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及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512.50 KB
- 文档页数:13
肾结石健康教育一、概述肾结石是指多发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结石成分多见于草酸钙、其次为磷酸钙、尿酸钙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二、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解痉镇痛,排石药物。
2、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3、经皮肾镜取石或钬激光碎石术4、开放手术: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等。
三、术前护理1、入院后禁止吸烟、饮酒、治疗慢性咳嗽,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紧张情绪,增加手术耐受性。
2、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前指导做俯卧位练习,从俯卧位30分钟起逐渐延长至2小时,以提高患者术中体位的耐受性。
3、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以免术中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4、术前晚或术日晨清洁灌肠。
四、术后护理1、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6小时后血压平稳方可睡枕头。
2、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3、肛门未排气前禁食、禁饮,肛门排气后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 饮水量,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4、保持敷料及会阴部清洁,妥善固定好各引流管、防止扭曲、脱落。
5、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全肾切除术者卧床休息3-5天,肾部分切除术者卧床休息1-2周,以防止继发性出血。
注意定时协助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发生。
6、体外冲击波碎石者术后鼓励多饮水,增加尿量,多进行跳跃运动,叩击腰背,促进排石。
用纱布或过滤网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五、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大量饮水,以増加尿量、稀释尿液,可减少尿中晶体沉积。
成人保持每日尿量>2000ml,尤其是睡前及夜间饮水,效果更好。
草酸盐结石病人应限制浓茶、菠菜、巧克力、各种坚果等;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限制各种肉类和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
2、活动与体息:有结石的患者饮水后多活动,以利于结石排出。
3、解除相关因素:尽早解除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因素,可减少结石形成4、留置双J管的护理:留置双J管的患者除多饮水外,应勤排尿,勿憋尿,避免逆行感染,还应避免突然下蹲、负重、四肢同时伸展的运动。
肾及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一、概述肾结石指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大多来自肾脏。
【临床表现】(1)肾结石:肾绞痛、血尿、脓尿;(2)输尿管结石:疼痛和血尿。
【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B超)。
【治疗要点】手术治疗行切开取石术。
二、术前护理1、手术治疗(1)肾绞痛的护理: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病情较重者输液治疗。
(2)促进排石: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作一些跳跃或其他体育运动,改变体位,以增强病人代谢,促进结石排出。
(3)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
(4)术前准备: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尿管结石病人入手术室前需再摄腹部平片定位。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心理护理:向病人讲明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以解除病人恐惧心理,告诉病人术中不能随意移动体位,治疗后出现血尿是正常反应,不必担心害怕。
(2)术前准备:术前3天忌进食易产气食物,术前1天服缓泻剂,术晨禁饮禁食。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恶心呕吐和手术失血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局部组织受损、尿液淤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因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知识。
(二)护理措施1、体外冲击波碎石(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碎石后排尿及排石情况,必要时用纱布过滤尿液,若需再次治疗,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
(2)体位:病人无全身反应可适当活动,经常变换卧位,促进碎石排出。
肾下盏结石可采用头低位,并叩击背部加强排石。
巨大肾结石碎石后应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以利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
(3)营养支持:若病人无药物反应,可正常进食,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
2、手术治疗(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尿液颜色、量及患侧肾功能情况。
(2)体位:术后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利引流:肾实质切开者,卧床2周;经膀胱镜钳夹碎石后,适当变换体位,增加排石。
(3)营养支持: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输液并鼓励病人多饮水达每日3000~4000ml;血压稳定者可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有很大一部分泌尿系统结石属于此类,绝大多数来源于肾,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下落所致。
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少见。
输尿管结石大多为单个,左右侧发病大致相似,双侧输尿管结石占2% ~6%。
临床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发病最高,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
常见症状为低位腰痛,血尿,恶心、呕吐,还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和扩张积水,并危害患肾,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较好。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
而身体的代谢异常、局部病变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饮食不当者、饮水过少者,可由遗传性疾病和环境因素诱发。
