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40.06 KB
- 文档页数:2
国内外容器苗控根技术研究容器苗是指将树木等植物种植在容器中培育的苗木。
相比于传统的地栽苗和条带苗,容器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根系发达等优势。
在国内外,对于容器苗的控根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首先,容器苗的控根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控制根系的生长方向和增加根系的生长范围。
在控制根系生长方向方面,研究者通过改变容器的形状和结构,调整底部的开孔大小和位置,设计根挡板等方式,使根系朝向期望的方向生长。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根系在特定的区域发育,从而提高根系的利用率和生长效果。
其次,在增加根系生长范围方面,研究者通过刺激根系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发育。
例如,通过人工设置容器的微环境,例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加强风力刺激等,可以使根系生长更为旺盛。
同时,研究者还通过给苗木施加适度的应力,例如适度的人工伤害或者适度的修剪,能够促使苗木的根系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增加根系的生长范围。
此外,控根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容器苗的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研究发现,适度的土壤微生物固定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因此,通过调整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状况,例如引入适宜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或者添加适宜的微生物培养基,可以提高容器苗的生长效果。
最后,容器苗的控根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国内一些著名的苗木基地,例如河北省大名县、江苏省无锡市等,在容器苗的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同时,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和美国普罗维登斯公司,也在容器苗的控根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总之,容器苗的控根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主要包括控制根系生长方向和增加根系生长范围两个方面。
通过调整容器的形状和结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刺激条件,以及调整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状况,可以提高容器苗的生长效果。
在国内外,容器苗的控根技术已经在苗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浅谈容器培育苗木技术【摘要】容器育苗是利用容器装上营养土进行培育苗木的技术。
优点是节约种子,可以大量培育,不受造林季节的影响限制以及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技术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用于裸根造林不易成活的树种。
【关键词】容器;营养;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是指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内培育苗木,具有提高苗木质量,节约圃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等诸多优点。
是半干旱地区发展种苗产业首选技术措施之一。
1.容器袋的选择目前,应用广泛的容器主要有塑料容器、纸杯容器、聚苯乙烯块等容器。
其中纸杯容器又包括蜂窝纸杯,泥炭纸杯。
常用的一般有两种:一是选用聚乙烯朔料袋,一般直径在12-14cm,高16-18cm,厚度在0.005cm;二是纸质营养袋。
在底部扎两排孔(直径0.35-0.40cm)8-10个,以便渗水和透气,折叠纸质营养袋装土方便,节约装土用工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为保护环境,营养袋材料要用降解材料。
2.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要选择质地松软、含盐分低的土壤,这种土壤具有通气、保持水分、保肥性高的特点。
针叶树PH值要在5-7之间。
不能带有草籽、病菌及害虫。
营养土的选择来源要丰富,价格适中。
配置营养土的材料主要有蛭石、泥炭、珍珠岩、森林腐殖土、沙土、腐熟的堆肥、马粪、羊粪以及过磷酸钙等。
材料的选择与配比要根据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材料来源、性质而定。
营养土要本着“省时、省力,和就近取料”的原则,选择质轻、透水、透气性能好,保肥能力强的营养土,如腐殖土(保持水量大,质轻,疏松,透气,有较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松针土、猪羊粪,还有少量过氧酸钙肥料(养分含量高,持水能力强)。
配制方法:用腐殖质土20-30%和松针土50-60%,混合与10-20%猪羊粪,另外每5立方米土加15千克氮肥、18千克磷肥、20千克过氧酸钙肥料。
营养土一定要充分拌匀,肥料要碾碎过筛,要充分发酵。
营养土按以下步骤配制:将培养土基质材料粉碎、过筛。
容器苗育苗技术分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容器苗育苗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容器苗育苗技术利用容器来栽培植物苗木,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根系发达、耐搬运等优点,因此备受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本文将就容器苗育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技术原理、操作要点、适用范围等方面,以期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技术原理容器苗育苗技术是利用容器种植苗木,根据需要进行喷灌施肥、管理,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使苗木在容器中生长和发育的一种育苗技术。
