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上册期中试卷1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2.警察在日常执法中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A.必须配合B.可以配合也可以不配合C.可以严正拒绝D.一切看心情3.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参加全省小学足球比赛,按照规定他们要凭身份证参赛。
那么他们办理的身份证有效期应该是()。
A.5年B.10年C.20年4.我们班小梅是苗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
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5.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
A.小黎的妈妈为小黎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正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
B.邻居小马在上班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
C.区政府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毁损了王奶奶家屋内的合法财产,予以赔偿。
D.二叔的健身房开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企业营业执照。
6.()被确定为世界人权日。
A.12月9日B.11月10日C.12月10日D.12月10日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是治国安邦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法律调整(),保护(),维护()。
大到国家的(),小到个人的(),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3.()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组织实施,为()或()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4.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尊重当地的()习惯。
6.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部编版六年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1姓名班级一.我会填(共22 个每个1分)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和()规定的权利。
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5.()、()与()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6.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
7.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国籍。
8.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和()的人员越来越多。
9.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制定的,任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0.()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1.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二.我会选(共12个每个2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1)过马路,()。
(2)在公共场所,()。
(3)借了别人东西()。
A.要及时归还B.要遵守交通规则C.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2.每年农历()为老年节。
A.六月初九B.七月初九C.九月初六D. 九月初九3.()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2015B.2014C.2008D.20174. 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
A. 地位B.责任C.权利D.义务5. 根据宪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A.刑法机关B.立法机关C.执法机关D.司法机关6. 公民()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A.户口所在地B.身份号码C.出生年月日D.性别7.()是世界人权日。
A.12月10日B.10月12日 C.1月 12日 D.2月12日8.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A.人权B.义务教育权 C.建议权 D.平等权9.()是国家根本大法。
A. 司法B.刑法 C.立法 D.宪法10.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三.判断题。
2024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C.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D.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C.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3.()被确定为世界人权日。
A.12月9日B.11月10日C.12月10日D.12月10日4.在我国,未满()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7B.13C.16D.185.2020年,我们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
A.钟南山C.李兰娟6.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找各种借口不给开发票,此时孙园的爸爸应该()。
A.与服务员大声理论,让店里的顾客都听到B.拨打纳税热线12366C.带着无奈和怨气离开D.要求用别的物品补偿一下7.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8.法律规定:每年农历()为老人节。
A.五月初五B.九月初九C.八月十五D.七月初七9.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保护我们的()。
A.生命B.健康C.名誉10.下面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
A.选举权B.人身自由权C.保守国家秘密D.隐私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一个社会对未成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2.在(),我们是孩子;在(),我们是学生;在(),我们是顾客。
我们的()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中。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保护着我们的(),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
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D.公约2.国家宪法日是()。
A.12月12日B.9月17日C.12月4日3.王叔叔住在小刚家的楼上,他家正在拆旧装修,噪音很大。
打扰了小刚及邻居们的生活。
对此事,正确的说法是()。
A.王叔叔家装修是违法的B.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因此扰乱别人的生活不违法C.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但也应履行不扰乱别人生活的义务4.2016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5.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6.2014年,我国将()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2日B.12月4日C.1月4日D.2月20日二.填空题(共6题,共25分)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人员提出()和()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或()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不能()。
2.权利不是()的,而是有()的。
3.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
例如()、()、()等媒体进行监督。
5.()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6.()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的保障书。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宪法和其他法律没有区别。
()2.刑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3.小区内跳广场舞的时间过早或过晚,而且音响声音太大,侵犯了附近居民的休息权。
()4.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5.全国人大代表都是选民直接选举出来的。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督,例如()。
A.采用书信B.电话和网络C.以上都是2.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召开,我国共取得奖牌总数是195枚。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3.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4.在召开“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王攀: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B.赵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孙磊:只要掌握一点宪法知识,就是树立宪法权威。
5.公民()是身份证上独无二的信息。
A.户口所在地B.身份号码C.出生年月日D.性别6.小红到了入学年龄,父母不让他去上学,这是侵犯了小红的()。
A.人身权B.受教育权C.名誉权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的公民都有()和()。
2.刑法是规定()和()的法律。
3.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权利。
4.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5.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具有中国国籍。
6.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2.新冠疫情发生期间,病人、疑似病人有接受治疗、接受隔离的法定义务。
()3.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
社会如果没有法律,就会一团糟。
()4.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
()5.《劳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6.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拖欠工资,涉及的法律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D.《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国法可依。
这说明()。
①法律因生活的需要而制定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④只有法律能规范我们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妥善处理有关身份证信息的方法不包括()。
A.不能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B.身份证不可以借给他人使用C.身份证丢失不用去挂失D.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4.( )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1982年B.1954年C.2004年5.下列哪种方式不能取得国籍()。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旅游的方式6.张某在商场里买到了劣质商品,与商场协商未果后,张某向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经消费者协会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
对于这个事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B.遇到问题应通过法治方式解决C.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D.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宪法是国家的(),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
3.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4.刑法是规定犯罪和()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5.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6.人权是每个人作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月()日是世界人权日。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一句青春格言这样说道:“所有成功的门都是虚掩着的。