形成尿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加:长期卧床、甲亢者的患者尿中钙增加;痛风病人尿酸排出增多;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引起高草酸尿症;家族性胱氨酸尿症病人会出现胱氨酸排出量增加。
尿路梗阻、感染和尿路存在异物均是诱发结石形成的局部因素,梗阻可以导致感染和结石形成,而结石本身也是尿路异物,后者会加重梗阻与感染的程度。
临床上易引起尿路结石形成的梗阻性疾病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
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膀胱颈部狭窄、肾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口膨出、肾盏憩室和马蹄肾等是常见的机械梗阻性疾病。
此外,肾内型肾盂及肾盏颈狭窄可以引起尿液滞留,从而诱发肾结石形成。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和先天性巨输尿管则属于动力梗阻性疾病,同样可以引起尿液的滞留,促进结石形成。
?其主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因为长期久坐于教室、电脑前,缺乏运动,且常用碳酸饮料代替口渴时需要补充的水分,使得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含量和酸度均增加,三者混合作用使形成结石的风险增加。
饮食中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脂肪、嘌呤、草酸、钙等的人群易形成结石。
饮水过少会破坏水摄入量与损失量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尿液中钙和盐的饱和度增加,有利于尿结石的形成。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健康教育泌尿系统结石是肾、输尿管和膀胱等结石的统称,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大于女性。
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标签:泌尿;结石;患者;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状态[1]。
泌尿系统结石是肾、输尿管和膀胱等结石的统称,是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大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梗阻、损伤和感染,其中以梗阻所致肾绞痛为显著特点,疼痛多为突发,且剧烈、难以忍受;始于腰背部或肋腹部,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外阴部放射,并伴有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等症状。
因此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对此我院从门诊就诊、碎石、术后等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部就医的泌尿结石患者400例,其中男271例,女129例,年龄在16-74岁间,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卫生知识宣教,观察组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素质、心理及对结石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获取信息,针对不同的接受能力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1.3 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 健康教育2.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知识的社会化,人们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2]。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开展可使患者主动配合,积极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3]。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4]。
肾结石护理常规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和肾孟中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
肾结石在尿路结石中占有重要地位。
肾结石通常无症状,当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才引起症状,造成血尿或者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
可伴有疼痛、尿路感染、全身性败血症、恶心和呕吐。
患者有突发的严重腰部绞痛或腹痛。
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睾丸或阴茎头,这取决于梗阻部位。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感受,及接受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
避免活动量大,结石位置变换,发生嵌顿,加重痛苦,消耗体力。
如出现肾绞痛,可对症解痉止痛。
3、肾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时卧床休息。
4、适当应用抗生素,嘱患者大量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5、同外科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1、同外科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尿液的观察术后留置肾孟造瘘管、尿管,给予妥善固定,尤其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以防脱出。
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当肾造瘘管引出鲜红色血液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止血药物并夹闭肾孟造瘘。
适当卧床休息,待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变浅后可下床活动。
3、预防尿瘘保持肾造接管及尿管通畅,减轻肾体的张力,促进切口愈合;同时给予静脉营养,能进食者,鼓励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促进组织修复。
4、应用抗生素残余结石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
取石术后需足量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应注意要补足液体量,增加尿量,达到冲洗的作用。
三、主要护理问题(一)感染与可能存留的残余结石有关。
(二)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与肾部分切除后卧床及静脉补液有关。
泌尿系结石护理常规【概述】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
按尿路结石所在部位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指肾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临床以上尿路结石多见。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结石刺激引起的炎症、损伤及平滑肌痉挛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尿石症的预防知识,并采取有利于结石预防的生活方式。
3、潜在并发症:感染、“石街”形成。
【护理目标】1、病人自述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强。
2、病人能够复述尿石症的预防知识,并采取有利于结石预防的生活方式。
3、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
