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四课 巧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3.72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巧画对称图形——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课引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
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为例,详细介绍了教案的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2.不同类型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3.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如蝴蝶、植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知和思考。
2.新知传授(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对称轴的概念,并通过举例说明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师还可借助投影仪或电脑向学生展示一些对称图形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规律。
3.探究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对称图形的绘制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图案,要求学生完成其对称部分的绘制,帮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画出自己设计的对称图形,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对称图形,并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创意。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对称图形的美丽和创意。
5.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对称图案,并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搜集关于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向全班汇报。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和绘制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巧画对称图形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点。
2.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
难点:1. 对称图形的创新设计。
2.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复杂对称图形。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片。
2.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画图软件安装在电脑上。
学生准备:1. 安装画图软件在个人电脑上。
2. 准备一张空白的画纸。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自然界中的图形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点,示范如何利用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画图软件尝试绘制对称图形。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对称图形,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画图软件绘制复杂对称图形,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画图软件尝试绘制复杂对称图形。
4. 创新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对称图形,并利用画图软件绘制出来。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对称图形,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四、课后作业学生利用画图软件绘制一幅对称图形,并附上设计说明,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其他对称图形及其应用。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2.249‘巧画对称图形“教学案例杨晓燕(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小学校㊀四川㊀610100)摘要:本次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的是由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小学校杨晓燕执教的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㊂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画图软件中的特殊工具和操作技巧从而能快捷的画出对称图形,与其他画画方式相比充分的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优势,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㊂接下来,我将本次教学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和反思分析㊂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中图分类号:G623.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2-0247-01㊀㊀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建立一个以自己名字为文件名的文件夹㊂片段一㊁板书设疑,直入课题师直接板书 画 并提问: 同学们,看到杨老师写的这个 画 字你想到了什么?生1:画画㊂生2:画图软件师: 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用到画图软件来画画了,那我们今天画什么呢?反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之前也学习了多种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且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用画图软件进行图画的创造了㊂教材的前三课没有涉及到有关画图软件的一些学习,所以我直接板书了一个 画 字,让学生清楚本堂课我们要用到的就是画图软件,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㊂片段二㊁数学知识融合:认识对称图形师板书对称图形,并提问: 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称图形吗?他们有什么特点呢?首学环节:教师出示首学要求:自学教材19页第一部分:认识对称图形㊂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呢?常见的有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师巡视㊂(用时2分钟)互学环节:学生分为4人小组,组内交流首学内容㊂(用时2分钟)㊂群学环节: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相应的补充㊂(用时2分钟)㊂第三小组:生1:沿着一条或者多条对称轴对折得到的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对称图形㊂生2:常见的有左右对称图形(也叫水平对称)㊁上下对称图形(也叫垂直对称)㊁中心对称图形(也叫旋转对称)㊂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进行板书㊂生3:左右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左右两边的图形一模一样;上下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上下两边的图形一模一样;中心对称图形沿着中心点旋转任何角度得到的图形一模一样㊂师: 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对称图形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那杨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㊂ PPT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区分分别是哪一种对称图形㊂反思:本节课是要解决如何画对称图形的问题,而要知道什么是对称图形,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这些知识是进行画图操作的前提条件,所以我先抛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的汇报交流,最后再让学生辨认ppt呈现的图片到底是不是对称图形,是哪一类来巩固关于对称图形的知识,为之后的画图操作打好基础㊂片段四:解决学习难点:巧画中心对称图形(用时12分钟)师: 刚才呀,我们同学们都已经找到了如何快速完成左右对称图形的创作的技巧,那我们又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中心对称图形的绘画呢?ppt出示自学要求:根据教材21页㊁22页的内容完成操作任务二:将文件接收柜里的操作任务二的图形补充完整㊂首学环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独自完成㊂教师巡视指导㊂(用时2分钟)互学环节:小组内相互检查㊁帮助㊂(用时2分钟)群学环节:请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讲解,一位同学补充,一位同学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者发表不同的意见㊂(利用红蜘蛛软件展示教师机的画面,展示的小组在教师机上进行操作并讲解)㊂(用时4分钟)小组内生1操作演示㊂小组内生2讲解: 请大家看我们组的操作㊂第一步先用画图软件打开操作任务二这个文件;第二步将 风车的一片扇叶 选中,复制㊁粘贴出3个一模一样的扇叶;第三步我将复制出来的扇叶1选中,再选择图像菜单下的 翻转/旋转 菜单,因为风车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 按照一定角度的旋转 中的旋转90ʎ,然后依次将扇叶2旋转180ʎ,将扇叶3旋转270ʎ;第四步将旋转好的几片扇叶拼装在一起就画出一个完整的风车了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板书)小组内生3补充: 在进行旋转的时候,一定要每次旋转之前都要选中需要旋转的那一片扇叶,要不然全部图块都要跟着旋转,另外拼装的时候不要忘了选择透明模式㊂ 小组内生4: 我们小组的展示汇报结束,请大家补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㊂小组内生4: 谢谢你,你的方法也非常好!