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小暑资料:小暑对联
- 格式:docx
- 大小:38.10 KB
- 文档页数:3
二十四节气小暑时节祝福语二十四节气小暑时节祝福语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是人们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知道祝福语怎样写才合适吗?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暑时节祝福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十四节气小暑时节祝福语11、7月7日是小暑,小暑来到送祝福;祝福朋友学养生,听曲消愁胜于把药服;晚睡早起无怒气,适当运动也舒服;小暑来到暑气升,自我养护能降暑。
2、小暑来的真快,但是不够可爱,经常放电来晒,还要阴雨成灾,不管怎样对待,保持轻松心态,你搞怪我防害,祝福成堆,大家喜出望外。
3、小暑来的太急,冲撞了七月七,炙热送给爱情,阵雨送给爱恋,长远无期,这个假期不分离,温暖依靠,彼此扶持,同心协力,让爱情超越盛夏的炙热,摆脱小暑的无常。
4、不要因为天气炎热,就忘了水果香甜,不要因为阴雨绵绵,就忘了情谊缠绵,不要因为阳历7月7,就忘了农历这一天的意义,享受时节,给自己一个幸福的小暑。
5、天气热了,雨时多了,小暑来了,西瓜熟了,闷热多雨少福,香甜西瓜多补。
无奈的时节,多福的`果蔬。
微笑香甜面对,7月7日小暑。
6、天热热不过我的思念,风凉凉不过我的祝愿,晨露润不过我的挂念,暑天挡不住我的心愿。
愿小暑燥热惹不到你,愿小暑清凉缠绕着你,更愿幸福甜美笼罩你。
7、小暑已经来到,祝福怎能不到,小暑带来高温,祝福送来清风,高温使人炎热,清风带来凉爽,炎热让人烦恼,凉爽让人畅快!8、七月首迎节气是小暑,今夏开始炎热已倒数,太阳到达黄经105°,有助茁壮成长农作物,借着小暑到来送祝福,一定保持水分别中暑!9、在炎热的夏天,要心静养阳。
中老年妇女在炎热的夏天要静心,心静则阳守,汗液也会减少。
要保持心情舒畅,睡眠要充足。
10、夏日少清凉,清新自己闯。
多在阴凉坐,多喝清凉茶,吹风不冷消燥暑,喝水不冰止干涩,小暑天气,用清凉的心,给自己心中丝丝冰凉。
11、暑天感冒是由于白天受暑,夜晚着凉引起的。
小学一年级小暑节气手抄报内容【篇一】小暑谚语:1、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小暑温暾大暑热。
3、东南风,雨太公。
4、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5、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6、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7、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8、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9、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10、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11、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12、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13、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1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5、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16、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17、早晨下雨一天睛。
18、小暑南风,大暑旱。
19、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20、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21、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22、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3、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24、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25、久雨不见睛,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6、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27、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28、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29、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30、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篇二】1、《小暑六月节》元稹【唐】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唐】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3、《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唐】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4、《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唐】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5、《秋夜宿重本上人院》李频【唐】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二十四节气的对联立春:寒气全消悄开春,二十四节正规人。
