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最好不用音乐
- 格式:docx
- 大小:4.15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太极拳配乐的影响因素摘要:本文主要以浅析太极拳配乐的影响因素,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225-01(1)太极拳教练员的艺术修养决定着配乐的选择。
教练员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还要注重训练的科学化。
(2)为了提升太极拳演练时的观赏性与艺术性,配乐素材的巧妙选取尤为关键。
关键词:太极拳配乐影响因素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
其中,太极拳由于丰富的技术特点以及深奥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由于音乐是一种直击心灵的艺术,对于太极拳来说,配乐演练无疑是对太极拳技术演练完整性的提升,对从事此项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发起更高的挑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把音乐元素中音韵与太极拳中的神韵完美结合尤为重要。
选取一首合适的乐曲,更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最终成绩。
1 研究内容与分析1.1太极拳配乐的现状2.1.1太极拳的界定以各式传统太极拳为基础,结合其他拳种的动作特色进行编排而成的,强调“高、难、新、美”以及动作的规范化,以取得优异的比赛名次为主要目标的成套演练形式的竞技体育项目。
1.1.2太极拳配乐存在的问题随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以及运动员自身演练水平的限制,往往只关注难度动作的完成率,忽视结合配乐演练的效果,导致配乐与整套动作的不一致等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选曲方面的问题,采用的配乐固定化,怎么用都是那几首乐曲。
或者是选曲过于平淡,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无法体现出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再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精力分配不均,无法熟练地掌握演练技巧,动作节奏与配乐节拍不能很好的融合,进而产生一种不和谐的感觉。
太极拳与配乐的结合应是相辅相成的,对于音乐和套路编排的精雕细琢,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都能让最后的整体演练效果达到一定的提升。
1.1.3太极拳配乐素材的选取配乐素材的优良,无疑是给运动员在演练太极拳时更锦上添花。
16 谈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于丽华1.问题的提出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明珠,具有丰富的技术体系和博大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健身和防身手段不仅见爱于华夏大地,还远播海外。
尤其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紧张生活中,太极拳对提高人的身心调控之效果很显著。
而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太极拳的普及与发展更有特殊意义。
伴随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模块选修制的推广,太极拳教学日益深入,教学水平不应原地踏步,急需进一步挖掘出其本身具有的教学潜能。
为此,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得出音乐在太极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音乐在体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一种节奏明显的艺术形式,它对人的生理有一种奇特的作用。
人们愈来愈重视音乐与运动相结合,运用音乐伴奏使运动员精神饱满,动作舒展轻巧,给人一种优美的艺术享受。
音乐利用其节拍制约节奏的速度,并能促进人体内分泌,调节血流量与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音乐的旋律能使人的神经中枢兴奋,促使参与运动的各个生理环节节律化,音乐还有助于丘脑下部自律中枢有节奏的活动,不断提高运动自我调节能力。
节律化的刺激也有助于大脑减轻疲劳程度。
音乐还能帮助运动自我心理调节,引发学生形象的回忆,调整情绪状态,激发起取胜的信心和决心。
音乐还能使运动员排除干扰消除身心紧张,能放松、协调、精确地完成动作。
3.太极拳的动作特性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太极拳是属于强调稳定性、放松身心、重视身心合一运动的项目。
它蕴含了极高的艺术和哲学道理于其中,内包含了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循环、均衡、相对、生生不息的道理,创造出一种圆弧线旋转交错的肢体运动方式。
它提出“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四两拨千斤”、“舍己从人”、“借力打力”、“随化随发”的各项练习要求,强调动作相互贯串,相互转换,绵绵不绝,在达到动静合一的要求下,形成了太极拳特有的动作型态和特征。
其特性具体表现为:心静神怡的意气运动;顺逆缠丝的旋转运动;立身中正的虚实运动;一气呵成的连贯运动;能刚能柔的弹性运动;身肢放长的轻柔运动;可慢可快的对应运动;以轻制重的杠杆运动;百体如一的和协运动。
练太极拳最好不配乐
太极拳发展到现代,其养生健身、表演艺术欣赏的功效也越来越受关注。
古人在练习太极拳时是不配乐的,给太极拳配乐也是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
现代的一些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配上了音乐,特别是在艺术欣赏性质的太极拳表演中加入了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了观赏美感,感觉效果还挺好。
练习太极拳时是否要配乐在一开始也有争论,有的人认为配乐破坏了太极拳的内在韵味,把太极拳机械化了,影响了她的深度;有的人认为配乐可以增强太极运动的节奏感。
其实,如果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学太极拳,笔者认为最好还是不要配乐。
因为,养生太极拳与表演套路的太极拳性质不同,在练养生太极拳时配乐练习,它不仅不能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让这样的锻炼方式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单独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
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不仅对人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心静如水,排除杂念。
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意念上也不可能做到排除杂念、忘记一切,尤其
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
这必然会造成人的意念不能全神贯注在打拳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松静自然”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
摘自——武当功夫网。
运用音乐提高太极拳教学的效果[摘要]太极拳作为高校体育教材内容,受到学生的喜爱。
练好太极拳,坚持常年练习,可以使其终身受益。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要以音乐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作为理论参考。
本文以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太极拳为例,进行新的教学尝试。
