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配方教学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4
洗洁精制作配方范文洗洁精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用于清洗碗碟、厨房用具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洗洁精制作配方,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原料:1.合成洗涤剂:15克2.硼酸:0.5克3.醋:5毫升4.香精:适量5.蓝色食用色素:适量6.柠檬酸:2克7.茶叶粉:适量8.甘油:10克步骤:1.将合成洗涤剂放入一个玻璃容器中。
2.将硼酸加入合成洗涤剂中,搅拌均匀。
3.在另一个容器中,将醋和香精混合在一起。
4.将醋和香精混合液倒入含有合成洗涤剂和硼酸的容器中,搅拌均匀。
5.加入适量的蓝色食用色素,以使洗洁精呈现出蓝色。
6.加入柠檬酸和茶叶粉,搅拌均匀。
7.最后,加入甘油并再次搅拌均匀。
8.将混合好的洗洁精倒入一个适合存储的容器中,封口保存。
注意事项:1.制作洗洁精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洗涤剂和硼酸是化学物质,使用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保持通风。
3.在混合过程中,要仔细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原料,以确保洗洁精的性质和效果。
4.甘油是一种保湿剂,可以增加洗洁精的滑润度,但需谨慎使用,过量使用会影响洗洁精的清洁效果。
5.尽量使用天然香精和食用色素,以避免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不使用香精和色素。
本制作配方所得的洗洁精具有清洁力强、脱油效果好的特点。
由于原料的品牌和质量差异,制作得到的洗洁精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建议在使用前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以确保其适用性和效果。
同时,制作洗洁精时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并妥善保存和使用洗洁精。
实验二餐具洗涤用品——洗洁精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洗洁精的配制原理及各组分的作用及添加量;2. 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二) 主要性质和用途洗洁精又称为餐具洗涤剂或水果洗涤剂,是无色或者浅黄色的透明粘稠状的液体。
由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组成。
主要用于洗涤各种水果、蔬菜及器具上的污垢。
特点是去油腻性好、简易卫生、使用方便。
(三)实验原理1.洗洁精的基本要求:①对人体安全无害;②高能效的除去动物和植物油污垢;③用于洗涤蔬菜水果时不残留、不改变风味;④产品长期放置不分层变质。
⑤要有适当的浓度和黏度。
2.洗洁精的原料溶剂(水或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一般为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质量分数的10-15%),助剂(金属离螯合剂如EDTA,防腐剂、增稠剂、香精等)。
3. 设计配方时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
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后,产品的去污力和泡沫性均好。
洗洁精一般都是高碱性的,主要是为了高去污力,并降低成本。
但PH值不能大于10.5。
高档的洗洁精还加入釉面保护剂,如醋酸铝、甲酸铝磷酸铝酸盐、硼酸酐及其混合物。
(四)主要试剂及仪器仪器:烧杯、搅拌器、温度计、乳化器等。
试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香料、氯化钠、卡松、去离子水。
(五)洗洁精的配制1. 参考配方2. 操作步骤:(工艺要点:黏度小的先溶)①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用水浴加热到80℃,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搅至溶解。
②加入烷基苯磺酸钠(ABS-Na),搅拌至溶解。
③然后依次加入脂肪(椰油)酸二乙醇胺(65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硫酸钠(AES)并搅拌至完全溶解。
④加入防腐剂卡松。
降温至50℃后加入1-2滴香料,搅拌均匀。
2009-07-29 09:14洗洁精最新的配方:有二个配方供选择:第一个配方:高泡除油乳化剂+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防腐剂+水+香精+拉丝粉=洗洁精,一、优点:这是目前最简单,新手最容易掌握,性价比很高,适用所有搅拌工具,不需要调PH 值,任何水质都能生产出清澈见底的洗洁精。
40分钟完成全部生产。
增稠另有3种供你选择(全透明增稠粉、半透明增稠粉、稠度增倍剂)。
二、缺点:不能单独调除油能力和泡沫多少。
只能同步进行。
三、配方变化产品:同配方产品可以当作洗衣液,只要增加增稠粉就能成为洗手液,一产多物。
四、生产洗洁精实用配比(仅供参考,比例可以自己调整,不能死搬硬套)1、生产0.10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15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5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2、生产0.2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20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13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3、生产0.3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35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186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4、生产0.4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375克+高泡除油乳化剂27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5、生产0.5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40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36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6、生产0.6元一斤的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40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45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7、生产0.7元一斤的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40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54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8、生产0.8元一斤的配方:每百斤用量:速溶耐酸碱透明增稠粉400克+高泡除油乳化剂63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实验1 洗洁精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洁精配制的方法和操作;2、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实验材料十二烷基苯磺酸、氢氧化钠、AES、6501、EDTA-2Na、氯化钠饱和溶液、柠檬酸、凯松、香精、去离子水。
