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11
几种常见事件的概率一、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假设一次试验中共有n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如果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n m m ≤种,那么事件A 的概率()nm A P = 如:从一副52张(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取1张,恰为黑桃的概率为二、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一)假设B A ,是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记B A ,有一个发生的事件为B A +,那么事件B A +的概率()()()B P A P B A P +=+如:(1)掷一枚骰子,出现点数为2或5的概率为(2)从一副52张(无大小王)的牌中取1张,恰为J 或Q 或K 的概率为(二)对立事件如果两个互斥事件B A ,必有一个发生,那么B A ,叫做对立事件事件A 的对立事件记作A ,且有()()1=+A P A P如:打靶,击中目标和未击中目标;掷骰子,出现点数为奇数和出现点数为偶数三、相互独立事件(发生与否互不影响)同时发生的概率假设B A ,是相互独立事件,记B A ,同时发生的事件为B A ⋅,那么()()()B P A P B A P ⋅=⋅如:(1)掷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的概率为(2)掷三枚骰子,分别出现3,2,1点的概率为四、独立重复试验(同一个试验的重复,且相互独立)的概率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的概率是P ,那么事件A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k n k k n n p p C k P --=1如:掷一枚硬币5次,恰有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五、练习1、假设一枚骰子掷一次,出现的点数为奇数叫做事件A ,那么()=A P2、任选一个两位数,它恰好是11的整数倍的概率是3、从5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出3名代表,选出的代表全是女生的概率是4、甲、乙两人各自向同一目标射击一次,若甲击中目标的概率是7.0,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6.0,则(1)恰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是(2)击中目标的概率是5、连续掷两枚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6、五个人站成一排照相,甲、乙两人恰好站在两边的概率是7、从分别写有E,,,的5张卡片中任取2张,这2张上的字母按字母顺序、DCBA,恰好相邻的概率是8、在车间里工作着6名男工和4名女工,根据工牌号码随机地选择7名,则选择的人中恰有3名女工的概率为9、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出5台,求其中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2台的概率。
概率统计(理)典型例题选讲(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 (A )=)()(I card A card =nm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① 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② 设所求事件A ,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③ 依公式()m P A n=求值;=6)=.=9)=.??.???则期望Eξ=6×+9×+12×=7.8,????方差Dξ=(6-7.8)2+(9-7.8)2+(12-7.8)2=3.36.2.(2010江西)某迷宫有三个通道,进入迷宫的每个人都要经过一扇智能门.首次到达此门,系统会随机(即等可能)为你打开一个通道.若是1号通道,则需要1小时走出迷宫;若是2号、3(Ⅰ)(Ⅱ)解:(,(Ⅱ)(小时).3.(2009ξ的(Ⅰ)(Ⅱ)诉2ξ∴A表示“两个月内有一个月被投诉2次,另(2)设事件A表示“两个月内共被投诉2次”事件1A表示“两个月内每月均被投诉12次”外一个月被投诉0次”;事件2则由事件的独立性得故该企业在这两个月内共被消费者投诉2次的概率为0.174.(浙江省温州市2010届高三八校联考(理))甲乙两队参加某知识竞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32,乙队中3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1,32,32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乙队的总得分.(Ⅰ)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Ⅱ)用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3”这一事件,用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A B P ?【答案】:(1)1111(2)(P η∴P 5..已知只有,且(Ⅰ)(Ⅱ)用分数表示6.一辆车模25,需要10秒钟,一辆左转去北向的车模驶出停车线需要20秒钟,求: (Ⅰ)前4辆车模中恰有2辆车左转行驶的概率;(Ⅱ)该车模在第一次绿灯亮起时的1分钟内通 过该路口的概率(汽车驶出停车线就算通过路口). 【答案】(Ⅰ)设前4辆车模中恰有2辆左转行驶为事件A,则()222432216()()55625P A C =⨯=(Ⅱ)设该车在第一次绿灯亮起时的1分钟内通过该路口为事件B,其中4辆车模均直行通过路口为事件1B ,3辆直行1辆左转为事件2B ,则事件1B 、2B 互斥.7.(2009高考(湖北理))一个盒子里装有4张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2,3,4,5;另一个盒子也装有4张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3,4,5,6。
专题22高中数学概率的问题【知识总结】1.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事件A 包含的样本点数试验的样本点总数. 2.独立重复试验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P n (k )=C k n p k (1-p )n -k ,k =0,1,2,…,n .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若A ,B 相互独立,则P (AB )=P (A )·P (B ).4.互斥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若事件A ,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P (A -)=1-P (A ).5.条件概率公式设A ,B 为随机事件,且P(A)>0,则P (B |A )=P (AB )P (A ). 【高考真题】1.(2022·全国乙理)从甲、乙等5名同学中随机选3名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则甲、乙都入选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2.(2022·全国甲理) 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选4个,则这4个点在同一个平面的概率为________. 3.(2022·全国甲文) 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概率为( )A .15B .13C .25D .23 4.(2022·新高考Ⅰ) 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则这2个数互质的概率为( ) A .16 B .13 C .12 D .235.(2022·全国乙理) 某棋手与甲、乙、丙三位棋手各比赛一盘,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该棋手与甲、 乙、丙比赛获胜的概率分别为123, , p p p ,且3210p p p >>>.记该棋手连胜两盘的概率为p ,则( ) A .p 与该棋手和甲、乙、丙的比赛次序无关 B .该棋手在第二盘与甲比赛,p 最大 C .该棋手在第二盘与乙比赛,p 最大 D .该棋手在第二盘与丙比赛,p 最大【题型分类】题型一 古典概型1.(2021·全国甲)将4个1和2个0随机排成一行,则2个0不相邻的概率为( )A .13B .25C .23D .452.已知多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A ,B ,C ,D 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规定:如果选择了错误选项就不得 分.若某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某考生随机选了两个选项,则其得分的概率为( )A .12B .310C .16D .3113.有4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小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现每次有放 回地从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直到标有偶数的球都取到过就停止.小明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在第4次停止摸球的概率,利用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数,每1组中有4个数字,分别表示每次摸球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21组随机数:1314 1234 2333 1224 3322 1413 31244321 2341 2413 1224 2143 4312 24121413 4331 2234 4422 3241 4331 4234由此可以估计恰好在第4次停止摸球的概率为( )A .23B .13C .27D .5214.从4双不同尺码的鞋子中随机抽取3只,则这3只鞋子中任意两只都不成双的概率为( )A .114B .37C .47D .345.定义:abcde =10 000a +1 000b +100c +10d +e ,当五位数abcde 满足a <b <c ,且c >d >e 时,称这个 五位数为“凸数”.由1,2,3,4,5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120个,从中任意抽取一个,则其恰好为“凸数”的概率为( )A .16B .110C .112D .1206.《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有这样一道题:齐王与田忌赛马,田忌的上等马劣于齐王的 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现两人进行赛马比赛,比赛规则为:每匹马只能用一次,每场比赛双方各出一匹马,共比赛三场.