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
- 格式:doc
- 大小:1.57 KB
- 文档页数: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5、4、3、2加几(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如:有5个苹果,又拿来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
2. 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计算5 4、5 3、5 2、4 3、4 2、3 2的结果。
(2)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计算方法。
(3)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5. 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加法现象,与家长分享。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尝试计算5 4、5 3、5 2、4 3、4 2、3 2的结果,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问题(1)导入一共有多少个蘑菇?(教材96页例3)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
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5个蘑菇。
求一共有多少个蘑菇,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5或5+6。
2.探究6+5的计算方法
用“凑十法”计算。
计算6+5可以拆小数5,把5分成4和1,先算6+4=10,再算10+1=11;也可以拆大数,把6分成1和5,先算5+5=10,再算10+1=11。
如下图:
提示:计算6+5时,通常先把5拆成4和1,先算6+4=
10,再算10+1=11。
3.探究5+6的计算方法
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因为6+5=11,所以5+6=11。
问题(2)导入计算4+9。
过程讲解
1.用“凑十法”计算
2.利用已经学过的加法算式推算
4+9与9+4相加的两个数相同,根据以前学的算式:9+4
=13,推算出4+9=13。
归纳总结
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用“凑十法”计算,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但通常用“拆小数凑大数”;还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算,如求5+9可以用9+5算出得数。
知识巧记
小数来与大数加,交换加数是妙法,
变成大数加小数,结果准确永不差。
误区警示
【误区】
错解分析拆大数时把拆得的两个数写反了,导致结
果错误。
正确解答
温馨提示
用“凑十法”计算时,要把拆分后能凑成10的数写在一边,再加另一个数。
一年级上册教案1.第一关:5+7=5+7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不同算法,师适时板书)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法计算了5+7,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些?这第二种方法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你们喜欢这种方法吗?好,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4、3、2加几的式题,让我们走进第二关,同学们加油!2.第二关:4+8= 3+9= 2+9=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三道题,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这三道题,再和同桌交流,最后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4+8=12 3+9=12 2+9=11想:8+4=12 想:9+3=12 想:9+2=11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四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3.小结:我们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就利用了这一规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想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转换成9加几、8加几、7加几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了。
现在我们已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神秘的朋友要出现啦!(课件出示小熊二及录音)三、巩固练习熊二到我们的课堂来做客,作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些好吃的来招待它呢?1.摘果子2.换蜂蜜罐子下面藏着一组题目,学生自选揭题。
9+5= 9+4= 8+3= 9+2=5+9= 4+9= 3+8= 2+9=3.看图列式(1)(2)4.计算观察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
5.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熊和小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能列式计算吗?还有不同的算式吗?追问:图中有3个已知信息,你们为什么选择用5+9呢?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和问题相关的已知条件来列式。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谁能解答?四、课堂总结时间过得好快呀,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你们学得高兴吗?那么在这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好吗?【板书设计】5、4、3、2加几★ 5+7=12 4+8=12想:7+5=12 想:8+4=123+9=12 2+9=11 想:9+3=12 想:9+2=1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3《5、4、3、2加几加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5、4、3、2相继相加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准确计算出加法算式的结果。
3.能够培养学生对加法的兴趣,提高他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对5、4、3、2相继相加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如“老师手里有5只苹果,再拿4只苹果,问一共有几只苹果?”等类似问题。
2. 学习新知
•向学生展示数学板书“5+4=9”,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相继相加的概念。
•请学生一起操作手指或计数棒,模拟加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方法。
3. 课堂练习
•让学生完成工作纸上的加法算式练习,如“2+3=?”、“4+4=?”等,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4. 拓展练习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组加法算式,交给同学计算,通过互相验证提高计算技巧。
5. 总结
•结合“5、4、3、2加几加几”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强调数学运算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概念和掌握计算技巧方面表现出了积极性。
然而,部分学生在“5、4、3、2加几加几”的问题上仍存在困惑,需要更
多的实践和指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巩固基础,逐步引入更复杂的加法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软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93=85=83=94=92=84=75=65=86=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b.学生独立试做57。
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
(板书)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a.5加几有:56575859b.4加几有:474849c.3加几有:3839d.2加几有: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a.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第3课时 6、5、4、3、2加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探索并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的算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可爱的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请同学们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出示教科书第96页例3的情境图。
学生观察图。
指名说一说图意。
二、探究新知1.想一想,说一说。
师: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学生读: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图中找到哪些信息?生1:小路的一边有6个蘑菇,一边有5个蘑菇。
生2:有5个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
师:你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6+55+6)2.摆一摆,想—想。
师:你想怎样计算?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
生1: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生2:把6分成5和1,5+5=10,10+1=11。
生3:6+5=11,故5+6=11。
(教师板书)3.试一试。
出示:6+6= 4+9= 5+8=师:你想怎样计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
学生交流汇报:生1:6分成4和2,6+4=10,10+2=12。
生2:9分成6和3,6+4=10,10+3=13。
生3:8分成5和3,5+5=10,10+3=13。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4+9=13”直接口算出“9+4=13”。
根据“8+5=13”直接口算出“5+8=13”。
