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大题精讲解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82
一、单选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21年年末,甲公司账面价值为60万元的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56万元,其公允价值为61万元,预计处置费用为3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设备减值损失的金额为()万元。
A.1B.4C.0D.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四)22.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一台原价为452万元,已提折旧364万元的生产设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9.5万元。
出售该生产设备发生不含增值税的清理费用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出售该生产设备的利得为()万元。
A.54B.73.5C.62D.81.53.甲企业由A、B、C 三个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公司章程规定,甲企业相关活动的决策至少需要75%表决权通过才能实施。
假定A、B、C 任意两方均可达成一致意见,但三方不可能同时达成一致意见。
下列项目中,属于共同控制的是()。
A.A 公司、B 公司、C 公司分别持有甲企业50%、25%、25%的表决权股份B.A 公司、B 公司、C 公司分别持有甲企业40%、30%、30%的表决权股份C.A 公司、B 公司、C 公司分别持有甲企业50%、35%、15%的表决权股份D.A 公司、B 公司、C 公司分别持有甲企业80%、10%、10%的表决权股份4.甲公司于2×14年1月1日成立,承诺产品售后3年内向消费者免费提供维修服务,预计保修期内将发生的保修费在销售收入的3%-5%之间,且这个区间内每个金额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当年甲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实际发生的保修费为15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项目的期末余额为()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课程经典例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1. 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果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债权人应将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
A. 应收账款B. 其他应收款C. 预收账款D. 预付账款解析:本题考点是应收票据的收回。
请参见教材P36。
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票据持有人如数收回票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对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 企业存放在银行的下列款项中,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内容的是()。
A. 银行本票存款B. 信用卡存款C. 外埠存款D. 外币存款解析:本题考点是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请参见教材P30。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存放地点或用途不同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6. 企业购入股票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当()。
A. 计入投资成本B. 作为其他应收款C. 作为应收股利D. 计入投资收益解析:本题考点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请参见教材P110。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这个应收项目就是应收股利。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7. 企业购入工程物资所支付的增值税额,应当()。
A. 作为进项税额入账B. 计入管理费用C. 计入工程物资成本D. 计入营业外支出解析:本题考点是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中级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中级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一、单选题(本类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它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门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
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 )万元。
A.270B.280C.300D.315.3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的会计分录:借:委托加工物资 180贷:原材料 180借:委托加工物资 9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30贷:银行存款 135.3借:原材料 270贷:委托加工物资 270所以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180+90=270万元。
试题点评:在考前考试中心张志凤老师模拟一的单选9练习到了这个知识点,若考前做了,作对这个题目应该不难的。
2、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大于其初始投资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则差额部分应计入( )。
A.投资收益 B资本公积 C.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D.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大于其初始投资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则差额部分应计入投资收益中。
会计分录是:借:投资收益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某公司于2003年1月1日对外发行5年期、面值总额为20 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收到发行价款22 000万元。
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推销债券溢折价,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该项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 .21 200 B.22 400C.23 200 D.24 00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的会计分录:购入时:借:银行存款 22000贷:应付债券-面值 20000-溢价 20002003年年末和2004年年末:借:财务费用 200应付债券-溢价 400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00所以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该项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20000+2000-400*2+600*2=22400万元。
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题含答案解析一、计算分析1.甲公司与租赁相关的交易事项如下:资料一:2x22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租赁期限为10年的写字楼租赁协议,租金200万元,于每年1月1日支付,并允许甲公司于第五年末可以提前终止租赁。
资料二:2x22年1月1日,甲公司经评估合理确定将不会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并于当日支付首笔租金,同时收到乙公司租金激励10万元。
甲公司为该租赁合同发生的差旅费5万元,支付房产中介佣金15万元。
假设无法取得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借款利率为6%。
资料三:甲公司将该写字楼作为行政管理使用,该写字楼寿命30年。
已知:(P1A,6%,4)=3.4651,(P1A,6%.9)=6.8017要求:(1)确定该租赁的年限,并说明理由。
(2)确定租赁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
(3)确认使用权资产的初始成本,并写出相关分录。
(4)确定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年限,并写出相关分录。
(5)确定2x22年确认的租赁负债利息费用。
[解析](1)租赁的年限为10年。
因为甲公司经评估合理确定将不会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
(2)租赁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200x6.8017=1360.34(万元)(3)使用权资产的成本=1360.34+200-10+15=1565.34(万元) 借:使用权资产1360.34租赁负债一未确认融资费用439.66贷:租赁负债一租赁付款额1800借:使用权资产200贷:银行存款200借:银行存款10贷:使用权资产10借:使用权资产15贷:银行存款15(4)使用权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2x22年折旧金额=1565.34/10=156.53(万元)借:管理费用156.53贷: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156.53(5)租赁负债利息费用=1360.34x69%=81.62(万元)二、综合题1.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未来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有足够的所得税可以抵扣,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零,2x22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资料一:2x22年2月10日,甲公司以10元每股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00万股股票,并支出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假设税法规定,该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跟计税基础相等。