每场比赛中胜者得1分,否则得0分.若每场比赛之前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所用之马,则比赛结束时,田忌得2分的概率为________.7.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 为阳爻“——”和阴爻“— —”,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516B .1132C .2132D .11168.“六艺”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已知某人觉得“君子不学礼无 以立”,而其两个孩童对“数”均有浓厚兴趣,该人依据自己能力,只能为每个孩童选择六艺中的四艺进行培养,若要令该人和两个孩童对所选的四艺都满意,那么两个孩童至少有一个选到“御”的概率为( )A .12B .34C .59D .459.甲、乙、丙三人被系统随机地预约到A ,B ,C 三家医院接种新冠疫苗,每家医院恰有1人预约.已知 A 医院接种的是只需要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B 医院接种的是需要打两针的灭活新冠疫苗,C 医院接种的是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问:甲不接种只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且丙不接种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概率等于( )A .13B .23C .12D .1910.北斗导航系统由55颗卫星组成,于2020年6月23日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全面投入使用.北斗七星自古是我国人民辨别方向判断季节的重要依据,北斗七星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其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一名天文爱好者从七颗星中随机选两颗进行观测,则玉衡和天权至少一颗被选中的概率为( )A .1021B .1121C .1142D .521题型二 相互独立事件与独立重复试验11.(2021·新高考全国Ⅰ)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 )A .甲与丙相互独立B .甲与丁相互独立C .乙与丙相互独立D .丙与丁相互独立12.某国产杀毒软件的比赛规则为每个软件进行四轮考核,每轮考核中能够准确对病毒进行查杀的进入下一轮考核,否则被淘汰.已知某个软件在四轮考核中能够准确杀毒的概率依次是56,35,34,13,且各轮考核能否通过互不影响,则( )A .该软件通过考核的概率为18B .该软件在第三轮考核被淘汰的概率为18C .该软件至少能够通过两轮考核的概率为23D .在此次比赛中该软件平均考核了6524轮13.甲、乙两个球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共赢得三场比赛的队伍获胜,最多比赛五局),每场球赛无平局.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场安排为“主客主主客”.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相互独立,则甲队以3∶2获胜的概率为________.14.小明在做一个与扔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有关的游戏,规定:若骰子1点或2点向上,则小明前进1步,若骰子3点或4点向上,则小明前进2步,若骰子5点或6点向上,则小明前进3步.小明连续扔了三次骰子,则他一共前进了8步的概率是( )A .127B .227C .19D .2915.在一次“概率”相关的研究性活动中,老师在每个箱子中装了10个小球,其中9个是白球,1个是黑球,用两种方法让同学们来摸球.方法一:在20箱中各任意摸出一个小球;方法二:在10箱中各任意摸出两个小球.将方法一、二至少能摸出一个黑球的概率分别记为p 1和p 2,则( )A .p 1=p 2B .p 1<p 2C .p 1>p 2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6.(多选)甲、乙两人练习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12和13,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目标恰好被命中一次的概率为12+13B .目标恰好被命中两次的概率为12×13C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12×23+12×13D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1-12×2317.甲、乙两人进行象棋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当一人先赢3局时获胜,比赛结束).棋局以红棋与黑棋对阵,两人执色轮流交换,执红棋者先走.假设甲执红棋时取胜的概率为23,执黑棋时取胜的概率为12,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且没有和局.若比赛开始,甲执红棋开局,则甲以3∶2获胜的概率为________.18.如图,已知电路中3个开关闭合的概率都是12,且是相互独立的,则灯 亮的概率为( )A .38B .12C .58D .7819.甲、乙两队进行排球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比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可知在每一局比赛中,甲队获胜的概率为23,乙队获胜的概率为13.若前两局中乙队以2∶0领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甲队获胜的概率为827;②乙队以3∶0获胜的概率为13; ③乙队以3∶1获胜的概率为29;④乙队以3∶2获胜的概率为49. 20.甲、乙两运动员进行乒乓球比赛,采用7局4胜制.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运动员为胜方,但打到10平以后,先多得2分者为胜方.在10平后,双方实行轮换发球法,每人每次只发1个球.若在某局比赛中,甲发球赢球的概率为12,甲接发球赢球的概率为25,则在比分为10∶10后甲先发球的情况下,甲以13∶11赢下此局的概率为( )A .225B .310C .110D .325题型三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21.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学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的知识竞赛活动,甲同学答对第一道题的概率为23,连续答对两道题的概率为12.用事件A 表示“甲同学答对第一道题”,事件B 表示“甲同学答对第二道题”,则P (B |A )=( )A .13B .12C .23D .3422.篮子里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和4个黑球.某人从篮子中随机取出2个球,记事件A 为“取出的2个球颜色不同”,事件B 为“取出1个红球,1个白球”,则P (B |A )等于( )A .16B .313C .59D .2323.某公司为方便员工停车,租了6个停车位,编号如图所示.公司规定:每个车位只能停一辆车,每个员工只允许占用一个停车位.记事件A 为“员工小王的车停在编号为奇数的车位上”,事件B 为“员工小李的车停在编号为偶数的车位上”,则P (A |B )等于( )A .16B .310C .12D .3524.已知盒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5个黑球,它们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现需一个红球,甲每次从中任取一个不放回,则在他第一次拿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拿到红球的概率为( )A .310B .13C .38D .2925.某保险公司将其公司的被保险人分为三类:“谨慎的”“一般的”“冒失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三类人在一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依次为0.05,0.15,0.30.若该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中“谨慎的”被保险人占20%,“一般的”被保险人占50%,“冒失的”被保险人占30%,则该保险公司的一个被保险人在一年内发生事故的概率是( )A .0.155B .0.175C .0.016D .0.09626.已知某公路上经过的货车与客车的数量之比为2∶1,货车和客车中途停车修理的概率分别为0.02,0.01,则一辆汽车中途停车修理的概率为( )A .1100B .160C .150D .13027.(多选)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增进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某单位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参加比赛,某支部在5道党史题中(有3道选择题和2道填空题),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抽取2道题作答,设事件A 为“第1次抽到选择题”,事件B 为“第2次抽到选择题”,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P (A )=35B .P (AB )=310C .P (B |A )=12D .P (B |A )=1228.甲、乙两个均匀且完全一样的四面体,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甲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乙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5,6,7,8,同时抛掷这两个四面体一次,记事件A 为“两个四面体朝下一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事件B 为“甲四面体朝下一面的数字为奇数”,事件C 为“乙四面体朝下一面的数字为偶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 (A )=P (B )=P (C ) B .P (BC )=P (AC )=P (AB )C .P (ABC )=18D .P (B |A )=1229.有三个箱子,分别编号为1,2,3.1号箱装有1个红球、4个白球,2号箱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3号箱装有3个红球.某人从三个箱子中任取一箱,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取得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30.有3台车床加工同一型号的零件.第1台加工的次品率为6%,第2,3台加工的次品率均为5%,加工出来的零件混放在一起.已知第1,2,3台车床的零件数分别占总数的25%,30%,45%,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 .任取一个零件是第1台生产出来的次品概率为0.06B .任取一个零件是次品的概率为0.052 5C .如果取到的零件是次品,且是第2台车床加工的概率为27D .如果取到的零件是次品,且是第3台车床加工的概率为27。
