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五 波澜起伏 2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作文专家辅导之记叙写作行文波澜起伏高考作文是每个高中生必须面对的考试之一,也是最能展现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水平的考试之一。
在我的高中时代,我有幸跟随一位作文专家学习,从他的辅导中,我收益良多,不仅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受益终身。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从他那里学到的关于记叙写作的技巧。
首先,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明确而简单。
整篇作文要紧密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不要偏离主题。
中心思想可以从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来,也可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体现。
例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生命可贵的作文,围绕着一个朋友因患重病而意识到人生的真谛这一主题展开。
在写作过程中,我要求自己时刻把握这个中心思想,保持一贯的主题性。
其次,例证和事实在记叙文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善于寻找身边的故事和事件,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也利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有关生命的作文中,我引用了朋友患病时的经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感受和体验,让读者更加能够深入体会到文章的主题。
第三,流畅的语言表达也是记叙文必不可少的元素。
语言要生动、优美,不要出现重复、啰嗦和繁琐的表述。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优秀的表述方式和词汇用法。
第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也是记叙文的亮点。
我们可以从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事物,或者从不同的方面去切入同一个主题。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作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从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验入手,也可以选择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第五,合理的篇章结构也是一个好的记叙文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构思篇章结构时,我们要有合理的起承转合,尤其要注意过渡段落的运用,使得文章篇章结构紧凑有序,流畅自然。
最后,感性表达也是一个好的记叙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反应,用具体、生动、感性的表述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有关生命的作文中,我在结尾部分强调了对生命的珍视,通过感性的语言表达,让文章更加贴近人心,感染人心。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作者:王学华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0年第14期技法指导记叙文叙事时,只有写得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有文势的抑扬、情节的跌宕、结构的开合,才能发挥它的美学效应。
那么,如何做到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呢?有以下四种方法可供大家借鉴:一、有张有弛叙述时,在节奏上张弛相间,有紧有松,有张有合,犹如大江东去,时急时缓,迂回曲折。
如《聊斋志异》中的《促织》就有三次大的起落:“征促织”是一落,无钱无能的成名怎样完成缴促织的任务,令人担心。
“捕促织”是一起,成名按图得虫,举家庆贺。
“毙促织”是二落,千辛万苦捕到的促织,竟被儿子拍死,怎不令成名痛心。
“化促织”是二起,成名捕得儿子魂化的促织,使情节峰回路转。
“笑促织”是三落,“村中少年好事者”多次嘲笑成名的促织,令其倍感“惭怍”。
“斗促织”是三起,成名的促织斗败了“蟹壳青”与大公鸡,令成名“益惊喜”。
这样的情节曲曲折折,在节奏的处理上非常得法,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使读者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抑扬结合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可以先对所写的对象进行某种贬抑,然后由抑到扬,由贬到褒,既使文章曲折波澜,又能增强扬者愈扬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抑”不过是一种手段,“扬”才是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写《范爱农》时就采用了此法。
范爱农在鲁迅的心目中,开始的印象是“可恶”的,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叙述,鲁迅发现范爱农是一个非常正直、耿介、真诚、勤快的人,感情上从“可恶”变成“喜爱”,使范爱农的品质更加真实可信,达到了扬者愈扬的目的。
三、安排巧合提炼生活中的“巧合”事件,合情合理地编织情节,使之符合生活的惯常逻辑,也是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的绝妙方法之一。
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如此。
作品中,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国外发财的于勒早日归来,却在哲尔赛岛上巧遇穷困潦倒卖牡蛎的于勒,面对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菲利普夫妇却不相认。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波澜起伏作者:费胜兰来源:《作文周刊·初一·人教·同步辅导版》2015年第11期【写作目标】学会在记叙文中,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情节变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技法指津】写作时如果平铺直叙,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等环节缺少精心的设计,就会让人产生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如果在叙述时,能有起伏变化、曲折回旋,文章就一定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具体来说,同学们可借鉴以下几种写作技巧:一、抑扬结合,褒贬分明抑扬结合,是一种褒扬和贬抑互相交错的手法。