2、实验配方见表5-30.表5-30 洗洁精实验配方组分名称质量分数十二烷基苯磺酸氢氧化钠AES6501EDTA-2Na氯化钠饱和溶液柠檬酸凯松香精色素去离子水8 1 2 4 0.1 适量适量0.1 适量适量余量3、实验步骤(1)确定配置量:在此按照配制100克来计算。
根据配方计算出配制100克洗洁精需要各组分的物质用量。
(2)取一烧杯,量取配方用量的去离子水,将配方中的EDTA-2Na、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缓慢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缓慢搅拌,发生中和反应。
待十二烷基苯磺酸溶解完全后,加入AES、6501,搅拌溶解,加入香精、色素、凯松,搅拌混合均匀,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7左右,加入NaCl饱和溶液,调节粘度至所需的粘度。
静置脱除泡沫(或真空脱泡),即可灌装。
4、注意事项(1)在用柠檬酸调节pH值前应用pH值试纸测定料体的pH值,如果此时pH值小于7,则需要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来调节pH值。
因为洗洁精需要在碱性状态下才能更好的去除油污。
(2)搅拌过程会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所以在保证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搅拌不宜太快。
三、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评价表使用效果描述较为温和,使用在手上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泡沫较多,不过粘度不够。
使用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实验过程中,有些配方的量加的不够精确,存在一些偏差,氯化钠饱和溶液加入量不多,导致粘度不够。
配方建议添加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可以增泡和稳泡,可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并可增加介质的粘度;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则有助于去除油污。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洗洁精的配制原理及流程。
2. 掌握洗洁精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 学会使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洗洁精的配制。
4.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洗洁精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洗洁精具有乳化、分散、润湿、起泡、消泡等作用,能有效去除餐具、果蔬表面的油污和污垢。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搅拌器、烧杯、量筒、温度计、白度仪等。
2. 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6501、盐、香精、防腐剂、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设备清洗干净,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
2. 配制洗洁精母液:a. 称取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6501,加入烧杯中。
b. 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器搅拌至溶解。
c. 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d. 将溶液加热至50-60℃,继续搅拌。
3. 配制洗洁精:a. 将洗洁精母液冷却至室温。
b. 加入适量的香精和防腐剂,搅拌均匀。
c. 将溶液加入量筒中,用白度仪测定溶液的白度,调整至所需浓度。
d. 将溶液倒入烧杯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4. 装瓶与封口:将配制好的洗洁精倒入瓶中,封口,贴上标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成功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洗洁精。
2. 结果分析:a. 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具有乳化、分散、润湿、起泡、消泡等作用。
b. 在配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盐和6501可以提高洗洁精的清洁效果。
c. 香精和防腐剂可以改善洗洁精的口感和保质期。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洗洁精的配制原理及流程,了解了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学会了使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洗洁精的配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本次实验成功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洗洁精,为今后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
实验一洗洁精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主要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2.掌握洗洁精的基本配方原理及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3.掌握洗洁精的基本配制工艺。
二、基本原理
洗洁精是常用的家用洗涤剂,主要其起清洁去污及除菌杀菌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是去污作用较好、安全性高、价格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AES-Na等,一般还要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501或6502,起协调性和增稠作用,另外还必须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防腐剂、香精等成分。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烧杯、搅拌器
主要试剂:烷基苯磺酸钠、AES-Na、6501、EDTA、卡松、柠檬香精
五、本实验所覆盖的知识点
1.主要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2.洗洁精的基本配方原理及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3.洗洁精的基本配制工艺;
4.洗洁精国家标准的重要内容。
六、注意事项
1.配方中各成分加入顺序;
2.pH偏高、偏低是该如何处理;
3.制备过程注意实验环境卫生。
洗洁精生产配方技术教程
洗洁精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它可以用于洗涤碗碟、清洁厨房、浴室等各种场合。
本文将介绍洗洁精的生产配方技术教程,帮助读者了解洗洁精的制作过程。
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原材料:硫酸钠、椰子油脂酸钠、乙二醇、水、香精、色素等。
其中,硫酸钠和椰子油脂酸钠是洗洁精的主要成分,乙二醇是增稠剂,水是溶剂,香精和色素则是为了增加洗洁精的香味和色彩。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1. 将硫酸钠和椰子油脂酸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2. 将乙二醇加入混合物中,继续搅拌,直到混合物变得浓稠。
3. 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继续搅拌均匀。
