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111-7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可编程控制器(PLC)实验任务书实验一PLC软硬件介绍硬件部分主要了解TVT-90A箱式PLC学习机的基本配置及其机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输入输出接口及各种指示灯的连接方法。
软件部分主要学会使用FPWIN GR软件的安装、程序输入、编辑、下载与上传、参数设置、打印等功能。
实验二基本指令编程方法及训练学会逻辑指令、定时指令的输入方法;初步掌握如何应用逻辑指令、定时指令来解决实际程序设计问题。
1.逻辑指令任务1:程序输入练习(见指导书P17);任务2:根据时序图(见指导书P17)编写程序。
2.定时指令任务1:利用TM指令编程,产生连续方波信号输出,其周期设为3s,占空比为2:1。
任务2:根据时序图(见指导书P18)采用TM指令进行编程。
实验三高级指令编程方法及训练(计数、传送指令)学会基本指令计数及高级传送指令的输入方法;初步掌握如何应用计数指令、传送指令来解决实际程序设计问题。
1.计数指令任务1:采用CT指令实现上述定时指令任务2的加工工序要求;任务2:用一个按钮开关控制三个灯,按钮按一下1灯亮,再按三下2灯亮,再按三下3灯亮,再按一下全灭,如此反复。
任务3:用可逆计数指令实现图示时序图(见指导书P17)的控制过程。
(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可增删)。
2.传送指令任务1:用传送指令实现当按钮X1按下时,将“1949,10,1”这组数据分别送入DT0~DT2中,当X0按下时又可全清且清零优先。
任务2:用传送指令实现输入开关对输出灯亮多少的控制:X7=OFF时Xn=ON:输出端n个灯亮,其余灭;X7=ON时Xn=ON:输出端n个灯灭,其余亮。
实验四高级指令编程方法及训练(移位、算术运算指令)学会移位、算术运算指令的输入方法;初步掌握如何应用移位、算术运算指令来解决实际程序设计问题。
1.数据移位指令任务1:利用移位指令使输出的8个灯从左到右以s速度依次亮;当灯全亮后再从左到右依次灭。
如此反复运行。
任务2:利用左右移位指令,使一个亮灯以0.2s的速度自左向右移动,到达最右侧后,再自右向左返回最左侧,如此反复。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文天学院电气系2012.1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2)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二次回路的能力;(3)培养学生翻阅查找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PLC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方法。
(3)掌握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及注意事项。
三、设计时间:1.0周四、设计成果: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设计说明书要对你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总体介绍,特别是抽水泵的控制方式和工作方式要进行介绍。
控制系统设计图纸有电气控制原理图、端子接线图和安装布置图。
电气控制原理图用来说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动机主回路图,PLC 及传感器电源接线图、PLC外部接线图。
端子接线图用来说明控制系统的接线和布线,本设计主要绘制控制柜的进出线端子图,安装布置图不绘制。
五、课程设计原始资料某厂蓄水池有二台相同的抽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每台水泵配套电动机功率:50KW,电压:AC380V。
两台水泵共用一条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安装一只电动阀门,水泵抽水时电动阀门打开,水泵停止时电动阀门关闭。
蓄水池水位和高程:蓄水池高程3.0m,停泵水位高程5.0m,工作泵启动水位高程11.5m,备用泵启动水位高程12.0m,报警水位高程12.2m。
控制要求(1)抽水泵和阀门均由PLC自动控制,也可手动起停。
(2)控制柜柜面上要有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
控制柜有电时电源指示灯亮,抽水泵电动机运转时运行指示灯亮,控制柜有故障时故障指示灯亮,其中接触器故障在设计中必须考虑。
(3)抽水泵工作方式:自动/切除/手动。
自动方式时,控制装置依据控制流程要求自动实现水泵的启/停控制。
切除方式用于设备的检修。
手动方式时,通过操作控制柜柜面上的按钮起停水泵,该方式仅供设备调试或检修使用。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使学生掌握PLC的常用指令,并能运用这些指令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PLC控制硬件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包括PLC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2. PLC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讲解PLC的工作流程、编程语言和编程规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工作原理与编程基础3. PLC常用指令及其应用:介绍PLC的常用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指令系统及编程实例4.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5.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PL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6. PLC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调试及硬件控制等实践活动。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背景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工具,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它能够完成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控制任务,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掌握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基本应用及编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以下技能: - 熟悉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 掌握PLC编程语言 - 学会使用PLC进行现场设备控制及调试 - 实现PLC控制程序的开发与测试设计内容1.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可编程控制器的类型和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部分2.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法和指令列表法–常用指令及其功能–编程模式和调试方法3.现场设备PLC控制–现场设备PLC控制系统设计–PLC控制器的安装和调试–PLC程序的开发和调试4.PLC控制系统案例分析–物流自动化控制系统–窑炉温度控制系统–立体仓库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需要通过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
