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原发性红外期) 子孢子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停留半小时后,即迅速 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量裂殖子, 最后肝细胞破裂,放出裂殖子,进入红细胞,为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这一时期是疟疾感染的病 因,为潜伏期.乙胺嘧啶对此疟原虫有效,可 作为病因性预防药。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排泄: 10%~25%以原形药经肾排泄;氯化铵酸化尿 液可加速药物排泄。
【作用与用途】
1.抗疟作用:对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有强大的杀灭 作用-控制症状
特点:作用快、效力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持久、排泄慢
临床上用于良性疟的急性发作,控制症状,对于良 性疟不能根治,但由于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 的复发,能根治恶性疟.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3)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从肝细胞释放的裂殖子,入红细胞后发育为小滋养 体(环状体) 、大滋养体、裂殖体,最后红细胞破 裂,释放出裂殖子,后者又可重复侵入其它红细胞, 重复增殖过程.经过数次增殖以后, 和具有一定数 目的裂殖子红细胞大量破裂,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 细胞碎片能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 既引起疟疾的发作.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 物如氯奎,奎宁,青蒿素等,可控制症状发作.
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若干裂体增殖后,由于体内 免疫力的增加或药物治疗不利其生殖,部分红细胞 裂殖子不再发育为裂殖体,而分化为雌雄配子体.这 期并无症状,但若被叮咬吸入蚊胃则可进行有性生 殖,使疟原虫得以传代,成为疟疾流行传播的根源.
伯氨奎 伯氨奎
氯奎,奎宁
乙氨嘧啶
Life Cycle
寄生虫病分类
原虫 病
疟疾利 什曼病 阿米巴病
蠕虫病
吸虫病 丝虫病 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