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第27课《与象共舞》同步练习(II )卷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6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字8个,积累“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泰国人与大象之间和谐融洽相处的异国风情,受到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教育;3、了解课文的表达结构。
学习重难点:丰富对泰国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前准备:1、预习课文和生字。
2、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泰国的资料。
3、课件准备(泰国风情图片)。
教学过程:一、触摸词语,走进泰国象1、检查预习情况:今天,我们学习《与象共舞》这篇课文,它是一篇阅读课,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读熟课文中带注音的生字;第二,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资料。
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2、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屏幕出示: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
谁来读一读?3、提问: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4、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象的呢?我们看——(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5、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请五名学生读这五句话,教师在学生读完时揪住“你不觉得奇怪吗”激发学生的兴趣)6、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7、强调这独特的风情是“泰国”独有的。
①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提问3个)②师:在咱们中国(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能看到吗?③师:你不觉得奇怪吗?奇怪什么?④想想,你第一次看到大象会害怕吗?过渡:毫无疑问,肯定怕!同学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提问就会思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设计意图]以词语入手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使学生在学习5个四字词的同时,加强了词语的积累,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与象共舞》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按摩、尴尬、陶醉、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了解人和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比较文本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述:泰国是一个风光秀美、文化独特的国家。
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的美誉。
这里到处都有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以及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
今天,我们既不去欣赏泰国迷人的热带风情,也不去感受泰国神秘的佛教文化,而是跟随作者去感受“与象共舞”的情趣。
2、板书课文题目。
3、教师引问:看到这个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要求: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填写自学表)(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气氛.(fēn fèn)混.杂(hǔn hùn)尴.尬(ɡān ɡà)按摩.(mómō)踮.脚(diǎn diàn)冲.锋(chònɡchōnɡ)(2)一字多义我会选。
熟: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
②经过加工或炼制的。
③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④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
⑤程度深。
⑥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
熟视无睹()熟能生巧()深思熟虑()熟皮子()(3)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将句中画线的部分用恰当的词语替换。
①大象对人群已经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
()②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
()③大象竟然优雅得像一个文雅而有礼貌的绅士。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在辨别与争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与象共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比较与欣赏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读”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懂得——读要目标明晰,读要由浅入深,读要辨析比较。
在一次次的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提炼主要内容,从词语入手感受和谐画面,逐步提升阅读质量。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选取小学课文中介绍过的风土人情画面巧妙导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认识。
结课前呈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升华主题。
使用教材的构想:《与象共舞》是人教版教材(五下)的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文章浅显易懂,学习中既要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
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就开始放手,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
为了有效完成学习目标,我将大胆取舍,只选取课文最高潮(第五段)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神游另外一个国家(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的美誉。
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与象共舞一、教学分析《与象共舞》这篇课文是五下最后一个单元,讲读课文完毕后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利用所学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本单元“单元导读”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地民族风情;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单独成段,都是采用围绕中心句,再具体描述的概具构段方式,表达了泰国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第一自然段中心句为“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
”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
”第三自然段:“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后一个自然段:“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从命题表面看,仅仅只有最后一段是在写“与象共舞”,教师应以该段为例进行阅读方法、表达方法及命题方法的渗透,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质的转变。
《201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高年级要加强读写结合训练”。
“从读中学解题;从读中学捕捉文章重点段;从读中学品评课文……”基于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领悟课文的阅读方法,学习表达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习第五段为例,让学生明晰先概括再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抓重点词“拥、混杂”和重点句(大象跳舞的句子)来表达出人与象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接着要求学生先自学再合作学习1-4自然段,讨论前面四自然段内容是否在写“与象共舞”。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了解了前面四小节也均采用“先概述再具体”的构段方式,前面四自然段均在写人和大象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了解“与象共舞”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审题环节中,先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
学生看到题目《与象共舞》,很自然地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从而去判断要写的内容,再自读课文感受到文章内容与题目的冲突。
