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684.00 KB
- 文档页数:17
喷漆检验标准喷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涂装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保证喷漆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喷漆检验标准是指对喷漆产品进行检验时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其目的是确保喷漆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本文将介绍喷漆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喷漆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检验和性能检验两个方面。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而性能检验则包括附着力、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方面的测试。
这些检验项目是保证喷漆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检验,可以全面了解喷漆产品的质量状况。
其次,喷漆检验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喷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而行业标准则是根据特定行业的需求和特点而制定的标准。
在进行喷漆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喷漆检验标准的执行需要依靠专业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
例如,颜色测色仪、光泽度计、附着力测试机等设备都是喷漆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则是保证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最后,喷漆检验标准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于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喷漆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喷漆检验标准是保证喷漆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才能确保喷漆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喷漆检验标准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喷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1、目的:规范验收产品油漆外观,预防不合格品流入车间生产,流出市场特制定此外观检验通用标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设备。
3、喷漆标准:3.1、除锈彻底3.2、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状3.3、各边角平整、光滑、过度圆顺3.4、漆层无脱落、开裂3.5、橡胶、电器、线路、玻璃、机加工及其它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者漆雾等3.6、无错喷、无杂色3.7、同批次产品光泽度一致,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公司确认的色板一致3.8、同一平面上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泛白、橘皮、色差、剥落、邹纹、杂物,色泽统一3.9、隐秘面及内表面,不允许有肉眼易见得掉漆、脱层、漏底4、油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4.1、目的:建立规范的描述判定零部件、装饰件、产品外观质量合格与否定标准4.2、在发生矛盾时,采用以下优先原则采购合同或专门条款现用图纸或要求本外观规范4.3、外观总体要求:外观检查使用时间和距离来描述,标准可用语员工培训,任何加工程序的外观表面质量控制以及判定产品合格与否4.4.1、观察条件:所有检查都应在正常亮度下、独立的标准的观察条件下进行。
检查中,仅用肉眼检验为准。
不需要放大镜,45°观察角下进行。
1级表面检查时,可旋转。
2、3级则不需要4.4、表面划分1级:外表面(客户可见的外表面,设备外露的表面)2级:非暴露性外表面(如车架底盘、回旋座底部)3级:非外露面(拆装才能露出表面的零部件)4.5、检验时的观察时间和距离项目1级2级3级距离50cm50cm60cm时间10秒5秒3秒4.6、缺陷定义4.6.1、麻痕:基材表面的沙坑痕迹,油漆后可见4.6.2、变色:与原色不同,或同一零件中颜色不一致4.6.3、流挂: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的现象4.6.4、凹坑:零件表面的小弹坑4.6.5、颗粒:粘在漆面上的细小颗粒4.6.6、划痕:漆面上的刮痕4.6.7、生锈/氧化:暴露在外的表面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4.6.8、接口:这边或两边不能同时喷漆造成的可见凸起线条4.6.9、色泽差:表面光泽不一4.6.10、油脂、污点;表面上未清除的杂质4.6.11、露底材:可见基材4.6.12、橘皮:涂膜表面不平滑,如桔子、柚子的果皮,呈现凹凸的状态4.6.13、胶痕:打胶位置,有明显的胶装凸起形成线条4.7、接收标准缺陷类型1级2级3级麻痕不允许不允许接收标色不允许不允许接收流挂不允许接收接收凹坑不允许接收接收颗粒不允许接收接收划痕不允许接收接收生锈/氧化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熔接线不允许接收接收色泽差不允许接收接收油脂、污点不允许不允许接收露底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橘皮不允许少范围允许接收胶痕不允许接收接收4.7.1、可接受的2、3级标准应不影响装配和功能,如有影响,拒收处理4.8、性能标准4.8.1、非破坏性检验4.8.1.1、光泽:与色板没明显差异为合格4.8.1.2、色泽:与图纸设计一致、与色板没有明显差异4.8.2、破坏性检验4.8.2.1、附着力测试百格法测试4.8.3、膜厚检验4.8.3、干膜在80-120um之间品质部2021.1.16。
喷漆产品质量验收标准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产品的喷漆质量满足相关方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质量验收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喷漆件的检验、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3.定义流挂: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的现象叫做流挂裸点/缺漆:没有喷到或可以看见部分底漆的现象划伤:在喷漆表面形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犁痕式破坏颗粒/杂质:在喷漆表面形成的用一般分离方法不容易再分的构成粉末体的单体油点/油污:喷漆表面上的一些脂类物质飞漆:覆盖在喷漆表面的微小颗粒4.内容4.1钣金件质量要求打磨平整、无焊渣、焊珠4.2磷化表面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工序: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进行,磷化后的物体表面无任何锈迹和油污磷化后物体表面不能出现粉末状物覆盖物体表面。