高考数学:数学解题七大基本思想方法为您准备“高考数学:数学解题七大基本思想方法”,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高考栏目。
高考数学:数学解题七大基本思想方法数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要以数学的基本方法去考虑,这样才能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答对题目。
第一:函数与方程思想(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2)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注:高考把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七种重要思想方法重点来考查第二:数形结合思想(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2)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侧重突出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第三:分类与整合思想(1)分类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方法(2)从具体出发,选取适当的分类标准(3)划分只是手段,分类研究才是目的(4)有分有合,先分后合,是分类整合思想的本质属性(5)含字母参数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与整合的研究,重点考查学生思维严谨性与周密性第四:化归与转化思想(1)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将较难问题化为较易问题,将未解决问题化归为已解决问题(2)灵活性、多样性,无统一模式,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与方法(3)高考重视常用变换方法: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繁与简的转化、构造转化、命题的等价转化第五:特殊与一般思想(1)通过对个例认识与研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2)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3)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认识过程(4)构造特殊函数、特殊数列,寻找特殊点、确立特殊位置,利用特殊值、特殊方程(5)高考以新增内容为素材,突出考查特殊与一般思想必成为命题改革方向第六:有限与无限的思想(1)把对无限的研究转化为对有限的研究,是解决无限问题的必经之路(2)积累的解决无限问题的经验,将有限问题转化为无限问题来解决是解决的方向(3)立体几何中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采用分割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上是先进行有限次分割,再求和求极限,是典型的有限与无限数学思想的应用(4)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对新增内容考查深入,必将加强对有限与无限的考查第七:或然与必然的思想(1)随机现象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结果的随机性,二是频率的稳定性(2)偶然中找必然,再用必然规律解决偶然(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随机事件的分布列、数学期望是考查的重点。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二. 本周教学重、难点:1. 重点:(1)了解互斥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2)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
2. 难点:(1)把复杂事件分拆成彼此互斥的简单事件,求简单事件的基本事件数。
(2)判断各事件之间是否独立。
【典型例题】[例1] 在20件产品中,有15件一级品;5件二级品,从中任取3件,其中至少有1件为二级品的概率是多少?解法一:基本事件总数为,从2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恰有1件二级品的事件为,恰有2件二级品的事件为,恰有3件二级品的事件为,则=解法二:[例2] 从10个数字0,1,2,……,9中取4个不重复的数字排四位数,能排成一个4位偶数的概率是多少?解:试验结果的总数为种情况,设所求事件为A,因为要求的是偶数,所以个位数字只能取0,2,4,6,8中的任何一个,它需要分两种情况:(1)个位数是0时,其余三位数可从1,2,……,9中选出,共有种;(2)当个位数取2,4,6,8中任何一个时,还需从其余的9个数字中任取3个,共有种。
由于0不能放在首位(而0在首位有种),故以2,4,6,8为个位的四位偶数共有,于是能排成一个4位偶数的概率为。
[例3] 在一只袋子中装有7个红玻璃球和3个绿玻璃球,从中无放回地任意抽取两次,每次只取一个。
试求:(1)取得两个红球的概率;(2)取得两个绿球的概率;(3)取得两个同颜色的球的概率;(4)至少取得一个红球的概率。
解:从10个球中先后取2个,共有种不同取法。
(1)由于取得两个红球的情况有种,所以取得两个红球的概率为。
(2)取得两个绿球的概率为。
(3)由于“取得两个红球”与“取得两个绿球”是互斥事件,取得两个同色球,只需两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即可,因而取得两同色球的概率为。
第十一章概率与统计一概率【考点阐述】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考试要求】(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4)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κ次的概率.【考题分类】(一)选择题(共8题)1.(福建卷理5)某一批花生种子,如果每1粒发牙的概率为45,那么播下4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是()A.16625B.96625C.192625D.256625【标准答案】B【试题解析】由222444196 (2)55625 P C⎛⎫⎛⎫==⎪ ⎪⎝⎭⎝⎭【高考考点】独立重复实验的判断及计算【易错提醒】容易记成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当然这题因为数字的原因不涉及.【学科网备考提示】请考生注意该公式与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的区别,所以要强化公式的记忆.2.(福建卷文5)某一批花生种子,如果每1粒发芽的概率为45,那么播下3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是()A.12125B.16125C.48125D.96125【标准答案】C【标准答案】由212334148 (2)55125 P C⎛⎫⎛⎫==⎪ ⎪⎝⎭⎝⎭【高考考点】独立重复实验的判断及计算【易错提醒】容易记成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学科网备考提示】请考生注意该公式与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的区别,所以要强化公式的记忆.3.(江西卷理11文11)电子钟一天显示的时间是从00:00到23:59的每一时刻都由四个数字组成,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四个数字之和为23的概率为()A.1180B.1288C.1360D.1480【标准答案】C.【标准答案】一天显示的时间总共有24601440⨯=种,和为23总共有4种,故所求概率为1360. 4. (辽宁卷理7文7)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 A .13B .12C .23D .34【答案】:C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可能事件概率求解问题。
高中数学第十一章-概率考试内容: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4)会计算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κ次的概率.§11. 概率 知识要点1. 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年n 个,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n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nm P(A)=. 3. ①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事件A+B 发生(即A 、B 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和,即P(A+B)=P(A)+P(B),推广:)P(A )P(A )P(A )A A P(A n 21n 21+++=+++ .②对立事件:两个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对立事件. 例如:从1~52张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抽到“红桃”与抽到“黑桃”互为互斥事件,因为其中一个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又不能保证其中一个必然发生,故不是对立事件.而抽到“红色牌”与抽到黑色牌“互为对立事件,因为其中一个必发生.注意:i.对立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1)A P(A )A P(P(A)=+=+.ii.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一定互斥,但互斥不一定是对立事件.③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如果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B)=P(A)·P(B). 由此,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等于这两个事件发生概率之和,这时我们也可称这两个事件为独立事件.例如:从一副扑克牌(52张)中任抽一张设A :“抽到老K”;B :“抽到红牌”则 A 应与B 互为独立事件[看上去A 与B 有关系很有可能不是独立事件,但261P(B)P(A),215226P(B),131524P(A)=⋅====.又事件AB 表示“既抽到老K 对抽到红牌”即“抽到红桃老K 或方块老K”有261522B)P(A ==⋅,因此有)B P(A P(B)P(A)⋅=⋅.