我们小组的汇报结束,谢谢大家的倾听!反思:这个学习环节是要解决如何巧画中心对称图形㊂学生有了巧画左右对称图形的经验,加上教材上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前也有所强调,所以对于这个环节的学习来说,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非常好,尤其是汇报的同学和后面补充的同学说出了不同的方法和旋转的度数,给我们其他的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整个环节基本上由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汇报时表达清晰流畅㊂片段五:小结提升,自我评价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快速并准确准确的区分我们的图形究竟属于哪一种对称图形,并且能够运用技巧将他们补充完整㊂最后,请大家打开文件接收柜里面的 自我评价表 这个文件,对本堂课自己的表现打分吧!学生自主打开 自我评价表 ,根据自己在本堂课的表现进行公证的打分㊂教师巡视㊂师: 看来同学们都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很满意㊂请大家把自我评价表也另存到自己的文件夹,并将文件夹通过红蜘蛛软件传给老师㊂师: 下课! (师生互相问号)师: 请组长检查小组内书本㊁鼠标㊁凳子归位情况㊂反思:这是本堂课的结束环节,我利用 自我评价表 让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习过的内容,并客观的评价自身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本堂课的学习做一个梳理和总结㊂整堂课上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各个任务的探究学习中三性课堂的四环节交替呈现,学生不仅自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其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生的讲解清晰准确,语言表达谦虚有礼㊂总之,孩子在整堂课中表现出了主人翁的意识,加上老师适时地引导,顺利的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㊂相信,在孩子们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会在生本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参考文献:[1]王洪秀,赵子明.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阅读教学,2016(22).[2]黄慧芳. 对称 教学设计.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9):21-22.㊃742㊃。
《巧画对称图形》说课稿各位老师好: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巧画对称图形》。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这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巧画对称图形》北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四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本册主要学习画图软件深层工具的运用,利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画出精美对称图形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对称图形;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两种方法画对称图形。
2、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增强学生成就感。
三、教学要点分析1、教学重点:学习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画对称图形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习用“复制+旋转”的方法画对称图形时,理解旋转90°、旋转180°和旋转270°的意义。
四、教法分析对于使用应用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迅速产生亲近感,使用画片软件画出精美图形,能激起学生学习动力。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法”、“直观演示”、“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和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五、学法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即学生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演示对称图形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图片,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再出示炼烧制不合格的陶器,不美观也不适用,因为不对称。
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发现对称图形更加美观,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必将力外界干涉,发挥个体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金堂平桥乡玉河何欢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省教科所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是本册书中图片类课题的第三课,课时安排为1课时。
学习本课主要是掌握并利用“复制+翻转〞方法画左右对称图形,用“复制+旋转〞方法画旋转对称图形。
学生在之前已学过如何对图片进行局部复制、粘贴和组合,也学习了ACDSee中对图片进行旋转和翻转,本课既是对以前所学画图知识的整合,也是对学生图形加工再利用操作的能力培养,为后面《给图形添上影子》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会了画图的根底功能,本课既整合了学生以往知识,也培养学生处理、应用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宜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和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感兴趣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结合的方式切入教学重难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到达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利用“复制+翻转〞方法画左右对称图形;2、掌握并利用“复制+旋转〞方法画旋转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先观察图形形成初步认知,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完成任务构建新的认知,掌握“复制+翻转〞方法画左右对称图形和掌握“复制+旋转〞方法画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拓展思维,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鉴赏美和创造美。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复制+翻转〞方法画左右对称图形;掌握并利用“复制+旋转〞方法画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复制+旋转〞方法画中心对称图形时,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巧画对称图形教案巧画对称图形——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介绍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水平对称、垂直对称等,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国旗、动物等。
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制作一个简单的对称图形,如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对称性质。
引导学生猜测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对称图形,并让他们猜测教案的主题。
3. 演示: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绘图软件),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对称图形。