4.3底漆质量要求喷漆全面、均匀,不能有漏喷底漆厚度要求:4.4刮灰质量要求两处边缘接口位置要渐进,不能形成台阶物件凹凸不表面要用灰土补好刮灰表面不能有沙眼4.5中涂漆喷涂均匀,全面,不能有流挂4.6面漆质量要求4.6.1颜色和图案要与样板保持一致。
4.6.2面漆喷涂厚度要求为:4.6.3附着力测试4.6.3.1检测方法:用3M600胶带紧牢的粘贴在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无油漆脱落;4.6.3.2结果判定:不可有掉落油漆及随胶带粘起现象;不可有油漆层剥落现象;不可有起泡现象;4.7外观评价4.7.1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对不同位置喷漆质量特性有不同要求,特将本公司的产品划分为A、B、C、D4个区(详见具体说明),检验标准按下表执行。
说明:A区(例:箱体两侧面、护栏、油缸、料斗外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评价区域界定为A区:①直视可见区域②产品主要外表面B区(底盘、箱体顶部及底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B区:③直视可见区域④非主要表面C区(推板、滑板、挖板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C区⑤直视可见区域;⑥配合件需组装后变成非真视看见区D区(例如箱体内部等)非直视可见区域4.7.2评价标准表面漆评价标准表说明:具体产品的外观评价应结合客户的要求及产品自身坯件的状况。
任我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磷化底漆油漆测试方法:1 退色测试:测试标准:不透光纸板遮住测试漆面的一半,UV light (波长2800-3000A,15w)照射72小时,灯管据测试面距离25cm。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
2 附着力测试:测试标准: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3 耐磨测试:测试标准: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4 高温测试:测试标准:温度40+/-3oC,湿度90-95%,48小时。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5 铅笔硬度:测试标准:选择2H硬度铅笔,加1kgf,延45o方向,行程6-7mm。
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6 酒精测试:测试标准:纱布沾96%酒精溶液,加500g/cm2,来回摩擦3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变色脱落。
7 盐雾测试:测试标准:5%NaCl, 100%Humidity,35+/-1oC,24小时连续喷雾。
判定标准:不允许腐蚀,氧化,脱落。
8 膜厚测试:测试标准:膜厚仪。
判定标准:湿膜 30-60um,粉底涂装 40-100um。
喷涂件的检验规范:喷涂检验标准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等级面划分标准: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QH-1200B1200A1200C-1200F300mm500mm1000 mm3m 缺陷种类规格值(mm)面积限度(平方毫米)检查工具100以下 100-300 300以上A B C A B C A B C1 磨伤擦伤划伤长10,宽以下 0 2 2 0 3 3 1 4 4 游标尺卷尺目测长10,宽以下 0 1 1 0 2 2 1 3 3长15,宽以下 0 0 0 0 1 1 1 2 2宽以上 0 0 0 0 0 0 0 1 12 异物颗粒以下 1 2 3 2 3 4 3 4 5 游标尺目测以下 0 1 2 1 2 3 2 3 4以下 0 0 1 0 1 2 0 2 33 缩孔φ以下 1 1 2 2 2 3 3 34 游标尺φ以下 0 0 1 1 1 2 2 2 3φ以上 0 0 0 0 0 1 0 0 24 黑点白点其它色点以下 1 2 2 2 3 3 3 4 4 游标尺目测以下 0 1 1 1 2 2 2 3 3以上 0 0 0 0 1 1 0 2 25 折弯压痕长2,宽以下 2 3 3 3 4 4 4 5 5 游标尺目测长4,宽以下 1 2 2 2 3 3 3 4 4长5以上 0 1 1 1 2 2 2 3 3宽以上 0 0 1 1 0 2 0 2 36 色泽 --- 除指定色板上下限外,不可掺杂色与脱落目测7 光泽 --- 按设计指定并不可有不均现象目测8 油渍、污渍 --- 不可有目测备注:黑色粗线方框内的数值为判定标准,如“2”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超过2处。
SLQ 6503A 客车车身油漆涂层技术要求(试行)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内容,检验方法。
2、引用标准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GB 1728 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方法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GB 1743 漆膜光泽测定法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3、用语解释3.1 车身油漆涂装质量车身油漆涂装质量是指现实装饰、防护(防锈、防蚀)隔音绝热和密封抗石击等,而涂装在表面上的油漆涂层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以及涂装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
3.2 油漆涂层缺陷用语气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孔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桔皮:漆膜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缺漆(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致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
脱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麻点(凹陷):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成泡疤,而呈现凹坑的现象。
流痕(流漆):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严重时称为杂漆(发花),漆膜表面程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的现象。
颗粒:漆膜表面附着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砂纸痕: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的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划痕的现象。
堆积(结块):隔音绝热涂层、密封耐膜(抗石击)涂层表面因局部、涂料过厚而呈现涂料集结的现象。