4. 将混合物倒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以上就是洗洁精的生产配方技术教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化学物质,同时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除了以上的基本配方,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增加漂白剂、
抗菌剂等成分,以满足不同的清洁需求。
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健康的洗洁精产品。
洗洁精的生产配方技术教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术。
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制作,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洗洁精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自制绿色洗洁精》教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洗洁精。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2. 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
3. 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洗洁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洗洁精制作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环保的洗洁精。
3. 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环保材料,如肥皂、苏打粉、白醋等。
然后,向学生讲解制作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4. 制作过程让学生按照制作方法,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成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洗洁精,并相互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环保材料。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还学会了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洗洁精。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自制的洗洁精清洗餐具,观察其清洁效果,并与家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七、板书设计《自制绿色洗洁精》1. 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2. 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3. 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注: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重点关注的细节: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环保材料的选择:在制作绿色洗洁精的过程中,选择环保材料至关重要。
洗洁精制作配方培训课件洗洁精制作配方培训课件洗洁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剂之一,它能有效去除油污和污渍,让我们的餐具和厨房更加清洁卫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洗洁精的制作配方,并提供一份培训课件,帮助大家了解洗洁精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一、洗洁精的制作配方1. 主要成分:- 乙醇胺:具有去除油污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加洗洁精的稠度。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油脂和污渍。
- 月桂醇聚醚硫酸钠: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能够增加洗洁精的起泡性。
- 水:作为洗洁精的基础成分,用于调节洗洁精的稠度和浓度。
2. 制作步骤:- 步骤一:将乙醇胺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 步骤二: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混合液中,继续搅拌均匀。
- 步骤三:加入月桂醇聚醚硫酸钠,继续搅拌混合。
- 步骤四: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反应。
- 步骤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 步骤六:将过滤后的洗洁精液体进行包装,即可制成洗洁精。
二、洗洁精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的准备:- 将洗洁精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 准备一定量的清水。
2. 使用步骤:- 步骤一:将餐具和厨具浸泡在清水中,使其湿润。
- 步骤二:取适量洗洁精倒入清水中,搅拌均匀。
- 步骤三:将湿润的餐具和厨具放入洗洁精水中,用刷子或海绵清洗。
- 步骤四:清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洗净洗洁精残留。
- 步骤五:将餐具和厨具晾干,即可使用。
三、洗洁精的注意事项1. 使用时要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
2. 存放时要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以免影响洗洁精的质量。
3. 使用后要将盖子盖紧,防止洗洁精挥发和溢出。
4. 避免将洗洁精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洗洁精的制作配方和使用方法。
制作洗洁精并不复杂,只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成分混合即可。
而在使用洗洁精时,我们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清洁餐具和厨具。
洗洁精制作配方范文洗洁精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可以用来清洗各种厨房用具、餐具以及其他表面污渍。
下面是一种简单的洗洁精制作配方。
材料:1.1杯液体洗衣皂2.1杯白醋3.2杯水4.10滴精油(可选)步骤:1.准备一个大碗或容器,将液体洗衣皂倒入其中。
2.慢慢加入白醋,并轻轻搅拌混合。
3.慢慢加入水,并继续搅拌混合,直到所有成分都均匀分布。
4.如果你想给洗洁精增添香气,可以加入一些精油,如柠檬、橘子或薰衣草精油。
5.搅拌混合,直到精油被完全均匀地分布在混合物中。
6.将混合液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尽量选择一个带有喷雾器的容器,以便于使用。
7.这个洗洁精配方可以持续使用数周,但是如果你发现有任何异味、变色或变质的迹象,应该将其丢弃并制作新的。
这个制作配方中的成分都是天然的,安全无害,并且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
液体洗衣皂在去除油脂和污渍方面非常有效,而白醋则具有除垢和抗菌的作用。
精油不仅可以增添香气,还具有杀菌和清新空气的功能。
使用这个洗洁精配方时,只需将少量洗洁精喷在需要清洁的表面上,然后用湿抹布擦拭即可。
如果你需要清洗特别顽固的污渍,可以先将洗洁精喷在上面,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洗洁精配方是天然的,但仍然需要进行适当保护措施。
首先,应该避免将洗洁精接触到眼睛或口腔中,以防引起不适。
其次,在使用洗洁精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因吸入蒸汽而引起不适。
最后,如果你的皮肤对洗洁精敏感,建议在使用之前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进行测试。
