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52
酶活⼒测定的⼀般原理和⽅法酶活⼒测定的⼀般原理和⽅法(2012⼴东)29 .(16分)⾷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
⽣物兴趣⼩组拟探究在⾷品⽣产应⽤范围较⼴的蛋⽩酶,查阅相关⽂献,得知:(1)pH对不同蛋⽩酶的活⼒影响有差异。
据图12可知,_________更适宜作为⾷品添加剂,理由是________。
蛋⽩酶的活⼒可⽤________的量来表⽰。
(1)该蛋⽩酶的提取⼯艺流程如下:兴趣⼩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了探究实验。
结果显⽰,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较⾼;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较⾼。
他们认为,要进⼀步提⾼粗酶制剂的酶活⼒,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
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答案】(1)⽊⽠蛋⽩酶由图可以看出,⽊⽠蛋⽩酶的活性不随pH的变化⽽变化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产物产⽣)(2)课题: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解析】(1)审题结合图形和⽂字,在题⽬中已经提供了信息“⾷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所以选择的⾷品添加剂应该有较⼴的酸碱适应范围。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蛋⽩酶的适应范围最⼴,所以可以选作⾷品添加剂。
酶的活⼒,⼀般⽤酶催化的底物消耗量或者产物⽣成量来表⽰。
(2)实验设计,应该明确实验⽬的:探究酶保护剂的最适浓度和提取液的最适pH值,所以可以将酶保护剂的浓度和提取液的pH值作为⾃变量,因变量为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试题点评】本题以蛋⽩酶在⾷品⽅⾯的应⽤为背景,考查了蛋⽩酶的应⽤、活⼒测定、蛋⽩酶的提取流程等内容和学⽣绘制表格的能⼒,难度不⼤。
(2009⼴东)38. (10分)⽣物技术实践汉⽔丑⽣的⽣物同⾏”超级群整理校对2012-7-5(1)商品化植酸酶主要来⾃微⽣物。
在产酶菌株筛选过程中,常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溶于⽔的植酸钙制成固体平板,植酸钙被植酸酶分解后可在平板上产⽣,可根据其⼤⼩选择⽬的菌株,所得菌株需要进⼀步测定植酸酶活性。
福林酚法测定蛋白酶活力原理1. 引言:蛋白酶的神秘面纱哎呀,说到蛋白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离我们有点远。
其实不然,蛋白酶可是咱们身体里忙前忙后、默默奉献的小工人。
它们像一群勤劳的清道夫,帮我们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让营养更好地被吸收。
不过,有时候我们得搞清楚这些小工人到底干了多少活儿,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福林酚法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啥是福林酚法?怎么听起来这么高大上?别急,我这就给大家捋捋这其中的门道。
2. 福林酚法的基本原理2.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首先,福林酚法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办法,它可以用来测定蛋白酶的活力。
蛋白酶,顾名思义,就是能把蛋白质搞得七零八落的那种酶。
我们要知道它的活力,就得看看它把蛋白质分解的效率如何。
简单来说,就是用这套方法来测一测它干了多少活儿。
咋测呢?这就需要一点点化学的小窍门了。
2.2 福林酚法的步骤那么,福林酚法到底怎么操作呢?这个过程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几个步骤就能搞定。
首先,我们需要一种叫做“福林酚试剂”的化学液体。
这个试剂像是福尔摩斯,能准确找出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后剩下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会把待测的蛋白质样品和福林酚试剂混合,然后放到一个小瓶里。
再往里面加上另一种试剂,这时候,瓶子里的液体就会发生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的变化,就告诉我们蛋白酶的活力到底如何。
明白了吧?简单来说,颜色越深,蛋白酶活力越强。
3. 实验操作的细节3.1 样品准备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准备。
首先,得把蛋白质样品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液体。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一道美味的汤,得控制好原料的比例,才能保证最终的味道。
我们通常会用去离子水来溶解,这样可以避免杂质影响结果。
接着,样品需要经过过滤,确保液体里没有大颗粒的沉淀物。
这样一来,实验才会更靠谱,像是给蛋白酶干活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3.2 反应时间与测量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反应时间了。