运用音乐与武术两者特有的联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关键词]太极拳音乐教学武术套路动作繁多,路线复杂,传统的武术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口令,学生重复练习动作来加强动作的记忆。
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鉴于此,应对武术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改革。
音乐与武术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音乐的节奏变化与武术运动中的节奏变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音乐可以表现出武术的神奇韵味,而且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都很喜欢音乐,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运用相适应的音乐来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高校太极拳普修课中,由于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且太极拳套路动作多而复杂,传统、单调、平淡的教学对学生大脑皮质产生不了强而有效的刺激,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和疲劳感。
在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运用音乐,优美的音乐能提高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能有效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的兴奋中枢,集中注意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中,使较枯燥而重复的运动增添了感情色彩,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完成练习,在优美而刚健的动作中学生的心灵在音乐和武术动作当中得到净化,身心得到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音乐对太极拳的科学功能将音乐用于太极拳教学,通过悦耳优美的乐曲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
在大脑皮质指挥下,有关部位建立起暂时的联系,使动作与音乐结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打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打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太极拳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项非常健身的运动项目,那么在打太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来看看店铺的介绍吧!1、忌神不守舍太极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气。
招为术,神为势,有招无神招无力,招术神通才灵威。
神力透心,神威难测,神光威严赛锐器。
练太极拳一定要达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气意通。
2、忌松散无力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
绝不是松散、松乱、松懈。
3、忌僵硬练力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刚,松是太极之门,僵硬是太极之绊,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
4、忌突击使招太极拳的技击法则是:不撞不顶,逆来顺受,以力而化力,以四两拔千斤。
突击使招不但不能取胜,反而容易两败俱伤。
5、忌轻浮奇舞身沉则气沉,轻浮则气燥,平、稳、沉、实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之拳法,“圆、旋”是太极拳法运动的轨迹。
是拳则有击,没有不打人之拳,太极拳是一种“巧妙力”之拳,轻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与养生无益。
6、忌串门走户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7、忌杂拳同练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8、忌过急速成功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而不达也。
9、忌过火求功练太极拳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满池,丹药而养。
口腔不松,牙关紧闭,搭桥过紧,就会口干味苦,损精耗气。
10、忌心杂多言练太极拳的核心就是净心调息,生津炼丹。
心中杂念是练好拳的一大障碍,必须排除。
其次,俗言有“屁多无病,言多无命”之说,练拳者边练边说话,是耗津耗气的罪魁祸首,也要严格控制。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1、锻炼时间冬季清晨的空气清洁度相对差些,因此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日出之后,练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牛奶之类的饮料,吃几片饼干或其他小点心,但千万不要吃饱。
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大全专辑•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阴阳和谐》•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天地灵气》•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飘香》•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百花魁》•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风轻云淡》•太极拳伴奏音乐特长版《一盅冷茶在早春》)•太极拳伴奏音乐特长版《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白居易》•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月中仙—白菊》•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行云流水》•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心静如水》又名《缘》•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小桥流水》又名《我懂》•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苏堤春晓》•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正月梅花花神曲》•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报岁兰》•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松竹多情》•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双影共分红—并蒂莲》•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平湖秋月》•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片片枫叶红》•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花溪》又名《偷看》•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花瓣雨》•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寒山僧踪》•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东篱秋色—野菊》•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傲霜枝—悬崖菊》•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