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9月9日不完整版)第1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1.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屋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转换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投资收益C.其他综合收益D.资本公积【答案】C【解析】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员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共发放了5000件,每件售价为0.6万元,每件成本为0.4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当年利润的影响金额为()万元A.-2000B.1000C.-2390D.3000【答案】C【解析】自产货物用于职工福利,管理人员确认为管理费用=5000×0.6×1.13=3390,视同销售确认收入=5000×0.6=3000,确认成本=5000×0.4=2000,对利润表的影响=(3000-2000)-3390=-2390(万元)3.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份,可以对其实施控制,甲公司当年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48万元,甲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中“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为300万元,乙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中“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为9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年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列示的金额为()万元A.342B.354C.306D.356【答案】A【解析】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母公司与子公司相互之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本题中甲公司由于乙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收到现金48万元,应该抵销,所以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列示的金额=300+90-48=342(万元)4.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以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2023年中级会计《会计实务》真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估计变更的是().A.把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移动加权平均B.因追加投资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转成本法C.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6年变更为4年D,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法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答案]C【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B,属于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对其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选项D,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变更为公允价值,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二、多选题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x23年2月1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批M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非黄金饰品),2x23年3月15日,甲公司回收并直接销售,应计入M成本的有()A.向乙公司支付的不含税加工费6万元B.发出用于委托加工原材料30万元C.向乙公司支付与加工费相关增值税0.38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D.向乙公司代收代缴消费税4万元[答案]A,B,D[解析]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与加工费相关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选项C错误。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有()。
A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养老保障金B.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补偿金C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住房公积金D.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居住的企业自有用房的折旧费[答案]A,B,C,D4.下列各事项中,应计入制造型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A.准备增值后转让的企业自有土地使用权B.建设完成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自有办公楼C.租入后转租的仓库D.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自有土地使用权[答案]A,B,D5.下列各项中,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第二层次输入值的有()。
A.非活跃市场的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其他权益工具投资B.非活跃市场的相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C活跃市场的相同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D.活跃市场的相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其他债权投资[答案]A,B,D6.企业某固定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2021年计提折1日100万元,减值准备20万元,2022年计提折1日 50万元。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息点。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B、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大于相关股权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C、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大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D、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大于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放基他业务收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选项A错误;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选项B正确;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选项C错误;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选项D错误。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2月3日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已支付;另支付保险费15万元,装卸费5万元。
当日,该设备投入使用。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的初始入帐价值为()万元。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匾谰葜BR>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所以ABC 都不符合题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可变现净值的概念。
属于教材基础内容,只要对教材熟悉,把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思路掌握了,就能做对这个题。
3.下列关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为建造固定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B.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不包括工程完工前盘亏的工程物资净损失C.工程完工前因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入账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为建造固定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计入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选项BC,应该记到建造成本中。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教材36、37页有相关内容介绍,本题没有难度,平时练习中心中也是反复练习,要再做不对这道题,可就真是枉费网校老师们的心血了。
