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真情处处_把你的梦想交给自己
- 格式:docx
- 大小:14.93 KB
- 文档页数:2
文/陈肃冬天,天寒地冻,山瘦水枯,风霜鞭挞,冰雪禁锢。
但是。
这冬天,在我童年的心里,却别有一番温意。
一个穷苦农家子弟,对冬寒怀着温意,不会是心理反常吧。
然而冬天在我童年的心里,实在是一种迷人的童话般的境界。
那晶莹明润的雪地里,该有多么大的乐趣啊。
可以堆起一个雪人,大鼻子大耳朵,用泥团儿点眼睛,把父亲的破草帽给戴起来,用祖父的一根钓鱼竿撑在它的怀里,堆着一捧一捧的雪,冻得手指像胡萝卜,可在母亲的面前,却哧溜着鼻涕说:“不冷,不冷,一点儿不冷!”还可以在门前的禾场上铲去一片雪,用筛子扣着,以笼糠为诱饵,把一根绳子系着的树枝撑着,远远地坐在门槛里拉绳头,扳麻雀儿。
还可以纠集左邻右舍的孩子,各执一支长竿,到野外偏僻地,突然把莶莉岗包围起来。
长竿儿在莶萪里乱捣,齐声呐喊,又唆使村狗钻进莶萪丛里乱窜;受惊的野兔一窜出来,在厚厚的雪褥上就再也不能动弹了,逮它,是十拿九稳的。
在风雪迷漫中,种田汉成天待在家里,搓绳子、结草鞋、舂稻谷。
他们手脚不闲,嘴却闲着。
你要是到邻居去串门,准能听到稀奇古怪的故事。
那脚边还放着一只脚炉儿呢,燃着的笼糠灰烬上,摊烤着星星点点的蚕豆、花生、瓜子,当听到“扑”的一声,那一定烤熟,可以剥食了。
这些就是穷乡僻壤的穷孩子,在冰封雪压中的欢乐。
当父老乡亲们瑟缩着身子度过严冬的时候,我们孩子却总是乐呵呵的。
冬天的黑夜,纵然再长再冷,也并不可怕。
我睡在草铺上,用半支蜡烛或一豆油灯,伴着牛的温馨味,看《三国演义》或《西游记》。
灯熄了,就用梦来延续书本里的故事。
要在平时,突然一阵犬吠,就会惊醒。
那一定是保长带着乡丁来抓人要粮了。
全村闹腾得鸡飞狗叫。
下雪天不用担心,连狗也睡得安稳稳的哩。
睡在被窝里还可以听屋外的风声,像打着唿哨儿,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尖厉厉地叫着。
要是西北风狂吼一夜,那才令人兴奋呢。
第二天一早,跟着妈妈到湖里去拾鱼。
那西北风的力量可真大,能把浅浅的湖水刮得远远的,湖底都袒露了出来;那被湖浪抛弃的蚌壳、鱼、虾,便留在凹洼里,俯拾即是。
文/尚玮珉
落叶奏响了冬之序曲。
于是冬轰轰烈烈而来,铺天盖地而来。
娇艳的月季花未谢先萎;树丫柔嫩的肌肤变得干涩;欢快的鸟儿开始为生计发愁……一切都镶上了冬的色彩,一切都烙上了冬的痕迹。
青纱帐被冬收拾得无影无踪。
原野是一味的辽远,一味的空旷。
你站在原野,最突出的感觉是自己的渺小,渺小得几乎不存在。
万物在冬的面前臣服,而瘦削的菊率先发起抗争,她如大提琴奏出的低沉而奋进的音符,在轰鸣的冬之曲中显得那样执著,那样坚定。
冬愤怒了。
他想主宰世界,并高傲地自信:最终胜利属于自己。
放纵的风在原野飞驰;无情的雪在空中狂舞。
树丫可怜地摇摆着,电线剧烈地呻吟着,雪雾疯狂地翻滚着……冬在宣泄自己的威严,冬在扫荡敌对的力量。
菊一败涂地,死。
文/李光辉
一个寒冷的冬天,因为家庭的变故,有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被迫到各个小店铺里去做勤杂工。
他没日没夜地干着,希望能够攒足钱,好把因为还不清巨额债务而被关在监狱里的父亲保释出来,可是,到了债务偿还期限的最后一天,男孩一家人仍然没有能够把钱凑齐,他的父亲就被法院判为终身监禁了。
父亲看着铁护栏外泪流满面的儿子,却神情自若地对他笑了笑,脸上写满了慈爱与希冀,说了一句使他终生难忘的话:“孩子,别哭!太阳将永远照在我身上!”