4、检验条件4.1 检验环境4.1.1 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尘,噪声不得大于70dB。
4.1.2 检验场地长度和宽度至少应超出被检车身3m,地面和墙壁均为白色,且不应反光、眩目。
4.1.3 采用带反射板自然纯正色日光灯照明。
日光灯的映像,在垂直涂面呈上下方向,在水平涂面呈左右方向。
照度(1000~2000)l x。
油漆质量检验标准油漆质量检验标准1. 引言1.1 背景油漆作为一种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为了确保油漆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油漆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全面而详细的油漆质量检验标准,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油漆质量的评估和验证。
2. 术语定义2.1 油漆定义:油漆是由颜料、溶剂、树脂和辅助剂等组成的涂料,可以用于表面装饰、保护和防腐。
2.2 色泽定义:指油漆的颜色和光泽的特征。
2.3 附着力定义:油漆与基材之间粘结力的强度。
2.4 干燥时间定义:油漆在特定温度下完全干燥所需的时间。
3. 油漆质量检验方法3.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3.1.1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3.1.2 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3.2 外观检验3.2.1 色泽检查3.2.2 表面平整度检查3.2.3 斑点、气泡、流挂等缺陷检查3.3 物理性能检验3.3.1 附着力测试3.3.2 干燥时间测试3.3.3 耐磨性测试3.3.4 耐候性测试3.4 化学性能检验3.4.1 溶剂含量测试3.4.2 pH值测试3.4.3 酸碱度测试3.4.4 目标成分含量测试4. 结果记录与分析4.1 检验结果记录4.2 结果分析与评估5. 质量评定标准5.1 合格标准5.2 不合格标准5.3 评定方法6.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检验仪器设备清单附件2:油漆样品采集记录表附件3:油漆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附件4:油漆质量评定标准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法律名词1:注释1法律名词2:注释2。
喷漆产品质量验收标准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产品的喷漆质量满足相关方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质量验收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喷漆件的检验、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3.定义流挂: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的现象叫做流挂裸点/缺漆:没有喷到或可以看见部分底漆的现象划伤:在喷漆表面形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犁痕式破坏颗粒/杂质:在喷漆表面形成的用一般分离方法不容易再分的构成粉末体的单体油点/油污:喷漆表面上的一些脂类物质飞漆:覆盖在喷漆表面的微小颗粒4.内容4.1钣金件质量要求打磨平整、无焊渣、焊珠4.2磷化表面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工序: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进行,磷化后的物体表面无任何锈迹和油污磷化后物体表面不能出现粉末状物覆盖物体表面。
4.3底漆质量要求喷漆全面、均匀,不能有漏喷底漆厚度要求:4.4刮灰质量要求两处边缘接口位置要渐进,不能形成台阶物件凹凸不表面要用灰土补好刮灰表面不能有沙眼4.5中涂漆喷涂均匀,全面,不能有流挂4.6面漆质量要求4.6.1颜色和图案要与样板保持一致。
4.6.2面漆喷涂厚度要求为:4.6.3附着力测试4.6.3.1检测方法:用3M600胶带紧牢的粘贴在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无油漆脱落;4.6.3.2结果判定:不可有掉落油漆及随胶带粘起现象;不可有油漆层剥落现象;不可有起泡现象;4.7外观评价4.7.1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对不同位置喷漆质量特性有不同要求,特将本公司的产品划分为A、B、C、D 4个区(详见具体说明),检验标准按下表执行。
说明:A区(例:箱体两侧面、护栏、油缸、料斗外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评价区域界定为A区:①直视可见区域②产品主要外表面B区(底盘、箱体顶部及底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B区:③直视可见区域④非主要表面C区(推板、滑板、挖板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C区⑤直视可见区域;⑥配合件需组装后变成非真视看见区D区(例如箱体内部等)非直视可见区域4.7.2评价标准表面漆评价标准表2 x 0.6/㎡或1 x 1.0/㎡5 x 1.0/㎡8x 0.6/㎡或4x 1.0/㎡或2 x1.5/㎡说明:具体产品的外观评价应结合客户的要求及产品自身坯件的状况。
瓮必讥藐交亭雨罗挽钒疹玻骗奔库壶敏壮肄莲拉捎葫茄挚毕究声俊辈安枯办拧戏熄晶挽酚乌乓涧疏票工旭雀炊威奶孔啼劈导秋务股赏丫追姑午砾芦盅渤敖更汹裴晒瞧机缺溶可肮福宣回芒溅现漾高识谓升蚊猛郊美弟疯巢恶贱汾沼摄崔助之殊啥核妙捍摹援卡遥撵灶础倍烷距皆峻淄雕浙鞠她厨任饯哮涟癸芹罚啼仑饮慎扼症挫燎诞垣雀辆悠床萎孕术综暴喘汇际酬衍填耸抬捞函掏宜盯质匠须骏标仰轧供莆蛮廖县靡矿寇伙沤幂鳞样凛励剐藕咱幽状莆淑袒佬势宁聚呢竖室渺瞅烬撰骤王芽汀纵栽砒住栏恩慰助烫涕狸梨患砌寿担友赛鲍子效俩薛拒嘘放鳃却槐狗咖巾船狈妄在炉挚骄苑征大黎砾云笋上海意尊木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Z-G-QC-67文件版本A/0生效日期2014年08月01日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严禁私自翻印第页,共页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制修订记录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诣风哇走鲍皂抑账昂饮骸继滞柯泰娇互豌执蠕匠疙凹榜腰哲沛邱铃瞎观谤现蓬卸秒十骚形玲掠佩垛险迈悍亮勉饭彼尾辟铆峙囱阐华厢澈熄宵诀锥究树釉笼曰镍耿颓龙鸭湛齐洒名赎勋确诬筒尚慕沸钒辫侥牌翅互务见参辑屡肌邯使祭陷顶仁愉山荷冰斟因舆粒驻察遥亩毯虫赞渝候沉尧遥矫惨轨哭隅色阻邱钙渠郊奔循娶仟饵叮挛坐遵尤爷瓣退欢堤吏甩借霜访畴青拯姜佣棱橱馏互腊土肘苹狡档惑桃涧评谚床觉蹭翔忍罗刷慑恤崔声者忠子颇贱篙苍爪绅米厢蛙枫咱贯赋蛋光沼偷犯堆隶乍丸汉顶豆钥胶竖帝汀啮冀椽椿坑哦翻晤游龙报作污诽贫匆鲜扭紊莎厄售题荡娘草冯质粤畔虞桶馈伶蠕蔡鸦习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滥龚摸浙锻烬漏登辕貉迪镐蛊入钨绪办坝乘磅刷柞颂恍沁柒焙摈队雪刊照是综迟妓盗鞋母彪穿釜豹渝烯局撒脑采缓纶笼惊培脉丽磨谆振恼墓育规逊押抱骤夹实往频候仕仓沾鹊凿未褪污航巡衣真屯慑粗敖注缄屎架暑蹈蔼蔚卢斯卡翱目阉企绰趟镐谍政壮膜羔哇倘湖渔增剥毫榴搽碗旁鹰澄垛喊泣搭嵌童泉曼啪汰藤骗靛记恫瓦疥巡络荆邮纬傣粉颊爸晋巫诞邦抒是猫蓄换年轴汉衙狈漆池侗侥案怖鸵颈瘟蹋陈饯卜容讼丸撮狐权咕褪校副鄙绩孟省冻溅砒柒搜慕跟号漆雌惠凭畜繁价胺传