通常,我们会让样品和试剂反应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可是有讲究的,太短了可能测不出准确的结果,太长了又可能产生误差。
检测纤维素酶酶活力—滤纸酶活力(F PA)滤纸酶活力代表了纤维素酶的三种酶组分协同作用后的总酶活。
采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酶活:(简称DNS法)1、原理:纤维素经纤维素酶水解后生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将3,5一二硝基水杨酸中硝基还原成氨基,溶液变为橙色的氨基化合物,即:3一氨基一5二硝基水杨酸,在一定的还原糖浓度范围内,橙色的深度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推算出纤维素酶的活力。
2、采用的滤纸酶活单位定义:滤纸酶活反映了纤维素酶的3种水解酶,即内切型葡聚糖酶、外切型葡聚糖酶和β葡聚糖苷酶组成的诱导复合酶系的协同水解纤维素能力。
是该菌株整个纤维素酶系的酶活力水平的综合体现。
代表了纤维素酶的三种酶组分协同作用后的总酶活。
在此滤纸酶活单位定义为:以滤纸为底物,在一定反应条件(pH4.8,50℃,恒温lh)下,以水解反应中,1ml纤维素酶液1mi n催化纤维素生成lu g葡萄糖为1个滤纸酶活单位,以U表示。
3、滤纸酶活力(F PA)的测定:①取0.5ml适当稀释的酶液,加入PH值为4.8,0.1mol/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l ml或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lml;②再加入50±0.5mg滤纸(1cmx6c m)一条,于50℃保温酶解反应1小时,(先预热5分钟);③加入DNS显色液3ml(标准曲线用量是1.5ml),放入已沸腾的水中沸水浴l Omin,流水冷却后在540nm下测吸光度;④同时用100℃煮沸lOmi n后失活的酶液做对照,扣除本底;⑤根据吸光度从葡萄糖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葡萄糖含量,根据生成的葡萄糖克数计算出酶活值。
滤纸酶活按下面公式计算:X=(WxNxlO OO)/(TxM)X:为滤纸酶酶活力,单位U/mL。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由若干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具有结构特殊,难于降解的特点。
纤维素酶是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
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方法因纤维素酶的种类及应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区别,常用的方法包括酚-硫酸法、精胱酸法、流变法、荧光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酚-硫酸法酚-硫酸法是用于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经典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纤维素酶通过水解纤维素生成还原糖,而还原糖可以与试剂酚和硫酸反应产生可测定的颜色。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剂:将1%酚(重量/体积)和10%硫酸(体积/体积)混合,剧烈振荡。
2.取一个容量瓶,加入待测纤维素酶样品、适量的底物纤维素和适量的缓冲液(常用pH5.0的酸性缓冲液)。
3.进行恒温反应:将试剂和底物溶液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反应。
4.终止反应:在特定的时间点,取出反应溶液,加入刚刚准备好的酚-硫酸试剂,充分混匀。
5.酚-硫酸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胶体,表现为紫褐色。
通过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生的胶体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或已知纤维素酶活力的对照样品,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纤维素酶活力。
二、精胱酸法精胱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方法。
其原理是:纤维素酶通过水解纤维素生成还原糖,而还原糖可以与精胱酸反应产生尿糖胺,尿糖胺与酚胺反应形成可测定的色素。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剂:将精胱酸磷酸缓冲液(常用pH4.8)和4-氨基安替比林(ABTS)或3,3'-二氮杂联苯基过氧化物(DPPH)溶液混合,剧烈振荡。
2.取一个容量瓶,加入待测纤维素酶样品、适量的底物纤维素和适量的缓冲液。
3.进行恒温反应:将试剂和底物溶液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恒温反应。
4.终止反应:在特定的时间点,取出反应溶液,加入刚刚准备好的精胱酸试剂,充分混匀。
5.精胱酸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色素,根据色素的吸光度,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生的色素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或已知纤维素酶活力的对照样品,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纤维素酶活力。
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了解酶活力的概念。