传统育苗技术主要是直接在地块中种植苗木,对土壤要求较高,而容器苗育苗技术则能够独立于土壤,通过控制好容器内的环境条件,为苗木提供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使其在容器内健康成长。
容器苗育苗技术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土壤选择:选择适宜的育苗土壤填充容器,一般选择通透性好、排水性好的土壤,并且需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控制好容器苗育苗区域的光照条件,保证苗木获得足够的光照。
3.温度控制:温度是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苗木的品种特性和生长需要,控制好容器苗育苗区域的温度,保证苗木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
4.水肥管理:通过喷灌、施肥等方式给予苗木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保证其生长需要。
二、操作要点三、适用范围容器苗育苗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植物的育苗需求,尤其适用于旱地、滩涂等地势较差的地区,也适合于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
目前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育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
容器苗育苗技术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育苗方法,对提高苗木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容器苗育苗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不断完善和推广这一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容器苗培育技术的几点探讨容器栽培技术是普通苗圃生产和普通容器栽培的一种替代形式,即把栽有苗木的容器放置于埋在地下的支持容器中,集基质栽培、滴灌施肥技术、覆盖保护等一体的现代工厂化苗木栽培生产系统。
1容器栽培的准备1.1苗圃地的选择苗木容器栽培苗圃地的选择是苗圃建设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苗圃的生产和销售。
因此,苗圃地应选在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的地区。
充分利用废弃地、缓坡,要求排水良好,最好附近有充足水源,以保证苗木生长用水。
1.2设施的准备1.2.1办公用房及库房。
办公用房主要包括办公室、工人休息室等;库房主要用来存放设备、工具、农药、肥料和种子。
肥料和农药最好单独存放在一个库房中,以免腐蚀农具及设备。
有条件的还需建造车库和农机库,以防农机具长期不用而锈蚀。
1.2.2排灌系统。
小的容器苗可用喷灌,而较大的容器苗就需用滴灌,这样有利于节约用水,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同时,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水泵房、输排水系统,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和过多水分的排出。
1.2.3基质堆放场地、装盆场地、设备及农机具。
国外大型苗圃都有一个较大的装盆场地,栽培基质堆放在装盆设备旁边;装盆设备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是圆形或长形。
另外,还应有一个带有装土铲的拖拉机和带有多个平板车的拖车,以大大加快装盆速度和容器苗的运输速度。
国内可根据苗圃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
1.2.4其他设施。
加必要的农具、施肥喷药设备等。
1.3苗床的准备1.3.1苗床的宽度。
容器栽培苗的摆放和地栽苗木一样,其苗床的宽度由整形修剪方式、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和喷灌方式所决定。
为了方便整形修剪,一般容器栽培小灌木苗床的宽度为1~1.50m。
因容器栽培的大苗,尤其是干径在5cm以上的大苗,其株行距都很大,苗木间可以进行各种整形修剪或其他操作,所以苗床的宽度可适当大些,有的苗床宽可达3m。
1.3.2苗床地的处理。
在铺盖覆盖物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彻底除草、铺盖石子和木屑。
这样既有利于排水,又有利于防止杂草的滋生,减少管理费用。
容器苗育苗技术分析容器苗是指在人工控制的室内环境中,将苗木种子或幼苗直接栽培于容器中,通过管理和调控环境来促进苗木生长和发育的一种苗木栽培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地栽苗,容器苗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等优点,因此在现代苗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选材育苗1.种子选择在容器苗育苗中,种子的选取十分重要。
要选择品种好、质量好、萌发率高的种子。
同时要注意保持种子的纯度,避免杂质和病虫害的混入。
2.基质选择容器苗的基质一般选择肥沃、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
可以根据不同的树种和苗木的生长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基质。
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指在种子播种前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方法,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能力。
将种子放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
2.种子浸泡促发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浸泡时间根据不同树种和种子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3.种子破损处理对于种皮较硬的种子,可以用砂纸轻轻磨擦种皮,以破除种皮的抗透性,促进种子的发芽。
三、容器选择容器苗的选择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一般选择容器时要考虑容器的透气性、透光性、保水性和防渗性等因素。
1.透气性容器的底部应有排水孔,保证水分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导致苗木根部腐烂。
容器的侧壁也应具备透气性,以保证苗木根部的氧气供应。
2.透光性透光性好的容器可以促进苗木的光合作用,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