雨水:万物湿润喜和谐,祥和之气有余颁。
惊蛰:蛰伏久久春又至,小春时节充满慈。
春分:春分时节万物生,宇宙和顺天地清。
清明:行走墓地感念亲,清明节气报思忖。
谷雨:农家撒种雨接踵,喜迎谷雨收获丰。
立夏:小暑前夕鸟叫声,炎炎夏日已燥热。
小满:小满时节百花盛,农田耕种千家主。
芒种:芒种前热浸人心,农家农时正是精。
夏至:世人庆夏至养生,阳光炙烤能祛寒。
小暑:小暑炎热骄阳下,注意防暑可保心。
大暑:烈日当空大暑至,人往阴凉福气长。
立秋:凉爽气温立秋时,鸟儿飞翔水中鱼。
处暑:处暑时节气渐凉,秋风吹拂草木香。
白露:万物漫天露珠满,只待秋风降温时。
秋分:太阳正午秋分时,昼夜长度平衡美。
寒露:万物变色人衣重,露凝花华被遮胸。
霜降:霜降田野白露盈,秋风拂面时时行。
立冬:立冬时节已到来,天气寒冷冬将至。
小雪:小雪时节雪花飞,山川河流尽变衰。
大雪:严寒季节雪大飞,人们宅居保内心。
冬至:冬至时节阳气永,白昼短晚寒温书生。
小寒:冷寒已至小寒时,今年须暖心才彻。
⼩暑对联⼩暑对联 ⼩暑,农历“⼆⼗四节⽓”的第⼗⼀个,时间在每年7⽉7⽇前后。
据钥令七⼗⼆候集锄释:“‘暑,热也。
就热之作分为⼤⼩,⽉初为⼩,⽉中为⼤。
”也就是说,此时天⽓虽然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
所以称作“⼩暑”。
这时已是初伏的.前后,⼤部分地区将进⼈⼀年的最热期,农业上多忙于管理夏熟作物和播种秋熟作物。
下⾯是⼩编为你带来的⼩暑,欢迎阅读。
⼩暑对联 蝉从初伏噪; 客向晚凉吟。
不怕南风热; 能迎⼩暑开。
⼩暑⾦将伏; 微凉麦正秋。
愿沃仙盘露; 堪加凌室冰。
梅霖⽣,湖南宁乡⼈。
他与曾国藩同年,选翰林院庶吉⼠。
善诗⽂。
清道光⼆⼗⼀年五⽉⼗九⽇(1841.7.7,是⽇⼩暑)病卧在床,⾃撰⼀挽联云: 蓬岛苍茫,卅载成名嗟已晚; 夜台仓促,千秋有志竟皆空。
数⽇后去世,年仅46岁。
曾国藩撰挽联云: 万缘今已矣,新诗数卷,浊酒⼀壶,畴昔绝妙景光,只赢得青权落⽉;孤愤竟何如,百世贻谋,千秋盛业,平⽣未了⼼事,都付与流⽔东风。
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吕风⼦⽣于清光绪⼗⼆年六⽉六⽇(1886.7.7,是⽇⼩暑)。
有题赠联云: ⼩⼼泼墨,凤咏峥嵘声继远; 伏暑挥毫,⼦吟绮丽道犹恒。
1995年7⽉7⽇⼩暑,这⽇是全国统⼀⾼考的第⼀天。
某地考场上悬挂这样⼀联: ⼩⼼中暑,展翅蟾宫攀⽉桂; ⼤胆攻关,潜⾝学海探骊珠。
民国⼆⼗六年五⽉⼆⼗九⽇正值⼩暑。
公历为1937年7⽉7⽇,这天⽇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发动进攻,全国的抗⽇战争从此开始。
期间有某理发店结合⾏业的特点,撰联云: 倏寇不除有何颜⾯;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油烛店也结合浇油⽕旺、点烛灯明的具体情况撰联云: 驱逐侨奴⾼擎⽕炬; 复兴中国⼤放光明。
1987年7⽉7⽇亦为⼩暑,夺青江⽂;卧刊登了纪念抗⽇战争五⼗周年的联语: 国共共抗⽇,驱逐侨贼复国⼟; 党群群蔽策,振兴华夏正党风。
⾎战卢沟桥,威震太⾏⼭,中华⼉⼥寒敌胆; 军兴延安府,名驰台⼉庄,国共兄弟惊寇魂。
【原创】(对联)二十四节气小暑对联十三副祝您:小暑节快乐!暑天注意防暑防疫!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合家幸福,万事如意!1,小暑初始入伏日,大寒正中数九天。
2,小暑雨多利禾长,大寒冰厚益物藏。
3,头伏萝卜二伏菜,二月杏花三月桃。
4,食新尝米喝新酒,辞旧贴联除旧尘。
5,头伏饺子福顺满,六月荷花和美新。
6,小暑芝麻种一地,高峰花朵开百年。
7,小暑日后不种薯,秧苗身肥毋收粮。
8,小暑日过三分热,立冬天来百日寒。
9,小暑不热难收谷,大寒未冰怎闹春?10 小暑南风大暑早,中秋云月正月新。
11 小暑观看日色走,下节晒开石身来。
12 一日小暑雨打首,四十五天牛歇田。
13 小暑一天热透透,下节半月凉飕飕。
对联释义:1,小暑初始入伏日,大寒正中数九天。
小暑是入伏日子的开始,大寒是数九日子正中。
2,小暑雨多利禾长,大寒冰厚益物藏。
小暑雨水明显增多,有利于农业禾苗作物生长;大寒冰封厚结,有益过冬物品收藏。
3,头伏萝卜二伏菜,二月杏花三月桃。
我国北方地区头伏适合种植萝卜,二伏适合种植大白菜。
二月杏花,是它的本月月花,三月桃花,是桃花本月月花。
4,小暑芝麻种一地,高峰花朵开百年。
小暑适合种植芝麻农作物,俗语: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高峰花朵开百年”。
5,小暑日过三分热,立冬天来百日寒。
小暑节过后每一天要增热三分;立冬后需要一百天的寒冷。
6,小暑南风大暑早,中秋云月正月新。
小暑这天如果有南风预示着之后干旱,农业会欠收,所以,会导致农业作物早熟、节令假象前移,故,大暑早。
中秋当夜云遮月,来年正月雪打灯。
所以,“正月新”。
7,小暑观看日色走,下节晒开石身来。
小暑这天观看日色走,就是阴天。
下节,即大暑,大暑会大热,故,“晒开石身来。
”8,一日小暑雨打首,四十五天牛歇田。
小暑这一天下雨,四十五天雨多,不用牛力拉水耕田,所以,“牛歇田”。
9,小暑一天热透透,下节半月凉飕飕。
小暑这一天如果很热很热,预示着下半月要温度相对低一些,故“凉飕飕”。
小暑俗语农谚或古诗名句