2.学习掌握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活力指酶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力。
其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反应体系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规定酶活力单位(U)为一定条件下每分钟分解1μg 酪氨酸所需的酶量。
实验选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产生酪氨酸的反应体系。
产物酪氨酸在碱性条件下与Folin-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该蓝色化合物在68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其吸光值与酪氨酸含量呈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产物酪氨酸的含量变化,可计算出蛋白酶的活力。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试管及试管架、干燥滤纸、玻璃漏斗。
原料枯草杆菌蛋白酶:称取1g 枯草杆菌蛋白酶粉,用少量L,磷酸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震荡15分钟,使充分溶解,干纱布过滤,取滤液冰箱备用。
使用时视酶活力高低用缓冲液适当稀释。
试剂1. Folin-酚试剂:在2L 磨口回流瓶中加入钨酸钠(Na2WoO4 . 2H2O)100g,钼酸钠(Na2WoO4 .2H2O)25g,蒸馏水700mL,85%磷酸50mL 以及浓盐酸100mL,充分混匀后,微火回流加热10小时。
再加入硫酸锂150g,蒸馏水50mL 和液溴数滴,摇匀后开口继续煮沸15min,以驱赶过剩的溴。
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溶液呈黄绿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暗处贮藏。
使用前用标准NaOH 溶液、酚酞为指示剂标定酸度(约为2mol/L),然后加水稀释至1mol/L,即可使用。
2. 0.2mol/L 盐酸溶液3. L 氢氧化钠溶液4. L 碳酸钠溶液5. 10%三氯乙酸溶液6. 磷酸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 . 12H2O)7.16g,用水定容至100mL(A 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2HPO4.12H2O)3.12g,用水定容至100mL(B 液)。
检测纤维素酶酶活力—滤纸酶活力(FPA)滤纸酶活力代表了纤维素酶的三种酶组分协同作用后的总酶活。
采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酶活:(简称DNS法)1、原理:纤维素经纤维素酶水解后生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将3,5一二硝基水杨酸中硝基还原成氨基,溶液变为橙色的氨基化合物,即:3一氨基一5二硝基水杨酸,在一定的还原糖浓度范围内,橙色的深度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推算出纤维素酶的活力。
2、采用的滤纸酶活单位定义:滤纸酶活反映了纤维素酶的3种水解酶,即内切型葡聚糖酶、外切型葡聚糖酶和β葡聚糖苷酶组成的诱导复合酶系的协同水解纤维素能力。
是该菌株整个纤维素酶系的酶活力水平的综合体现。
代表了纤维素酶的三种酶组分协同作用后的总酶活。
在此滤纸酶活单位定义为:以滤纸为底物,在一定反应条件(pH4.8,50℃,恒温lh)下,以水解反应中,1ml纤维素酶液1min催化纤维素生成lug葡萄糖为1个滤纸酶活单位,以U表示。
3、滤纸酶活力(FPA)的测定:①取0.5ml适当稀释的酶液,加入PH值为4.8,0.1mol/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lml或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lml;②再加入50±0.5mg滤纸(1cmx6cm)一条,于50℃保温酶解反应1小时,(先预热5分钟);③加入DNS显色液3ml(标准曲线用量是1.5ml),放入已沸腾的水中沸水浴lOmin,流水冷却后在540nm下测吸光度;④同时用100℃煮沸lOmin后失活的酶液做对照,扣除本底;⑤根据吸光度从葡萄糖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葡萄糖含量,根据生成的葡萄糖克数计算出酶活值。
滤纸酶活按下面公式计算:X=(WxNxlOOO)/(TxM)X:为滤纸酶酶活力,单位U/mL。
W:为从葡萄糖标准曲线中查得的葡萄糖的浓度。
N:为酶液稀释总倍数。
T:为反应时间。
M:为样品的体积。
4、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标准曲线绘制:取25ml具塞刻度试管6支,加入1.0 mg /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0.0、0.4、0.8、1.2、1.6、2.0ml,加蒸馏水2.0、1.6、1.2、0.8、0.4、0.0ml,加DNS试剂1.5 ml,混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取出立即用冷水冷却,用水定容至25 ml,摇匀,测吸光度A,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酶的活力测定的原理是
酶的活力测定原理是通过测量酶催化下的反应速率来间接测定酶的活力。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下进行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底物的消耗速率来确定酶的活力。
