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1、1认识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4
课名《认识电路》省份市区/县单位全称教师姓名学段学科物理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册次章节第十一章第一节课时1学时年级九年级学习者分析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从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及性能上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5、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的组成,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一、教学重点1、电路的组成及各种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2、根据简单电路实物图并会画电路图。
二、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素材整理分组实验器材:导线、小灯泡、开关、学生电源灯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导入环节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举例从日常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电学学习的兴趣。
知道什么使用电器及其能的转化。
从资源库中调出一些家用电器图片。
使教学直观生动。
讲授新课一、认识电路的组成1、电源的作用、种类、及能的转化2、常见用电器能的转化一学生互动3、开关的作用4、通过互动学习个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5、导线的作用6、探究一:使小灯1、通过举例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了解电源、开关、导线作用。
2、学生互动进一步认识个电路元件的作用。
3、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完成探究一实验并观察回答问题(1)要让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2)连接的缺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这些基本元件组成,同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调用学科资源库素材,生成交互式选择题。
第一节认识电路课型:新讲课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各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3.能画出常有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依据简单的电路图连结电路.要点和难点 : 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依据简单的电路图连结电路.一、前提测评学生试试连结图11-1 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1、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察看小灯泡能否还可以持续发光.2、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边的实验.3、经过察看实验,让同学思虑一个最简单的电路都起码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答案: 1、不可以3、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二、研究新知任务一:电路各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1)电路的构成①由、用电器、和导线等元件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一个正确的电路,不论多么复杂,也不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构成的,缺乏此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导线--.用电器 --.开关--.③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持续方才实验的演示,重做图11-6 的实验,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类到处连通的电路叫.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将小灯泡取下,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结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类电路中没实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是特别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一样意的.察看:察看手电筒电路.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可让学生自带手电筒).思虑:手电筒电路的开关与我们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能否同样?你在家里和平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一样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否同样?任务二:电路图、会依据简单的电路图连结电路.1、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维修各样实质电路的时候,经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结状况的图.为了简易,往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一致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样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电影,并作说明.2、电路图:叫电路图.①示范:画出图11-6 的电路图.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③变换一下列图 11-6 实验中元件的地点,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④学生依据画电路图的体验,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1、元件地点安排要适合,散布要平均,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2、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三、自我测评1、由、用电器、和导线等元件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2、干电池的碳棒是极,锌筒是________极。
一、认识电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符号。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新课导语【导入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我们的家庭。
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中有哪些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生:电视机、电灯、电冰箱、电饭煲、洗衣机……师:说得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用电来工作的设备都称之为用电器。
用电器通电才能工作,它们内部的基本工作电路是怎样组成的呢?这就涉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
引入新课。
【导入二】 (实验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夜景,提问: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学点1 电路的组成如图S 11-1-1甲所示,夜晚的灯光美丽迷人,它们其实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
观察如图乙所示的简单电路,并阅读教材P 34~P 35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S11-1-1问题1:把__电源__、__用电器__、__开关__用__导线__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__闭合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问题2:如图S11-1-2甲所示是常用电源,电源在电路中是__提供__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__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__的装置,导线是__输送__电能的枢纽,如图乙所示是各种常见开关,开关是__控制电路通断__的装置。
图S11-1-2问题3:电源有__直流__和__交流__两种,它们一般有两个极。
直流电源的两极有__正__、__负__之分,正极通常标有__“+”__号,负极通常标有__“-”__号。
在连接用电器和电源时,为了使用安全,一定要做到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__正__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__负__极相连。
《认识电路》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
2、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教学难点: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课前准备好的示教板,在其中一块示教板上摆出小电灯,师问:要使小灯泡发光,应有什么通过灯丝?生答:电流。
师问:要有持继电流应具备什么条件?生答:必须有电源。
再在示教板上摆出电池组,但不与灯连接,师问:已有了电源怎么灯还不亮呢?这时学生便议议纷纷,会指出电池与电灯还没用导线连接起来,教师作出同样分析,要使发光,电灯与电源必用导线连接起来,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电路”。
二、进行新课1、电路的组成①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继续刚才实验1的演示,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打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
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教师:有人在接电路时,忘记了接用电器,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提问:能将电源的两极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吗?教师强调:短路的危害,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3、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认识电路》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3.什么是炉子效率?二、激发学习动机: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讲授新知识:(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11.1认识电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整个电学的开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摩擦起电,二是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教材安排“实验探究”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体验摩擦起电现象和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本节刚接触电学,虽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实验结果超出他们的预想,这就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同时,由于电学现象很抽象,在由现象分析原因的思维过程中会出现困难。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评价任务
分组进行“摩擦起电现象”、“不友好的气球”等实验活动,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说一说摩擦起电的性质。
动手进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分析并说出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教学过程
小结
梳理本节知识,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识电路》《认识电路》是人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1节的内容。
电路的组成、各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等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6.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学会作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多媒体课件;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等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华灯绽放的街市夜景,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美景背后的物理知识。
电路是如何组成的?二、新课教学(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的基本组成【实验演示】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组成简单电路【讨论与思考】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总结】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2、电路组成元件及其作用(1)电源a.定义: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生产中常用的发电机等。
(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电源)b.分类: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一般都有两个极。
直流电源有正极和负极,符号为“+”和“-”。
用电器在接入电路时应考虑电源极性,使用时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交流电源也有两极,但不分正负。
《认识电路》
教材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
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
3.什么是炉子效率?
二、激发学习动机:
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
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
三、讲授新知识:
(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如图所示:
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如图所示: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
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短路。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三)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示范:画出图1的电路图(图2)。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
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图1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
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四)课堂小结:电路组成,元件符号,三种电路,电路图。
四、巩固运用:
1.把_电源、用电器_、开关_用_导线_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_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