推广:若事件n 21,A ,,A A 相互独立,则)P(A )P(A )P(A )A A P(A n 21n 21 ⋅=⋅.注意:i. 一般地,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A 与A B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ii. 必然事件与任何事件都是相互独立的.互斥对立iii. 独立事件是对任意多个事件来讲,而互斥事件是对同一实验来讲的多个事件,且这多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故这些事件相互之间必然影响,因此互斥事件一定不是独立事件. ④独立重复试验:若n 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 次试验是独立的. 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kn k k n n P)(1P C (k)P --=. 4. 对任何两个事件都有)()()()(B A P B P A P B A P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考试内容: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 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 考试要求:(1)了解随机抽样了解分层抽样的意义,会用它们对简单实际问题进行抽样. (2)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3)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12. 概率与统计 知识要点一、随机变量.1. 随机试验的结构应该是不确定的.试验如果满足下述条件: ①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③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它就被称为一个随机试验.2. 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若ξ是一个随机变量,a ,b 是常数.则b a +=ξη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地,若ξ是随机变量,)(x f 是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则)(ξf 也是随机变量.也就是说,随机变量的某些函数也是随机变量.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 ,,,,21i x x xξ取每一个值),2,1(1 =i x 的概率i i p x P ==)(ξ,则表称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121i 注意:若随机变量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例如:]5,0[∈ξ即ξ可以取0~5之间的一切数,包括整数、小数、无理数.3. ⑴二项分布: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kn k k n qp C k)P(ξ-==[其中p q n k -==1,,,1,0 ]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我们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ξ~B(n·p ),其中n ,p 为参数,并记p)n b(k;qp C k n k k n ⋅=-. ⑵二项分布的判断与应用.①二项分布,实际是对n 次独立重复试验.关键是看某一事件是否是进行n 次独立重复,且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如果不满足此两条件,随机变量就不服从二项分布.②当随机变量的总体很大且抽取的样本容量相对于总体来说又比较小,而每次抽取时又只有两种试验结果,此时可以把它看作独立重复试验,利用二项分布求其分布列.4. 几何分布:“k =ξ”表示在第k 次独立重复试验时,事件第一次发生,如果把k 次试验时事件A 发生记为k A ,事A 不发生记为q )P(A ,A k k =,那么)A A A A P(k)P(ξk 1k 21-== .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分式:))P(A A P()A )P(A P(k)P(ξk 1k 21-== ),3,2,1(1 ==-k p q k 于是得我们称ξ服从几何分布,并记p q p)g(k,1k -=,其中 3,2,1.1=-=k p q5. ⑴超几何分布:一批产品共有N 件,其中有M (M <N )件次品,今抽取)N n n(1≤≤件,则其中的次品数ξ是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为)M N k n M,0k (0CC C k)P(ξnNkn MN k M -≤-≤≤≤⋅⋅==--.〔分子是从M 件次品中取k 件,从N-M 件正品中取n-k 件的取法数,如果规定m <r 时0C rm=,则k 的范围可以写为k=0,1,…,n.〕 ⑵超几何分布的另一种形式:一批产品由 a 件次品、b 件正品组成,今抽取n 件(1≤n≤a+b ),则次品数ξ的分布列为n.,0,1,k CC C k)P(ξnba kn bk a =⋅==+-.⑶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关系.设一批产品由a 件次品、b 件正品组成,不放回抽取n 件时,其中次品数ξ服从超几何分布.若放回式抽取,则其中次品数η的分布列可如下求得:把b a +个产品编号,则抽取n 次共有nb a )(+个可能结果,等可能:k)(η=含kn k k n b a C -个结果,故n ,0,1,2,k ,)ba a (1)b a a (C b)(a ba C k)P(ηkn k k n nk n k k n =+-+=+==--,即η~)(b a a n B +⋅.[我们先为k 个次品选定位置,共k n C 种选法;然后每个次品位置有a 种选法,每个正品位置有b 种选法] 可以证明:当产品总数很大而抽取个数不多时,k)P(ηk)P(ξ=≈=,因此二项分布可作为超几何分布的近似,无放回抽样可近似看作放回抽样.二、数学期望与方差.n n 2211期望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2. ⑴随机变量b a +=ξη的数学期望:b aE b a E E +=+=ξξη)( ①当0=a 时,b b E =)(,即常数的数学期望就是这个常数本身.②当1=a 时,b E b E +=+ξξ)(,即随机变量ξ与常数之和的期望等于ξ的期望与这个常数的和.③当0=b 时,ξξaE a E =)(,即常数与随机变量乘积的期望等于这个常数与随机变量期望的乘积.⑵单点分布:c c E =⨯=1ξ其分布列为:c P ==)1(ξ. ⑶两点分布:p p q E =⨯+⨯=10ξ,其分布列为:(p + q = 1)⑷二项分布:∑=⋅-⋅=-np q p k n k n k E k n k )!(!!ξ 其分布列为ξ~),(p n B .(P 为发生ξ的概率)⑸几何分布:pE 1=ξ 其分布列为ξ~),(p k q .(P 为发生ξ的概率) 3.方差、标准差的定义:当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2,1()( ===k p x P k k ξ时,则称+-++-+-=n n p E x p E x p E x D 2222121)()()(ξξξξ为ξ的方差. 显然0≥ξD ,故σξξσξ.D =为ξ的根方差或标准差.随机变量ξ的方差与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ξ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ξD 越小,稳定性越高,波动越小............... 4.方差的性质.⑴随机变量b a +=ξη的方差ξξηD a b a D D 2)()(=+=.(a 、b 均为常数) ⑵单点分布:0=ξD 其分布列为p P ==)1(ξ⑶两点分布:pq D =ξ 其分布列为:(p + q = 1)⑷二项分布:npq D =ξ ⑸几何分布:2p q D =ξ5. 期望与方差的关系.⑴如果ξE 和ηE 都存在,则ηξηξE E E ±=±)(⑵设ξ和η是互相独立的两个随机变量,则ηξηξηξξηD D D E E E +=+⋅=)(,)(⑶期望与方差的转化:22)(ξξξE E D -= ⑷)()()(ξξξξE E E E E -=-(因为ξE 为一常数)0=-=ξξE E .三、正态分布.(基本不列入考试范围)1.密度曲线与密度函数: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ξ,位于x 轴上方,ξ落在任一区间),[b a 内的概率等于它与x 轴.直线a x =与直线b x =(如图阴影部分)的曲线叫ξ的密度曲线,以其作为 图像的函数)(x f 叫做ξ的密度函数,由于“),(+∞-∞∈x ”是必然事件,故密度曲线与x 轴所夹部分面积等于1.2. ⑴正态分布与正态曲线:如果随机变量ξ的概率密度为:2221)(σσπ-=ex f . (σμ,,R x ∈为常数,且0 σ),称ξ服从参数为σμ,的正态分布,用ξ~),(2σμN 表示.)(x f 的表达式可简记为),(2σμN ,它的密度曲线简称为正态曲线.⑵正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若ξ~),(2σμN ,则ξ的期望与方差分别为:2,σξμξ==D E . ⑶正态曲线的性质.①曲线在x 轴上方,与x 轴不相交. ②曲线关于直线μ=x 对称.③当μ=x 时曲线处于最高点,当x 向左、向右远离时,曲线不断地降低,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钟形曲线.④当x <μ时,曲线上升;当x >μ时,曲线下降,并且当曲线向左、向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x 轴为渐近线,向x 轴无限的靠近.⑤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3. ⑴标准正态分布:如果随机变量ξ的概率函数为)(21)(22+∞-∞=- x ex x πϕ,则称ξ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即ξ~)1,0(N 有)()(x P x ≤=ξϕ,)(1)(x x --=ϕϕ求出,而P (a <ξ≤b )的计算则是)()()(a b b a P ϕϕξ-=≤ .注意:当标准正态分布的)(x Φ的X 取0时,有5.0)(=Φx 当)(x Φ的X 取大于0的数时,有5.0)( x Φ.比如5.00793.0)5.0(=-Φσμ则σμ-5.0必然小于0,如图.⑵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间的关系:若ξ~),(2σμN 则ξ的分布函数通 常用)(x F 表示,且有)σμx (F(x)x)P(ξ-==≤ϕ.4.⑴“3σ”原则.假设检验是就正态总体而言的,进行假设检验可归结为如下三步:①提出统计假设,统计假设里的变量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②确定一次试验中的取值a 是否落入范围)3,3(σμσμ+-.③做出判断:如果)3,3(σμσμ+-∈a ,接受统计假设. 如果)3,3(σμσμ+-∉a ,由于这是小概率事件,就拒绝统计假设.⑵“3σ”原则的应用: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则 ξ落在)3,3(σμσμ+-内的概率为99.7% 亦即落在)3,3(σμσμ+-之外的概率为0.3%,此为小概率事件,如果此事件发生了,就说明此种产品不合格(即ξ不服从正态分布).S 阴=0.5S a =0.5+S。