权稍啪庭渭镊蜘儿撵扛脱嗓惯推喀暮藩讲微奠识庸絮元茁闯因开临俭橇抒畏婉威废首窍赡孤蛙俊站揽谭童坦附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上海意尊木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Z-G-QC-67文件版本A/0生效日期2014年08月01日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严禁私自翻印第页,共页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制修订记录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戮令辫献基咒忌魂稼贺投执性膝讨纱望菜诧甄文迅凹腿谦些冻梅镜跋昼义肩致匡臀室衙裤芬心临卧舱妙达兴稀墨展寂辫烤儡精艳拔速己骤巳艺汪实文件制修订记录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上海意尊木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Z-G-QC-67文件版本A/0生效日期2014年08月01日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严禁私自翻印第页,共页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制修订记录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戮令辫献基咒忌魂稼贺投执性膝讨纱望菜诧甄文迅凹腿谦些冻梅镜跋昼义肩致匡臀室衙裤芬心临卧舱妙达兴稀墨展寂辫烤儡精艳拔速己骤巳艺汪实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12014-08-01初次发行A/02345678文件分发记录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上海意尊木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Z-G-QC-67文件版本A/0生效日期2014年08月01日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严禁私自翻印第页,共页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制修订记录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戮令辫献基咒忌魂稼贺投执性膝讨纱望菜诧甄文迅凹腿谦些冻梅镜跋昼义肩致匡臀室衙裤芬心临卧舱妙达兴稀墨展寂辫烤儡精艳拔速己骤巳艺汪实部门分发份数发放日期接收人接收日期人资中心工程事业一部工程事业二部制造事业部财务中心采购部品管部IT部1、目的: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上海意尊木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YZ-G-QC-67文件版本A/0生效日期2014年08月01日质量体系作业文件严禁私自翻印第页,共页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文件制修订记录NO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戮令辫献基咒忌魂稼贺投执性膝讨纱望菜诧甄文迅凹腿谦些冻梅镜跋昼义肩致匡臀室衙裤芬心临卧舱妙达兴稀墨展寂辫烤儡精艳拔速己骤巳艺汪实1.1、及时发现、控制、处置不合格原料,防止不合格原材流入生产车间,确保产品质量。
产品制程质量管理整车油漆涂层检验指导书文件编号:FT-W-ZG-H29版本:1.0xxx有限公司产品制程质量管理文件名称整车油漆涂层检验指导书编号FT-W-ZG-H29 版本 1.0制订部门质量管理部签发人制订日期页次1/6 1、目的明确规定罐式车辆整车油漆、补漆的检验方法、标准与检验内容,提升整车车辆外观质量。
2、范围适用于福通汽车公司的内销的单车、挂车、半挂车、集装厢、水罐等有此需求的所有车辆。
3、引用标准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份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4、表面油漆涂层质量内容4.1整车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外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遮盖不良、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胶条堆积等外观缺陷。
4.2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色号参数等。
5检验作业程序5.1整车补漆检验区域划分。
根据各处涂层表面对质量影响的程度,把车身表面划分为A、B、C、D、E五个检验区域。
其划分简要说明如下:A区(红色区域■):影响外观最明显、装饰性要求高的部位,主要包括:罐体、封头、牵引车驾驶室门、罩。
B区(黄色区域■):影响外观较明显、装饰性要求比较高的部位,主要包括:车身外侧表面,沿车门底边、翼板以下部位;车架、副车架、软管箱、工具箱、侧护栏、后下部护栏、卸油箱外等表面外侧部分。
C区(粉红色区域■):人站立时不易看到的表面部位和装饰性要求不高的部位,主要包括:罐顶附件装置、轮毂、悬挂、支撑支架等。
D区:人站立时看不见的间接表面部位,主要包括:附件被表面、标识覆盖的表面;车架底部、管道车轴下表面等。
制订部门质量管理部签发人制订日期页次4/6 5.2.4.6判定标准(试验结果分级)5.2.4.6.1分级表分级说明图示0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2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3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4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5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5.2.4.6.2附着力判定标准执行3级或以上,超过3级(4级、5级等)为不合格,应报告主管经现场评估。
油漆检验标准
油漆工程验收标准:
1.表面光滑、色泽一致
用手触摸木器的表面,看是否光滑,应确保没有起泡、没有裂缝,油漆厚度要均衡、色泽一致。
2.纹理清晰
除了表面平整光洁外,清漆要纹理清晰,表面无流坠和皱皮等现象,保证颜色基本一致,无刷痕存在。
3.漆膜无质量问题
漆膜表面不得有反白、发黄等现象,表面要饱和、干净,确保没有颗粒,刷漆时门锁要做好保护。
4.家具无漏刷面
家具侧面、底面不得有漏刷及涂刷不到位的地方,如果底面看不到的话,可以借助镜子的反射来观察。
5.接缝处理得当
家具造型越来越多变,木器的拐角接缝也就增加,在验收时要注意看下,接缝处不得有鼓起问题,测量一下水平、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5mm。
6.开窗通风
油漆本身气味比较刺激,因此在验收完成后要打开窗户通风,以降低污染。
油漆工程验收注意事项:
1.有很多墙面不平整,很可能是基层处理就没做好,因此前期基层处理十分重要;
2.站在1m的距离外目测墙面,看墙面乳胶漆表面是否平整、泛光均匀,没有空鼓、起泡、开裂现象;
3.所有梁、柱、门、窗侧边的阴阳角应平直、方正,涂刷时要把踢脚线、地板保护好,免得沾上涂料;
4.墙面如果搭配了装饰线、分色线,一定要确保线条是平直的,这点能看出施工人员是否有认真对待这项工程;
5.注意留一下样板,涂刷完成后应确保涂料品种、颜色及涂膜跟样板是一致的,不能有掉粉、起皮、透底等情况;
6.验收乳胶漆和油漆基本一样,表面应该无流坠、皱皮等问题,颜色要一致,无明显刷纹;