1、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唐·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2、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唐·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3、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5、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唐·李频《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6、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唐·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7、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唐·武元衡《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8、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9、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宋·刘克庄《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
10、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宋·刘克庄《久雨六言四首其一》。
二十四节气的对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气象现象记时方法,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用来标志季节的变化。
与之相伴的是对联,传统上对联以丰富的寓意和美妙的韵律描绘了节气的特征和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下面是一篇1000字的二十四节气对联。
1. 立春(2月3日左右):大地苏醒春未央,阳气蓬勃寒凝消。
春风到处吹万物,萌芽生长显希望。
2. 雨水(2月18日左右):阴冷雾包暖丝丝,天地交融雨随之。
生机勃发滋润土,万物萌发希望之。
3. 惊蛰(3月5日左右):蛰龙惊动生机动,万物苏醒春色融。
天地转晴春雷鸣,草木萌生万象新。
4. 春分(3月20日左右):日夜平分阴阳力,春回大地气象新。
春意盎然人心动,和煦空气鸟飞翻。
5. 清明(4月4日左右):万物尽觉生机动,农田种植显勃勃。
掃墓寒食融行乐,亲人哀思别胶囊。
6. 谷雨(4月19日左右):柔和春雨润万物,绿色浸润喜开花。
田园农民啄苞谷,丰收盈仓盼好年。
7. 立夏(5月5日左右):南风习习夏季至,五月风光正迷人。
鸟语花鸣生机动,绿意盎然润骨髓。
8. 小满(5月20日左右):初麦渐黄小满天,甘油折腰豆落圆。
温暖阳光使人暖,大地母亲亲人间。
9. 芒种(6月5日左右):麦秸奋发努力长,稻穗灿烂画丰年。
热浪滂沱滋润地,辛勤农田喜丰年。
10. 夏至(6月21日左右):夏日炎炎太阳高,热浪滔滔炙人膛。
万物繁茂鸟儿歌,红日升起天地光。
11. 小暑(7月6日左右):暑气逼人人更苦,北风焕发清凉力。
炎炎夏日人人苦,天地炽热自不暇。
12. 大暑(7月22日左右):骄阳似火炙人心,但见街头炎日现。
炉桑暑死人人苦,凉快温风吹绿翠。
13. 立秋(8月7日左右):白露晋阶秋未稳,人间温暖秋气临。
龙肆动山色变暖,霜降未及境温间。
14. 处暑(8月23日左右):酷暑渐退凉劲觉,初秋气候宜忧愁。
暑潭吹温度寒露降,仙佛弃城觉迷乱。
15. 白露(9月8日左右):露水凝眸白于玉,天地之间一片宁。
二十四节气的对联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事活动的指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对联是一种常见形式,常常用于节庆或庆贺活动。
下面是一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对联,每个对联包含四个字,共计1000字。
春分:天地春暖,家园万物茂;万籁俱寂,寒峰万物空。
清明:冷空万物休,狂歌热土荣;暖阳滋寒土,风卷遍天空。
谷雨:瞬息万物绿,成群百谷雨;春雷激大地,倾年若水流。
立夏:气温凝百花,须弥渐渐长;火热炙千里,欣逢一花香。
小满:盛夏一曲奏,满田欢莺舞;炎阳挥曳尾,谷豆不胜负。
芒种:依依坞地暖,热蝉昼成盛;浓浓金黍香,谷神忘饥渴。
夏至:日最长,渐近腊;花草齐开,炎气入芒。
小暑:盛暑酷日炎,百谷田畴丰;暴雨乍来倾,潇洒清凉尽。
大暑:炎阳临窗立,庭院花香结;暑热操猛袭,茶园香气逼。
立秋:成空暑炎减,丰收设感恩;秋蝉近窗宿,久旱趋冰宴。
处暑:大暑庄离期,明月光还地;纵横夏日火,百花仍遍野。
白露:惋惜两分枕,灵秋雁阵往;金稻敷田膏,露气守国汤。
秋分:陶器傍秋扈,私语久相依;始病风雅客,后烟水晴归。
寒露:秋风携白露,冻雨临寒暑;洁白重心谷,趋冰甘风度。
霜降:炎气行王庄,浅言堪共速;午时通戍楼,晚岁更相祝。
立冬:霜降初致雨,秋叶更摇空;纷飞飒飒落,悄然入冬情。
小雪:白千拂冷掌,纷纷入老胛;時時寒将至,暖暖轻尘拂。
大雪:雨残不决霏,柳重纷凌起;初晴吼درب,残照沸明昂。
冬至:至冬穿窗射,社稷守元冬;酷寒入四壁,宴赏凝寒舞。
小寒:水冻江河尽,登顶白雪狂;岁末通兵塞,孤星大地离。
大寒:大寒血凝地,寒冷尽元奕;小寒雨将至,刚阳溉寒芷。
这组对联通过描写每个节气的特点,展现出中国对于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悟,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节气的享受和庆贺。
每个对联都有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通过对联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人对于节气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这样的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二十四节气的对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历记时的方式之一,通过对气候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含义,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的对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节气:春寒料峭早春冻,雾霭崇山瑞雪封。