【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与护理1、缓解疼痛:卧床休息,局部热敷,指导病人做深呼吸、放松以减轻疼痛。
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2、促进排石,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在不增加病人心肺负荷及体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跳跃等活动,促进结石的排出。
3、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感染征象。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与护理1、为避免腹部胀气,术前3天禁食易产气的食物,手术日早晨禁食。
2、术后若无不良反应,可正常进食,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若无不适嘱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增加输尿管蠕动。
3、观察并记录初次排尿及排石情况,定时行腹部平片,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4、碎石后肾绞痛的病人,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
5、碎石后出现大量血尿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并观察排尿情况。
6、较大结石碎石后,有可能梗阻尿路,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的改变,嘱病人卧床休息48小时,鼓励其多饮水、更换体位,促进结石的排出。
㈢手术治疗护理1、做好术前准备,并行术前心理护理。
2、术后保持切口干燥,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保持各引流管通畅。
【健康教育】1、注意营养和膳食,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营养。
应多吃些粗粮和素食。
1)草酸盐结石患者应避免吃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如菠菜、香菇、土豆、栗子、浓红茶、咖啡、巧克力、西红柿、草莓、柿子、杨梅等。
日常生活中,结石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人体中好几个部位可以形成结石,但肾结石是最常见的结石疾病。
而肾脏又是人体的排毒器官,将人体摄入的食物分解为身体所属的营养成分供其他器官吸收,不被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则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同时肾脏的健康也关系着人体的生殖健康,有些患者因为肾脏功能不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肾结石的治疗应该遵循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否则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结石逐渐积累会增加治疗难度。
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的溶解性生化产物在人体内逐步积累,并在肾脏中生成的结石,其中包括胱氨酸、磷酸铵镁、尿酸盐、磷酸钙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从而引起肾脏功能紊乱,影响肾脏功能。
草酸钙。
肾结石多发于中年人,在肾结石的早期患者不会感到身体存在不适感,这也就导致肾结石的发病不能被及时发现。
当一些较小的结石进入人体的输尿管时,它们会随意活动,并且会发生剧烈的蠕动,这会导致患者感到剧烈的绞痛,甚至出现尿血,此外,还会有腰部和腹部的偶尔疼痛。
发生急性疼痛的时候,可长达数小时,患者感到明显不适感,另外还会存在尿痛、尿急、尿频、腰痛、畏寒等症状。
对于肾结石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肾积水疾病。
生理护理:肾结石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肾结石疾病的护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出发。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结石大小,所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护理。
如果患者结石较大,在进行碎石手术后,输尿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被大量的碎石堵塞,导致患者发生“石街”或者感染情况,甚至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发生改变。
故此,患者在进行接受治疗后,需要采用侧卧位方式调养,有效促进结石碎石能够随着尿液.实行非开放性手术治疗的病人,在调养时,应该通过适当的卧位来增加结石碎石排除效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应做好对人体影响的监测,尽可能卧床休息,并做好防坠床保护措施,一旦产生疼痛感,应通过护理干预,诱导患者分散注意力,并通过深呼吸,或是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协助患者减轻痛苦,以有效减轻痛苦,从而达到排出体外的目的。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院前健康教育(一)基本常识(1)每日饮水量2000~ 3000m,少食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如马铃薯、菠菜、甜菜、动物内脏、豆类、巧克力、浓茶、咖啡、腌制品等,应注意饮水均衡,睡前饮水 250ml可稀释尿液。
(2)及时治疗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等及肠痿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腹泻,维生素K缺乏等。
(3)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梗阻等疾患,尿道内不要存留异物。
(二)肾、输尿管结石易患因素1.体质因素①遗传因素;②代谢异常:钙、磷、草酸、尿酸、枸橼酸、镁等的代谢异常。
2.生活方式饮水量不足、乳儿乳食缺乏、高嘌呤、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钠、高草酸、高糖、少纤维素饮食等,长期户外作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
3.疾病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柯兴综合征,肠痿或短路手术后,慢性肝胆胰疾病,慢性腹泻,维生素 K缺乏,需长期卧床的疾病、骨瘤、恶性疾患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磺胺、维生素 D中毒;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
院内健康教育(一)入院检查内容1.尿常规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酮体、比重等,是肾脏疾病的初步检查。
留取病人清晨第一次尿送检,因此时尿液较浓,且不受运动及饮食的影响。
2.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等,可协助临床诊断用药。
应采取清晨空腹血送检。
3•心电图、胸透了解心脏及胸部情况,指导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B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与诊断手段,可观察泌尿器官与组织的大小、形态、结构与质地情况。
在做膀胱 B超前应多饮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图像清晰,以利诊断。
5.KUB + IVP 患者术前常规行KUB+IVP,以了解是否合并肾、输尿管积水及了解双肾功能。