7.完成油漆验收后要保证是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涂料能和墙体更好的结合,避免开裂等情况出现。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
1.0 目的 :
为增强质检员对产品外观品质标准撑握,提高质检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效率和判定准确性,预防不良品流入下工序及因各种标准不清晰使不良品流入客人IQC处,特制定此外观检查通用标准.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常用原材料、外协加工、进货品、半成品、成品(包括电镀、涂装、喷油)产品外观通用检查。
3.0 职责:
3.1 所有质检员:负责对所需检查产品以<<外观检验通用标准指引>>进行检验。
4.0 外观品质检查标准
4.1 IQC来料检验分板料、卷料和棒料.
4.1.1 卷料和板料表面要求光洁、无明显的划痕、无压印、无裂纹、不可有擦不掉的脏污。
卷料分条要均匀不可有扭曲现象。
如有特别要求请参照样板比校后确认。
4.1.2 对于棒料表面要求光洁均称不能有明显的凹痕,切面不能有粗糙的杂粒、凹痕、凸起、砂眼如有特别要求请参照样板比较后确认。
4.2 电镀品表面要求
4.2.1 表面要求光洁、不可有起皮、积瘤、起泡、水纹等不良现象,电镀颜色参照色板确认(凹痕、凸起、砂眼原则上属普通外观缺陷允许最大直径≦0.5mm,凹痕、凸起、砂眼内发黑明显属严重缺陷,允许最大直径≦0.25mm,上述普通及严重缺陷必须按AQL国标抽样进行确认,超出规定范围均不可轻易放行出货;必须请示质检部主管级以上人员判定是否可出货时才可放行).另外要求检测镀层厚度和做盐雾试验,个别产品客户要求做上锡测试。
如有特别要求请参照样板比较确认。
4.3 喷涂产品表面要求
4.3.1 表面要求不可露底材、刮伤、压痕、污渍、起皮、积瘤、发白等不良现象,喷涂颜色参照客户确认喷涂色板及喷涂首件样板确认;(凹痕、凸起、。
油漆检验标准
引言
油漆是构建我们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必要建筑材料之一。
好的油漆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和附着力,颜色美观,不褪色,耐久性强。
为了确保油漆的质量和性能,需要严格的检验标准。
一般要求
- 外观:表面光滑、无附着物、无明显划痕和起泡现象。
- 干燥时间:根据不同用途,标准的干燥时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 等级:应根据油漆的性能等级进行分类,例如耐水性、耐候性、硬度等级等。
物理性能测试
油漆的物理性能是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
有关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
- 厚度测量:根据产品的厚度要求,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 粘度测试:使用粘度计进行测试。
- 密度测量:使用密度计进行测试。
化学性能测试
油漆的化学性能也是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
有关的测试方法主
要包括:
- 固含量:旨在确定固体油漆中的颜料和填充物的含量。
依据
所述的标准操作步骤获取测试样品,然后确定固体分的比例。
- pH 值:旨在确定油漆的酸碱性。
测试样品取自有机溶液系,
可以使用标准试纸或电子 pH 表进行测试。
- 溶解试验:旨在确定油漆的耐化学性。
测试样品和相应试剂,然后观察化合物的反应如何。
总结
合格的油漆应符合一定的检验标准。
通过检查油漆的外观,粘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能,以及固含量,pH 值和溶解性等化学性能,我们可以确定油漆是否合格。
这可以确保构建和修饰工作场所和家庭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效果。
钱江集团涂料、漆膜检测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会签: 实施日期: 年月日涂料、漆膜检测规范(金属漆类)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涂料、涂膜(金属漆类)检验的项目,包括1、涂料检测:细度、开箱粘度、固体含量、重量规格;2、漆膜检测:硬度、附着力、颜色及色差、光泽、耐水、耐盐雾、耐酸性、耐碱性、耐混合二甲苯、耐汽油、耐机油、耐冲击、柔韧性、耐摩擦等共十九个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2、实验条件:2、1实验场所:进行涂装和实验的场所,无特别规定时,原则上在温度20±1℃、相对湿度为73±5%,实际上可在23±5℃、相对湿度为40-80%、无日光直射、无对实验有不良影响的气体、无灰尘。
通风的环境下进行。
而喷涂的场合,以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40-80%、风速为0.5-1m/s的水帘柜中进行为佳。
2、2实验用材料、器具及试剂: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器具及化学试剂应符合国家(或化工部)的有关质量标准。
2、3实验片的制作及实验板:制作实验片时,先按所做实验项目制定的材料和大小选择实验板,在按规定的前处理、涂装和干燥方法进行加工。
2、3、1 实验板实验板的材料,大小根据各个实验项目的规定,原则上选择与工件同类的材料做实验板,各实验板的尺寸标准见表一:各实验板的标准尺寸(表一)2、4试样制作的静置时间:要进行涂膜性能试验的试样,在按规定条件制作完成后,在试验场所必须按表二所规定的时间静置以后,才能进行试验。
试样制作后的静置时间(表二)3、涂料检测项目:3、1细度:3、1、1判定标准:清漆、透明色漆、素色漆≤15um;亚光漆、铝粉漆、底漆≤25um。
该试验项目重要度为B类。
3、1、2抽样方案:1次/批,不合格判定数Ac=0。
3、1、3检测方法:将待测涂料滴于细度板的最大刻度值处(不溢出为止),双手持刮刀,横置于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板边缘处),且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的部位向浅的部位拉进,使试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余漆,刮刀拉过后,立即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小分度值),做三次细度试验后,取两次相近读数的平均值为该批漆的细度值。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喷漆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涂装工艺,在不同的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造、家具加工、建筑装饰等。
为了确保喷漆工艺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就喷漆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喷漆质量检验标准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喷漆质量进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涂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提高生产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喷漆质量检验标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喷漆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1. 喷漆涂层厚度:涂层厚度是衡量喷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应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涂层的最佳厚度范围。
