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课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15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的主题是“关爱”,通过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本单元共有4篇文章,分别是《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在一起》。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感悟文章中的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含义,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章中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文章中的一些深层次含义,如关爱他人的方式、关爱他人的意义等。
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一、要点解读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猫的形象:猫长大时性格古怪,满月时十分可爱。
围绕“古怪”和“可爱”,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猫多组性格相对的特点。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又一作品,作者以对母鸡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白鹅》语言质朴、幽默,丰子恺先生运用对比和反语的表现方法,紧紧围绕白鹅的“高傲”进行描写,好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因此要重视要素之间的关联,理清目标序列。
表1《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的表述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表1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看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放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第三学段进行学习与训练,重点放在第三学段。
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可见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
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方法的实践与运用。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体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侧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要重点揣摩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教学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文内容理解】:《夜莺的歌声》一文写了歌声诱敌、麻痹敌人、诱敌深入、传递敌情、歼灭敌人、继续战斗几个部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叙写了小英雄雨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通过: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勇斗鬼子⑤宁死不屈⑥机智逃生六个小故事贯穿其中。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内容理解】:《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①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
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
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②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理解: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文内容理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语文园地四:1.读读写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维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神情凯旋征衣凝固阿姨精通经济贡献圣坛罪恶呼吁健康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永驻人间2.读读记记:木屑蘑菇呻吟宛转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卓越蓝盔弥漫威胁蔚蓝巡弋梦幻阻挡睁眼瞎手榴弹绿茵茵飘飘悠悠歪歪斜斜不速之客3.日积月累: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4.我的发现(课文79页):P79 两组句子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猫2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4.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体会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在表达上的异同。
母鸡2 白鹅 2藏戏 2 习作 2 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时如何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一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不同的表达效果。
4.根据“书写提示”练习写字。
5.积累背诵古诗《蜂》。
13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课文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一次作“我的动物朋友”,一个“语文园地”。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们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白鹅》向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研究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不同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会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4.体会课文语言的趣味。
5.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重点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猫》2课时《母鸡》2课时《白鹅》2课时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3猫这是一篇需要精读的课文。
XXX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可爱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XXX是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的,体会XXX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1.接纳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图文,反复朗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经由过程读(范读、默读)开端感知课文内容;经由过程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当真思考,使学生从深层次长进一步熟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经由过程议,让学生进行信息反应和交流,检修读和思的效果;再经由过程反复朗读,进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到达体会作者感情的效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这篇作文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作练习。
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写一篇关于他们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教材中给出了动物朋友的选择范围,包括家禽、家畜、宠物等,同时要求学生要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并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课文,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一些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思路不清晰;2.写作内容不具体;3.写作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供具体的内容素材,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内容更具体,写作语言更准确。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教学难点:学生写作思路的明确,写作内容的具体,写作语言的准确。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为学生提供写作榜样;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供写作素材和建议;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为写作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关于动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思路和内容方式。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讲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四课是《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状物散文。
文章首先介绍猫的性格古怪,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总分的方法,先总述猫的性格古怪,然后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性格。
在具体描述时,运用了许多表示“说”的词语,如“任凭”、“屏息凝视”、“蹭”、“踩”等,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丰富和多彩。
接下来,文章又写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描述时又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如“尽职”部分通过“屏息凝视”等词语来表现猫的专注和耐心。
最后,文章通过几件小事表现出猫的“温柔可亲”和“勇猛、力量和独立”。
这部分在描述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概括的描述,也有具体的事例。
整体来看,《猫》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猫的各种特点,展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和关注。
同时,文章在结构上也非常清晰,层次分明,让人读后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是关于乡村生活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农耕文化,乡村生活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以下是主要参考内容:第一课《梦想的力量》本课主要讲述了小朵朵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通过朵朵和她的爷爷的对话,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课《乐于助人》本课通过讲述小明和奶奶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乡村生活中大家互帮互助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让孩子们从小培养热爱助人的意识和行为。
第三课《夏天的流行歌曲》本课描写了夏天农村的生活,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了解夏天农民的耕作和生活情况。
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四课《盖房子》本课通过讲述小丽丽帮助父亲盖房子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乡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农民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
通过小丽丽的行动,培养孩子们乐于劳动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第五课《家乡的蔬菜》本课通过讲述小华和奶奶一起种蔬菜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民种植蔬菜的过程和农民对生活的热爱。
让孩子们认识到蔬菜对人们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和劳动的意识。
第六课《砍柴的故事》本课通过讲述小峰帮助父亲砍柴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农民生活中克服困难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让孩子们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七课《拔萝卜的故事》本课通过讲述小明和小华一起去爷爷菜园拔萝卜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到乡村生活中的快乐和农民丰收的喜悦。