雨水节气:水润春田百花开,蓄势待发春潮涨。
惊蛰节气:蛰伏待发春耕地,春雷阵阵动万物。
春分节气:日夜平分春伏藏,阳光和煦春气融。
清明节气:柳絮飞舞春将至,寒食时令众人思。
谷雨节气:天地相合万物生,阳光雨露显春光。
立夏节气:麦秆抽穗牛羊肥,春暖花开正宜时。
小满节气:禾苗饱满成条状,小荷初露披新绿。
芒种节气:麦韭黍稷饱丰收,手扶华盖过田间。
夏至节气:昼长夜短万物壮,鸟鸣虫鸣夏阳高。
小暑节气:闷热天气夏日长,蝉鸣水晶夏景章。
大暑节气:火炉烈热白日长,暑气炙人惠州夏。
立秋节气:蟋蟀鸣叫凉风至,秋意渐浓一切凉。
处暑节气:暑热退去凉风起,麦熟鱼肥丰收时。
白露节气:天气转凉秋露降,庭前菊花开满堂。
秋分节气:白昼黑夜分时间,金风送爽秋气凉。
寒露节气:寒露霜降收获时,丰收季节庆丰收。
霜降节气:寒气逼人霜降临,菊花黄懒人归去。
立冬节气:天寒地冻万物凋,日渐短暂冬将至。
小雪节气:北风凛冽雪花飘,南方景物悄无声。
大雪节气:白雪漫天大地银,冷风暴雪冬将近。
冬至节气:白昼最短夜最长,大地沉寂一年终。
小寒节气:寒气攻人小寒来,乍暖还寒雪飘飞。
大寒节气:严寒来袭大寒时,冰天雪地寒气缠。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今年已过半,人人皆在感叹时间飞逝,6月结束,下半年到来。
而每年7月6日至8日中的某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是小暑降临的时间,2020年小暑,在公历7月6日。
夏季一共6个节气,小暑位于第5。
小暑(图片 | 堆糖)小暑前有夏至,后有大暑,是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的象征。
小暑脱梅入伏,其热度也并不比大暑逊色多少,由于湿热难耐,容易损耗人的阳气,人们应尤为注重小暑节气的养生活动。
随着江淮地区黄梅季的结束,登录我国大陆的热带气旋增多,此时农事活动北方注重防洪防涝,南方注重抗旱防灾。
温风至(图片 | 搜狐·弘益茶道美学)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过后,大地上热风席卷,不再凉风习习,而田地中的蟋蟀也爬到屋檐墙壁上乘凉,老鹰因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活动。
在古人看来,如果小暑时温风没有席卷大地,那么说明国家政令不够宽松,若小鹰没有学飞,那么国家则不能抵御外侵之敌,若蟋蟀没有爬上墙壁,那么国家则有暴力横行。
总之物候总是对应着国家兴亡。
蟋蟀居宇(图片 | 搜狗图片)鹰始鸷(图片 | 搜狗图片)元稹有一首《小暑六月节》对应这三种物候: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时,温热之风忽然降临,竹林中细雨微微,山雨欲来时的雷声已响动。
山中人家充斥着朦胧的水雾,湿气浮动中,庭中台阶默默滋长了青苔。
小鹰颤颤巍巍抖着翅膀学飞,蟋蟀迫不及待叫嚣着爬上了屋中的墙壁。
小暑(图片 | 搜狐·72物候元气生活)当然,作为一个重要节气,小暑有很多诗词可读,比如孟浩然这首著名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写的小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收录在《全唐诗》中,诗词爱好者很难不知道。
全诗意境幽雅,词句灵悦,前段写小暑时黄昏至夜间日月更迭,诗人在院中悠闲自在乘凉,荷花清爽之气随风浮动,而竹间水露滴声清脆。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谚语和诗句小暑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为我国的传统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相当于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105°至120°的一段时间,约15.7日。
太阳直射点由北纬22°44'移至北纬20°16'.通指它的交气时刻及其所在日期,近一般在公历7月7日(或8日)。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谚语、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谚语1. 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2. 早晨天无云,尽管远处巡。
3. 云随风雨疾,风雨霎时息。
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
4. 火烧云,晒死人。
5. 傍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6. 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
7. 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8. 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9. 瓦块云,晒死人。
10.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11. 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12.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
13. 沉雷主连阴。
