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5.82 KB
- 文档页数:3
中草药治疗角膜炎的方法是什么来源: 加入日期:2009-11-10中草药治疗角膜炎的方法是什么?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
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
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
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下面就请军总眼科医院的专家针对于“中草药治疗角膜炎的方法”做一下介绍。
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
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予全身的免疫反应,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新陈代谢较为迟缓,才使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
以下是中草药治疗角膜炎的方法:中医将角膜炎分为风热型和热毒型,前者眼红肿痛,头痛鼻塞,赤涩多泪,舌红,脉浮。
治则宜疏风清热为主,方用桑菊饮:桑叶、连翘各12克,菊花、杏仁、桔梗各9克,芦根18克,甘草5克,薄荷3克,水煎服,每日2次。
热毒型目赤肿痛,二便燥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宜泻火解毒,代表方剂为银花复明汤:银花、蒲公英各30克,炙桑皮、黄芩、龙胆草、黄连、蔓荆子、大黄、玄明粉各9克,花粉、生地、知母各12克,枳壳6克,木通、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2次。
以上是关于“中草药治疗角膜炎的方法是什么”的介绍。
关于中医眼病其它信息您可以点击军总眼科医院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他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一)【辨证】实证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清肝补肾,明目退翳。
【方名】金黄汤。
【组成】金果榄10克,黄精18克,密蒙花6克,谷精草8克,急性子9克,菟丝子9克,枸杞子13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2次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第3次加入杭菊花9克,白蒺藜12克,水煎后熏洗患眼,每晚1次。
【出处】《江西中医药》。
(二)【辨证】风热表实,脾虚湿热,肝胆火毒。
中医治疗结膜炎验方4则2.1茵陈防己汤【来源】朱洪文,《中国中医药报》【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防己各12克,苡仁30克,防风、白芷各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方解】本病为一种季节性过敏性眼结膜炎,其眼部表现类似中医的“目痒证”或“椒、粟疮证”等。
《审视瑶函》中的时复证,所载症状也与此相似,多为双眼发病,常见于春夏季节,秋凉时好转。
儿童及青少年中多见,中年偶有患者,其病愈后不留痕迹。
一般认为是对热或某些物质过敏。
临床上多以脾肺湿热,外夹风邪,即脾肺湿热夹风毒所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法。
故方用茯苓皮、茵陈、防己、苡仁除湿利水;防风、老鹳草、乌梢蛇、地肤子疏风除湿;连翘、金银花、焦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白芷祛风止痒。
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之功。
本方要因证而用,随证加减,其效始著。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
【加减】痒甚,加苦参12克;睑缘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克。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2.2祛风明目方【来源】丁甘仁,《新编经验方》【组成】荆芥穗、冬桑叶、密蒙花各6克,谷精草、夏枯草、甘菊花、连翘、黑山栀各9克,生甘草、竹叶各5克,煅石决明15克,桔梗、薄荷(后下)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热,清肝火。
【方解】方中以荆芥、薄荷祛风疏邪;桑叶、菊花祛风明目;连翘、山栀、竹叶清热解毒;石决明、夏枯草清肝火,主目痛;谷精草、密蒙花明目退翳,主目赤肿;桔梗为使,甘草和中。
诸药协同,外散风热、内清肝火,标本同治,功效颇著。
【主治】目暴赤肿,目矢畏光等。
可用于急性结膜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2.3菊栀散热饮【来源】韦文贵,《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组成】甘菊花、焦栀子、黄芩、连翘、桑叶各6克,密蒙花9克,草决明10克。
收稿日期:2012-12-25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眼科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0);湖南省教育厅《中医五官科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0)作者简介:欧阳云(1984-),男,江西九江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眼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通讯作者:刘艾武(1963-),男,湖南湘乡人,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眼病的中医治疗。
彭清华(1964-),男,湖南宁乡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青光眼及眼底病中医治疗。
E-mail :pqh410007@126.com 。
组(P <0.05),可见腕踝针对静息痛有较好控制,即患者日常生活受影响更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6 36h 内,实验组使用静脉泵注射的镇痛药芬太尼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疼痛较轻,对镇痛药需求较小。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可见,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P <0.05),腕踝针更加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