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通过以上课文内容,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乡村生活和农耕文化,认识到农民辛勤劳动的付出和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和情节,可以引导孩子们培养勤劳致富、勇往直前和乐于助人的美德,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劳动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作为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孩子们对春天的理解、对动物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大地的热爱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春天的意义,尊重动物,热爱大自然。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其爱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让学生理解春天的意义,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动物和春天的感悟。
难点: 1. 学生对春天的抽象理解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四》第一课。
2.课件、板书、挂图。
3.观察春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看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课文•让学生课文注重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尊重动物和大自然。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操练与表演•学生分组自由操练,并进行展示,开展小型朗诵比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表达对春天、动物、大自然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理解春天抽象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
以上是本次《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希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典型特征进行形象、生动的介绍。
2.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
3.在介绍和描写动物朋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策略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功能。
3.注重写作方法的迁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抓住典型特征进行形象、生动的介绍。
2.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1.视频播放《动物世界》片段。
(约1分钟)2.师:走进动物的世界,我们才发现人类并非这个世界的主宰。
动物们有的在蓝天下展翅高飞,有的在原野上尽情驰骋,有的在水中快乐嬉戏。
它们有的高大强壮,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威武凶猛,有的性情温顺。
虽然动物们和我们语言不通,但它们与我们和谐相处,成了我们亲密的朋友。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写写动物朋友。
(板书:我的动物朋友)3.朗读习作题目,突出“朋友”。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美好意境中,为本节课创设了温馨愉快的学习氛围。
从学生喜爱的动物切入,让他们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感知动物的可爱,从而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为下面的观察和表达做好了铺垫。
板块二明确要求,建构文脉1.明确习作要求。
(1)师引导: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赶快打开课本看一看吧!(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有时,我们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
选择下面的一个情境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如果你没有养过动物,也可以写写你熟悉的。
写之前想一想,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它,它在这些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
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看看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①师指名读要求并引导: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习作要求?②示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写清楚它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白鹅》词句解析一、对句子的理解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
同时,它也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不读cō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颇像”就是很像;“净角”中的“角”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净角”是一种戏曲角色,通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
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在这一段的前一部分,作者对鹅怎样吃饭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先写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然后举例说,“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再用“譬如……”这句话举例,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作者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体现出来了。
4.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侍候”是指在别人身边供使唤,照料别人的饮食起居;“堂倌”在旧时用于称呼饭馆、茶馆或酒店里的招待人员。
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总结
课文4 三月桃花水
一、多音字。
和:hè唱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é和平
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
纤:xiān纤弱qiàn纤夫
二、近义词。
映照—映射绮丽—瑰丽纤细—纤弱沉醉—陶醉
三、反义词。
浮—沉纤细—粗壮
四、理解词语。
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纤细:非常细。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五、句子解析: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比喻,把水的声音比作了“一串小铃铛”,体现了声音的动听;把水的颜色比作了“一匹明洁的丝绸”,展示了它的光亮、顺滑。
2、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人们称桃花水。
3、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浪花、漩涡比作桃花和酒窝,同时又是拟人,突出桃花水流动的美。
六、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主要写了三月桃花水给作者的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2~6):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具体说明,三月桃花水的美丽。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
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
(1)第一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猫不喜欢,但是恰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第二句话看起来对鹅的傲慢很不以为然,其实表达的是对鹅的“高傲”的喜爱之情。
(3)看似不喜欢这场“乱子”,但是其实很喜欢。
2.正像以下同学讨论的一样:【出示课件4】小刚: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小丽: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就想起妈妈经常跟别人说:“我们家那傻孩子……”小豪: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3.从妈妈的“我们家那傻孩子……”你发现了什么?(表面上看是不喜欢我,责怪我的调皮,实际上也表达了妈妈对我的喜爱之情。
)“这种方法”是什么?(实际喜欢,表面却说不喜欢,是一种明贬实褒的方法。
)(板书:明贬实褒的写法)4.练一练: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句子。
【出示课件5】示例: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
二、识字加油站师: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出示:【出示课件6】1.认一认(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
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自身经验,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会学生“明贬实褒”的方法。
(3)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7】每一行的两个带拼音的字与开头的字是同一字族的字。
它们声旁相同,形旁不一样。
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板书:识字加油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3.拓展类似的一组字,你还知道哪些?【出示课件8】请清情晴蜻抱跑泡饱刨咆三、词句段运用(一)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1.出示:【出示课件9】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2.读一读这些词语。
3.说一说,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那一类人?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10、11】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每课知识点课文一:《美丽的花海》•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写了小女孩小丽在春天的一个早上,看到家里的花园开满了各种花朵,她被花海的美丽所吸引,并且家人还在花园里摆放了餐桌,一家人正在享受早餐。
•人物小丽、小丽的家人•描写景物花海、花朵、餐桌•情感表达小丽对春天的美丽和家庭的幸福充满感激和喜悦。
课文二:《无声的叮咛》•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小男孩小强在家里学习遇到困难时,母亲默默地给予他支持和鼓励,以及母亲用无声的叮咛教导小强认真学习的感人一幕。
•人物小强、小强的母亲•描写情节母亲默默地在旁边看着小强学习,小强在母亲的鼓励下,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
•情感表达文中表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亲情和母爱的伟大。
课文三:《神奇的魔术》•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小男孩小刚在舅舅的带领下,学习并表演了一个简单的魔术,在表演中得到了同学们的喝彩和鼓励。
•人物小刚、小刚的舅舅、同学们•描写情节小刚学习魔术的过程以及在同学面前表演魔术时得到了鼓励和赞扬的情节。
•情感表达文中展现了小男孩的勇气和对学习新事物的热情,也让人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爱的氛围。
课文四:《不一样的课表》•主要内容本文描述了小女孩丽丽和小男孩强强两位同学的一周课表的安排差异,以及他们在学习之余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人物丽丽、强强•课表安排丽丽的一周课表较为忙碌,而强强的课表则相对轻松,他们在学习之外有不同的爱好和生活方式。
•情感表达文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同学的生活方式和拓展了学生对课外活动的理解。
课文五:《终归是自己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小女孩小玲在寻找一个蓝色发卡的过程中,经历了选择与放弃的矛盾,最终她意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人物小玲•情节发展小玲开始希望他人帮助找回发卡,但最终发现自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情感表达文中表现了小女孩逐渐成长的过程,明白了独立自力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五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母爱的伟大、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独立自信的价值。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小英雄雨来》、《尊严》和《乌鸦喝水》。
本单元的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学生能写简单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文章有较高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字词、复杂句子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