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科书第9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樱桃图。
指名列出两道加法算式:4+8、8+4。
师:“4+8”怎么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回答:8+4=12,4+8=12。
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草莓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5、4、3、2加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口算的方式,回答5、4、3、2加几的问题。
2.能够通过图形和具体事物的配对,理解加法的概念。
教学重点1.通过口算回答5、4、3、2加几的问题。
2.加法的概念理解。
教学难点1.加法的概念理解。
教学过程1.Warming-up(热身)•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热身,如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圈,轮流数并拍手数目。
2.自由探究•准备多个数字牌,包括5、4、3、2和其他数字。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调整数字的个数和范围。
•要求学生分别选出5、4、3、2这四个数字,并在数字牌上找到另一个数字,进行相加。
例如,如果学生选择了数字牌“2”,那么他们需要找到另一个数字牌,使得两张牌相加为“4”。
•学生可以用手指数数,也可以使用计数器,或者自行想象和口算。
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自行发现规律。
3.讲解和演示•给学生讲解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数值相加的过程。
•通过具体事物或图形的配对来阐述加法的概念。
例如,用苹果或其他物品来阐述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合并成一个集合。
•通过口算加法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4.练习•准备加法练习题,包括口算和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5.总结•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加法概念。
•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比赛活动来巩固加法技能和鼓励团队合作。
常见问题解答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答:通过具体事物或图形的配对,例如用苹果或其他物品来阐述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合并成一个集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2.加法的口算方法有哪些?答:口算加法的方法主要有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和升级口算法等。
参考资料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1设计说明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做如下设计:1.注重突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口述思考过程。
如计算5+7时,想:7+5=12,所以5+7=12。
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注重加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欢的“开火车”“做游戏”等练习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不断提高计算速度,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口算题卡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
9+58+69+77+86+98+99+47+62.指名口算。
3.谁能说说你的口算方法?4.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从而推出得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
(板书:5、4、3、2加几)设计意图:将9、8、7、6加几的算式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准备。
迁移类推,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95页例4。
(1)请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与前几节课学习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前面的加数小,后面的加数大)①让学生读一读算式,举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
②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计算5+7,并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把7分成5和2,5+5=10,10+2=12,所以5+7=12;把5分成3和2,7+3=10,10+2=12,所以5+7=1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5、4、3、2的意义,能够掌握5、4、3、2的加法运算规则。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5、4、3、2的加法口算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5、4、3、2的加法口算运算。
•难点:理解5、4、3、2的加法运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含相关加法口算运算的示例。
2.教学挂图:展示5、4、3、2的数量关系和加法运算规则。
3.小黑板和粉笔:用于教师临时书写示例和解题步骤。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教师展示挂图上的5、4、3、2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5、4、3、2的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有5个苹果,再加上4个苹果,一共是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讲解规则1.教师简要介绍加法运算规则,并给出几个简单的示例进行讲解。
2.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一些5、4、3、2的加法口算运算练习。
步骤三:操练1.学生分组进行口算练习,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黑板上进行示范。
2.全班一起检查答案,纠正错误,夸奖正确的同学。
步骤四:拓展1.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有3个香蕉,再加上2个香蕉,一共是多少个香蕉?”2.引导学生用类似的规则解决这些新问题。
步骤五:总结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5、4、3、2的加法口算规则,确保学生掌握内容。
2.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展示他们的口算技能。
五、课堂练习1.5+4=?2.3+2=?3.4+2=?4.5+3=?5.2+2=?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5、4、3、2的加法运算的题目。
2.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加法运算?”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5、4、3、2的加法口算规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更多情景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编号:课题课题5、4、3、2加几加几课时课时第1课时课时 课型课型 新授新授主备主备 教师教师 五条小学五条小学 刘敏敏刘敏敏 修改修改教师教师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1.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使学生能正确计算5加几,加几,44加几,加几,33加几,加几,22加几。
加几。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
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加几的算理。
教学教学 具具具具课件、口算卡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 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
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
9+5= 9+3= 8+5= 8+3=9+4= 9+2= 8+4= 7+5= 让学生口答,并选择其中两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想的。
教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真不错!真不错!真不错!这节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
加几。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5,4,3,25,4,3,2加几)加几)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教师课件出示:教师课件出示: 5+7= 5+7=□ 5+8=□ 1.1.计算计算5+7=5+7=□□(1)让学生读一读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
(2)学生同桌合作交流,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五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3课时5、4、3、2加几【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用加法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原来有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原数”问题的思考过程。
3.通过画图活动,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的重要策略,能根据获取的信息独立画出条件和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领走”“剩下”的个数,逆向求原来的数量。