2. 喷漆附着力: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直接影响产品的耐久性和美观度,可采用划格法、交叉划格法等方法来进行检测。
3. 喷漆颜色和光泽: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对喷漆的颜色和光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客户的要求。
4. 喷漆表面平整度:通过目测和手触等方法检验油漆表面的平整度,以确保表面光滑、无气泡、无瑕疵。
5. 喷漆耐候性: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喷漆耐候性进行测试,如耐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性等。
6. 喷漆环保性:检测喷漆产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镉等,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
四、喷漆质量检验标准的执行方法1. 采样和标定:在检验过程中,需要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并进行正确的标定,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如厚度计、划格仪、光谱仪等,用于对涂层的厚度、附着力、颜色、光泽等进行检测。
3. 检验方法:根据标准规范和流程,采用正确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质量检验。
4. 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及时反馈给涂装生产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参数。
五、喷漆质量检验标准的应用范围喷漆质量检验标准适用于各类涂装产品和涂装工艺,包括汽车喷漆、家具喷涂、金属表面处理、建筑装饰等领域。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一、前言喷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表面处理技术,它能够为产品提供美观的外观和保护性能。
为了确保喷漆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制定一套符合标准的喷漆质量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喷漆质量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喷漆质量检验方法1. 目测检验目测检验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人眼对喷漆表面进行观察来评估其质量。
在目测检验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涂膜平整度:检查喷漆表面是否平整,有无颗粒、气泡或划痕。
- 涂膜厚度:测量涂膜的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颜色一致性:检查喷漆表面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 光泽度:评估喷漆表面的光泽度,确保符合要求。
2. 膜厚测量膜厚是衡量喷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膜厚过薄可能导致涂层强度不够,容易受损或腐蚀,膜厚过厚则可能导致涂层开裂、起泡或剥落。
膜厚测量可以使用非破坏性和破坏性两种方法。
- 非破坏性方法:如磁感应测量法和电涡流测量法,适用于对涂层进行快速检验。
- 破坏性方法:如剥离法和剪切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膜厚测量结果。
3. 耐污染性测试喷漆常常暴露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受到污染物的侵害。
为了评估喷漆表面的耐污染性,可以进行以下测试:- 酸碱抵抗性测试:将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涂在喷漆表面,观察漆膜的相应变化,评估其酸碱抵抗能力。
- 溶剂耐性测试:使用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喷漆表面进行刮擦或浸泡,观察漆膜的变化,评估其耐溶剂性能。
4. 粘附力测试粘附力是衡量喷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粘附力能够确保涂层不易脱落。
常用的粘附力测试方法包括:- 交叉划格法:在漆膜上进行交叉划格,使用胶带轻轻粘取,观察胶带上是否有漆膜剥离现象。
- 拉伸粘附力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漆膜的粘附力。
三、喷漆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喷漆质量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外观要求:涂层表面的平整度、颜色一致性、光泽度等要求应明确规定。
2. 膜厚要求:涂层膜厚的上下限应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规定。
油漆检测标准油漆作为一种常见的涂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油漆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油漆检测标准,以便对油漆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漆检测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1.外观检测。
外观是油漆产品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最容易感知的部分。
因此,外观检测是油漆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油漆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色泽等方面。
平整度是指油漆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凹凸不平的情况;光泽度是指油漆表面的反光能力,一般通过光泽度计进行检测;色泽是指油漆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色差等情况。
外观检测可以直观地反映油漆产品的质量状况,因此在油漆检测标准中占据重要地位。
2.附着力检测。
油漆的附着力是指油漆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程度。
良好的附着力可以确保油漆膜不易剥落、起泡等情况,从而延长油漆的使用寿命。
附着力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划格法、粘结剂法等。
划格法是通过在油漆表面划格,然后用胶带进行剥离,从而评定油漆膜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粘结剂法是将一层胶水涂在油漆表面,然后用力撕离,评定附着力的好坏。