概率问题常见解题方法作为<<概率统计>>这门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概率问题在中学数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必修三和理科的选修课本中重点介绍了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即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包括n 次独立重复试验)。
高考中对概率的考查主要以大题形式出现,重点在分布列问题与其他章节内容相结合,但始终离不开各种概率的求法。
因此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概率发生的条件,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模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公式法 概率部分有四个主要的公式(1)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P (A )=nm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P (A+B )= P (A )+ P (B )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 ·B )= P (A )·P (B ) (4)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k k n k n P C P =)((1―P)k n -,应用这些公式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
例1:猎人在距100米处射击一野兔,其命中率为21,如果第一次射击未中,则猎人进行第二次射击,但距离为150米,如果第二次未击中,则猎人进行第三次射击,并且在发射瞬间距离为200米,已知猎人命中概率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求猎人命中野兔的概率。
解:记三次射击为事件A 、B 、C 其中P (A )=21 由21= P (A )=50001002=⇒K K ∴ P (B )=9215050002= P (C )=8120050002= ∴命中野兔的概率为:P (A )+P (A ·B )+ P (A ·B ·C )=14495 二、组合分析法对于等可能的事件,我们可以利用组合分析法来计算其概率,其关键是寻求等可能事件的总数和事件的发生数。
例2:设有n 个人,每个人都等可能地被分配到N 个房间中的任意一间去住(n ≤N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定的n 个房间各有一个人住(2)恰好有n 个房间,其中各住一人解:∵每个人有N 个房间可供选择,所以n 个人住的方式共有 N n 种,它们是等可能的,∴(1)指定n 个房间各有一个人住记作事件A :可能的总数为n !则 P (A )=nN n ! (2)恰好有n 个房间其中各住一人记作事件B ,则这n 个房间从N 个房间中任选共有n N C 个, 由(1)可知:P (B )=n n N Nn C ! 三、间接法某些概率问题,正面求解,不是很容易,特别当问题中出现至多(至少)等条件时,可采用间接方法转化为“对立事件”来求解例3:已知某种高炮在它控制的区域内击中敌机制概率为0.2(1)假定有5门这种高炮控制某区域,求敌机进入该区域后被击中的概率。
高中数学之概率与统计求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解此类题目常应用以下知识:(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A)=)()(I card A card =n m;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设所求事件A,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依公式()mP A n =求值;答,即给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B)=P(A)+P (B); 特例:对立事件的概率:P(A)+P(A )=P(A +A )=1.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 ·B)=P (A )·P(B ); 特例: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Pn(k)=kn k kn p p C --)1(.其中P 为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此式为二项式[(1-P)+P]n 展开的第k+1项.(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求概率的步骤是: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即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第三步,运用公式()()()()()()()()(1)k k n k n n m P A n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k C p p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求解第四步,答,即给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例1. 在五个数字12345,,,,中,。
例2. 若随机取出三个数字,则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结果用数值表示).[解答过程]0.3提示:1335C 33.54C 102P ===⨯例2.一个总体含有100个个体,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则指定的某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解答过程]1.20提示:51.10020P == 例3.接种某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概率为0.80.现有5人接种该疫苗,至少有3人出现发热反应的概率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组合、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分类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解答提示]至少有3人出现发热反应的概率为33244555550.800.200.800.200.800.94C C C ⋅⋅+⋅⋅+⋅=.故填0.9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随机变量及相关概念①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②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③随机变量可以取某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和性质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1x ,2x ,……,ix ,……,ξ取每一个值ix (=i 1,2,……)的概率P(i x =ξ)=i P ,则称下表.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由概率的性质可知,任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都具有下述两个性质: (1)0≥i P ,=i 1,2,…;(2)++21P P …=1. ②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二项分布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其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n,并且kn k kn k q p C k P P -===)(ξ,其中n k ≤≤0,p q -=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称这样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p n B ξ,其中n 、p 为参数,并记:),;(p n k b q p C k n k k n =- .(2) 几何分布在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第一次发生时所作的试验的次数ξ是一个取值为正整数的离散型随机变量,“k ξ=”表示在第k 次独立重复试验时事件第一次发生. 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例1.厂家在产品出厂前,需对产品做检验,厂家将一批产品发给商家时,商家按合同规定也需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做检验,以决定是否接收这批产品.(Ⅰ)若厂家库房中的每件产品合格的概率为0.8,从中任意取出4件进行检验,求至少有1件是合格的概率;(Ⅱ)若厂家发给商家20件产品中,其中有3件不合格,按合同规定该商家从中任取2件.都进行检验,只有2件都合格时才接收这批产品.否则拒收,求出该商家检验出不合格产品数ξ的分布列及期望ξE ,并求出该商家拒收这批产品的概率.[解答过程](Ⅰ)记“厂家任取4件产品检验,其中至少有1件是合格品”为事件A 用对立事件A 来算,有()()4110.20.9984P A P A =-=-=(Ⅱ)ξ可能的取值为0,1,2.()2172201360190C P C ξ===, ()11317220511190C C P C ξ===,()2322032190C P C ξ===136513301219019019010E ξ=⨯+⨯+⨯=.记“商家任取2件产品检验,都合格”为事件B,则商家拒收这批产品的概率()136271119095P P B =-=-=.所以商家拒收这批产品的概率为2795.例12.某项选拔共有三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者进入下一轮考核,否则即被淘汰. 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轮的问题的概率分别为54、53、52,且各轮问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Ⅰ)求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Ⅱ)该选手在选拔中回答问题的个数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注:本小题结果可用分数表示)[解答过程]解法一:(Ⅰ)记“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i 轮的问题”的事件为(123)i A i =,,,则14()5P A =,23()5P A =,32()5P A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112223112123()()()()()()()P P A A A A A A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142433101555555125=+⨯+⨯⨯=.