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沿海经济特区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沿海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沿海经济特区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②沿海经济特区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③沿海经济特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是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结合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兴旺阶段,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在成熟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属于低梯度地区。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经济发展的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是有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超越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的做法,落后地区始终跟随于发达地区的后面,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这是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也是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矛盾,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表现了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这是我们运用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最好实践。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3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

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它反映资料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各部门内部之间的数量是否合乎比例,这些比例关系主要体现产业结构的量的特点。二是各产业、各部门之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它反映资源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利用效率和质的特点。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结构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产业规模的绝对扩张,而且还必须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4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域规划布局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布局战略,并适合地加以调整和转换,以促进全国经济布局不断趋向合理化。50余年来,我国实施宏观经济布局战略大体上经历了沿海与内地均衡布局、东中西三大地带非均衡布局以及实施东中西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等阶段。

所谓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动态的区域经济(产业)分工体系,并在政府有效干预(宏观调控)下,使区域不平衡差距保持在“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其一端以不影响全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为界限;另一端以区域之间不出现两极分化,保证社安定为界限)以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加快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减缓区域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也可为发达地区的继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发挥发达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并通过区域合作、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宏观经济布局战略,从构建经济空间总体框架和国土开发主轴线的角度看,在20世纪80年代是以沿海地区(东部地带)为轴线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又通过较大规模地开发长江中下游沿海经济带,构成:“T”字形骨架,为加强东部沿海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联互动奠定了初步基础。就总体而言,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政策和经济布局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与此同时,区域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我国在新世纪的重大任务。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过程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时期。东部沿海相对发达地区需要提升经济结构水平和实施外向发展战略,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带已具备了加快开发步伐的条件。新的历史时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机会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还须对各种不同的“问题区域”均能覆盖。因此,“十五”计划及至2010年,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第一,缓解东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二,缩小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第三,促进各类“问题区域”的发展。根据上述战略目标,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布局应该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

5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性

在中国现阶段推进城乡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有效地整合、协调两者关系,建立起良性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