3.保水性容器应具备良好的保水性,能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
四、种子播种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树种和种子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季节是播种的最佳时间。
2.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基质上,然后用细土轻轻覆盖,保证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并保持基质的湿度。
五、苗木管理1.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是容器苗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
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合理控制灌水的量和频率,防止土壤过湿或过干。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探讨3.2 基质配置实际栽培中的栽培基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并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尽量使用那些成本低、来源广、肥力强的;具有较好的保湿性和透水、透气性的;选择量轻、不带病原体和杂质的基质。
基质的配置应该遵循下述的配方:农作物秸秆土应该占到67%、而农家肥的百分比应该在33%左右;要注意先粉碎秸秆,有必要时就过筛;再将各类材料配合均匀。
已经配好的基质,需要先放置一两天,更能促进有机物的更好腐熟,最后对基质进行日光暴晒。
3.3 苗木栽植苗木处理:选用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应进行枝条和根系修剪,剪去弱枝、病虫枝和老根(露新茬),根长控制在15~20cm,裸根栽植。
苗木栽植栽苗最好在阴天或下午进行,栽后先放置在树下或遮阳网下。
为了确保苗木成活,应做到随起随栽。
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假植,尽量减少苗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以防失水过多。
栽植时根底部要垫一定的营养土,边栽边提动,使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然后踩实基质。
注意基质不能太满,离容器上边缘5cm左右为宜,以便于浇水。
3.4 支撑固定容器苗的根系主要集中于容器内,且高出地平面,苗木根系自身不足以固定苗木,特别是有大风的地方。
在废弃耕地上育苗,首先要整平土地、压实垫砖、挖坑栽柱。
柱子采用粗10 cm、高240cm 的钢管,底部用水泥坑柱,另加顶柱加固,200 cm 处固定一长300cm 的横担,成“十”字形,平均拉4 根钢丝绳,间隔75 cm,每两个柱间留出1 条宽1m 的生产路。
把栽植好的容器苗木分类,一字排在钢丝绳下,用特制塑料绑扣,将树干固定在钢丝绳上,以防风刮。
单行放置应用支架固定。
如有条件,统一安装滴灌设施,1 个容器1 个滴头。
3.5 控根容器苗的水肥管理控根容器苗浇水次数、浇水量要随季节、天气、基质类型、苗木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浇水要浇透,避免上湿下干。
苗木新栽入控根容器一段时间内,需水量较大,由于控根容器四周都有通气孔,加上基质透水性强,新栽苗木要连续数天浇水,夏天6月~8月15日隔2~3天就要喷1次水,阴雨天除外。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控根容器育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装有基质的控根容器来栽植苗木的一种快速培育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大规格苗木培育与移栽,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生根量大、苗木移栽方便、移栽成活率高、可反季节全冠移植等优势。
现将大规格绿化苗木的控根容器栽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1、控根容器聚乙烯材料制作,由侧壁、插杆(或螺栓)和底盘3个部件组成。
使用时将各部件组装起来即可,在大规格苗木生产实践中,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底盘。
底盘为筛状构造,独特的设计形式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能。
侧壁为凹凸相间状,外侧顶端有小孔。
当苗木根系向外生长时,由于”空气修剪”作用,促使根尖后部萌发更多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极大地增加了侧根数量。
2、栽植地的整理栽植前需要平整栽植地,并建设取水源,在降雨量较大的区域,相隔一定距离需挖排水沟。
3、基质配置在实际生产中,栽培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下列条件: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透气、透水;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栽培基质分为营养土、无土基质和混合基质。
这里介绍几种配方:火烧土67%、堆肥33%;泥炭土、火烧土、黄心土各1/3;黄心土50%、火烧土48%、过磷酸钙2%。
先将按配方准备好的材料粉碎,必要时进行过筛;然后按比例将各种材料混合均匀;配置好的基质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腐熟;最后进行基质消毒。
4、苗木栽植前处理苗木种类宜选用名、特、新,且价格较高的品种。
苗木栽植之前应进行枝条和根系修剪,枝条修剪时把内膛枝、弱枝、病虫枝剪去,根系修剪应剪去老根,露新茬。
移植苗木的土球规格应根据树种特性、规格大小、土壤条件等具体考虑。
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栽植时要做到适时适树,并保持苗木的新鲜度,尽量减少苗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以防失水过多,必要时要搭遮阴网。
5、栽植根据土球大小和苗木规格等情况确定控根容器的规格,一般情况下,控根容器的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40厘米至50厘米。
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成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9期摘要作为当今世界先进的实用技术,容器育苗技术主要是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用特定的容器装入基质进行育苗培育的方式。