(Ⅱ)ξ的可能值为123,,,11(1)()5P P A ξ===,1212428(2)()()()5525P P A A P A P A ξ====⨯=, 12124312(3)()()()5525P P A A P A P A ξ====⨯=.ξ∴的分布列为11235252525E ξ∴=⨯+⨯+⨯=.解法二:(Ⅰ)记“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i 轮的问题”的事件为(123)i A i =,,,则14()5P A =,23()5P A =,32()5P A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1231231()1()()()P P A A A P A P A P A =-=-4321011555125=-⨯⨯=. (Ⅱ)同解法一.(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211p x p x E ξ…;期望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22121)()(p E x p E x D ξξξ…+-+n n p E x 2)(ξ…;方差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⑶基本性质:b aE b a E +=+ξξ)(;ξξD a b a D 2)(=+. (4)若ξ~B(n,p),则 np E =ξ ; Dξ =npq(这里q =1-p) ;如果随机变量ξ服从几何分布,),()(p k g k P ==ξ,则p E 1=ξ,D ξ =2p q 其中q=1-p.例1.甲、乙两名工人加工同一种零件,两人每天加工的零件数相等,所得次品数分别为ε、η,ε和η的分布列如下:思路:一是要比较两名工人在加工零件数相等的条件下出次品数的平均值,即期望;二是要看出次品数的波动情况,即方差值的大小.解答过程:工人甲生产出次品数ε的期望和方差分别为:7.0103210111060=⨯+⨯+⨯=εE ,891.0103)7.02(101)7.01(106)7.00(222=⨯-+⨯-+⨯-=εD ;工人乙生产出次品数η的期望和方差分别为:7.0102210311050=⨯+⨯+⨯=ηE ,664.0102)7.02(103)7.01(105)7.00(222=⨯-+⨯-+⨯-=ηD由E ε=E η知,两人出次品的平均数相同,技术水平相当,但D ε>D η,可见乙的技术比较稳定.小结:期望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 例2.某商场经销某商品,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采用的付款期数ξ的分布列为商场经销一件该商品,采用1期付款,其利润为200元;分2期或3期付款,其利润为250元;分4期或5期付款,其利润为300元.η表示经销一件该商品的利润.(Ⅰ)求事件A :“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1期付款”的概率()P A ;(Ⅱ)求η的分布列及期望E η.[解答过程](Ⅰ)由A 表示事件“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1期付款”. 知A 表示事件“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无人采用1期付款”2()(10.4)0.216P A =-=, ()1()10.2160.784P A P A =-=-=.(Ⅱ)η的可能取值为200元,250元,300元.(200)(1)0.4P P ηξ====,(250)(2)(3)0.20.20.4P P P ηξξ===+==+=,(300)1(200)(250)10.40.40.2P P P ηηη==-=-==--=.η的分布列为2000.42500.43000.2E η=⨯+⨯+⨯240=(元).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 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常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2.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 3.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 总体分布的估计由于总体分布通常不易知道,我们往往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分布,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总体分布:总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数值很少时,其频率分布表由所取样本的不同数值及相应的频率表示,几何表示就是相应的条形图.当总体中的个体取值在某个区间上时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来表示相应样本的频率分布.总体密度曲线: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缩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无限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即总体密度曲线. 典型例题例1.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6件.那么此样本的容量n= .解答过程:A 种型号的总体是210,则样本容量n=1016802⨯=.例2.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3,…,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规定如果在第1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m ,那么在第k 组中抽取的号码个位数字与m k +的个位数字相同,若6m =,则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是 .解答过程:第K组的号码为(1)10k - ,(1)101k -+,…,(1)109k -+,当m =6时,第k 组抽取的号的个位数字为m+k的个位数字,所以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的个位数字为3 ,所以抽取号码为63.正态分布与线性回归1.正态分布的概念及主要性质(1)正态分布的概念如果连续型随机变量ξ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22)(21)(σμπσ--=x ex f ,x R ∈ 其中σ、μ为常数,并且σ>0,则称ξ服从正态分布,记为~N ξ(μ,2σ).(2)期望Eξ =μ,方差2σξ=D .(3)正态分布的性质 正态曲线具有下列性质:①曲线在x 轴上方,并且关于直线x =μ对称.②曲线在x=μ时处于最高点,由这一点向左右两边延伸时,曲线逐渐降低.③曲线的对称轴位置由μ确定;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大,曲线越“矮胖”;反之越“高瘦”. 三σ原则即为数值分布在(μ—σ,μ+σ)中的概率为0.6526数值分布在(μ—2σ,μ+2σ)中的概率为0.9544ﻫ数值分布在(μ—3σ,μ+3σ)中的概率为0.9974(4)标准正态分布当μ=0,σ=1时ξ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记作~N ξ(0,1) (5)两个重要的公式①()1()x x φφ-=-,② ()()()P a b b a ξφφ<<=-.(6)2(,)N μσ与(0,1)N 二者联系.若2~(,)N ξμσ,则~(0,1)N ξμησ-=;②若2~(,)N ξμσ,则()()()b a P a b μμξφφσσ--<<=-.2.线性回归简单的说,线性回归就是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和不确定的函数关系.不确定性的两个变量之间往往仍有规律可循.回归分析就是处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数量统计方法.它可以提供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经验公式.具体说来,对n 个样本数据(11,x y ),(22,x y ),…,(,n n x y ),其回归直线方程,或经验公式为:a bx y+=ˆ.其中,,)(1221x b y a x n xyx n yx b ni ini ii⋅-=--=∑∑==,其中y x ,分别为|i x |、|i y |的平均数.例1.如果随机变量ξ~N (μ,σ2),且E ξ=3,D ξ=1,则P(-1<ξ≤1=等于( ) A .2Φ(1)-1 ﻩB.Φ(4)-Φ(2) C.Φ(2)-Φ(4) ﻩD.Φ(-4)-Φ(-2)解答过程:对正态分布,μ=E ξ=3,σ2=D ξ=1,故P (-1<ξ≤1)=Φ(1-3)-Φ(-1-3)=Φ(-2)-Φ(-4)=Φ(4)-Φ(2). 答案:B例2. 将温度调节器放置在贮存着某种液体的容器内,调节器设定在d ℃,液体的温度ξ(单位:℃)是一个随机变量,且ξ~N (d ,0.52). (1)若d=90°,则ξ<89的概率为 ;(2)若要保持液体的温度至少为80 ℃的概率不低于0.99,则d 至少是 ?(其中若η~N(0,1),则Φ(2)=P (η<2)=0.9772,Φ(-2.327)=P(η<-2.327)=0.01).解答过程:(1)P(ξ<89)=F(89)=Φ(5.09089-)=Φ(-2)=1-Φ(2)=1-0.9772=0.0228.(2)由已知d 满足0.99≤P(ξ≥80),即1-P(ξ<80)≥1-0.01,∴P(ξ<80)≤0.01.∴Φ(5.080d-)≤0.01=Φ(-2.327).∴5.080d -≤-2.327.∴d ≤81.1635. 故d 至少为81.1635.小结:(1)若ξ~N(0,1),则η=σμξ-~N(0,1).(2)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f (x )是偶函数,x<0时,f(x )为增函数,x>0时,f (x )为减函数.。