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如一个正方形,然后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的一半,再将其复制一份并翻转,将两个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称图形。
4. 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对称图形进行实践。
组员之间协作,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对称图形,并展示给全班。
鼓励学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对称图形,可以是几何图形、动物、植物等等。
5.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让学生总结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对称图形,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工具,在其他学科中制作对称图形,如语文中诗歌的排版、数学中图形的绘制等等。
三、教学重点:1. 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对对称图形的理解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力。
2. 收集学生制作的对称图形,评价其创造性和美感。
五、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对称图形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图形的应用,如建筑中的对称设计、艺术作品中的对称构图等等。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1. 计算机和绘图软件。
2. 各种对称图形的图片或模板。
七、教学扩展:1. 拓展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入更复杂的对称性质,如多线对称等。
《巧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川省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对称图形;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两种方法画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动手试验,自主学习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画对称图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画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复制+旋转”的方法画对称图形时,理解旋转90°、旋转180°和旋转270°的意义。
教学准备:在每台学生电脑的“我的文档”->“MyPictures”文件夹中,放入一幅画好的半边树叶。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演示对称图形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图片,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二、学习新课学习任务一:认识对称图形。
1、(演示对称图形的图片)常见的对称图形有两种,一种是左右对称,另一种是旋转对称。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左右对称,哪些是旋转对称?2、(演示并讲解)左右对称的图形,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边的部分形状和颜色完全相同,只是左右方向刚好相反;旋转对称的图形,有一个“圆心”,围绕着“圆心”的各个部分,形状、颜色都相同,只是它们都依次旋转了一个相同的角度。
学习任务二:用“复制+翻转”的方法画出左右对称图形1、启动画图软件,打到老师准备好的“树叶”图片文件,让学生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另一半。
(无法画出)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节,再次尝试完成。
提示学生:拼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透明模式3、教师演示。
4、再粘两个“半叶”,拼装第二个叶子。
5、用两个叶子演示图形的旋转学习任务三:用“复制+旋转”的方法画出旋转对称图形。
1、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复制+翻转”的方法能画出左右对称图形,画旋转对称的图形有没有方便的方法呢?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节,学习用“复制+旋转”的方法画出旋转对称图形的方法,然后用学到的方法完成(做一做2),画一个漂亮的风车。
巧画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对称图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Microsoft PowerPoint、画图工具等)绘制对称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难点:1. 对称图形的创新设计。
2. 信息技术工具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示范法:演示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对称图形。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对称图形。
4. 交流分享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老师展示一些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图形的美感。
b. 提问:“什么是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2. 新课导入:a. 讲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b. 讲解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对称图形。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对称图形。
b. 学生动手绘制对称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a.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b. 大家相互评价、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b. 学生思考:如何将对称图形的运用拓展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6. 作业布置:a. 绘制一幅家庭对称图形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称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能力。
2.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3. 学生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能力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
3. 学生参与度、学习兴趣和创造性的发挥情况。
信息技术教案——巧画对称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点,理解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分类2. 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3. 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概念、绘制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对称图形绘制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对称图形。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计算机设备2. 画图软件(如Microsoft Pnt、Adobe Photoshop等)3. 网络连接4.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自然界中的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图形的美感。
2. 讲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分类讲解对称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区别。
3. 演示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利用画图软件现场演示如何绘制对称图形,如正方形、圆形、心形等,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
4. 学生实践绘制对称图形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绘制方法,自行尝试绘制对称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画图软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对称图形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图形在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平面几何中的对称性质。