我国的育苗一般是在塑料大棚、温室中进行保护育苗,本文简要介绍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应用,以期使读者对控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促进其在我国育苗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容器育苗;控根技术;问题;应用中图分类号 S723.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85-01在发展林业育苗的过程中,应用控根技术是解决容器育苗根系畸形生长的主要方法,虽然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比较早,但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目前,在容器育苗中,主要是解决根系畸形的问题,有良好的生长和根系发展空间才能提高树苗质量。
1 容器育苗中存在的问题1.1 育苗技术复杂容器育苗技术不仅在育苗条件上有严格要求,而且在育苗管理上也要求合理的苗木规格。
目前,在容器育苗中,我国小型的育苗方式比较集中,若要采取更高质量的育苗技术,相对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我国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使育苗技术在生态发展与实践经验中得到提升。
1.2 育苗成本高发达国家在成熟的育苗技术中,其容器工业生产成本比较高,我国也不例外。
相对于裸根苗来说,其成本比容器育苗成本低。
由于容器育苗的体积和重量比裸根苗大,增加了运输费用,而且在造林地上的容器苗集中,短途上增加了劳动力和除草抚育成本[1]。
近几年国外容器育苗的发展速度减慢,主要还是育苗成本高、技术相对较低影响的结果。
1.3 造林效果不稳定在发展容器育苗过程中,由于容器育苗的根系保存完整,栽植后的缓苗期相对较短,理论上认为其造林成活率应该比裸根苗高。
但实践调查显示,裸根苗与容器育苗的造林成活率相同,特殊条件下还会出现裸根苗生长成活率较高的现象。
例如在德国进行造林效果的试验中,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其结果也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容器中发展的根苗形体比较小、根部脆弱,干旱地区的成活率较低。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容器育苗是一种利用容器来栽培植物的育苗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地面直接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具有很多优势,如节约空间、控制环境条件、提高苗木质量等。
以下是容器育苗的一些要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容器。
常用的容器有塑料盆、托盘、苗床等。
选用的容器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湿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要考虑容器的尺寸和深度,以适应不同种植物的需求。
其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要选择富含养分、排水良好的培养基。
一般可以选用腐殖质、园土、河沙等材料进行配制,也可以购买市售的育苗土。
为了保证育苗土的质量,可以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再次,控制育苗环境。
容器育苗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但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需要注意光照、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对于光照条件,太阳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室内光线不足,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
温度一般要在适宜种植的范围内,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最适温度要求。
湿度方面,保持适度的湿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但也不能过湿,以免引起病菌滋生。
然后,进行适时的播种。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季节。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浸泡、发芽处理,以促进发芽率和苗木生长。
最后,合理施肥和管理。
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定期给苗木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一般可以选择少量的慢释肥料或有机肥料,在种植过程中适时进行补充。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除杂草、病虫害和落叶等,保持环境整洁,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综上所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培养基,控制育苗环境,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植物和育苗目的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好的育苗效果。
浅谈容器苗的培育技术0引言栽植容器苗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造林技术,尤其是对于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的巴里坤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效果更好。
1容器苗的培育方法1.1幼苗移植法将一年生裸根苗植入容器袋内,第2年或第3年再出圃,这种方法使苗木经历了两次缓苗期,且苗木根系与土壤的紧实度不是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活率。
1.2直接播种法将林木种实直接播人容器袋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损伤,不窝根,对造林地适应能力强,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既延长了造林时间,又提高了成活率。
2直接播种法培育容器苗方法2.1容器和培养基的选择育苗容器的选择要根据树种、育苗期限、育苗方法、所需苗木的规格等不同要求进行。