总之,这个洗洁精制作配方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有效。
希望这个配方可以帮助你制作出一款满意的洗洁精,为你的清洁工作提供帮助。
洗洁精配方生产销售指导洗洁精配方生产销售指导第一:生产洗洁精的最新实用配方一、洗洁精新型配方:脱脂剂+纳米除油乳化剂+高泡精+增稠粉+防腐剂+水+香精+拉丝粉=洗洁精1、除油去污:以纳米除油乳化剂为主,复配脱脂剂2、产泡去污:高泡精3、增稠:以全透明增稠粉为主,也可以选半透明增稠粉、稠度增倍剂方式增稠。
选择不同的增稠方式,配方比例需作调整。
4、拉丝:拉丝粉起拉丝作用,也有增稠和抗污垢再沉甸作用,但用量每百斤不能超过30克。
5、防腐要结合防腐剂含量、保存时间、气候变化、温度调节、水质好坏来计算加入防腐剂,没有统一的指标,需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掌握。
配方中的比例仅是短期防腐,作为参考,不能死搬硬套。
6、配方比例调整原则:先定增稠方式和比例,然后定去油原料、防腐、香精的品种和用量,最后定产泡原料的用量。
二、生产工具: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三、生产实用配方(仅供参考,比例可以自己调整)1、生产0.10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15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300克+高泡精4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10.13元,每斤成本0.1013。
2、生产0.15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2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500克+高泡精8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15.8元,每斤成本0.158元。
2、生产0.2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2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高泡精10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19.8元,每斤成本0.198元。
3、生产0.3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35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1000克+高泡精16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29.77元,每斤成本0.2977元。
4、生产0.4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375克+纳米除油乳化剂1500克+高泡精24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洗洁精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洗洁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剂,它能有效去除油污和污垢,让厨房、餐具等物品保持清洁。
在市面上,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洗洁精,但是有些人可能更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洗洁精,因为他们认为自制的洗洁精更加环保、健康并且经济实惠。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洗洁精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自制洗洁精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洗洁精的配方。
通常来说,自制洗洁精的配方相对简单,主要的原料包括,苏打粉、食用碱、醋、柠檬、香皂、精油等。
这些原料中,苏打粉和食用碱可以起到去污的作用,醋和柠檬可以去除油腻并且具有消毒的效果,香皂则是起到增加泡沫的作用,而精油则可以给洗洁精增加香味。
在配方中,每种原料的比例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以确保洗洁精的清洁效果和使用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洗洁精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然后按照配方中的比例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先将苏打粉和食用碱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醋和柠檬,最后加入香皂和精油。
在混合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清水以调整洗洁精的浓稠度。
混合完成后,将洗洁精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即可使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洗洁精虽然环保健康,但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混合原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以免引起不适。
其次,在使用洗洁精的时候,应该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最后,自制的洗洁精不宜保存过久,最好在短时间内使用完毕,以确保清洁效果和使用安全。
总的来说,自制洗洁精是一种环保、健康、经济实惠的选择。
通过本文介绍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自制洗洁精的朋友们,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健康、环保地进行清洁。
希望大家在使用自制洗洁精的时候,能够注意安全使用,让清洁工作更加轻松、愉快。
教学目标:1.了解洗涤剂的作用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学内容:教学准备:1.扫描仪和投影仪。
2.洗涤剂制作材料:苏打粉、食盐、醋、柠檬、香蕉皮等。
3.实验器材:试管、量筒、星星罐等。
4.教师准备制作好的洗洁精样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洗洁精的广告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洗洁精的作用和使用场景,并复习洗涤剂的名称和用途。
2.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洗洁精是由什么制成的吗?二、讲解原理(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洗洁精的原理:洗洁精是由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起泡和油水分离,去除油污。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有没有其他可以取代洗洁精的材料呢?”三、制作洗洁精(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洗洁精所需的材料,并简单介绍每种材料的作用。
2.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分发洗洁精制作材料。
3.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比例将材料加入星星罐中,用量筒测量。
4.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加入一些香蕉皮、柠檬皮等材料,以增加洗洁精的香味。
四、实践应用(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及洗洁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教师让学生尝试使用自制的洗洁精洗碗或者洗衣服,并让学生记录使用的感受和效果。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自制洗洁精和市售洗洁精有什么区别?”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夸奖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将制作好的洗洁精带回家,和家人分享绿色洗涤的理念。