这个孩子就是日后写出了《双城记》、《孤星血泪》等世界名著的作家狄更斯,多年以后,他仍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和与众不同的人。
这个想法在我的心里翻腾,使我的心都要撑炸了……”
多么伟大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被这飞来横祸所击垮,便以阳光般明朗的达观无畏,为儿子增添了一种坚强的信念与勇气。
是的,是阳光,是父亲注入他心田的那道阳光,为他拨开眼前的阴霾,引领他一直向前,登上人生的最高点。
文/斯妤北国的万事万物中,最惹我喜爱的,头一件就是雪。
虽然我敢说,我的故乡千百年来不曾飘落过一片雪花。
然而,我自儿时起,就从父亲的口中,渐渐地认识了,喜爱雪了。
父亲常常浅吟低唱般地教给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
于是,在我童稚的心中,雪的形象便是梨花般大小,狂飙般猛烈,天幕般广阔了。
然而,我头一回见到雪时,却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这天黄昏,我正抱着双臂,在院子里悠然地踱着,忽然觉得一丝凉意飘进了颈间,接着,薄薄的短发下也凉意阵阵了。
伸手一捋,却什么也没有。
我奇怪了,仰脸凝望天空,只见一丝一丝似有似无的东西缓缓地,轻轻地飘着,拿手心接住,却只有一丝阴凉,一点湿润,再无旁的形迹。
我惊讶已极——到底是北方,连落雨都像落雪一般!谁知没有多久,那一丝一丝的东西却变成一缕一缕的了,且越变越大,至终竟是鹅毛状的了,整个地面也全是雪白的了。
这时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这就是雪!雪就是这样开始的!可笑雪的形象在我心中专宠了二十年,我竟不知它还有细到如雨丝,疏到如星辰的时候,竟不知它也是由小变大,由疏变密的!头一场雪,便在我心底留下一个醒目的惊叹号了。
雪确是很美的。
明净、无瑕、素雅,将这许多的形容词缀将起来,编成王冠的形式,戴到它的头上,它也全然是受之无愧的。
记得前些年,距我的家乡厦门还有二百多公里的省城福州,破天荒下了一次雪,虽然仅仅是薄薄的、疏疏落落的一场雪,却已足以使全省的人们欢呼了。
那一阵由福州寄出的书信中,几乎封封都要提到这场雪,封封都不乏炫耀与赞美之词。
而我们厦门的血性青年,更是大有“恨不跃身云霄上,趁雪未落截往厦门来”之叹了——雪的极富美感,极富魅力,于此足可窥见全貌了。
我这常年生长在亚热带的人,一旦移居北国,得以饱赏壮观的雪景时,对于雪的感激与礼赞之情,会是怎样的浓烈,真挚!我竟欢喜得满噙了泪水!平日里,自然是时常盼着下雪的,及至下了雪,更是一得空便凝神望着窗外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那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下,生生掩藏着我的恋人一般!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那便是冰清玉洁的雪花变作了黑乎乎的烂泥浆的时候。
文/安宁大学毕业后我在岛城的一家电台做DJ,工作忙,也没有男朋友,父母知道了千方百计地找理由过来,想要把我养成儿时那般白白胖胖。
给台长请了假,带他们去了我租住的房子。
我直截了当地问父亲,你和妈是在这儿玩两天,还是真的要常住?母亲习以为常地回给我一句:“我听你爸的。
”一贯有点儿耳聋的父亲大声嚷了一句:“我和你妈把老家的房子都租出去了,你让我们回去在马路上睡?”这一句灭了我想一个人逍遥的希望。
我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寻着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再往返几次搬我乱七八糟的东西,人几乎累得散了架。
第二天做节目,频频出口误,下了节目还没开溜,就被台长叫去狠批了一顿。
回到家看到乐滋滋地做饭的父亲,忍不住发脾气:“都是你们,非得为了在老家人面前摆面子,跑到岛城来,让我工作出这么多差错!你们以为自己的女儿真的在这儿享受呢!”父亲没听清楚,照例在厨房里忙活,还哼着小曲。
母亲走出来,像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低声说:“孩子,你爸其实是担心你一个人在这儿受委屈,想家的时候也没个地方去,所以才……”我苦笑着,默默走到厨房里去帮忙。
怕他们孤单,我提出要给他们买台电视。
父亲却神秘地止住了我,从衣兜里变出一个小型收音机来,得意地朝我晃晃:“早就准备好了,我们是一路听着你的节目过来的。
有你的声音陪着,走丢了都不怕的。
”原来父母像上班一样地准时听我的节目,从7点钟的“新闻早报”,到晚上10点的“情感热线”,他们一次不落下。
他们津津有味地评点我的每一位同事,在他们“公正”的评点里,每一个人都有不如自己宝贝女儿的地方。
他们的快乐那么真实、鲜明,甚至让我都有些微微的嫉妒。
如果他们给我带来的诸种麻烦,能够换来一些可以触摸的欢欣,我是宁愿要这些烦恼的。
他们每天必做的另一个功课,是记录我们电台的“鹊桥相会”节目。
听到有好的小伙子的材料,他们会立刻记下来,打电话去索要联系方式,两人亲自去相。
有一次我同事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让你老妈在征婚啊,怎么我听着那老太太的描述,跟你那么相似?”回家后去问母亲,他们果然做了这样的傻事!我又气又笑:“你们是不是担心你们女儿嫁不出去啊,放心吧,追我的有一个排呢。
文/喻晓冬泳,一项极富挑战的运动!人过55岁之后,有时做的事情连自己都感到吃惊。
你看北京街头,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扭起了大秧歌,扭得有滋有味。
再看那些街心公园、立交桥下舞得天旋地转的,也大半是上了年纪的人。
老人们以这种方式补偿过去,延长生命。
我是不是也有了这样类似的心理?一个声音经常在耳边说:“如果你再不做,恐怕这辈子就再也没有做的机会了。
”因此,我前年不顾家人的劝告,毅然踏上了青藏线,翻过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去到了雪域西藏。
“冬泳怎么样?能不能试试?”鬼使神差,又有一个声音在鼓动自己。