为了避免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要选择有引导根系生长的突起棱的容器,当根系长到容器壁时,沿突起棱向下生长而不会在容器内盘旋;或选择在壁上留下边缝的容器,当苗木侧根长到边缝接触到空气时,根尖停止生长,同时又促进形成更多须根,而不会形成盘旋根生长。
培养基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营养土,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培养基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有较强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不带杂草和有害生物,用之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
目前,主要采用天然土壤或腐熟有机肥和化肥配置而成,一般天然土壤占50%~60%,或腐熟有机肥占37%~47%,过磷酸钙占3%为宜。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采用泥碳和蛭石1:1或3:2的混合物做容器苗的培养基质效果会更好。
2.2播种播种育苗必须采用良种,种子品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二级以上。
播种前,催芽消毒。
容器装满培养基后,放在用木材、竹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
每个容器播入2~3粒种子,播在容器中央,播后覆细土1~3cm,微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标准,覆土后要立即浇水。
2.3浇水适时适量浇水。
播种后第1次浇水要充分,出苗期和幼苗期浇水要适量、勤浇,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要量多次少,在培养基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浅谈苗圃育苗及容器育苗法1. 引言1.1 苗圃育苗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苗圃育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苗圃育苗是指在专门的苗圃场地进行种植和培育幼苗的过程。
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苗圃育苗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幼苗的生存率。
在苗圃中,可以对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幼苗的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发育,使幼苗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健康的苗苗。
苗圃育苗在疾病防治和品质改良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苗圃中,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通过对种子的精选和培育,可以选育出高产高质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苗圃育苗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苗圃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苗圃育苗这一环节,不断探索改进苗圃育苗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字数:262】2. 正文2.1 苗圃育苗的基本原则苗圃育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种植和管理,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育。
在苗圃育苗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选择适宜的育苗基地。
苗圃的选址应当避免低洼地带和病虫害频发的地区,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
其次是选择适宜的育苗土壤。
育苗土壤应当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且含有适量的养分和微生物,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者是选用健康的种子或苗木。
种子应当经过消毒处理,苗木应当无病虫害,选用品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要合理浇水、施肥和管理。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养分供应,避免水分和养分过多或过少,及时除草、松土、翻土等管理措施。
最后是合理控制病虫害。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避免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以上是苗圃育苗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后续的生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容器苗育苗技术分析容器苗育苗技术是指利用容器种植方法进行制作树、花、草等各类植物的苗木。
相对于传统的田间地头直接大田定植方法,容器苗育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一、优点:1、灵活多样,可适应各类土质,如砂质、黏土、石灰土、酸性土等环境。
2、节约土地,便于移植和销售,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3、良好的品种实生,具有集中生产能力,增加了苗木产业的竞争优势。
4、易于管理,可以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二、技术要点:1、选择容器。
常规的容器有塑料袋、塑料盆、膜袋等,选择容器应根据所种植植物的习性、根系的大小等因素业进行选择。
2、做好基质。
基质是指栽培植物所使用的土壤和营养物质,对保证苗木的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
基质可根据植物喜好等选择不同的调配方式。
3、适宜的肥料使用。
肥料的种类应该根据所种植植物的特殊情况而定。
施肥的时间可以根据植物生长周期来确认。
4、科学的灌溉。
很多的苗木品种都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是过度的灌溉会导致根系受到伤害,所以正确的灌溉量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灵活变化。
5、注意管理。
养护过程包含了除草、除虫、修剪等各个方面,也应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