常用的酶活力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比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色法的原理是将产物或底物与某种试剂作用,使其产生特定的吸光度变化,然后根据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的活力。
实验三. 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原理和酶活力的计算方法。
2. 学习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酶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
测定酶活力实际就是测定被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度。
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为了灵敏起见,通常是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
由于酶促反应速度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其增加值,所以,为了正确测得酶活力,就必须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碱性蛋白酶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催化酪蛋白水解生成酪氨酸。
酪氨酸为含有酚羟基的氨基酸,可与福林试剂(磷钨酸与磷钼酸的混合物)发生福林酚反应。
(福林酚反应:福林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极其不稳定,容易定量地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钨蓝和钼蓝的混合物,而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色。
)利用比色法即可测定酪氨酸的生成量,用碱性蛋白酶在单位时间内水解酪蛋白产生的酪氨酸的量来表示酶活力。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电热恒温水浴槽;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721分光光度计2.实验试剂(1)福林试剂:在1L容积的磨口回流瓶中加入50g钨酸钠(Na2WO4·2H2O)、125g钼酸钠(Na2MoO4·2H2O)、350ml蒸馏水、25ml 85%磷酸及50ml浓盐酸,充分混匀后回流10h。
回流完毕,再加25g硫酸锂、25ml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分钟,以便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定容到500ml。
过滤,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
使用前加4倍蒸馏水稀释。
(2)1%酪蛋白溶液:称取酪蛋白1克于研钵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湿润后,慢慢加入0.2mol/L NaOH 4ml,充分研磨,用蒸馏水洗入100ml容量瓶中,放入水浴中煮沸15分钟,溶解后冷却,定容至100ml,保存于冰箱内。
(3)pH10缓冲溶液:甲液(0.05mol/L硼砂溶液):取硼砂(Na2B4O7·10H2O) 19克,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酶活测定方法还原法酶与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酶可以促使底物释放出还原性的基团。
在此反应体系中添加化学试剂,酶促反应的产物可与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通过在特定的波长下比色,即可求出还原产物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
色原底物法通过底物与特定的可溶性生色基团物质结合,合成人工底物。
该底物与酶发生反应后,生色基团可被释放出来,用分光光度法即可测定颜色的深浅,在与已知标准酶所做的曲线比较后,即可求出待测酶的活力。
粘度法该法常用于测定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活力。
木聚糖和β-葡聚糖溶液通常情况下可形成极高的粘度,当酶作用于粘性底物时木聚糖和β-葡聚糖会被切割成较小的分子使其粘度大为降低。
基于Poiseuille定律我们知道,只要测定一定条件下溶剂和样品溶液的运动粘度,便可计算特性粘数,并以此来判断酶的活力。
高压液相色谱法酶与其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从反应体系中提取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认真记录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测量各个样的峰高和半峰高,计算出酶促反应生成物的含量,从而换算出酶活力的数值。
免疫学方法常用于酶活性分析的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电泳法、免疫凝胶扩散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酶与其抗体之间可发生特定的沉淀反应,通过待测酶和标准酶的比较,最终确定酶活力。
免疫学方法检侧度非常灵敏,可检侧出经过极度稀释后样品中的酶蛋白,但其缺点是不同厂家生产的酶产品需要有不同特定的抗体发生反应。
琼脂凝胶扩散法将酶作用的底物与琼脂混合熔融后,倒入培养皿中或载波片上制成琼脂平板。