2. 探讨对称图形在艺术设计、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利用画图软件,绘制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以对称图形为主题的作品。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2. 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3. 对称图形的创意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对称图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画图软件、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自然景观等,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美丽和规律。
1.2 学生分享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2.1 教师讲解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2.2 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
3. 学习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3.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
3.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技巧。
4. 实践操作,绘制对称图形4.1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画图软件创作对称图形。
4.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5.2 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具创意的对称图形作品。
6. 总结与拓展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美感。
6.2 学生课后尝试运用对称图形进行创作,如设计书签、贺卡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生能熟练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对称图形。
3. 学生的对称图形作品具有创意和美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师在评价环节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品。
巧画对称图形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
纵观整套教材,从三年级起,孩子们就开始学习画图软件,横跨三个年级,经历五个学期,难道说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仅仅是为了画图吗?当然不是。
我认为在这里,画图软件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载体,提高孩子的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我认为本课的编写目的是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把孩子们的学习引向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解决对称图形的画法上来。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李沧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通过以前的学习对画图软件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线条的绘画,有一定的操作素养。
但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复制+翻转,复制+旋转的操作方法却没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画图中翻转、旋转的操作。
2、学会用“复制+翻转”和“复制+旋转”两种方法画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教师创设情景,组织、引导、启发孩子学习,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孩子们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意识。
2、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四、教学重点:“复制+翻转”“复制+旋转”画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画对称图形的技巧帮助蝴蝶修复翅膀。
六、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景、任务驱动、鼓励、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蝴蝶图片任务卡成长树学习乐园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入(预计用时5分钟)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呀,老师想让大家先来猜一则谜语。
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
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打一种昆虫。
孩子们真聪明,答案就是蝴蝶了。
今天韩老师也带来很多蝴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片碧绿的草地,绽放着很多美丽的花,几只漂亮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只蝴蝶飞不动呀?哦!原来是它的翅膀断了呀!这只蝴蝶真可怜啊!我们来帮帮它,还它美丽的翅膀。
小学信息技术《巧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川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已经在三四年级阶段学习了基础的绘画操作,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利用其它工具绘制图画。
同学们对于电脑绘图已经了解并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是有利的。
二、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能够利用绘制工具画出具有特色的电脑画2.能够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将新的知识探究出来3.做到审美能力的提高,操作技能的提升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利用翻转和旋转两个工具绘制对称图形2.难点:区分翻转和旋转的使用技巧四、教学方法利用小组讨论、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a.出示故宫、窗花以及各具对称的照片,让同学们感受对称图形的特征。
b.出示往届学生利用画图软件制作的有趣的对称作品,让新生感受到对称图形的乐趣。
2.新课讲授A.任务驱动法(同学们利用书本上的知识自学老师布置的三个任务)(1)让同学们通过书上的知识回答书上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些对称图形(中心对称或轴对称)?(2)怎样利用绘图工具进行对称图形的渐变画法?(3)旋转和翻转分别应该在什么图形中使用?以上三个任务利用10分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
B.教师演示法老师仔细讲授整个操作步骤利用翻转来画出轴对称图形,操作如下:画出一部分图画---点击选择图形按钮----点击选项卡中的旋转与翻转----点击翻转-----进行组合利用旋转画出中心对称图形,操作如下:画出一部分图画---点击选择图形按钮----点击选项卡中的旋转与翻转----点击旋转-----进行组合在讲解旋转与翻转时一定要仔细讲解什么时候用翻转什么时候用旋转,并且给予他们错误的师范会得到的图形,让他们理解翻转与旋转的区别。
3.巩固练习小组合作:制作一幅对称画,主题不限,色彩丰富。
4.小结评选优秀的作品,以及让同学们说出今天的知识点,同学们说教师予以解答和订正。
《第四课巧画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翻转、旋转命令。
知道命令选项的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操作步骤,知道达成想象中完成图的途径和操作。
三、教学过程:
(一)分发操作视频给学生在家学习,通过暂停、重播等方式反复学习、操作,基本了解翻转图形和旋转图形的方法,能独立制作书上例题:树叶和风车。
把学习中发现的难点和巧思记录下来,留待课堂交流学习。
(二)课堂活动交流。
1、师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答: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提问:什么是旋转对称图形。
生答: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图形。
2、学习展示:请同学们用画图软件画出一幅左右对称的两个风车图形。
步骤:画出一片风车叶片——填充颜色——选中叶片——复制——粘贴——旋转90度——拼接;
选中完成的两片叶片——复制——粘贴——旋转180度——拼接;
选中整个风车——调整大小位置——复制——粘贴——水平翻转——调整位置——完成。
师出示完成图。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为学生展示和检验在家学习成果。
)
由两组组长评选出最佳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
3、作品欣赏:展示一些对称图形。
4、活动一:看看画个啥
师:我们的画图软件很神奇,可能会带个大家惊喜。
不信大家试一试,让我们画出半个人的形状,然后通过水平翻转,拼接。
看看完成的是什么?
师巡视,评价,通过大屏幕展示。
5、活动二:难不倒我
相邻同学相互出题,随意画一副蝴蝶树叶房屋等,画好后让同桌把不规则的图形删除一半后重新制作出对称图形。
请生评价:对称图形更美观。
6、综合考察:制作一张偶像海报,元素包括文字、气球、桃心等等。
做得好的老师奖励TFBOYS海报一张。
出示范例:
总结:通过刚才的操作,老师发现同学们学习的很好,都能独立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大家要多加练习,不仅会熟练运用,并且会灵活运用,把这些技能组合运用到作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