14.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5.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16.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17. 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18.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19. 一夜起雷三日雨。
20.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21. 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22.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3.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诗句前调·小暑《明词汇编》返照射村斜,三两人家,行行忽被暮云遮。
惆怅郭宗昨宿处,林满归鸦。
散绮细看霞,城鼓初挝,征尘飞上敝裘些。
又早见蟾光升树,映著芦花。
赏析:一幅很美的小暑时乡村傍晚风光图画:夕阳返照,傍晚的云掩盖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村落,树林中已经满是归巢的乌鸦;晚霞铺开如锦,行人听到城中开始打鼓,而尘土飞上旧衣,很快看到月亮升上树梢,映白了一片芦花。
前调·野老家《明词汇编》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气初刚。
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深院一垂杨,又闹鸣螀,簿书堆案使人忙。
小暑节气农谚「24节气」小暑节气农谚大全「24节气」导语: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谚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
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小暑风催早豆熟的下一句小暑风催早豆熟的下一句是:大暑池畔赏红莲。
小暑含义: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
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节气农事活动。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
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 1/2 —— 1/2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与二十四节气的对联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对联集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那么你有了解过对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对联集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二十四节气的对联11、最佳节气联:冬至大寒,霜降屋檐,看大雪小雪遍地白露;夏至处暑,惊蛰亭榭,盼小寒大寒全天清明。
2、著名咸湿对联霜降冬前,今宵不知五六出;梅开岭上,小夜初入二三分。
(祝枝山贺文征明新婚对联)3、其他镶嵌节气的'名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清乾隆年间,江南吴太史)四野绿阴迎夏至;(清康熙年间私塾先生某)一庭红雨送春归。
(学童姐)——注:“红雨”状桃花乱落,出资唐朝诗人李贺的《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版本1:天气大寒,霜降茅棚如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版本2: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明代学台某);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近代浙江人赵恭沛)霜降如小雪;春分不大寒。
冬至冬冬至;春分春春分。
一犁犁破路边土,今日忙种(明代农民大叔);双掌掌上炉中火,明朝大寒(明代知府某)。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洪承畴);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同弈者)4、表现节气特征的对联立春北陆辞寒暑;东皇告协风。
柳条漏泄传春早;梅萼芳菲得气先。
太昊司权,寒收北陆;勾芒布令,春迓东郊。
月动游尘,风消积雪;寒收北陆,气转东郊。
春分三春过半;百刻平分。
采云母石;奉延寿斋。
立夏衔杯倾绿蚁;煮豆爱青蚕。
晨钟报晓春方去;佳节称人夏始临。
厨备笋樱倾蚁酿;陇收豆麦类蚕花。
樱笋厨开,春光饯别;酴醿香送,花事阑珊。
夏至日已长至;夏正当中。
菊灰止蠹;荔熟设厨。
禁举大火;令献雷车。
城真开不夜;月自号长赢。
数符阳至九;候待伏交三。