采用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行文,能使文章跌宕曲折,给读者带来新、奇、美的享受,文章也会因此有了生气。
二、巧设悬念,扣人心弦设置悬念,就是作者在写作时故意卖“关子”,留下疑团,以激发读者的心理期待,然后n 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
设置悬念的手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可运用倒叙手法开头,故意给读者设置疑团;也可以从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入手,将作者设置的谜团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情节突变,跌宕起伏情节突变是指在记叙事件时,有意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引向一个方向;在引而不发或一触即发之际,笔锋陡然一转,出现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从而收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效果。
四、制造误会,助推情节制造误会就是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矛盾等方面,故意造成人物间的误解,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
巧设误会,悬念层叠,能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牛刀小试】我最熟悉的人□王征程妈妈,已陪我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在我生命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允许我用最朴实的文字来讲述这漫长的故事。
十三年前,冰冷的手术室里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妈妈躺在手术台上,正在努力熬过最痛苦的3个小时。
医生说孩子已经快没心跳了,妈妈却无论如何也要把我生下来。
随着一声凝聚着新生力量的啼哭,我终于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
八年前,在剧院里。
妈妈坐在台下,我在台上舞蹈。
作文指导之五——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作目标:1.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2.叙事要注意渲染和手法的运用,了解一些生波澜、生变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写作指导: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谙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们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廉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牛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记敍文的情节安排,不要一潭死水,无波无澜,而应该如一条流动的小溪,一条飞泻的瀑布,一条奔涌的人河,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及要点)。
二、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一方面,现实生活个大量存在着的偶然现彖,意外现彖,反常现彖都是写出事件波澜的依据。
事件的波澜就表现在事件的转折和突变上,如,事件山成功转为失败,人物行为由正确转为错谋,人物处境由顺境转为逆境,人物命运由喜剧转为悲剧等或与上叙情形相反。
我们在把握事物的常态、变态、偶然、必然的情况下浓黑重彩着力涂抹,兴风作浪,就能使文章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鲜明冇力。
另一方曲,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手法,如制造悬念,运用抑扬,着力突转等。
制造悬念。
悬念在行文中具有神奇的魅力,叫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
如果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
制造悬念就是把故事悄节人物命运推到关键处示故意岔开, 不做交代,或说出一奇怪现象而不说原因。
如《你丈夫真好》屮,众人都这么说,为什么呢?文章避而不谈,在结尾处通过妹妹才真和大白,设悬巧妙口然,扣人心弦。
例文《只借一美元》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來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休地坐下來。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冋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一美元。
波澜起伏的叙事作文800字范文同学们写,特别是写记叙作文,适当应用波澜起伏的写作手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叙事作文能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波澜起伏的叙事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波澜起伏的叙事作文篇1光阴似箭,将小学毕业了。
我思绪万千,常常回想起与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高兴的,有友情,有生气的……但我心中最难忘,记忆犹新的是那场别开生面的篮球比赛。
记得那天下午,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比赛还是照样进行。
我们教室里空无一人――不是去参加比赛,就是去做啦啦队了。
随着比赛哨声响起,操场上立刻沸腾起来。
我是班里的篮球队员,与篮球明星姚明只是一字之差,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班争光。
看!篮球听见了哨声,立刻从中线跳上天空,我立即跳起,抢着篮球,传给了队友。
他立刻带球往篮筐底下冲,来个纵身飞跃,对准篮筐一投,对方的同学见这惊人的动作,心慌了,连忙“飞”起挡球,可是不成功。
球经篮筐边反弹到篮板上,太“调皮”了。
球又到了我们手里,我一个三大步,纵身往上跳起,同时,把手腕一抬,一只空心球,笔直落进了球框里面。
观众此时都屏息凝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魔”球,只见球弹回篮筐沿着篮筐边转了二圈,最后还是乖乖地掉进了筐里。
“得分!”我们班开场就取得了胜利,大家振奋精神,打起来更加起劲了。
几个来回后,又轮到们发球了,我来一个怀里摘桃轻松把球抢了回来,面对三个人的防守,就算姚明也束手无策,我心想:“呵,你们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那就露一手让你们瞧瞧!”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破三个人的防守,对方还在愣神,我深吸一口气,心跳也随着加速。
球进了!我们班同学个个再次欢呼雀跃,许多同学都蹦跳起来,不断拍手叫绝。