当冬至临近,同院的泳友们纷纷偃旗息鼓收兵,准备来年再会时,我却悄悄地坚持了下来,测试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
人是需要刺激的。
不能说不冷。
这种刺激关键所在就是敢于挑战。
当你的身躯浮于寒水,你的心灵就会充溢着豪迈。
冬泳最美好的时刻是上岸后的一刻钟。
经凉水浸泡过的身体,在阳光下如虾般赤红,一小桶自带的水从头顶浇下来,浑身通泰,即使是刺骨的寒风吹在身上,也丝毫不觉得什么。
这时,作为生命,你会有一种傲视寒冬的凛然之概,和超越于自然的快乐。
冬泳是一个过程,它对人们最重要的告诫是“坚持”。
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天天来。
它对你陌生了,你对它就是畏惧。
这不像大学升学考试一次可以“过关”,对我这样初涉冬泳者,几乎每一天都是一次考验。
寒潮降临,气温骤降,晚上最低温度已是零下3度,中午刮起了七级大风,玉渊潭水波勃兴。
当我脱掉衣服,冷风吹在身上,不觉打了一个寒战。
“还要不要下去?”心里有些犹豫。
成败在一念间,别当胆小鬼!精神一振作,向水里一扑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北京初雪刚过,最低气温已是零下8度,白天最高气温也仅是零下1度。
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妻子说,太冷了,别逞能啦,就到此为止吧。
我一想,不行,这是关口,不能功亏一篑。
中午,我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到达湖岸,只见一个个脱掉衣服,展臂伸腰,前赴后继地跃下水去,有的人还下意识地吼上一嗓子。
文/李光辉我不是最棒的,因为我不是上帝,不能够为自己制造一个天才的脑袋,不能够在出生前选择一个国王爸爸,不能够预先设定我的命运将如何如何。
命运之神就如一只力量不可征服的猛兽,总是肆无忌惮,我们没有能力命令或空想让它听我们的话。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诚意的做人,智慧的思考,勤劳的行动,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可以设法了解命运之兽偏好什么,以此谆谆诱导把它驯化,就如饲养员耐心地驯化老虎一样,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把眼光集中在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上,并且坚持的努力,总有一天,命运之兽会喜欢上我们,和我们一起创造奇迹。
我不是最棒的,之所以能够承认这点,不是因为我缺乏自信,而是因为我不仅自信,还有自知之明的智慧。
人在缺乏自信时候,也许需要不断的鼓励自己,而一个真正的强者则心中常常充满了自信,他无须时刻在意是否自己是最强的,而始终把眼光放在征服的前方。
刘邦在大败项羽统一国家的庆功会上,与众臣席地而坐,推心置腹地探讨他的成功原因,等众大臣讲完,刘邦开始有条不紊的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其实,我不是最棒的,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运送军粮,我不如萧何;论统领百万大军,每战必胜,我不如韩信。
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最棒的,而我能够把最棒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所以,最后我成功了。
相反项羽为什么失败呢?项羽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于是,在他的内心不能容许别人超越他,妒贤嫉能,谁立功劳,就加害谁,手下作战取胜,却得不到封赏,自己得到了土地,却不能够给别人一点利益,因为这些,所以,他失去了天下。
我不是最棒的,但我坚信:虽然我的基础不是很好,装备不是很精良,环境也不是非常乐观,但是,只要我可以更加忍耐,更加努力,更加想办法,更加顽强,那么,到最后我们就有能力战胜最强最棒的敌人。
就如当年咱们抗日的时候,虽然当时我们最好的装备也仅仅是小米加步枪,而敌人则是飞机坦克,我们也要高喊: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
文/李光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
”当我们环顾四周、审视内心,发现因追求速成特效反而制造了许多问题之后,才会了解,有些根本的问题不能以肤浅的方式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新思想标准,也就是一套正确的行为准则,引导我们解决根本的问题、追求圆满的人生。
这种新的思想标准,也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以及能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的“由内而外”的修炼。
“由内而外”(inside-out)即反求诸己,由个人最基本的部分——思维、品德与动机——做起。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
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
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基本品德。
由内而外的修炼强调,先追求个人的成功,才能有人际关系的成就;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诺言。
凡是以个人魅力重于品德,或者不能由个人修养做起,而期望改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由内而外是一个过程,是遵循主宰个人成长进步的自然法则,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
它会形成良性循环,把我们提升到自立自强与相互依存的更高境界。
我曾与许多才华横溢且渴望幸福成功的人共事,其中包括企业主管、大学生、宗教与民间团体人士、夫妇。