4.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从下月开始摊销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答案解析: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可能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可能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
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其通过资本公积核算的。
见2009年教材13页的第三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利得和损失的核算。
27.一项租赁合同是否认定为融资租赁合同,应视出租人是否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实质上转移给承租人而定。
()参考答案:√答案解析: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借:递延收益贷:其他收益[5) 2023年6月30日A环保设备报废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递延收益贷:固定资产清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9.60.20.24812 (60/5)60 (12-12/5)9.638.438.4 2023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项选择、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1月15日购入一项生产设备并马上投入使用。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万元,增值税税额85万元。
当日预付将来一年的设备修理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L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500510B.5855962.以下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B.将本钱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残值率由5%变为3%C.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D.将无形资产的估量使用年限由10年变更为6年3.对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以下工程应当承受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展折算的足A.固定资产B.治理费用C.营业收入D.盈余公积4.〔依据2023年教材重表述)2023年1月1日,甲公司溢价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作为债权投资进展核算,并于每年年末计提利2腐7年年末,甲公司依据票面利率确认应计利息590万元,利息调整的摊销额为10万元,甲公司2023年末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利息收入的金额是()万元。
A.580600B.105905.2023年12月7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并马上投入使用,该设备取得时的本钱与计税根底全都,2023年度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80万元,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是1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估量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6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由于该项固定资产确认的临时性差异是()。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目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A. 应收账款B. 预付账款C. 应付账款D. 存货答案:C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
应付账款是企业需要支付的款项,属于负债,因此不属于资产。
2.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下列项目中,需要进行折旧处理的是:A. 现金B. 应收账款C. 固定资产D. 短期投资答案:C解析: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折旧处理,以反映其价值的消耗。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的收入?A. 销售商品的收入B. 提供劳务的收入C. 政府补助D. 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答案:A、B、C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包括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属于利得,不属于收入。
2.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会计估计?A.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B. 存货的跌价准备C.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D.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答案:A、B、C、D解析:会计估计是指在缺乏精确信息的情况下,对不确定的事项进行的估计。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存货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选择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都需要进行会计估计。
三、判断题1.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错误)解析: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保持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2.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即风险和报酬的转移。
(正确)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包括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经济利益的流入可能性等。
大题精讲的意义:考试中,主观题所占分数比较大,而考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又感到头疼,所以把这些题抽出来,考试内容不变,变换一种形式,更加深入的给大家来进行介绍。
概述:投资的问题在考试中经常涉及到,去年考了一道综合题,今年还是非常有可能出现大题目。
投资的问题在考试中难度相对比较大,它的综合性相对比较强一些,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应特别给予注意。
1.2005年考题分析。
【2005年考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2年至2004年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10)笔业务假定:①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②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所得税的影响;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④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相同的所得税税率。
要求:(1)编制甲公司上述(1)、(2)、(4)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2002年1月1日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调整后形成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和累积影响数,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追加投资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上述(7)、(8)、(9)、(10)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和“利润分配”科目均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005年)【提醒注意】刚才看题的时候,我们先看一个头,即弄清楚该题是投资的业务,2002年-2004年投资的业务,然后看了一个尾,即题目要求。
这也就是说,在阅读大题目时,一定要先看看头,再看看尾,尤其是看尾的问题。
看头是了解该题考的是那个方面的问题;看尾是弄清楚题目要求作什么。
但知道要求后,看题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啦。
(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 3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2 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
购入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300贷:银行存款3300(2)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1年度现金股利2 000万元,并于5月25日发放。