高三数学分布列和期望高考考纲透析:等可能性的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高考风向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热点题型1 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分布列和期望[样题1] 〔2005年高考·全国卷II·理19〕甲、乙两队进行一场排球比赛.根据以往经验,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本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即先胜三局的队获胜,比赛结束.设各局比赛互间没有影响.令为本场比赛的局数,求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精确到0.0001〕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和数学期望等概念,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乙队胜甲队的概率为1-0.6=0.4比赛3局结束有两种情况:甲队胜3局或乙队胜3局,因而P 〔=3〕=比赛4局结束有两种情况:前3局中甲队胜2局,第4局甲队胜;或前3局中乙队胜2局,第4局乙队胜.因而P 〔=4〕=+比赛5局结束有两种情况:前4局中甲队胜2局、乙队胜2局,第5局甲胜或乙胜.因而 P 〔=5〕=+ 所以的概率分布为ξ的期望=3×P 〔=3〕+4×P 〔=4〕+ 变式新题型1.〔2005年高考·浙江卷·理19〕袋子A 中装有若干个均匀的红球和白球,从A 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Ⅰ〕 从A 中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出一个,共摸5次,求恰好有3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Ⅱ〕 从A 中有放回地摸球,每次摸出一个,有3次摸到红球即停止. (i) 求恰好摸5次停止的概率;〔ii 〕记5次之内〔含5次〕摸到红球的次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 解:〔Ⅰ〕 〔Ⅱ〕〔i 〕〔ii 〕随机变量的取值为0,1,2,3,; 由n 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得()()1n kk kn n P k C p p -=-()505132013243P C ξ⎛⎫==⨯-=⎪⎝⎭; ()41511801133243P C ξ⎛⎫==⨯⨯-=⎪⎝⎭ ()232511802133243P C ξ⎛⎫⎛⎫==⨯⨯-=⎪ ⎪⎝⎭⎝⎭〔或〕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是ξξ的数学期望是32808017131012324324324324381E ξ=⨯+⨯+⨯+⨯=热点题型2 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分布列ξ[样题2]在一次购物抽奖活动中,假设某10张券中有一等奖券1张,可获价值50元的奖品;有二等奖券3张,每张可获价值10元的奖品;其余6张没有奖,某顾客从此10张券中任抽2张,求:〔Ⅰ〕该顾客中奖的概率;〔Ⅱ〕该顾客获得的奖品总价值〔元〕的概率分布列和期望. 解法一:〔Ⅰ〕,即该顾客中奖的概率为.〔Ⅱ〕的所有可能值为:0,10,20,50,60〔元〕..151)60(,152)50(,151)20(,52)10(,31)0(2101311210161121023210161321026===============C C C P C C C P C C P C C C P C C P ξξξξξ且故有分布列:ξ 从而期望.161516015250151205210310=⨯+⨯+⨯+⨯+⨯=ξE解法二: 〔Ⅰ〕〔Ⅱ〕的分布列求法同解法一由于10张券总价值为80元,即每张的平均奖品价值为8元,从而抽2张的平均奖品价值=2×8=16〔元〕.变式新题型2.假设一种机器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故障的概率为0 2,若一周5个工作日内无故障,可获利润10万元;仅有一个工作日发生故障可获利润5万元;仅有两个工作日发生故障不获利也不亏损;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工作日发生故障就要亏损2万元 求:〔Ⅰ〕一周5个工作日内恰有两个工作日发生故障的概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一周5个工作日内利润的期望〔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以表示一周5个工作日内机器发生故障的天数,则~B 〔5,0 2〕).5,4,3,2,1,0(8.02.0)(55=⨯⨯==-k C k P k k k ξ 〔Ⅰ〕〔Ⅱ〕以表示利润,则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0,5,0,-2.328.08.0)0()10(5≈====ξηP P .410.08.02.0)1()5(4115≈⨯⨯====C P P ξη.205.08.02.0)2()0(3225≈⨯⨯====C P P ξη.057.0)2()1()0(1)3()2(≈=-===-=≥=-=ξξξξηP P P P P 的概率分布为η∴ 利润的期望=10×0 328+5×0 410+0×0 205-2×0 057≈5 2〔万元〕[样题3] 〔2005年高考·江西卷·理19〕A 、B 两位同学各有五张卡片,现以投掷均匀硬币的形式进行游戏,当出现正面朝上时A 赢得B 一张卡片,否则B 赢得A 一张卡片.规定掷硬币的次数达9次时,或在此前某人已赢得所有卡片时游戏终止.设表示游戏终止时掷硬币的次数.ξ〔1〕求的取值范围; 〔2〕求的数学期望E.解:〔1〕设正面出现的次数为m ,反面出现的次数为n ,则,可得:.9,7,5:;9,7,22,7;7,6,11,6;5,5,00,5的所有可能取值为所以时或当时或当时或当ξξξξ===============n m n m n m n m n m n m〔2〕.322756455964571615;64556451611)9(=⨯+⨯+⨯==--==ξξE P 变式新题型3.某射手进行射击练习,每射击5发子弹算一组,一旦命中就停止射击,并进行下一组练习,否则一直打完5发子弹后才能进入下一组练习.若该射手在某组练习中射击命中一次,并且他射击一次命中率为0.8,〔1〕求在这一组练习中耗用子弹ξ的分布列.〔2〕求在完成连续两组练习后,恰好共耗用了4发子弹的概率.分析:该组练习耗用的子弹数ξ为随机变量,ξ可取值为1,2,3,4,5ξ=1,表示第一发击中〔练习停止〕,故P 〔ξ=1〕=0.8ξ=2,表示第一发未中,第二发命中,故P 〔ξ=2〕=〔1-0.8〕×0.8=0.16ξ=3,表示第一、二发未中,第三发命中,故P 〔ξ=3〕=〔1-0.8〕2×0.8=0.032以下类推解:〔1〕ξ的分布列为ξ 1 2 3 4 5 P 0.8 0.16 0.032 0.0064 0.0016补充备例:有n 把看上去样子相同的钥匙,其中只有一把能把大门上的锁打开.用它们去试开门上的锁.设抽取钥匙是相互独立且等可能的.每把钥匙试开后不能放回.求试开次数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析:求 时,由题知前 次没打开,恰第k 次打开.不过,一般我们应从简单的地方入手,如 ,发现规律后,推广到一般.解: 的可能取值为1,2,3,…,n .η 10 5 0 -2 P 0 328 0 410 0 205 0 057;所以的分布列为:1 2 …k…n……;说明:复杂问题的简化处理,即从个数较小的看起,找出规律所在,进而推广到一般,方差的公式正确使用后,涉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合理拆项,转化成熟悉的公式,是解决的关键.。
本周课题: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本周重点:1、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乘法公式.3、正向思考:通过“分类”或“分步”将较复杂事件进行分解,转化为简单的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或相互独立事件的积事件.4、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n次的概率计算公式.本周难点:1、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的判定,独立重复试验的判定3、事件的概率的综合应用.本周内容:1、事件的和、事件的积的意义(1)A+B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在同一试验下,A或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就表示它发生.事件“A1+A2+…+A n”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在同一试验中,A1,A2,…,A n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即表示它发生.(2)A·B表示这样一个事件:事件A与事件B中都发生了就表示它发生.事件“A1·A2·…·A n”表示这样一个事件:A1,A2,…,A n中每一个都发生即表示它发生.2、互斥事件(1)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一般地:如果事件A1,A2,…,A n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A1,A2,…,A n,彼此互斥.(2)一般地: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B)=P(A)+P(B)(说明:如果事件A,B不互斥,则P(A+B)=P(A)+P(B)-P(A·B))如果事件A1,A2,…,A n彼此互斥,那么事件A1+A2+…+A n发生(即A1,A2,…,A n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1+A2+…+A n)=P(A1)+P(A2)+…+P(A n)3、对立事件(1)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作(2)(3)对于互斥事件要抓住如下的特征进行理解:第一:互斥事件研究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二:所研究的两个事件是在一次试验中涉及的;第三:两个事件互斥是从试验的结果不能同时出现来确定的.从集合角度来看,A、B两个事件互斥,则表示A、B这两个事件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在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集合A的对立事件记作,从集合的角度来看,事件所含结果的集合正是全集U中由事件A 所含结果组成集合的补集,即.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4)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4、相互独立事件(1)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2)两个相互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B)=P(A)·P(B)推广:如果事件A1,A2,…A n相互独立,那么这n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
即:P(A1·A2·…·A n)=P(A1)·P(A2)·…·P(A n)(3)关于相互独立事件也要抓住以下特征加以理解:第一:相互独立也是研究两个事件的关系;第二:所研究的两个事件是在两次试验中得到的;第三: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是从“一个事件的发生对另一个事件的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来确定的.(4)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是有区别的:两事件互斥是指同一次试验中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两事件相互独立是指不同试验下,二者互不影响;两个相互独立事件不一定互斥,即可能同时发生,而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5. 独立重复试验(1)独立重复试验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2)一般地,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它是[(1-P)+P]n展开式的第k+1项。