难点: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原来有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画图是分析问题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情境图】师:学校体育室买来了一些篮球,准备分给各班,让各班在体育课上使用。
你们瞧!已经领走了一些篮球啦!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6】1.阅读理解。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领走了6个篮球,还剩下5个。
预设2:要解决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篮球”。
师:“原来”指的是什么时候?预设:“原来”是指没有领走篮球之前。
2.分析解答。
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请你们试着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画图分析并解答。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图分析的?预设:我是这样画的。
先画6个○,表示领走的6个篮球;再画5个○,表示剩下的5个篮球;要求“原来有多少个篮球”,就在下面用“”把这两部分括起来,并加上一个问号。
师:你们能明白这幅图的意思吗?(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教师要再次讲解图意。
)师: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吗?预设:要求“原来有多少个篮球”,就是求这两部分的和,用加法计算。
6+5=11(个)3.回顾反思。
师:解答正确吗?你准备怎样检查?预设:我准备画图检查。
先画11个○,表示原来的篮球个数;再用斜线划去6个,表示领走的个数;最后还剩下1、2、3、4、5,5个,解答正确。
师:画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答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比方给数字娃娃列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按次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按次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 8.3 《 5、4、3、2加几加几》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数学加法的基本概念;2.能够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5、4、3、2的数值大小和读法;2.学会简单的加法运算符号“+”;3.能够通过图形、实物等形式进行加法练习。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5、4、3、2加几加几”这个主题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5个苹果、4个橘子、3个香蕉、2个梨等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5、4、3、2加几加几”这个问题。
2. 讲解加法运算老师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符号的意义,以及加法的基本规则。
3. 组织学生练习老师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进行加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数字的知识,加深学生对5、4、3、2这几个数字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加法运算做铺垫。
5. 师生互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用5、4、3、2这几个数字组成不同的加法算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实物示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加法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巩固复习和个性化辅导,帮助每位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要点。
以上是本次课程学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4、3、2加几加几》这个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案-5、4、3、2加几学习目标1.掌握5、4、3、2加几的基本计算方法。
2.熟练进行5、4、3、2加几的口算。
3.能够使用算式进行5、4、3、2加几计算。
学习内容1. 五、四、三、二加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到基本的加减法来解决,其中五、四、三、二加几也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式。
当我们遇到这种问题时,可以通过口算或者使用算式来解决。
1.1 口算口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式,下面以5、4、3、2加3为例:•先说出5加3等于8。
•然后再说出4加3等于7。
•接着说出3加3等于6。
•最后说出2加3等于5。
•最后将上述结果相加得出:8+7+6+5=26。
通过口算,我们可以得到5、4、3、2加3的结果是26。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使用口算的方式来解决5、4、3、2加其他数字的计算问题。
1.2 算式除了口算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算式来进行5、4、3、2加几的计算。
算式的公式如下:5或4或3或2 + 几 = (5或4或3或2) + 几 = ?例如:6 + 5 = 6 + 5 = 11,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算式6 + 5 = 11 来表示6、5加几等于11的计算过程。
同样的,我们可以使用算式的方式来解决5、4、3、2加其他数字的计算问题。
2. 计算题练习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们需要进行一些5、4、3、2加几的计算题练习。
下面是一些练习题:1. 5 + 3 + 2 + 1 = ?2. 4 + 6 + 2 + 1 = ?3. 3 + 5 + 2 + 4 = ?4. 2 + 7 + 3 + 5 = ?5. 4 + 5 + 6 + 3 = ?将上述练习题进行口算或使用算式,计算出每个题目的结果,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学会了5、4、3、2加几的基本计算方法,并通过进行口算和使用算式的方式来计算5、4、3、2加其他数字的计算问题。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3《5、4、3、2加几加几》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把5、4、3、2加1、2、3、4、5拆成两个数并相加。
2.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的方式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3.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5、4、3、2加1、2、3、4、5的基本运算。
2.能够把数字拆分成两个数进行相加。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拆分数字并进行相加计算。
2.运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工具、小组游戏道具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5、4、3、2,并让学生快速数一数。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5、4、3、2加几加几?”2. 新知讲解•通过示例(如5+1)向学生解释拆分数字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拆分5、4、3、2以及1、2、3、4、5,并进行逐一相加计算。
3. 实践演练•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每组派出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计算过程,并组内其他成员进行点评。
•游戏互动:设计类似游戏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形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4. 梳理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重点,并提出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和困惑。
•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练习,并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5、4、3、2加1、2、3、4、5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了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亦可布置一些拓展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在后续课程中,可以继续通过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加深他们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
5、4、3、2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2、板书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
(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独立思考
B、反馈:生1? 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 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 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小结: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
B、?把得数写在书上
C、?汇报不同
D、?的算法,
E、?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 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 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巩固练习
12、?先说得数,
13、?再说算式。
(练习二十一第1题)
1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15、?学生自己出题,16、?其他同17、?学抢答。
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