具体要求如下: - 每周授课2个小时,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 每周实践操作2个小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LC进行设备控制和调试; - 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掌握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技术及其应用。
同时,也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自主设计和开发PLC控制系统,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1、设计题目:自动喷泉监控系统设计2、主要内容:熟练掌握自动喷泉的工艺控制过程,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为控制器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自动喷泉的监控系统设计。
3、要求:(1)掌握系统工艺控制过程,进行控制系统I/O分配;(2)由16个彩灯代表16个喷头,实现四种以上自动喷泉花样设置,系统设有启动/停止,单步/连续功能。
(3)设计梯形图控制程序,利用s7-200仿真器仿真完成控制过程。
二、设计原始资料(1)可编程控制器:S7-200PLC(2)可编程控制器软件:STEP7-MicrowinV4.0三、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2000字);2、说明书内应包含PLC外部接线图、I/O地址分配表。
四、进程安排第20周:周一、周二:PLC编程;周三:系统调试;周四:撰写设计说明书;周五:课程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龚运新.工业组态软件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一、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1、设计题目: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模拟2、主要内容及要求:启动时开始进水,水满(即水位到达高水位)时停止进水并开始正转洗涤。
正转洗涤15 s后暂停,暂停3 s后开始反转洗涤。
反转洗涤15s后暂停,暂停3 s后,若正、反洗涤未满3次,则返回从正转洗涤开始的动作;若正、反洗涤满3次时,则开始排水。
排水水位若下降到低位时,开始脱水并继续排水。
脱水10s即完成一次从进水到脱水的工作循环过程,即完成一次大循环。
若未完成3次大循环,则返回从进水开始的全部动作,进行下一次大循环;若完成3次大循环,则进行洗完报警。
报警5s结束全部过程,自动停机。
同时要求具有手动启停排水功能。
要求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为控制器作为下位机,利用s7-200仿真器仿真实现对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模拟。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1.任务目标
本课程设计任务书旨在为学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
学习者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可以掌
握PLC编程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PLC编程操作,掌握PLC编程应用规则,最终达成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与维护的能力。
2.课程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理论:
a.PLC简介及其历史发展;
b.PLC的结构:CPU,模块,I/O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
c.PLC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d.PLC编程语言:结构化文本语言,梯形图,功能表,联动表;
(2)PLC编程操作基础:
b.PLC编程步骤:设定控制逻辑,实现系统逻辑,配置操作手册;
c.PLC编程调试:配置PLC现场控制信号,模拟运行,检查调试;
(3)PLC编程应用规则:
a.PLC系统保护:定期检修,防止短路,电磁干扰等;
b.PLC系统维护:更换模块元件,清理老旧模块,更换备件;。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机自111~114班用)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机械工程系设计时间:13142学期(17~19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代码:064112057学时数:3周学分数:3课程类型:专业课先修课程:《电气控制与PLC》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达到掌握电气控制柜的原理设计、安装工艺图纸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达到熟练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简单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熟练地进行系统外围电路设计、接线、编程、调试等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2、熟练使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软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梯形图的设计方法。
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的应用系统的调试、监控、运行方法。