小暑节气的五言四句诗小暑节气的五言四句诗绝句小暑是夏季时节的节气,在小暑的时候,每个地方有自己不同的习俗和庆祝节日的方式,今天小编整理了小暑节气的五言四句诗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小暑节气的五言四句诗精选1、《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纳凉》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3、《夏夜追凉》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4、苦热南宋·陆游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5、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晁补之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6、小暑才交雨渐晴宋.方回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小暑节气的五言绝句《小暑六月节》元稹【唐】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唐】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唐】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唐】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李频【唐】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独孤及【唐】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登沃州山》耿湋【唐】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小暑节日词
【1】
《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代:申祷山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2】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3】
《夏日无雨》
宋代:释契嵩
山中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4】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代: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5】
《久雨六言四首》
宋代:刘克庄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必大有年。
咏小暑的七律小暑将至暑气浓,暖阳炎热照人心。
麦浪金黄耀田野,红日高悬雀鸣喧。
蝉噪庭院闻清脆,蝶舞花丛舞姿婉。
时节虽热精神旺,玩水登山乐无穷。
夏日炎炎小暑天,炎热骄阳晒湖边。
阳光灼人水波蓝,蝉声鸣叫润心田。
炎炎烈日烤大地,麦浪飘荡金黄色。
家家户户荷叶底,清凉解暑人欢喜。
晨起观天一缕凉,汗流浃背晒微黄。
正午骄阳压城市,人人躲避阴凉处。
小暑过后夏季劲,人们饮汗添清凉。
望江潮卷万山绿,荷花浸染宛如霞。
夏季炎热心烦闷,人们期待秋凉临。
24节气小暑资料:小暑对联
小暑,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时间在每年7月7日前后。
据钥令七十二候集锄释:“‘暑,热也。
就热之作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也就是说,此时天气虽然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
的时候。
所以称作“小暑”。
这时已是初伏的前后,绝大部分地区将
进人一年的最热期,农业上多忙于管理夏熟作物和播种秋熟作物。
农
谚有:
“小暑一滴雨,遍地是黄金。
”小暑期间有时雨量又很大,所以
还应注意防洪防涝。
农谚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
另外,经验告诉人们,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而旱;小暑时若遇打雷,则可能导致洪水漫堤。
相关“小暑”的对联有:
蝉从初伏噪;
客向晚凉吟。
不怕南风热;
能迎小暑开。
小暑金将伏;
微凉麦正秋。
愿沃仙盘露;
堪加凌室冰。
梅霖生,湖南宁乡人。
他与曾国藩同年,选翰林院庶吉士。
善诗文。
清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九日(1841.7.7,是日小暑)病卧在床,
自撰一挽联云:
蓬岛苍茫,卅载成名嗟已晚;
夜台仓促,千秋有志竟皆空。
数日后去世,年仅46岁。
曾国藩撰挽联云:
万缘今已矣,新诗数卷,浊酒一壶,畴昔绝妙景光,只赢得青权落月;孤愤竟何如,百世贻谋,千秋盛业,平生未了心事,都付与流水东风。
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吕风子生于清光绪十二年六月六日(1886.7.7,是日小暑)。
有题赠联云:
小心泼墨,凤咏峥嵘声继远;
伏暑挥毫,子吟绮丽道犹恒。
1995年7月7日小暑,这日是全国统一高考的第一天。
某地考场上悬挂这样一联:
小心中暑,展翅蟾宫攀月桂;
大胆攻关,潜身学海探骊珠。
民国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值小暑。
公历为1937年7月7日,这天日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发动进攻,全国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期间有某理发店结合行业的特点,撰联云:
倏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油烛店也结合浇油火旺、点烛灯明的具体情况撰联云:
驱逐侨奴高擎火炬;
复兴中国大放光明。
1987年7月7日亦为小暑,夺青江文;卧刊登了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的联语:
国共共抗日,驱逐侨贼复国土;
党群群蔽策,振兴华夏正党风。
血战卢沟桥,威震太行山,中华儿女寒敌胆;
军兴延安府,名驰台儿庄,国共兄弟惊寇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