【解析】由于2002年5月10号宣告的股利是2001年的股利,而甲企业是2002年1月1号才投资的,因此宣告分派额股利不应该确认为投资收益,而是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5月10号时,借:应收股利200 (2000×1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00 (2000×10%)注意:成本法下,开始投资3300万,现在冲减200万,则现在的投资就不是初始的投资。
5月25日发放时,借:银行存款200贷:应收股利200(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
注意:在成本法下,受资企业宣告净利润,投资企业并不确认投资收益,也不冲减投资成本,不作任何账务处理。
题目中要求做(1)、(2)、(4)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如果题目改为:做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考生也应该知道,第(3)笔是不做会计分录的。
(4)2003年5月1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2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 月26日发放。
【解析】这问题是一个小难点,直接关系到以后的题能否做对。
去年很多考生从这儿开始错啦,则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几乎全都错啦。
综合题有一些转折点的地方,有的转折点比较靠前就出现,则会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可能就没有得分,如果转折点排在比较后边的话,前面的分数就比较容易拿到,本题的转折点就比较靠前。
2003年5月11日宣告发放2002年度的股利,有些考生就简单的按600×10%就确认投资收益,他认为,2002年实现净利润1300万,现在发放600的股利,则应确认收益60万,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在2002年5月份,乙企业宣告净利润2000万时,甲企业已经冲减投资成本200万啦,所以现在要考虑,到底2003年5月份冲减多少投资成本,确认多少投资收益,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原冲减的投资成本则2002年5月分派2000万,2003年5月分派600万,累计一共分配2600万,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1300万净利润,(2600-1300)×10%-200=-70(万),则意味着恢复投资成本7 0万,应收股利为600×10%=60(万),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60-(-70)=130(万)。
借:应收股利60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70贷:投资收益130另外,题目要求计算成本法变更为权益法,变更政策以后的累计影响数,则原来政策下,即成本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130万,呆会还要计算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是多少。
因为刚才看了题目的要求,就要想到为后面做准备,如果没看题目的要求,做本题时,做一步就是一步,不会想到后面要求要用此步骤的资料。
所以在平时练习时,应该做该种训练,养成看题目要求,然后去做题。
5 月26日发放时,借:银行存款60贷:应收股利60(5)200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
【解析】采用成本法,不作任何账务处理。
(6)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 4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4 000万股,进行长期投资,不考虑相关税费。
甲公司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
2004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 700万元。
【解析】1.追溯法注意做追加投资之前,必须将原来的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成本法下对于企业的长期投资,初始投资为3300万,冲减投资成本200万,又恢复70万,则投资成本为3300-200+70=3170(万),现在将31 70万转到权益法下的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等科目中。
则应确定在权益法下投资成本时多少、股权投资差额是多少、损益调整是多少、股权投资准备是多少,确定它们的关键在于按权益法重新算一遍。
当时投资3300万计入投资成本的借方,但是由于受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占有2800万的份额,形成股权投资差额500万,所以应从股权投资成本中转到股权投资差额,另外受资企业宣告分派2001年的股利2000万,则在权益法下,投资成本为3300-500-200=2600(万),至于股权投资差额,在投资时,形成股权投资差额500万元,甲公司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10年于年末平均摊销,2年共摊销100万,因此在追加投资的时候股权投资差额的数额为400万。
在权益法下,受资企业宣告净利润,投资企业应确认投资收益,受资企业在2002年的时候,宣告净利润为1300万,则应按10%的比例确认130万的投资收益,则增加损益调整130万,另外,2003年乙公司又宣告2000万,按10%又确认200万的损益调整。
2003年5月份宣告分派股利600万,应冲减损益调整60万,因此追溯调整损益调整的数额为270万(130+200-60)。
综上所述,股权投资成本为2600万,股权投资差额为400万,损益调整270万。
现在解答累计影响数为多少?旧的政策确认投资收益为130万,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30万(130+200-100),两者的差额为累计影响数100万。
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2600 (3300-200-500)-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00 (500-100)-乙公司(损益调整) 270 (130-60+2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170 (3300-200+7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另外应注意: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要知道有一特别的地方,除了股权投资差额以外的,如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等都要在进行追溯调整之后,转到投资成本中,因此还要将刚才计算出来的损益调整270万也要转到投资成本中,借:长期股权投资——乙(投资成本)27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损益调整)2702.追加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6400贷:银行存款6400但6400万不是所占的份额,所以又形成股权投资差额,投资的6400万占受资企业此时所有者权益的20%,则应确定2004年1月1号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2002年1月1号受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为28000万,2003年分配2002年的股利2000万,则应在2.8亿的基础上减去2000万;2002年实现1 300万的净利润,2003年实现净利润2000万,则应在2.8亿的基础上加上;2003年5月1号时,分配600万的股利,则应在2.8亿的基础上减去600万,计算出受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数额28700万元,投资企业投6400万占其20%,则股权投资差额为6400-28700×20%=6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660【相关知识】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计算股权投资差额,即用总的投资成本-占受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总的份额,总的投资成本为9270万元(6400+2600+270),占受资企业的份额为28700×30%=8610(万元),则股权投资差额=9270-8610=660(万元)。
(7)2004年5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1 000万元,并于5月20日发放。
【解析】由于在前面已经确认了投资收益,按道理来说应该冲减损益调整,但有一特殊情况,因为在追溯调整的时候,把损益调整都转到投资成本里面啦,所以现在确认时,既不能冲减损益调整,也不能再确认为投资收益,则借:应收股利3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300借:银行存款300贷:应收股利300(8)2004年度,乙公司接受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资本公积增加了1 200万元。
【解析】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了1 200万元,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应该随之而增加投资,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准备)360(1200*3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360(9)2004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4000万元。
【解析】投资企业按30%计算,计算出1200万,按道理应该是借:投资收益12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200注意:处理并不一定是这样,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只有1000,那么只能确认投资损失1000万,就不能确认1200万。
本题长期股权投资高于1200万,所以确认投资损失1200,借:投资收益12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200(10)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7 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