用打孔器在琼脂平面上打出一个约4-5mm半径的小孔。
在点加酶样并培养24h以后,用染色剂显色或用展开剂展开显出水解区,利用水解直径和酶活力关系测定酶活力。
蛋白酶活力测定法本方法适用于酿造酱油时在制品菌种、成曲的蛋白酶活力测定。
1 福林法1.1 试剂及溶液: 以下试剂都为分析纯1.1.1 福林试剂(Folin试剂):于2000mL磨口回流装置内,加入钨酸钠(Na2WO4·2H2O)100g,钼酸钠(Na2MoO4·2H2O)25g,蒸馏水700mL,85%磷酸50mL,浓盐酸100mL,文火回流10h。
酶活测定方法还原法酶与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酶可以促使底物释放出还原性的基团。
在此反应体系中添加化学试剂,酶促反应的产物可与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通过在特定的波长下比色,即可求出还原产物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
色原底物法通过底物与特定的可溶性生色基团物质结合,合成人工底物。
该底物与酶发生反应后,生色基团可被释放出来,用分光光度法即可测定颜色的深浅,在与已知标准酶所做的曲线比较后,即可求出待测酶的活力。
粘度法该法常用于测定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活力。
木聚糖和β-葡聚糖溶液通常情况下可形成极高的粘度,当酶作用于粘性底物时木聚糖和β-葡聚糖会被切割成较小的分子使其粘度大为降低。
基于Poiseuille定律我们知道,只要测定一定条件下溶剂和样品溶液的运动粘度,便可计算特性粘数,并以此来判断酶的活力。
高压液相色谱法酶与其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从反应体系中提取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认真记录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测量各个样的峰高和半峰高,计算出酶促反应生成物的含量,从而换算出酶活力的数值。
免疫学方法常用于酶活性分析的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电泳法、免疫凝胶扩散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酶与其抗体之间可发生特定的沉淀反应,通过待测酶和标准酶的比较,最终确定酶活力。
免疫学方法检侧度非常灵敏,可检侧出经过极度稀释后样品中的酶蛋白,但其缺点是不同厂家生产的酶产品需要有不同特定的抗体发生反应。
琼脂凝胶扩散法将酶作用的底物与琼脂混合熔融后,倒入培养皿中或载波片上制成琼脂平板。
用打孔器在琼脂平面上打出一个约4-5mm半径的小孔。
在点加酶样并培养24h以后,用染色剂显色或用展开剂展开显出水解区,利用水解直径和酶活力关系测定酶活力。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酶制剂应用于制革生产中。
比如浸水,脱毛,软化,脱脂等工序都用到大量的酶制剂,从酶的作用性质来看制革生产中用到的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酶是植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的催化反应,植物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对酶的研究是阐明生命现象本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为要研究酶首先要将酶从组织中提取出来,加以分离、纯化,不同的研究目的对酶制剂的纯度要求也不相同,有些工作只需要粗的酶制剂即可,而有些工作则要求较纯的酶制剂,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在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测定酶的活性,通过酶活性的测定以监测酶的去向。
二、实验原理(一)酶的提取1.酶的存在位置?存在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细胞的各个部位。
2.如何将酶从细胞中分离?从高等植物中提取酶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是细胞中含有许多种酶,每种酶的浓度又很低,只占细胞总蛋白质中的极小部分(叶中的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除外),而许多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又很低。
此外,各种酶的存在状态不同,有在细胞外的外酶,在细胞内的内酶,内酶中又有与细胞器一定结构相结合的结合酶,也有的存在于细胞质中,提取时都应区别对待,作不同处理。
如果酶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只要将细胞破碎,酶就会转移到提取液中;但如果是与细胞器(如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原生质膜、微粒体等)紧密结合的酶,这时如仅仅破碎细胞还不够,还需要用适当的方法将酶从这些结构上溶解下来。
其次,细胞中存在抑制物质,如酚,酸,离子等,它们通常在液泡中,当细胞破碎时,这些物质象蛋白质一样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提取液中,特别是酚类物质,具有游离的酚羟基,能与蛋白质肽键的氧原子形成强的氢键,不能为一般的实验方法,如透析和凝胶过滤所解离。
酚易氧化产生醌,醌为一种强氧化剂,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团发生氧化或发生聚合,使蛋白质上的反应基团,如—SH,—NH2,通过1,4—加成反应而发生不可逆的聚合作用,使酶失活,也使植物组织和提取液产生棕色,以致影响酶活性的测定。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一般常选用植物的非绿色部分或者黄化的幼苗,在这些组织中一般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