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资料的查询(图书、网络),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所获知识在工程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应用,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学时分配(计划安排)1、布置任务,熟悉实践环境,进行安全教育; 1天2、STEP7-Micro/WIN32的简介与安装练习(见附件一);1天3、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的调试、监控、运行; 3天4、综合练习;(要求逐步加大难度) 3天5、单人单机单题上机测试,(班内不重复)(见附件二); 5天6、写设计报告和说明书(见附件三)。
2天四、实践课程考核方法(见附件四)1.考勤:20分。
每两天点名一次,每次出勤得5分,迟到得3分,旷勤得0分;累计后按满分20分折合。
2.卷面:30分。
卷面考核与上机考核共1个小时。
卷面考核按百分制计;其中接线图占30分,程序编写占70分。
累计后按满分30分折合。
3.上机:30分。
按卷面考核后的时间累计计算。
其中接线方法正确占30分,程序运行正确占70分。
每超时1分钟扣1分。
4.说明书:20分。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悉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PLC编程和调试的能力,以及运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PLC编写控制程序;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和要求:1.理论部分(1)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和标准函数的用法;(3)掌握PLC的输入输出配置和接线方法;(4)学习PLC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2.实践部分(1)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的选型和配置;(2)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3)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4)分析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报告部分(1)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功能和性能分析、编程实现过程、调试过程和结果等内容;(2)展示课程设计成果,包括实际运行效果的演示和分析。
三、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本次课程设计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第一周:理论学习和实验准备(1)学习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2)了解PLC的输入输出配置和接线方法;(3)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软件环境。
2.第二周:系统设计和编程(1)设计基于PLC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和配置;(2)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
3.第三周:系统调试和测试(1)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2)分析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第四周: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示(1)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功能和性能分析、编程实现过程、调试过程和结果等内容;(2)准备成果展示,包括实际运行效果的演示和分析。
四、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本次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设计思路和方案(25%)(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课程设计性质、任务及要求1.课程设计性质本次课程设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完《可编程序控制器》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
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使得课堂上学的理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课程设计要求(1)按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执行,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计日程,全面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每天记录计划完成的情况。
(3)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服从老师领导,遵守纪律。
二、 课程设计内容1.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1) 控制要求:该实验在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区内完成,交通灯分1、2两组,控制规律相同,工作时序图如下:起动 1绿 1黄 1红 2绿 2黄 2红(2) I/O 分配:← 20秒 → ← 3秒 →2秒2.混料罐控制实验(1)控制要求:该实验在混料罐实验区内完成。
液面在最下方时,按下起动按钮后,可进行连续混料。
首先,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升到M传感器检测位置时,液体A阀门关闭,液体B阀门打开;当液面升到H传感器检测位置时,液体B阀门关闭,搅拌电机开始工作。
搅拌电机工作6秒钟后,停止搅拌,混合液体C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当液面降到L传感器检测位置时,延时2秒后,关闭液体C阀门,然后再开始下一周期操作。
如果工作期间有停止,则待该次混料结束后,方能停止,不再进行下周期工作。
由于初始工作时,液位不一定在液面在最下方,为此需按下复位按钮,使料位液面处于在最下方。
(2) I/O分配:3.传输线控制实验(1)控制要求:该实验在传实验区完成。
按下起动按钮后,皮带1起动,经过20秒后,皮带2起动,再经过20秒后,皮带3起动,再经过20秒后,卸料阀打开,物料流下经各级皮带向后下方传送进入下料仓。
按下停止按钮后,卸料阀关闭,停止卸料,经过20秒后,皮带3停止,再经过20秒后,皮带2停止,再经过20秒后,皮带1停止。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概要《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通过课堂所学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以及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实验的体会,来进行分析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联系实际,设计一个经济、实用及可靠的控制系统。