所以综上所述,采用腕踝针干预的多模式镇痛能有效控制TKA 术后被动康复锻炼时的剧烈疼痛,能显著改善患者锻炼活动中的疼痛及锻炼前后的静息痛,可以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保证锻炼效果;降低疼痛,减少舒芬太尼等镇痛药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用腕踝针经济便捷、简单有效、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中西结合的TKA 术后镇痛方式。
参考文献[1]王文革,张咏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7):974-975.[2]曹学伟,张迪晖,杨伟毅.股四头肌保留人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40-2542.[3]陆卉.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2,10(1):2661-2662.[4]张心曙,淩昌全,周庆辉.实用腕踝针疗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5]吴慧敏,文勇,唐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后膝僵硬畸形[J ].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517-519.[6]詹瑜佳,李剑霞,金廷丽.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2,26(10):2747-2748.[7]曾科,周庆辉.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69-72.[8]刘艳萍.腕踝针对急性腰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吉林医学,2011,32(10):2016-2017.中华中医药学刊刘佛刚老中医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经验欧阳云1,刘艾武2,彭清华1(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学重点学科,湖南长沙410208;2.湘乡市中医院眼科,湖南湘潭411400)摘要:介绍刘佛刚老中医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经验。
中医药对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眼科疾病是指影响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病理状态,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疾病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中医药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1. 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逐渐出现模糊、眩光、视力下降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白内障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的方式,常用的中药有茶藨子、枸杞子、山楂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明目、滋补肝肾等功效,能够减轻白内障的症状,同时保护眼睛的视力。
2. 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主要从调整气血、清热解毒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中药有丹参、黄连、菊花等。
这些中药能够降低眼压、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青光眼的症状,并且对于预防眼睛的进一步损害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角膜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角膜疾病包括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常常导致视力丧失。
中医药治疗角膜疾病主要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金银花、蒲公英等。
这些中药具有抗菌、抗炎、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减轻角膜疾病的症状,促进角膜的愈合。
4. 眼底病的中医药治疗眼底病是指影响眼底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病理状态,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
中医药治疗眼底病主要从调整气血、温经活络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鱼腥草、当归等。
这些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眼底病的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缓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调整气血、清热解毒、温经活络等作用,中医药能够减轻眼科疾病的症状,保护眼睛的视力,同时也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
然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还需要严格的医学监控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具体疗效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来验证。
熊胆视清的功能主治熊胆视清是什么?熊胆视清是一种中药饮片,以熊胆为主要原料制成。
它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主治,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熊胆视清的功效熊胆视清具有以下主要功效:1.清热明目:熊胆视清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的热气。
它还可以明目,改善视力,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
2.消炎镇痛:熊胆视清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特别适用于眼部感染和眼部疼痛的治疗。
3.解毒抗菌:熊胆视清具有强大的解毒作用,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
它还可以抗菌,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眼疾。