比如不适合阳光直射的植物,宜在较荫蔽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
6、正确的移栽。
移栽在插秧期内非常重要,操作时应该考虑秧苗的大小、根系的体积等因素,以确保移栽后的植株在短时间内能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容器苗育苗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省内的苗木生产企业,为苗木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提升了苗木的品牌形象和生产效益。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由于容器育苗容器中土壤少,空间小的特点,其育苗方法与技术标准与露地育苗极不相同,它深化了露地育苗方法,是一种高集约化的栽培技术。
(一)容器育苗的苗龄与出圃标准露地育苗苗龄南方为一年,北方寒冷地区有些树种需2-3年。
容器育苗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一般认为容器的苗龄在8-12周就可以了,广东、广西、江西南部采用秋季育苗,春季造林或早春育苗,雨季(6月)造林。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容器苗高度10-15cm,以形成根团为准则。
(二)育苗技术措施容器内营养土要求填满,夯实以后,营养土装至容器的4/5左右,夯实标准以营养土不会从底部排水孔漏出为度。
1、温床催芽、芽苗移栽(1)温床催芽容器育苗为减少空杯率,必须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
近几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育苗经验,逐步摸索出具有重大育苗技术突破的“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并在湿地松、火炬松、雪松、罗汉松、金钱松、红楠、刨花楠等树种育苗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a 筑温床:温床筑在容器育苗地附近,选择平坦,向阳、避风近水源但不积水的地段。
四周开排水沟,用砖砌墙框,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催芽床东西向排列,床北墙高50cm,床南墙30cm,床两端砌成斜面,南北两墙每隔50cm对称留一个小口,放置木棍,以承农膜。
床内先垫铺5cm厚的卵石,卵石上铺15cm厚的河沙(河沙用0.3%硫酸铜或0.1%新洁尔灭消毒)。
b 播种时间:江西大多采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
c 种子处理:温水浸种24-72小时然后用45℃用0.15%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
d 播种数量:每平方米床床面播0.2-0.25kg种子。
e 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拍平,种子均匀播在温床上,用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覆沙后用洒水壶洒水,淋湿。
f 覆盖农膜:将农膜盖在木棍或拱起弧形竹片上,四周压实保温。
g 催芽管理:晴天揭膜淋水三次,上午一次,下午二次,阴天淋水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容器苗育苗技术分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容器苗育苗技术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容器苗育苗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容器进行苗木育苗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田间育苗方式,容器苗育苗技术具有节水、节地、节工、细胞移植率高等优势。
本文将就容器苗育苗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分析。
一、技术原理容器苗育苗技术是一种利用容器进行苗木育苗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容器、合理配置基质和控制苗木生长环境三个方面。
1. 合理选择容器容器苗育苗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选择容器。
根据不同的苗木种类和育苗目的,可以选择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容器。
对于生长较为缓慢的苗木,应选择较大的容器,以保证其生长空间;而对于生长迅速的苗木,则可以选择较小的容器,以便于进行管理和移栽。
2. 合理配置基质合理配置基质是容器苗育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透水性。
通常可以选择珍珠岩、腐殖土、腐植土等为基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例混合。
合理配置基质可以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 控制苗木生长环境在容器苗育苗技术中,需要对苗木的生长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方面。
在育苗过程中,应根据苗木的实际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其生长环境,提高其生长率和存活率。
二、技术方法在实际的育苗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进行容器苗育苗。
1. 露地育苗露地育苗是指将容器苗放置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育苗。
这种方法适用于苗木生长迅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在进行露地育苗时,需要注意控制水分和温度,避免苗木出现枯萎和冻害等情况。
2. 大棚育苗3. 堆肥育苗堆肥育苗是指将容器苗放置在堆肥堆中进行育苗。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养分需求较大的苗木品种。
通过放置在堆肥堆中,苗木可以吸收堆肥中的丰富养分,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4. 循环灌溉育苗循环灌溉育苗是指通过循环灌溉系统为容器苗提供适量的水分。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由于容器育苗容器中土壤少,空间小的特点,其育苗方法与技术标准与露地育苗极不相同,它深化了露地育苗方法,是一种高集约化的栽培技术。
(一)容器育苗的苗龄与出圃标准露地育苗苗龄南方为一年,北方寒冷地区有些树种需2-3年。