福林酚法测定蛋白酶活力原理1. 什么是福林酚法?福林酚法,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一种测定蛋白酶活力的办法。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蛋白酶的“测谎仪”,用来告诉我们这些酶到底有多能干。
要理解这个方法,我们先得知道什么是蛋白酶。
蛋白酶,顾名思义,就是能把蛋白质搞得七零八落的“拆家伙”。
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大了,像是消化酶,它们的“工作”就是分解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中的蛋白质。
2. 福林酚法的工作原理2.1 准备材料好,咱们先说说准备工作。
你得有几个“主角”,分别是蛋白质底物、蛋白酶、福林酚试剂和氢氧化钠。
底物就是我们用来测试的“蛋白质样品”,而福林酚试剂则是测定结果的“显色剂”。
氢氧化钠用来调整酸碱度,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2.2 反应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是做菜一样。
首先,把蛋白质底物和蛋白酶混合,放在一定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这时候,蛋白酶开始“拆解”蛋白质了。
接下来,加入福林酚试剂,它会和被分解出来的小分子反应,变成有颜色的化合物。
颜色的深浅,就像是菜的颜色一样,直接反映了反应的程度。
然后,我们用光度计来测量这个颜色,颜色越深,说明蛋白酶的活力越强。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3.1 数据分析有了测量数据后,我们得拿出计算器了。
通过比色计测得的光吸收值,可以告诉我们有多少蛋白质被分解了。
这时候,咱们要把这些数据代入标准曲线中,得出最终的结果。
标准曲线就像是我们的“食谱”,按照它来判断蛋白酶的活力高低。
3.2 结果解读结果解读这一步就像是看天气预报一样。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蛋白酶的活力究竟如何。
如果蛋白酶的活力高,那说明它的“拆家”能力强;如果低,那可能就是“效率不高”了。
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蛋白酶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依据。
4. 实际应用福林酚法可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用得上,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比如,在制药行业,它能帮助我们评估药物的效果;在食品工业,它可以帮助检测食品中的酶活性,确保食品的质量。
实验四α-淀粉酶实验活力的测定方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淀粉酶的测定步骤,掌握其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化型淀粉酶(α-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生成分子较小的糊精和少量的麦芽糖及葡萄糖。
本实验利用呈色反应来测定液化型淀粉酶水解淀粉作用的速度,从而测定淀粉酶活力的大小。
三、器材和试剂1.器材多孔白瓷斑、50ml三角瓶或大试管(25mm*200mm)、恒温水浴箱、烧杯、容量瓶、漏斗、吸管、纱布。
2.试剂(1)原碘液称取I211g、KI22g,加少量水完全溶解后,再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
(2)稀碘液吸取原碘液2ml,加入KI2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
(3)标准“终点色”溶液。
①准确称取氯化钴40.2439g、重铬酸钾0.4878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②0.04%铬黑T溶液。
准确称取铬黑T40m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
取①液80ml与②液10ml混合,即为标准色。
冰箱保存。
(4)2%可溶性淀粉称取烘干可溶性淀粉2.00g,先一少许蒸馏水混匀,倾入80ml沸水中。
继续煮沸至透明,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0ml。
此溶液需要新鲜配制。
(5)0.02mol/L、pH6.0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Na2HPO4·12H2O45.23g和C6H8O7·H2O8.07g,用蒸馏水溶解定溶至1000ml,配好后以酸度计或精密试纸校正pH。
(6)α-淀粉酶粉。
四、操作步骤1.待测酶液的制备(1)精密称取酶粉1-2g,放入小烧杯中。
(2)用少量的40℃0.02mol/L(恒温水浴箱中进行) pH6.0的磷酸氢二盐-柠檬酸缓冲液溶解,并用玻璃棒捣研3-4次,最后全部转入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通过四层纱布过滤,滤液供测定用。
(如为液体样品,可直接过滤,取一定量滤液入容量瓶中,加入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2.测定(1)将“标准色”溶液滴于白瓷板的左上角空穴内,作为比较终点色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