六、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使用的洗涤用品,并思考是否有可替代的绿色洗涤剂。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洗洁精的作用和原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亲手制作洗洁精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的认识。
同时,通过使用自制洗洁精的实践活动,学生会更加关注洗涤剂的成分,以及如何做出更环保的选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洗洁精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 掌握自制洗洁精的原理和方法。
- 知道环保清洁剂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自制洗洁精的实验操作。
-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减少化学清洁剂使用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洗洁精、食醋、小苏打、水、塑料瓶、滴管、玻璃棒、标签纸等。
2. 教学设备:实验桌、实验台、烧杯、量筒、天平等。
3. 教学课件:自制洗洁精的原理和步骤演示。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为什么家里要使用洗洁精?”引导学生思考洗洁精的作用。
-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自制洗洁精,并了解其环保意义。
”2. 讲解原理- 介绍洗洁精的成分和作用,解释自制洗洁精的原理。
- 展示课件,讲解自制洗洁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塑料瓶,按照步骤进行自制洗洁精的实验。
-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操作正确,安全实验。
4. 实验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自制洗洁精的特点。
第二课时1. 实验总结-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总结自制洗洁精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2.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环保清洁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减少化学清洁剂使用的建议。
-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
3. 课后作业- 设计一份家庭环保清洁计划,包括减少化学清洁剂使用的方法。
- 完成课后思考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实验结果评价:评估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参与度和创新思维。
白乳胶色素洗洁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制作白乳胶色素洗洁精,并能正确使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原理和配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白乳胶、色素、洗洁精原料、容器、搅拌棒等。
2. 实验环境,教室或实验室。
3. 教学资料,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制作步骤和配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原理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学习,教师向学生讲解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原理和配方,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3. 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摩并记录制作步骤。
4. 学生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自行制作白乳胶色素洗洁精,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5. 实验总结,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6. 实验检验,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白乳胶色素洗洁精进行清洁实验,检验其清洁效果。
7.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教学,学生对白乳胶色素洗洁精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环保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洗洁精一、引言:洗洁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清洁厨房、洗涤衣物,还可以用于其他清洁工作。
在大班科学教案中,通过引入洗洁精的应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该产品的成分、特性和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洗洁精的成分和特性;2. 探索洗洁精在清洁工作中的原理;3. 学会运用洗洁精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三、知识讲解:1. 洗洁精的成分:洗洁精主要由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助剂等组成。
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湿润和渗透物体表面;乳化剂具有分散油脂的作用,使油污更容易被水洗掉;助剂则具有增香、增泡等作用,使洗洁精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2. 洗洁精的特性:(1)去污能力强:洗洁精能够快速分解和去除油脂污渍。
(2)泡沫丰富:洗洁精能产生丰富的泡沫,使清洗效果更好。
(3)温和不伤手:洗洁精的配方中加入了一些保湿成分,使用时不会伤害皮肤。
(4)具有杀菌作用:洗洁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细菌。
四、实验活动:洗洁精的去污能力实验材料:1. 洗涤池或洗涤盆2. 各种油污渍(如食用油、润滑油等)3. 水4. 含有洗洁精的水溶液步骤:1. 准备洗涤池或洗涤盆,将其填满水。
2. 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解。
3. 准备不同种类的油污渍,将它们分别放入准备好的试验容器中。
4. 将试验容器中的油污渍放入洗涤池中,观察其在洗洁精的作用下的变化。
5. 对比不同油污渍在洗洁精作用下的去污效果,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洗洁精对不同种类的油污渍都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
它能够迅速将油污渍与水分离,使其变得容易被水洗掉。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洗洁精具有强大的去污能力。
这是因为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水分子与油分子结合起来,改变了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更容易渗透油污渍,从而达到去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