教学中,要不断地把学生带入与大象跳舞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地体验感受大象跳舞欢快的情景,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与象共舞,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最美好的境界,就是泰国人与大象亲密无间的美好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与象共舞》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与象共舞》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与象共舞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难点是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也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决定采用“朗读——讨论交流——点拨小结“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上这课时,我选择了谈话式导入法。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
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这谈话的设计主要激发学生对异国风光的好奇,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7 与象共舞教材简析:《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按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条理清楚,语言生动,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二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自读自悟与教师的点拨引导、领悟方法与感知特点、获取知识与启迪思维有机地融在一起,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习得方法。
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
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凸现事物的形象,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较快地抓住课文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展示搜集,导入新课⒈课件出示泰国风光图片教师简介: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同学们,你对泰国又有那些了解呢?⒉学生展示收集:有关泰国的资料。
第27课《与象共舞》复备人: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与象共舞》二.学生分析1.本班学生大约12—13岁,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思想活跃,求知欲旺,对学习语文有浓厚兴趣。
2.本班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同伴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策略已见成效。
三.教材分析:1.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27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课内容: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2.选编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二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住泰象如何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来深入理解泰国人与象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五.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难点: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六.教学策略设计:1.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根据聪明好学,,求知欲旺、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思上,我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自读自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2.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教师再适当点拨。
3.辅以文字资料与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有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与象共舞人教新课标1.看法8个生字。
读记〝悠闲、松弛、为难〞等词,抓住〝视而不见、文质彬彬、冲锋陷阵、翩翩起舞〞等重点词语学习。
2.快速阅读课文,学习抓中心句,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3.了解泰国的共同风情与文明,感受人与植物谐和相处的美妙。
快速阅读课文,学习抓中心句,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了解泰国的共同风情与文明,感受人与植物谐和相处的美妙。
一课时。
教学进程一、开门见山,提醒课题教员:这是一篇带星号的文章,是略读课文。
在课前,教员布置了两个学习义务:一是预习时读通课文,二是搜集有关泰国风土人情的资料。
这两个义务不难,但要去做好却有点困难,你们都做了吗?二、初步感受共同风情1我们先来看看这5个新词。
出示新词:视而不见冲锋陷阵小心翼翼文质彬彬翻翻起舞指名读,团体读。
2在课文中,这五个成语都是描写谁的?〔都是写大象的。
〕3课文是怎样样来写大象的呢?〔填写五个句子,把五个成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去〕出示句子:〔1〕大象对人群曾经(视而不见〕;〔2〕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3〕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4〕大象优雅得像一个(文质彬彬〕的绅士;〔5〕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指名读,师生协作读——教员读〝在泰国〞,先生接句子〝大象……〞)引发质疑:这真是一种共同的风情!这样的风情都发作在哪里?〔在泰国。
)教员:效果出来了,是什么效果呢?你有疑问吗?先生:泰国的大象和中国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泰国人打仗时怎样都骑着大象?泰国的大象怎样就优雅得像个绅士?三、抓中心句,全体感知1那就带着你的效果读读课文,处置我们刚才的效果。
读得时区分忘了读读画画。
2快速默读课文,思索:课文的前2个自然段,区分写了什么?3组织交流,区分谈谈对这两段的了解。
〔教先生抓中心句,概括中心句窍门。
〕4以异样的方法学习后3个自然段。
5个自然段,5个中心句,句句写到了大象,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这样被我们一扫而空了。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第27课《与象共舞》同
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达标 (共5题;共33分)
1. (6分)我会比(比一比,再组词)。
是________几________久________力________
世________鸡________处________丽________
2. (12分)运用提示的修辞方法,把句子表达得更生动。
大象摇着它________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走路。
(比喻)
3. (5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半亩塘________
②这样清澈。
________
4. (5分)按要求写句子。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缩写句子)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
(扩写句子)
(3)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
5.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
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1)从文中找出描写野花颜色的词。
(2)用一个词语概括画线句子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6. (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________。
②严丝合缝: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________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7.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象是泰国的国宝。
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被驯
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
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
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
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
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2)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运用了________手法?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________?
(4)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8. (13分)课内阅读。
象是泰国的国宝。
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
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
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
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
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近义词:起初________
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 (共5题;共33分)
1-1、
2-1、
3-1、
4-1、
4-2、
4-3、
5-1、
5-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