摄片前12小时服泻药,禁食含高原子序数药物(如含铋、铁的药物)和使胃肠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粗纤维菜类等。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一)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问题一:术后疼痛控制•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开具合适的镇痛药物,按时按量服用。
•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疼痛加重。
•可采用局部冷敷或热敷缓解疼痛,但避免过度热敷或过度冷敷。
问题二:尿液改变•术后尿液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变成淡黄色至透明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鲜红色或棕色尿液,应及时就医。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尿液刺激。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类饮品,可能会刺激尿液产生更多疼痛。
问题三:尿管留置管护理•根据医嘱,定期更换尿袋,避免尿液滞留。
•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留置管的位置和长度是否适当。
•留置管附近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干燥,避免污染和感染。
•定期检查留置管是否有堵塞或者渗漏,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问题四:饮食调理•饮食应以轻食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多吃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避免食用咖啡因和碳酸饮料,以减少尿液产生。
•少量多餐,避免大量食用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问题五:注意事项•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适量活动有助于消除结石。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B超或X光检查,了解结石情况。
•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尿路感染、发热等,及时就医。
以上是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问题及相应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一定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护理,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问题六:避免尿路感染•保持个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和排尿区域,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避免过度尿憋和频繁憋尿,保持正常的排尿频率。
•注意排尿时的姿势,女性应尽量坐着排尿,男性应尽量站立排尿,以促进尿液的顺利排出。
•注意避免性生活中的感染风险,保持性生活的卫生和安全。
问题七:避免结石复发•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鱼、海鲜等;减少高钙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等。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
程度、尿量、尿液颜色和性状等。
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疼痛控制:病人在结石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的腰背部疼痛,护理人员
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遵照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3.提供适当的液体: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对泌尿道的
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有助于
结石的排出。
4.帮助排石:当结石位于输尿管或膀胱时,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进行
尿道冲洗和排尿,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在操作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的发生。
5.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向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推荐适量的高纤维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帮助预防结石的形成。
6.心理支持:结石病人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恐
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合适的心理支持和关怀,以帮助他
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
7.定期随访:术后或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
包括对尿常规、尿液培养和B超等检查的监测,以及落实治疗方案和饮食
调整等。
总之,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工作涉及到疼痛控制、液体管理、排尿帮助、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等多个方面。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减轻其痛苦和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肾盂积水伴肾和输尿管结石梗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一)术前护理评估
1、健康史既往有无泌尿系结石。
2、身体状况局部:有无腰痛、腹部包块、膀胱刺激征;全身:有无寒战、高
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辅助检查:B超或CT或静脉肾盂造影了解肾积水程度和肾皮质萎缩情况,实验室检查示有无感染、肾功能有无损害,及其损害程度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家属的支持态度
以及家庭经济能力
(二)术后护理评估
肾功能恢复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是否发生肾脓肿、肾衰竭等并发症
【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
2、排尿障碍
3、潜在并发症:肾脓肿、肾衰竭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2、排尿障碍护理清淡少盐饮食,减少水的摄入。
记24小时尿量,量出为入
3、限制剧烈活动,嘱多卧床休息,以免腹部肿物破裂
4、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二)术后护理措施
1、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引流管护理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3、肾功能损害或肾切除患者遵医嘱记24小时尿量,动态监测血常规及血清肾功能变化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肾衰竭征象
【健康教育】
1、嘱病人进食低盐、低蛋白、高热量食物,忌食豆制品。
若出现肾区疼痛、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等现象,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