从我与他们接触的经验证实,求助于外力所得到的幸福、成功或解决问题之道,往往经不起考验。
这种由外而内的观念,往往使人产生怨怼的心理,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致使彼此关系不和的客观环境。
我见过一些婚姻亮起红灯的夫妇,夫妻俩都只希望对方改变,都忙着揭发对方的“罪状”,都希望控制对方。
我也经历过一些劳资纠纷,双方宁可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订下种种规章彼此约束,但事实上谁也不信任谁。
文/王新龙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务界,事业蒸蒸日上。
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
这对他不啻当头一棒,他一度曾情绪低落。
最终他不但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
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
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
”这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
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信心。
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
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文/王新龙只要我们善于发展自己的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世上真有幸运之神,常常帮助人达成理想吗?想象大海是多么富裕,海中所蕴藏的,人人都可以得到,就看你手中拿着什么样的器具盛载,是一支汤匙,一个有漏洞的纸杯,一只铝罐,一只木桶,一张大网,还是一个联通这个富裕海洋的巨管?倘若你向四面望去,不论有多少人站在这海边,这富裕的大海,也有无尽的东西可以给予每个人,所以不必互相抢夺,因为谁都没有可能把海里的水抽干。
我们的盛载器具,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我们随时都可以更换一个更大的盛载器具,从大海中得到丰富的收获。
这世界是充足和无限的,但宇宙只供给我们潜意识中所想要拥有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便先要充实自己的潜意识。
人的潜意识就像是一个银行,当你觉察到自己有更多的创作能力,你就是在意识银行中,放入了更多的存款,静坐、医疗、肯定一切,都是意识的存款,我们要养成每天在银行中放入存款的习惯。
当你事业已经得到成功,金钱很多的时候,你要会运用、享受金钱,并对人、对社会布施。
不要执着于金钱,金钱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使别人和自己得到幸福。
如果你完全不动用金钱,那么你能做些什么?拥有什么?不要限制自己,不要认定自己只能有某个数量的收入或者工资。
你的收入或者工资,只是某一条通路,它并不是总的来源。
你有总的来源,那就是,整个宇宙。
人生的通路可以有很多条。
我们要让自己开放,来迎接这些通路。
我们要在潜意识中接受:金钱,是可以从很多条不同的通路来到。
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力无限的人,正走在一条宽广无尽的道路上,将接受四面八方的来源。
人人都应该留心四周的富裕环境,而且要能为富裕而高兴。
我们不要奢求人家给我们东西,我们要能给别人东西,更要能给自己东西。
生命有一种自然的韵律,物质来到我们身边,也会自然的离去,当它们离去时,是因为,它们要去另一个更好的新地方。
对于别人的赠予、赞赏、甚至布施,我们都要学习欣然接受。
文/李华伟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
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
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
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
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
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堂皇的公寓。
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
”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
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
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
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
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
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他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
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
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酒会上,那位名叫特纳的“青年”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
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