(一)、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搜索资料,有条件的话可与现场工作人员共同拟定电气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3、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4、考虑到生产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可编程控制器(PLC)容量时,应适当留有余量。
(二)、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是由可编程控制器(PLC)与用户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而成的。
因此,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1、硬件设计(1)选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和传感器等)、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和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
这些设备属于一般的电气元件,其选择的方法在其它课程及有关书籍中已有介绍。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
选择可编程控制器(PLC)应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点数(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以及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等。
本设计要求选择课堂所讲的FX系列PLC。
(3)分配I/O点,绘制电气连接接线图,考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4)必要时还需设计控制台(柜)。
(本设计不要求)2、程序设计:包括顺序功能图、梯形图、语句表(即程序清单)。
控制程序是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软件,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安全可靠的关键。
因此,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调试、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设计训练使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2、学习和掌握构建PLC控制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PLC接线、编程和调试程序的技能。
二、设计题目和任务要求
设计题目:
《工业污水处理的PLC控制》
设计任务和要求
1:任务和要求:
(1)流量控制,由流量计计量流量,并由进水阀调整流量。
1) 当流量计测到水的流速过慢时,其过慢触点(X2)接通,进水阀门开大(Y0有输出),使水的流速加快。
2) 当流量计检测到水的流速过快时,其过速触点(X0)接通,进水阀门关小(Y1有输出),使水的流速减慢。
3) 当流量计检测到水的流速适中时,其适中触点(X1)接通,进水阀门不动作(Y0、Y1无输出)。
(2)中和处理,由PH值量计,测量污水的酸碱值,控制加酸阀、进水阀进行中和作业。
1)若为强酸时,PH值量计强酸触点(X12)接通,报警器发出警报(Y4有输出),加碱阀门打开(Y2有输出)
2) 若为强碱时,PH值量计强碱触点(X7)接通,报警器发出警报(Y4有输出),加酸阀门打开(Y3有输出)。
3) 若酸碱适中时,PH值触点(X404)接通,加碱阀的加酸阀门关闭,报警器不报警。
(3)温度处理,由温度计计量,若水温过高,加水降温。
1)若水温过高,温度计触点(X10)接通,加水阀门打开(Y5有输出)。
2)若水温适中,温度计触点(X6)接通,加水阀门关闭(Y5无输出)。
(4)水位控制,由水位控制器控制处理池水位,并由排水阀门调整水位。
1)若处理池水位过高时,水位控制器触点(X3)接通,排水阀门开大(Y7有输出)。
2)若处理池水位过低,水位控制器触点(X415)断开,排水阀门关小(Y10有输出)。
3)若处理池水位适中,水位控制器触点(X4)接通,排水落石出阀门不动作(Y7、Y10无输出)。
(5)按下起动按钮(X11),该不处理系统投入运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搅拌器一直搅拌(Y6有输出)。
按下停止按钮(X13),该水处理系统停止工作。
2:设计装置
PLC综合实验装置一套;连接导线若干。
三、设计步骤
1)根据控制功能要求,选定控制设备并确定控制思路
2)确定PLC的I/O点数
3)画出PLC外部接线图
4)编程及调试
5)编写设计说明书
6)设计总结
四、设计要求
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要主动提出问题,要广泛讨论。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 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
4) 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
5)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
五、设计方法
1) 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
2) 根据要求设计主电路。
在绘制主电路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 根据主电路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回路,其设计方法是:
4) 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
5) 正确、合理地选择各电器元器件,按规定格式编制元件目录表。
6) 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草图,按电气制图标准绘制电气原理线路图,按《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要求标注器件的项目代号
六、设计主要参考书
1、《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教材
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张进秋等.2004.6
七、相关网址
西门子:
欧姆龙:
三菱电机自动化:
松下PLC :
正泰:/
八、设计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范智平国海 201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