相知如镜》•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白居易》•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凌波仙子—东湖白莲》•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云水禅心》•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女人花》•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夕阳山外山》又名《解开思念的乱绳》•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草原牧歌》•心灵养生音乐加长版《风云巽》•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阴阳和谐》•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意守》•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心有灵犀》•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天地灵气》•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舒畅》•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平衡之心》)•太极养生音乐加长版《飘香》•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山野幽居》•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云水禅心》•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寒山僧踪》•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春江花月夜•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平湖秋月》•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行云流水》•太极拳伴奏音乐特长版《一盅冷茶在早春》•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苏堤春晓》•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行云流水》•优质太极音乐《疏梅弄影》•太极音乐《在水中央》古筝•优质太极音乐古筝与其它《一水一般闲》•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百花魁—绿萼梅》•太极伴奏音乐加长版天边•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寒山僧踪•太极拳伴奏音乐唐古拉山•太极拳伴奏音乐蓝色蒙古高原•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草原之夜•太极拳伴奏音乐加长版《阴阳和谐》•新编太极音乐《春江花月夜》•太极音乐《蝶花飞舞》•太极音乐加长版《秋水如梦》•太极音乐加长版《三月桃花》•太极音乐加长版《一帘幽梦》。
太极拳与音乐相结合浅析梁琦敏【摘要】武术运动是历史的遗物,时代的衍生物.它蕴涵着一种内在之美,其表现形式也是暗示的,而音乐则是语言性丰富,抽象意念十分浓厚的表达方式,如果二者很好d地结合,则音乐的旋律带动着武术内在的神韵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会很好地演绎武术动作中的内在情感.作为我国优秀武术文化之一的太极拳,这是传统文化气味极浓,其自身又有独特韵味节奏的体育运动,与音乐本身独有的音韵氛围对其进行渲染,能够更好地将太极拳动作节奏节拍表现出来,使其无论是在表演还是竞技比赛等层面上都能让人印象更加深刻,表现出来的成果神韵更加丰满,其艺术性与观赏性等效果一览无余.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正确的配乐去配合不同的太极拳使他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目前武术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尚待寻求更完美答案的问题之一.【期刊名称】《搏击·武术科学》【年(卷),期】2019(004)003【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太极拳;音乐;演练形式【作者】梁琦敏【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1 前言1.1 研究背景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瑰宝,不仅其自身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蕴,而且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及节奏等能够很好的强身健体等功效都让其广受群众的欢迎。
在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形成明显的对比之后,旧时的太极拳发展模式已经与现代国情不相符了,再加上西方体育项目的冲击,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则这项传统文化气味极浓,其自身又有独特韵味节奏的体育运动,与音乐本身独有的音韵氛围对其进行渲染,能够更好的将太极拳动作节奏节拍表现出来,使其无论是在表演还是竞技比赛等层面上都能让人更加的印象深刻,表现出来的成果神韵更加丰满,其艺术性与观赏性等效果一览无余,早在20世纪80年代,太极拳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各种武术项目在现代发展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与音乐开始相融合,太极拳作为其中的典范,不论是表演、练习还是竞赛都运用了音乐作为配乐融合在一起。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陈伟杰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摘要:太极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科学价值,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陶冶情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太极拳。
在太极拳教学的过程中融入音乐成分,可以营造灵动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感受太极拳的魅力,本文从音乐对太极拳教学的辅助作用出发,分析如何在太极拳教学的不同阶段选取配乐。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音乐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动作柔和,锻炼者能达到劳而不累的效果。
《易传》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指宇宙间万物都包含着表里两面,都是相互依存又互相斗争的关系,在练习太极拳时,学习者能从中感受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在运用全身的意气和形体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整体机能状态。
教学时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与可以有效使学习者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解除大脑的抑制状态,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主动性,将音乐作为太极拳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入到太极拳教学课堂中,能够提高课堂的有序性和,对同学的动作进行有效指挥,增强太极拳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一、太极拳概述太极拳看似缓慢轻柔,实则是中国武术中最难练得拳法之一,其中大多数套路体式是经过精心提炼后为学习者提供的日常演练动作,让学习者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攻防意识。