容器育苗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一般认为容器的苗龄在8-12周就可以了,广东、广西、江西南部采用秋季育苗,春季造林或早春育苗,雨季(6月)造林。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容器苗高度10-15cm,以形成根团为准则。
(二)育苗技术措施容器内营养土要求填满,夯实以后,营养土装至容器的4/5左右,夯实标准以营养土不会从底部排水孔漏出为度。
1、温床催芽、芽苗移栽(1)温床催芽容器育苗为减少空杯率,必须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
近几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育苗经验,逐步摸索出具有重大育苗技术突破的“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并在湿地松、火炬松、雪松、罗汉松、金钱松、红楠、刨花楠等树种育苗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a 筑温床:温床筑在容器育苗地附近,选择平坦,向阳、避风近水源但不积水的地段。
四周开排水沟,用砖砌墙框,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催芽床东西向排列,床北墙高50cm,床南墙30cm,床两端砌成斜面,南北两墙每隔50cm对称留一个小口,放置木棍,以承农膜。
床内先垫铺5cm厚的卵石,卵石上铺15cm厚的河沙(河沙用0.3%硫酸铜或0.1%新洁尔灭消毒)。
b 播种时间:江西大多采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
c 种子处理:温水浸种24-72小时然后用45℃用0.15%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
d 播种数量:每平方米床床面播0.2-0.25kg种子。
e 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拍平,种子均匀播在温床上,用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覆沙后用洒水壶洒水,淋湿。
f 覆盖农膜:将农膜盖在木棍或拱起弧形竹片上,四周压实保温。
g 催芽管理:晴天揭膜淋水三次,上午一次,下午二次,阴天淋水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探讨发表时间:2017-08-16T10:38:41.2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郭春江[导读] 控根容器育苗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通过控制植根部的生长为中心的育苗技术。
广西三实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控根技术是解决容器育苗根系畸形生长的主要方法,具有传统容器育苗技术所没有的优点,能够使根朝着更粗更大的方向发展,可以为苗木生长提供更多营养物质。
容器育苗控根有物理法、空气法和化学控根法。
物理控根法和空气控根法花费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化学控根法造价低廉,运用比较广泛。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包括:基质配置、支撑固定、水肥管理。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控根容器的作用,就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控根;容器;育苗;栽培控根容器育苗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通过控制植根部的生长为中心的育苗技术,它主要得益于育苗容器别具特色的设计以及营养土科学合理的配方,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控根培育的育苗方法。
控根容器育苗法能使苗木在短时间里生成大量的根,苗木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尤其适合应用在新品种和名特优品种上,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1 控根容器简介“控根容器育苗”也被叫做“控根器”,这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苗木的根系生长为手段和目的的新型育苗技术,能用在花卉以及农作物等苗木的育苗上。
构成控根器的主要材料是聚乙烯,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侧壁、插杆与底盘。
在实际运用中,只要把各部分加以组合就能使用,当生产大批量的苗木时,往往较少用到底盘。
底盘常常是筛子形状,此构造可降低根部出现病变的可能性,并能有效防止根部盘绕。
控根器优点较多:1.1 控根容器可以有效的促进增根控根容器的内部设置有特殊的薄膜,内壁凸凹相间,容器的外顶部顶端突出位置设置气孔,种苗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只要跟侧壁中小孔中的空气或者内壁接触到,根尖就会马上停止生长,继而会在根尖的后部位置生长出三个新根;而这三个新根一旦跟内壁活着侧壁小孔中的空气接触,又会马上停止生长,并且每个根又会萌发出三个新根,因此,根的总数量要高出使用常规方法育苗根的二三十倍。
1.2 加快苗木的生长控根器独特的构造设计,使得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空气的“修剪”,从而使得苗木茂盛、粗壮的生长,能够存贮更多的养料,为苗木今后的生长奠定好的基础。
最终使得苗木的培育时间比传统容器培育时间少了三成到五成。
1.3 移栽的成活率高移栽控根器中的苗木比较方便,只需拧下螺栓就能直接将土和苗木分离,进行实施移栽,不会伤到苗木。
控根器所培育出来的根系相当发达,养分充足,能够满足初期的营养需求,移栽后短时间后就能成活,相关的实践表明,控根器所培育出的苗木成活率在98%以上,且移栽后不必像常规育苗法一样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有效的节约了资金,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 容器育苗控根方法2.1 空气控根法空气控根就是把一些根留在容器外面,让其跟空气接触自然生长,通过不供给水分最终阻止根系生长。
但是这种控根方法在夏天使用,必须浇灌大量的水;在冬季使用,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
因此此种方法不但浪费了资源,还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国内研究院就这一情况制作了无纺材料构成的轻质网袋容器,主要运用在小容器育苗中,但是此不适合大型苗木。
空气控根法在国内的运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2.2 物理控根法物理控根法就是通过运用物理方法来控制根系的成长,就是将聚丙烯等化学织物做成育苗容器,确保材料形成适当大小的孔径,能够使较细苗木可以穿过容器顶端,以此达到控制根系变大变粗的目的,并且阻止碳水化合物运至容器外部,更好的修剪根顶端,对于技术的要求高。