4.护肝明目:熊胆视清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的作用。
它还可以改善眼睛血液循环,增强眼部供氧和营养,维护眼睛健康。
熊胆视清的主治熊胆视清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1.结膜炎:熊胆视清可以改善结膜炎的症状,如眼红、疼痛、畏光等,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
2.角膜溃疡:熊胆视清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以帮助治疗角膜溃疡,并促进角膜的修复和愈合。
3.眼睑炎:熊胆视清可以减轻眼睑炎的症状,如眼睛肿胀、痒、疼痛等,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4.颜面瘙痒症:熊胆视清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颜面瘙痒症,减轻皮肤瘙痒和炎症。
5.干眼症:熊胆视清可以改善眼睛的湿润度,增加泪液分泌,缓解干眼症状,如眼干、眼疼、视力模糊等。
6.眼部感染:熊胆视清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眼部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等。
如何使用熊胆视清?熊胆视清通常以饮片的形式出售,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口服或外用。
口服方法:1.每次服用2-3克,每日3次。
2.用温水送服,最好在饭后服用。
3.口服前可用温水先将饮片泡软,然后再服用。
外用方法:1.取适量饮片,用沸水冲泡。
2.待其稍微凉后,用棉球或纱布蘸取药液,轻轻擦拭患处。
3.外用时可将饮片加入开水中,然后浸泡患处。
备注:使用熊胆视清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是现代医学眼科病名之一,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
在祖国医学眼科书籍中,虽然没有这个名称,但却有不少相类似的记载。
如古书所叙述“星月翳蚀”“白陷鱼鳞”“花翳白陷”“凝脂翳症”等,都与现代眼科所称的角膜溃疡相仿,尤其是有关花翳白陷的症状,记载有:“青睛沿际许多白点,若扭碎梅季花瓣,一昼夜牵连混合,蔽幔神珠”。
这与现代的树枝状角膜溃疡相似。
又如有关凝脂翳症的叙述有:“此症为疾最急,盲目者十有八九,其风轮上有白点,初起如星,色白中有粒,如针刺伤,渐长大变为黄色,亦渐大为窟者,为漏,为蟹睛,内溃为枯凸,或气极有声爆出稠水而破者,或又起黄膜一片,或风轮上有点,色白或黄,肥浮脆嫩,善变而速长”等等,这又与化脓性角膜溃疡相类同。
因此我们不妨以“陷翳”二字作为作为角膜溃疡的名称,其中的“陷”字含有凹下不平和破烂的意义,当黑睛上长了一种破烂的下陷的白翳,无疑就是角膜溃疡了。
关于角膜溃疡的预后,古书中亦曾明白指出,虽然治疗得宜,但是留有云翳和白斑,一般是难免的。
正如古书有关水瑖翳症的记载:“薄薄隐隐,或片或点,生于风轮之上,其色光白而甚薄,如水上之翳”。
这就是角膜溃疡所遗留下的云翳。
中医对角膜溃疡的辨证施治:
治疗角膜溃疡,古书上大都采用清肝泻火活祛风养血等方法,本人是在吸取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法则进行的。
在临床上,首先通过诊察,掌握患者所具的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和整体症状,据以审求发病原因,从而决定治疗的步骤和方法。
由于治疗方法必须根据病因来决定,往往形态相同的角膜溃疡发病原因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根据本人肤浅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一般以实证为居多,也有虚中夹实的,但很少是纯粹的虚证的。
实证起因于感受六淫外邪,有时单据一因,有时数因兼具,较多见的为风热,湿热等二种类型。
虚中夹实症由于体质素虚所导致,以阴虚火旺,气虚挟痰,血虚生风等三种类型为较多见。
兹将各类型的主要症状及治疗要则列表说明。
风热型:
(一)祛风散热法
1、祛风散热饮子
连翘 9克当归9克赤芍 9克生甘草 3克山栀9克川芎3克
羌活6克防风4.5克牛蒡子 9克薄荷 3克便秘者加大黄9克
2、泻青汤
龙胆草 9克川芎 3克羌活 6克防风 4.5克当归 9克山栀 9克
便秘者加蜂蜜
以上二方适应于舌赤或苔黄,脉数者,此为肝脏有热。
泻青汤亦适于小儿,如用于小儿则分量减半。
3、川芎茶调散
川芎 3克白芷 3克白菊花 9克薄荷 3克生甘草 3克防风 4.5克
茶叶 1.5克羌活 6克荆芥 9克白僵蝉 9克细辛 1.2克
此适应于舌赤苔略白脉弦数者,太阳穴痛。
4、万应蝉花散
石决明 15克蝉衣 3克青笼衣 3克苍术 9克赤芍 9克羌活 6克当归 9克生甘草 3克茯苓 9克川芎 3克防风 4.5克
此方与川芎茶调散不同之处为,虽均为头痛,但是此方用于热多,后者用于风多,都是弦脉,舌赤苔黄,有时面部有瘰疬。
总之:茶调散用于舌苔白、脉弦。
蝉花散用于舌淡赤,脉弦。
(二)辛凉清解法
1、桑菊饮
桑叶 9克杏仁 9克白菊花 9克生甘草 3克薄荷 3克连翘 6克芦根 24克桔梗 4.5克荆芥 9克
此方用于舌赤,口干印饮,或有咳。
为凉解,用较广。
2、栀豉散
淡豆豉 9克杏仁 9克桑叶 9克荆芥 9克薄荷 3克桔梗 4.5克生白芍 9克炒山栀 9克白菊花 9克甘草 3克
用于口干不引饮,时有畏寒状。
舌苔或白薄无咳嗽
此方亦适宜于舌赤口干背如冷水浇者,另加天花粉9克或芦根30克
3、温胆汤
姜半夏 9克陈皮 3克茯苓 9克甘草 3克淡竹茹 12克炒枳壳 6克加杏仁 9克荆芥 9克
此方适应于舌苔带薄白,如咳嗽有痰加象贝母9克
曾有病人,形同可用桑菊饮症,但用之无效,问其是否有背冷?答有,改用栀豉散,则痊愈了。
4、银翘散
淡豆 9克连翘 9克金银花 12克生甘草 3克桔梗 4.5克牛蒡子 3克荆芥 9克薄荷 3克淡竹叶 9克芦根 50克
时觉热状或有体温、舌红、口干引饮,化脓性角膜炎或下有前房积脓,属于温热(风热化温),较用桑菊饮为重者。
(尤为起病急者效果更为明显)。
湿热型:
清化湿热或导滞法
1、藿朴四逆散
藿香梗 9克川朴 3克柴胡 6克生甘草 6克生白芍 6克炒枳壳 6克
舌中腻滞,如口渴不喜饮加飞滑石12克包煎,如滞厚者加甘露消毒丹3克包煎
2、藿朴四苓汤
藿香梗 9克川朴 3克茯苓 9克猪苓 9克泽泻 9克苍术 9克
老年人用白术代替苍术。
引饮者加滑石12克包煎胃呆者加陈皮3克口苦加连翘
3、平胃散如遇胃纳不佳,可用平胃散加入上二方中。
川朴 3克陈皮 3克生甘草3克苍术 3克
虚中夹实型
阴虚火旺,滋水涵术法
1、知柏地黄汤
生地 24克山药 12克茯苓 9克丹皮 9克泽泻 9克芋肉 9克知母 3克黄柏 6克单纯性角膜炎,或虚中夹实的病后期,无外邪者可用之。
气虚夹痰,健脾化痰法
1、六君子汤
党参 9克炒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3克姜半夏 9克陈皮 3克
如惯有痰饮气管炎者,可合三子养亲汤:
苏子 9克白芥子 3克莱菔子 9克
血虚生风型
补血养荣法
1、加减地黄汤
生地 24克淮牛膝 9克熟地 24克当归 9克炒枳壳 6克羌活 6克杏仁 9克防风 4.5克
2、当归养荣汤
生地 24克生白芍 9克当归 9克川芎 3克白芷 3克防风 4.5克
眼珠疼痛者用此方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