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一,在运动的过程中让人达到一种冥想状态,提高自身的觉察意识,感知体会自己身体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在练习过程中配之以相应的背景音与,可以提高练习者感受的灵敏度,唤醒人的意识,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接受并掌握动作的要领。
音乐被认为是人们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我国古代六艺之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心境与学习状态,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很多步骤动作需要集体演练,配乐能够达到使人的动作整齐划一的目的,太极拳韵律与音乐的结合增加了太极拳教学的魅力,使其变得更易于被广大学习者接受。
太极拳与音乐的联系
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和旋律。
太极拳的韵味和音乐密切相关,太极拳运行起来有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起伏转弯,左顾右盼,是有规律和一定节奏的,很像由不同的“音阶”组成的音乐。
太极拳的轻缓柔和、顿挫折叠的节奏同音乐高低起伏的“音阶”是一脉相通的。
伴随音乐的旋律练拳,沉浸于音乐的旋律之中,掌随律走,步随韵换,进一步体察波浪滔滔、气势磅礡的太极内涵和高山流水、浮云清风的音乐旋律。
借助于优美动听的音乐,提高人们的精神贯注,培养良好的练拳心态,充分发挥体能,不断提高拳技水平,逐步达到起势如抽丝,内刚外柔,落掌如按水,水阻缓缓,迈步如趟河,松弹含蓄,逆流潺潺;起步极为轻灵,落步稳似山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其乐无穷,由必然王国跨进自由王国,达到用心、用意识练拳的境界。
此时会感到周身有松沉之感、高度平衡之感、内劲充盈之感、身肢放长之感、舒展大方之感等美好的自我感觉。
这是太极拳与音乐配合默契结出的丰硕之果,也是得天独厚的艺术享受。
四分钟左右的太极歌曲
1. 《太极之歌》,这首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展现了
太极拳的动作和内涵,适合用于练习太极拳或欣赏太极文化。
2. 《太极之舞》,这首歌曲融合了传统的太极乐器和现代音乐
元素,节奏明快而舒缓,给人一种平和而又有力量的感觉。
3. 《太极风》,这是一首结合了传统中国音乐和现代元素的太
极歌曲,旋律优美,节奏稳定,适合用于太极拳的练习或表演。
4. 《太极之韵》,这首歌曲以悠扬的琴声和柔和的鼓点为主旋律,通过音乐表达了太极拳的柔和与刚健并存的特点。
5. 《太极天地》,这首歌曲以宏大的音乐气势和激昂的节奏展
现了太极哲学中的阴阳平衡和宇宙之道,给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
感觉。
以上是一些四分钟左右的太极歌曲的推荐,它们在旋律、节奏
和表达方式上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
希
望这些歌曲能够带给你愉悦的听觉体验和对太极文化的更深入了解。
音乐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中国国际太极拳网文化历史频道】太极拳音乐现象的的出现和发展,是太极拳运动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太极拳运动的演练者需要音乐,录音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太极拳演练者使用音乐提供了可能。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音乐在太极拳演练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净化心灵和环境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演练者思想意识上必须达到“静”的境界,演练者要排除杂念,尽量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把思想意识集中到演练上来。
但人类社会必尽不是世外桃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要受到生活、学习、工作、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排除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视身体锻练的人越来越多。
在大中城市中,早上到一个空旷、平坦的地方去锻炼,跳健美操的、交际舞的、有些地方还有唱歌的,音乐此起彼伏,声音相互干扰。
如果用太极拳音乐进行配乐演练,以“一念代万念”,就容易把思想集中在音乐上专心练拳,同时还可以降低其他音乐和操音的干扰,从而起到净化心灵和环境的作用。
2.指挥作用。
群体进行太极拳运动,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切磋和保持兴趣、增强信心。
但如果习练者的动作不统一,乱七八糟,就会破坏习练氛围,降低群体习练的凝聚力。
要做到动作整齐化一,一是可采取口令的方式,采用口令对套路不熟的人有提示作用,对套路熟的人会产生干扰作用,长期采用口令,一定会使绝大多数人反感;二是可采取教练员带练的方式,但人多了,距离较远的人不方便,并且习练中老去观察教练的动作就会分心,同时也很累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太极拳音乐,太极拳音乐能起到口令、带练的指挥作用,使大家的动作整齐化一。
许多大型群体太极拳表演,之所以有整体动作协调的效果,主要是乐曲发挥了指挥作用。
3.提高健身效果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听与自己心理状态相协调的音乐,能唤起脑内a波和“脑内吗啡”,古典音乐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大。
脑内a波是一种比较缓慢的脑电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打太极拳最好不用音乐
导语:目前,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太极拳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普遍欢迎。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经常能看
目前,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太极拳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普遍欢迎。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经常能看见一些人配合着音乐练习太极拳。
一边听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了观赏美感。
但事实上,它不仅不能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让这样的锻炼方式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自己一个人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
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不仅对人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心静如水,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好处并不亚于身体健康。
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心态上也不可能做到无视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
这必然会造成人的心态不能全神贯注于打拳这件事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以气运身”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
练习太极拳时,应当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使全身心投入到锻炼中去。
至于配音乐或者是很多人一起打拳,其实更具表演意义,对于修身养性来说,功效却逊色了很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