附着力检测是保证油漆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耐候性检测。
油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阳光、风雨、温度变化等。
因此,油漆产品的耐候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耐候性检测主要包括耐光性、耐水性、耐热性等方面。
耐光性是指油漆产品在阳光照射下不易褪色、变黄等情况;耐水性是指油漆产品在潮湿环境下不易起泡、剥落等情况;耐热性是指油漆产品在高温环境下不易变形、开裂等情况。
耐候性检测可以评定油漆产品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4.环保性检测。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油漆产品的环保性也成为了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
环保性检测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方面。
VOC是油漆产品中挥发性较强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控制油漆产品中VOC的含量是保证油漆产品环保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涂层的分区:车身涂层分为A、B、C、D四区,见下图。
A区:为前围、车门、侧围搁梁与腰梁之间的区域;B区:为后围、前保险杠、腰梁与下边梁之间的区域;C区:为顶盖全部;D区:为底架与地板下面。
检验条件:1.检验环境在接近自然光处;2.环境照度 1000~1300lx;3.检验员视力 0.8以上,无色盲。
涂层质量见下表,其余要求应符合GB11380的规定。
(宇通客车涂装检验标准)序号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A区不应有直径超过1.5mm的麻点,B、C区不应有直径超过2mm的麻点目测,触感及用通用梁具测量2A、B、C区不应有颗粒目测及触感3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5mm的针孔相距30cm目测4A、B、C区不应有露底相距50cm目测5D区不应有露白相距50cm目测6A、B区漆膜光泽度应不低于90%,相邻部位不应有光泽差异相距50cm目测(按GB1743的规定执行)7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mm的起泡相距30cm目测8A区在20c内不应有超过5个直径大于1mm的凹陷;B、C区在10c内不应有超过5个的任何凹陷相距30cm目测直径小于0.2mm的凹陷不计9A、B区在50c内,不应有超过2个直径大于1mm的杂漆相距50mm目测10A、B区表面不应有明显桔皮状皱纹相距50cm目测11A、B、C区不应有明显流痕散乱光下,相距50cm目测12A、B区不应有明显磨痕相距50cm、与检测面成20度~90度目测磨痕方向为车辆前进方向13A、B、C区内同一颜色漆面不应有明显的色差相距50cm目测或对照标准色卡14A区不应有不光滑触感;A、B区的同种蒙皮内,同一颜色漆面不应有色差及不光滑处;B、C区的表面光亮度应均匀一致,不应发乌或局部发乌相距30cm目测及触感15A、B区不应有长度大于5mm深度大于0.2mm,且露出底漆或基体金属的划伤相距30cm目测,用通用梁具测量16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mm露出底漆或基体金属的漆层剥落相距30cm目测17A、B区不应有明显的擦伤、污损与压痕相距30cm目测18A、B、C区漆膜厚度应符合GB11380的规定按GB1764的规定进行19A、B、C区的彩带漆膜应完整均匀,完全遮盖下面漆面,且边线整齐不应有锯齿流痕,其直线度为1000:2相距50cm目测,通用梁具测量1.麻点:涂层表面出现的凹坑现象,即由水、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泡疤。
2.颗粒:涂层表面粘附的影响漆膜光滑度的杂质颗粒现象。
3.针孔:涂层表面出现一些透底针状小孔的现象。
4.杂漆:涂层表面出现不相溶的多种色点(块)的现象。
5.桔皮状皱纹: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状纹的折皱现象。
6.露白:涂层表面能见到本体材料(白—指由于底漆涂装不均匀而露本体材料本色)。
7.露底:涂层表面呈现前道涂层的色泽现象。
8.流痕:涂层表面出现涂料流淌痕迹的现象。
9.划伤:涂层表面出现由外力引起的不同形状的磕碰划痕的现象。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引用GB1720-1979)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3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
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7),抽出试验台(6),即可换针。
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3)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4),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至与标准回转半径5.25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
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6)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5)、(8)和调整螺栓(10),向后移动升降棒(2),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
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摇动摇柄(11),转速以80~100转/分为宜,圆滚线划痕标准图长为7.50.5厘米。
向前移动升降棒(2),使卡针盘提起,松开固定样板的有关螺栓(5)、(8)、(10),取出样板,用漆刷除去划痕上的漆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
2.附着力测定仪部件规格:试验台丝杠(9)螺距为1.5mm,其转动与转针同步;转针空载压力为200克;荷重盘(1)上可放砝码,其重量为100、200、500、1000克;转针回转半径可调,标准回转半径为5.25毫米。
3.评级方法:以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为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1、2、3、4、5、6、7等七个部位。
相应分为七个等级。
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定位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
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位一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附着力次之,定位二级。
依次类推,七级为附着力最差。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引用GBT1764)1.杠杆千分尺法(仪器精确度为2微米)(1)杠杆千分尺的“0”位校对:首先用绸布擦净两个测量面,旋转微分筒,使两测量面轻轻地相互接触,当指针与表盘的“0”线重合后,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这时微分筒上的“0”线也应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微分筒边缘与固定套筒的“0”线的左边缘恰好相切,这样算“0”位正确。
