚硫酸氢钠能否用亚硫酸钠代替?(2)碳酸氢钠能否用
氢氧化钠代替?(3)CO
2能否用N
2
代替?
处方:维生素C 105.0g 碳酸氢钠48.8g 亚硫酸氢钠 2.0g 依地酸二钠0.0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工艺:取配制量100%注射用水,通入CO
2
时加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二钠溶
解,G
2垂熔玻璃滤球滤过滤液中通入CO
2
,灌封热压灭菌115.5℃,30分钟
3.中药注射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快其现代化进程?
七、计算题
1.林格式液处方如下:氯化钠8.6g,氯化钾0.3g,氯化钙0.33g,注射用加至1000ml。
(已知氯化钾的1%冰点下降度为0.44)求氯化钙的1%冰点下降度是多少?
2.欲配制与泪液等渗的0.5%盐酸毛果芸香碱(冰点下降度为0.14)滴眼剂50ml,需加氯化钠多少克?
3.盐酸吗啡 10g 硫酸阿托品0.5g 氯化钠适量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已知1%盐酸吗啡冰点下降度0.078,1%硫酸阿托品冰点下降度0.073)求氯化钠加多少成为等渗溶液?
4.硫酸阿托品2g(NaCl等渗当量0.13)氯化钠适量 注射用加至200ml
求:氯化钠加多少可成为等渗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