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7
声现象知识树声音的特征声能传递信声的利用 声音传递能量 音调响度音色 材料和形状 防噪声耳塞振幅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相关噪声的来源与危害 两个角度: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 噪声的控制 声音 听小骨 鼓膜 听觉神经 骨传导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频率 在声源处 在传播途中在人耳处 植树造林、安双层真空玻璃知识树说明本章分析: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介质。
固、液、气均可,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纵波的形式)声音传播的实质:声能(能量的传递)声音传播的速度:(1)在空气中340m/s、水中1500m/s、钢铁中5200m/s(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大于液体大于气体,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相关2.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人耳距声源的远近且与是否集中向一个方向传播相关。
人耳刚能听到的响度为0dB、理想声音环境的响度不高于50dB、影响人学习和工作的噪声超过70 dB、损伤人听力的响度超过90 dB。
2)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嘴能说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声源的结构和材料。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音色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买西瓜轻拍听生熟,是根据音调不同。
(松紧发生改变)3.噪声:狭义上说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波形无规则。
广义上说是一切影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水平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5.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