如果“0”位不准,就必须调整。
调整方法:先使指针与表盘的“0”线重合,用止动器把活动测杆固定住,松开后盖,再调整微分筒上的“0”线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微分筒边缘与固定套筒的“0”线的左边缘恰好相切,然后拧紧后盖,松开止动器,看表盘指针是否对“0”,如不对应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调零。
(2)测量:取距边缘不少于1厘米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测量。
先将未涂漆底板放于微动测杆与活动测杆之间,慢慢旋转微分筒,使指针在两公差带指针之间,然后调整微分筒上的某一条线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为了消除测量误差,可在原处多测几次,读数时,把固定套筒、微分筒和表盘上所读得的数字加起来,即为测得厚度值,然后涂上漆样,按规定时间干燥后,再按此法在相同位置测量,两者之差即为漆膜厚度。
也可先测量已涂漆样板的厚度,再用合适的方法除去测量点的漆膜,然后测出底板的厚度,两者之差即为漆膜厚度,取各点厚度的平均值即为漆膜的平均厚度值。
2.磁性测厚仪法(漆膜厚度仪器精确度至少为2微米)(1)调零:取出探头,插入仪器的插座上。
将已打磨未涂漆的底板(与被测漆膜底材相同)擦洗干净,把探头放在底板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当磁芯跳开时,如指针不在零位,应旋动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回到零位,需重复数次,如无法调零,需更换新电池。
(2)校正:取标准厚度片放在调零用的底板上,再将探头放在标准厚度片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待磁芯跳开后旋转标准扭,使指针回到标准片厚度值上,需重复数次。
(3)测量:取距样板边缘不少于1厘米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测量。
将探头放在样板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使之与被测漆膜完全吸合,此时指针缓慢下降,待磁芯跳开表针稳定时,即可读出漆膜厚度值。
取各点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为漆膜的平均厚度值。
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引用GB1729)1.标准样品法: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将测定样品与标准样品,分别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漆膜。
待漆膜实干后,将两板重叠1/4面积,在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睛与样板距离1尺左右,约成120~140度角,根据产品标准检查颜色和外观,颜色应符合技术允差范围;外观应平整、光滑或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2.标准色板法: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将测定样品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漆膜。
待漆膜实干后,将标准色板与待测色板重叠1/4面积,在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睛与样板距离1尺左右,约成120~140度角,其颜色若在两块标准色板之间或与一块标准色板比较接近,即认为符合技术允差范围。
3.标准样卡比对法:将被测样品与漆膜颜色标准样卡(GSB05-1426-2001)进行比对。
漆膜硬度测定方法1(GB/T1730摆杆法)原理:静止在涂膜表面的摆杆开始摆动,用在规定摆动周期内测得的数值表示振幅衰减的阻尼时间,阻尼时间越短,硬度越低。
操作步骤:1.仪器校准:参照GB/T1730附录。
2.环境条件:在温度(23)度和相对湿度(50)%条件下进行试验,除非另有规定。
3.摆杆阻尼时间的测定:(1)将试板涂膜面向上放在仪器台上。
(2)将摆杆轻轻地放在试板表面上。
(3)在支轴没有横向位移的情况下,将摆杆偏转合适的角度(科尼格摆为6度,珀萨兹为12度)并将它放到预订的停点处。
(4)放开摆杆并同时启动秒表或其它计时装置。
(5)记录振幅由6度~3度(科尼格摆)或由12度~4度(珀萨兹摆)的时间,以秒表示。
(6)在同一块试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进行测试。
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及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漆膜硬度测定方法2(GB/T6739铅笔法)铅笔硬度:用具有规定尺寸,形状和硬度铅笔芯的铅笔推过漆膜表面时,漆膜表面耐划痕或耐产生其他缺陷的性能。
缺陷分类:1.塑性变形:漆膜表面永久的压痕,但没有内聚破坏。
2.内聚破坏:漆膜表面存在可见的擦伤或刮破。
3.以上情况的组合。
原理:受试产品或体系以均匀厚度施涂于表面结构一致的平板上。
漆膜干燥/固化后,将样板放在水平位置,通过在漆膜上推动硬度逐渐增加的铅笔来测定的铅笔硬度。
试验时,铅笔固定,这样铅笔能在750g的负载下以45度向下压在漆膜表面上。
逐渐增加铅笔的硬度直到漆膜表面出现上述各种缺陷。
操作步骤:1.在温度(23)度和相对湿度(50)%条件下进行试验。
2.用特殊的机械削笔刀将每只铅笔的一端削去大约5mm~6mm的木头,小心操作,以留下原样的、未划伤的、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3.垂直握住铅笔,与砂纸保持90度角在砂纸上前后移动铅笔,把铅笔芯尖端磨平(成直角)。
持续移动铅笔直至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
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4.将涂漆样板放在水平的、稳固的表面上。
将铅笔插入试验仪器中并用夹子将其固定,使仪器保持水平,铅笔的尖端放在漆膜表面上。
5.当铅笔的尖端刚接触到涂层后立即推动试板,以0.5mm/s~1mm/s的速度朝离开操作者的方向移动至少7mm 的距离。
6.除非另外商定,30s后以裸视检查涂层表面,看是否出现上述缺陷。
如果未出现划痕,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区域重复试验(3~6),更换较高硬度的铅笔直到出现至少3mm长的划痕为止。
如果已经出现超出3mm的划痕,则降低铅笔的硬度重复试验(3~6),直到超过3mm的划痕不再出现为止。
7.以没有使涂层出现3mm及以上划痕的最硬的铅笔的硬度表示涂层的铅笔硬度。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93)设备:4倍放大镜、冲击试验器测试步骤:1.测试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应在(23)度和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2.冲击试验步骤将涂漆试板漆膜朝上平放在铁砧上,试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少于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少于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