本周例题例1、袋中有5个白球,3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4个,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1)摸出2个或3个白球;(2)至少摸出1个白球;(3)至少摸出1个黑球.解:从8个球中任意摸出4个共有种不同的结果.记从8个球中任取4个,其中恰有1个白球为事件A l;恰有2个白球为事件A2;恰有3个白球为事件A3;4个白球为事件A4;恰有i个黑球为事件B i,则(1)摸出2个或3个白球的概率(2)至少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P2=1-P(B4)=1-0=1(3)至少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例2、设从标有自然数1001到8000的7000张卡片中随意抽出1张,求其数字恰是3或7的倍数的概率。
解:记“抽出卡片上的数字恰是3的倍数”的事件为A;“抽出卡片上的数字恰是7的倍数”的事件为B;A·B表示“抽出卡片上的数字恰是21的倍数”,则:点评:在使用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时,一定要判定两个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如果不是互斥事件,还应减去事件A·B的概率.例3、甲、乙二射击运动员分别对一目标射击1次,甲射中的概率为0.8,乙射中的概率为0.9,求:(1)2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2)2人中恰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3)2人至少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4)2人至多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解:记“甲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乙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则A与B,为相互独立事件(1)2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为:∴2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为;(2)“2人各射击1次,恰有1人射中目标”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甲击中、乙未击中(事件发生);另一种是甲未击中、乙击中(事件发生).根据题意,事件互斥,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所求的概率为:=0.8×(1-0.9)+(1-0.8)×0.9=0.08+0.18=0.26∴2人中恰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是0.26;(3)(法1):2人至少有1人射中包括“2人都中”和“2人有1人不中”2种情况,其概率为(法2):“2人至少有一个击中”与“2人都未击中”为对立事件,2个都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两人至少有1人击中目标”的概率为(4)(法1):“至多有1人击中目标”包括“有1人击中”和“2人都未击中”,故所求概率为:=0.02+0.08+0.18=0.28(法2):“至多有1人击中目标”的对立事件是“2人都击中目标”,故所求概率为.例4、如图:用A、B、C、D四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系统N,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都正常工作,或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D正常工作时,系统N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B、C、D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I)求元件A不正常工作的概率;(II)求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概率;(III)求系统N正常工作的概率.解:(I)元件A正常工作的概率,它不正常工作的概率为;(II)元件A、B、C都正常工作的概率;(III)系统N正常工作可分为A、B、C都正常工作和A、D正常工作但B、C不都正常工作两种情况,前者概率,后者的概率为所以系统N正常工作的概率是:例5、已知某种高炮在它控制的区域内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2.(1)假定有5门这种高炮控制某个区域,求敌机进入这个区域后未被击中的概率;(2)要使敌机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后有0.9以上的概率被击中,需至少布置几门高炮?分析:因为敌机被击中的就是至少有1门高炮击中敌机,故敌机被击中的概率即为至少有1门高炮击中敌机的概率.解:(1)设敌机被第k门高炮击中的事件为A k(k=1,2,3,4,5),那么5门高炮都未击中敌机的事件为∵事件相互独立,∴敌机未被击中的概率为:∴敌机未被击中的概率为:;(2)至少需要布置n门高炮才能有0.9以上的概率被击中,仿(1)可得:敌机被击中的概率为两边取常用对数,得∵n∈N+,∴n=11∴至少需要布置1l门高炮才能有0.9以上的概率击中敌机.点评:上面例1和例2的解法,都是解应用题的逆向思考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解决带有词语“至多”、“至少”的问题时的运用,常常能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例6、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5次预报中恰有4次准确的概率;(2)5次预报中至少有4次准确的概率.解:(1)记“预报1次,结果准确”为事件A.预报5次相当于5次独立重复试验,根据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5次预报中恰有4次准确的概率答:5次预报中恰有4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41.(2)5次预报中至少有4次准确的概率,就是5次预报中恰有4次准确的概率与5次预报都准确的概率的和,即=0.84+0.85≈0.410+0.328≈0.74答:5次预报中至少有4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74。
例7、某单位6个员工借助互联网开展工作,每个员工上网的概率都是0.5(相互独立)。
(1)求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2)至少几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解:(1)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等于l减去至多2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即(2)至少4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至少5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因此至少5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例8、实力相等的甲、乙两队参加乒乓球团体比赛,规定5局3胜制(即5局内谁先赢3局就算胜出并停止比赛).(1)试分别求甲打完3局、4局、5局才能取胜的概率.(2)按比赛规则甲获胜的概率.解:甲、乙两队实力相等,所以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记事件A=“甲打完3局才能取胜”,记事件B=“甲打完4局才能取胜”,记事件C=“甲打完5局才能取胜”.①甲打完3局取胜,相当于进行3次独立重复试验,且每局比赛甲均取胜.∴甲打完3局取胜的概率为②甲打完4局才能取胜,相当于进行4次独立重复试验,且甲第4局比赛取胜,前3局为2胜l负.∴甲打完4局才能取胜的概率为.③甲打完5局才能取胜,相当于进行5次独立重复试验,且甲第5局比赛取胜,前4局恰好2胜2负.∴甲打完5局才能取胜的概率为(2)事件D=“按比赛规则甲获胜”,则D=A+B+C,又因为事件A、B、C彼此互斥,故答:按比赛规则甲获胜的概率为例9、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假设两人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I)求甲射击5次,有两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II)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中止其射击,求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解:(I)设“甲射击5次,有两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则答:甲射击5次,有两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为(II)设“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为事件C,由于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所以必然是最后两次未击中目标,第一次及第二次至多次有一次未击中目标,则答: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为巩固练习1、甲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是,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现在三人同时射击目标,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A. B. C. D.2、一批零件10个,其中有8个合格品,2个次品,每次任取一个零件装配机器,若第一次取得合格品的概率是P l,第二次取得合格品的概率是P2,则()A. P1>P2B. P1=P2C. P1<P2D. P1=2P23、一个学生通过某种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1/2,他连续测试n次,要保证他至少有一次通过的概率大于0.9,那么n的最小值为()A、3B、4C、5D、64、甲、乙两人投篮命中的概率分别为p、q,他们各投两次,若p=1/2,且甲比乙投中次数多的概率恰好等于7/36,则q的值为()A. B. C. D.5、有1个数字难题,在半小时内,甲能解决它的概率是,乙能解决它的概率是,两人试图独立地在半小时内解决它,则:两人都未解决的概率为_____;问题得到解决的概率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