不过,这虚掩着的门不会自动打开请你进入,而要靠你的双手用力才能把它推开。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差距②只要付出就能成功③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④不能只好高骛远的想,要脚踏实地的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台湾老人赵慕鹤退休后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选择当背包客游历世界,87岁又和孙子一起考入台湾空中大学,91岁全班第一个顺利毕业后又考取硕士学位。
他还精研“鸟虫体”数十年,书法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赵老的一生体现的思想是()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少年不识愁滋味,独上高楼D.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我会特别留意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上课时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如果没有解决,下课一定找老师询问。
我一直坚持课间静思和课后及时复习,这些习惯对我帮助很大。
”一位著名学者分享的学习经验启示我们,在学习中应该()①勤于思考,不懂就问②知行合一,完善自我③主动学习,养成习惯④尊重权威,惟师是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呵护梦想,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希望。
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的身上。
”让梦想成真,青少年需要()A.知难而退,立即停止追梦的脚步 B.早日立志.待时机成熟后再付诸行动C.明确目标,相信自己并付出努力 D.编织梦想,不允许有任何的失败5.《开学第一课》通过云连线的方式对话奥运健儿,他们生动地讲述了梦想的力量,请你为他们拟一句致敬词,最恰当的是()A.人生有梦最可贵,有了梦一定能成功 B.拼搏成就梦想,奋斗铸造辉煌C.用行动照亮他人,平凡中创造伟大 D.不言代价与回报,肩负责任勇担当6.下图是小福对本班同学“学习中苦乐情况”的统计图,从中可以看出()A.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B.该班有约1/3的同学不爱学习C.对成绩差的同学来说,学习是件苦差事D.对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学习必定是快乐的事7.钱伟长高考时物理只考了5分,可他最后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物理。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下列属于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有()。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遵守宪法法律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哪些事情能让我们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①学生乘坐大巴去春游②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③交警叔叔在路边指挥交通④森林入口处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捕杀野生动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否认了我国是法治社会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了起来4.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有哪些?()①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②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③法律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5.2014年,我国确定的国家宪法日是()。
A.12月10日B.5月4日C.12月4日6.祥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他享有()。
A.人权B.义务教育权C.建议权D.平等权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和()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家乡所在地。
3.权力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4.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的。
5.2008年,第()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梦想。
6.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拖欠工资,涉及的法律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B.《侵权责任法》C.《行政诉讼法》D.《劳动法》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
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有()。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遵守宪法法律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我们班小梅是苗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
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4.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
A.法律有国家制定或认可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5.下列()不是中国公民。
A.华侨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无期徒刑的人6.下列属于公民义务的一项是()。
A.维护民族团结B.物质帮助C.人身自由D.生命健康二.填空题(共6题,共38分)1.我国将每年的()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或(),寻求()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3.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和()的时候,不得损害()、()、()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4.()和()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家乡所在地。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和()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的义务。
6.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等权利。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学生宣传宪法,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国家宪法日就可以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护照B.身份证C.出生证2.我国公民年满()就可以参加选举了。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3.《儿童权利公约》规定()。
A.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B.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C.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4.下列哪些地方不能用到身份证?()A.在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车票B.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开户业务D.去饭店就餐5.公民身份证上没有的信息是()。
A.姓名B.婚姻情况C.家庭住址D.公民身份号码6.在这次专项斗争中,广大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揭发、举报涉案人员,积极为警方提供办案线索。
广大群众的这些做法()。
A.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B.是错误的C.是违法的二.填空题(共6题,共41分)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人员提出()和()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或()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不能()。
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公民的()以及()。
3.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当我们乘坐大巴去秋游,可能涉及到()、()、()等法律。
4.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运用()维护我们的权利。
5.我国宪法()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滥用权利。
6.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的、()的身份代码,由()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第7—14位为();第15—17位为(),第18位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我国购买火车票、人住酒店都需要身份证。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中测试题1
一、填空题 :(27分)
1、()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是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迷信和伪科学现象。
我们应该学会用()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认识,这样才不会因愚昧无知走入精神误区。
2、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
()亲自指挥监督销毁鸦片。
3、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如果社会中人人都讲文明 社会文明就会蔚然成风。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照顾他人的(),尊重他人的()。
这样就是一个有()的人,一个讲()的人。
4、()年()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以后我们把每年的()月()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
5、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乐趣,也把我们的搞得眼花瞭乱。
我们应该()地、()地运用网络。
6、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的国家,()组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11年12月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史称为()。
7、()、()、()、()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为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他们鞠躬尽瘁,奋斗一生,在我们国家的史册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8、1860年()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9、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超过()万军民被杀害 这是震惊中外的()。
1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广场集合举行示威游行,高喊“”、“”、“”、 等口号。
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5月4日定为()。
二、辨一辨,写出你的理由。
(18分)
1、自然中有些现象用科学解释不清。
所以我们有时也应该相信迷信。
()
2、小强看见有两个大人在一旁小声说话。
他凑过去听了起来。
()
3、小红是个赶时髦的孩子。
流行什么样的服装她就买什么样的服装穿,流行什么歌她就会学什么歌。
()
三、简答题。
(4×7=28分)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吸毒的害处。
3、9月18日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意义?关注每年的9月18日,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什么活动?
4、生活中为什么要设立“一米线”?
5、在抗日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在历史上它们有什么意义?
6、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那些好处?
7、分析农药的利与弊。
四、连线题,时间与事件连线。
(12分)
1931年9月18 南京大屠杀
1937年年12月三元里抗英
1841年5月29 日本侵华战争开始
1894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百团大战
1940年8月甲午战争
五、拓展题。
(15分)
写一句戒酒、戒烟、禁毒的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