2.3 化学控根化学控根是一种价廉、运用广泛的方法。
化学控根主要是运用含铜离子的碳酸铜在育苗容器的内部进行涂抹,容器苗的根部接触到碳酸铜,生长就将会被抑制,从而产生更多侧根。
这种抑制根生长的作用不仅能够修剪根的顶部,而且还能促进更多的侧根的生长,是对苗木既无害又能使容器苗根系发达的好方法。
这种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虽然应用工艺相对简单﹑价格低廉,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微生物。
3 控根容器育苗的栽培要点3.1 整理栽植地土地的松整对于苗木的生长十分有利,在移栽前应该平整好土地,并设置好取水源。
对于栽种地区的降雨量大,则应该每隔一段时间挖设排水沟。
3.2 基质配置实际栽培中的栽培基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并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尽量使用那些成本低、来源广、肥力强的;具有较好的保湿性和透水、透气性的;选择量轻、不带病原体和杂质的基质。
基质的配置应该遵循下述的配方:农作物秸秆土应该占到67%、而农家肥的百分比应该在33%左右;要注意先粉碎秸秆,有必要时就过筛;再将各类材料配合均匀。
已经配好的基质,需要先放置一两天,更能促进有机物的更好腐熟,最后对基质进行日光暴晒。
3.3 苗木栽植苗木处理:选用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应进行枝条和根系修剪,剪去弱枝、病虫枝和老根(露新茬),根长控制在15~20cm,裸根栽植。
苗木栽植栽苗最好在阴天或下午进行,栽后先放置在树下或遮阳网下。
为了确保苗木成活,应做到随起随栽。
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假植,尽量减少苗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以防失水过多。
栽植时根底部要垫一定的营养土,边栽边提动,使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然后踩实基质。
注意基质不能太满,离容器上边缘5cm左右为宜,以便于浇水。
3.4 支撑固定容器苗的根系主要集中于容器内,且高出地平面,苗木根系自身不足以固定苗木,特别是有大风的地方。
在废弃耕地上育苗,首先要整平土地、压实垫砖、挖坑栽柱。
柱子采用粗10 cm、高240cm 的钢管,底部用水泥坑柱,另加顶柱加固,200 cm 处固定一长300cm 的横担,成“十”字形,平均拉4 根钢丝绳,间隔75 cm,每两个柱间留出1 条宽1m 的生产路。
把栽植好的容器苗木分类,一字排在钢丝绳下,用特制塑料绑扣,将树干固定在钢丝绳上,以防风刮。
单行放置应用支架固定。
如有条件,统一安装滴灌设施,1 个容器1 个滴头。
3.5 控根容器苗的水肥管理控根容器苗浇水次数、浇水量要随季节、天气、基质类型、苗木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浇水要浇透,避免上湿下干。
苗木新栽入控根容器一段时间内,需水量较大,由于控根容器四周都有通气孔,加上基质透水性强,新栽苗木要连续数天浇水,夏天6月~8月15日隔2~3天就要喷1次水,阴雨天除外。
林场利用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苗子长势很好。
控根容器育苗是在根系受限的体积内进行育苗,基质集中于小范围的封闭式容器内,从外部土壤中吸收到的养分较少,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在日常养护中通常用的是液体肥料。
特别是春天,此季节是植株旺盛生长期,施肥能及时供给植株生长需要的养分,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既可使植株枝叶茂盛,还利于生根。
在使用化肥的同时,还可以施一些腐熟的圈肥,这样不仅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苗木全面吸收养分。
3.6 控根容器苗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是控根容器的重要一环,当最低气温达一25℃以下时,不采取保护措施,控根容器苗的根系会受到冻伤,影响来年的生长。
可采取以下方法解决:一是土埋法:立冬过后,挖好地沟,深25em,将容器苗规则地排放在一起,周围培上土,浇透水。
二是覆盖法:将控根容器的苗木集中一起,用锯末、草苫、秸秆覆盖容器表面。
对不耐寒的小容器苗木、名贵苗木需要移入温室或防寒棚。
进入冬季,浇水量要少,适当控水,温度降到0℃左右时要浇防冻水。
控制氮肥的用量,可以施一些磷肥或土杂肥来提高容器苗木的抗寒能力。
入冬后,最好不要进行修剪,因为修剪会促使芽的分化和苗木的生长,致使容器苗的抗寒能力下降,产生的伤口要到春季才能愈合。
而在冬季,伤口很容易发生腐烂而降低树势。
对预防冻害最有效的办法是包干涂白:在控根容器苗主干周围捆上稻草或草绳缠绕,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包住树干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空气的流动;用石硫合剂涂白,既可以防止冻害也可以防止虫害。
综上,近年来控根技术研究的重点是控根容器的改造,控根容器的控根效果和对苗木质量的影响,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就当前三种育苗方法来看,化学控根是最经济、也是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因此,把容器苗跟化学控根结合,避开化学控根的不足,将成为今后容器育苗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1]王建成.GGR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松容器育苗中的对比试验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2):25—27.[2]徐金燕,尚新业,吉小敏.阿月浑子不同基质的容器育苗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50—52.[3]尹晓阳,李德芬,金天喜,朱忠荣,韦小莉.云南樟、刺槐不同基质容器育苗比较试验[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22(2):122—126.[4]郁书君,汪天,金宗郁,李贞植.白桦容器栽培试验(I)一最适基质配方的筛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3(1):24—28.[5]章银柯,包志毅.园林苗木容器栽培及容器类型演变[J].中国园林,2005,(4):55—58.[6]苑兆和,尹燕雷.大规格园林苗木双容器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161(6):42—43.[7]彭祚登,刘彦明,杨会英.秸秆容器育苗效果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