二班的队员们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但啦啦队员不断给他们加油,使他们重新鼓起精神地投入比赛。
由于二班同学的拼搏,最后又得了几分,但我们班还是以绝对的比分赢了。
我已经将球稳稳地投进了篮筐,场下同学一片欢呼,比赛结束!虽然有些恋恋不舍,身上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可每个人的脸上还是透出欣慰、甜美的笑容。
学案九写出记叙文的波澜训练“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无起伏,便是顽山”,写记叙类文章尤其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波,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在考场上摆脱平庸,获得高分。
1.运用所学知识,评析鉴赏下面的文章。
神枪手当那颗子弹呼啸着击中他头边的壁画时,我知道,这一次,我败了;当那一颗不知从什么地方射来的子弹向我呼啸而来时,我知道,这一次,我彻底完了……我,是“神枪手”泰勒。
这听上去或许有些夸张,但当杰瑞他们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在百米开外迅速而又准确地射中一个跳动的乒乓球时,他们便在目瞪口呆地望着球爆裂的瞬间想出了这个绰号,当然,我没有推脱,因为,这对我来说或许最合适不过了,不是吗?作为一名狙击手,我想我是优秀的。
每次在执行长官所发出的命令时,我都能做到万无一失。
他们也曾问我制胜的玄机,我笑而不答——在我眼中,输赢对我并不重要,我需要做的,只是瞄准,扣动扳机,射击,然后静静地等待着他们像对待英雄一般把我高高地抛向空中,因为我知道,即使一次失手,我仍会是人们心中的王者,毕竟,这只是练习。
于是,当那个黄昏的下午,军营里传来“紧急集合”的命令时,我仍然非常自信。
但是,这次却并不是训练了,而是一场战争。
作为这支部队里最好的狙击手,我理所应当的被授予了最艰巨的任务——消灭对方长官,一个叫福迪的长着大胡子的男人。
长官告诉我,这个男人拥有绝对的指挥权,是敌方的中枢,一旦被毙,我们的优势将大大加强,胜利将不费吹灰之力……我犹如往常训练时一般镇定地听着长官交待作战区域的形势图,心却狂跳不止,因为,机会来了,这次我要的,并不仅仅是同伴的欢呼,长官的夸赞,我要的是军营中最高的荣誉——那枚“特等射手”奖章。
按照命令,我潜伏于敌营外的丛林中,天色微暗,我已等待了一个昼夜,只为寻找一个合适的战机。
我以一种雕塑般的姿势趴在枝叶间,纹丝不动,因为,狙击手的原则是一枪命中,而一点细微的放松都可能让你死于对方同样精准的枪口之下。
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波澜起伏摘要:语文教师如何让记叙文兴波牛澜呢?在木文中,我们就一起来引导学牛借鉴一些实用的做法。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作文训练;记叙文;教学方法一、悬念法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扣子或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俗地说,他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疑团,故意卖弄,使读者产牛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时机揭开谜底。
示例:课文《一碗阳春面》。
文章开篇便设置悬念: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共吃一碗阳春面。
这就引起读者的好奇:这么晚了,乂是大年三十,母子性竞然到面馆共吃一碗面?是吃不起还是吝啬?作者接下来写第二年母子住又是在大年三十合吃一碗阳春面。
地点、时间、人物、场景没变。
第三年,母子性乂来到旧地吃阳春面,唯一改变的是一碗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乂是为什么?读者的心便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作者恰到好处的通过母子性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
但作者还嫌悬念不够,往下却写了母子三人十年未来吃阳春面,乂设置新的悬念:他们母子性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如何?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
由于扣人心悬, 全文曲折有致。
训练1阅读小小说《关于拖鞋问题的问题》,思考下列问题:(1)提出拖鞋问题;(2)小王科长解决拖鞋问题;(3)拖鞋问题乂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三者之间有什麽悬念?仿照木文,结合你的牛活写一篇关于鞋的记叙文。
提示:你与家庭成员或同学在鞋的问题上发牛过什么故事?你应当怎样设置悬念?学牛范文《误会》点评:开头写自己刚买的新球鞋突然找不到了,并且自己的鞋上面有鲜明的标志标记一一自己贴的变形金刚。
而同寝室的小明却穿了一双一摸一样的球鞋。
难道他偷了我的鞋?最奇怪的是球鞋上也有变形金刚!于是我开始了侦探工作。
小明家很穷,他每次穿的都是I口鞋,并且是同学送的。
他又没有冋去,而且他也没有富裕的亲戚。
显然,小明是小偷。
小作者绘声绘色的描述自己的侦探过程,把我们读者的心揪紧了:证据确凿,看来我与小明的事要有个结果了。
高一叙事作文情节波澜起伏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初中记叙文教学实践来看,人们对当前教学的效果是存在疑虑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叙事作文情节波澜起伏,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高一叙事作文情节波澜起伏篇1还上大三的时候,我便急着去找工件,但在一次应聘时,却险些遭遇陷阱。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用人公司将招聘地点放在了某酒店的顶层会议室。
会议室的门外挤满了人,也难怪,公司的条件的确很诱人,我在服务台领了号,便站在角落里等待。
我站的地方正好面对电梯,不断地有人上上下下。
突然,随着电梯门的再一次打开,我惊讶地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出现在电梯里。
“难道她也是来应聘的?”我心下狐疑,“可她不符合条件呢。
”正当她向外摇轮椅时,门却开始关闭,她若是不动,自然是没事的,可她下意识地一用力,转眼间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站在她旁边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去帮她,看到女孩吃力地用手撑起身子时,我实在忍不住了,拨开人群,迅速将她扶了起来。
“你没事吧?”我不禁问道。
女孩对我淡淡一笑,没有说一句话。
我也知趣地走开了。
成功过了一会儿,终于叫我的号了,一批进去的有20多人,那个女孩也划着轮椅向里挤,我向她示意不要挤了,可她根本就没把我看一眼。
忽然,坐在中间主考官位置上的人站了起来,“雯雯,你怎么来了。
”男人右眉上额有一颗黑痣。
“哥,我来看看。
”女孩说道。
“哥。
那个女孩竟是主考官的妹妹”我顿时感到羡慕的眼光从四面八方向我扫了过来,他们都看到了我帮助雯雯的情景。
同时,我也感到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竟然表现得非常出色,令其他人个个相形见绌。
我觉得自己赢定了。
意外然而,就在主考官们就在当场宣布录取我时,雯雯突然发话了:“哥,我看还是不要录取这位小姐吧,刚刚在外面就是她把我推倒的。
”我一下懵了,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你看这位小姐多出色。
”主考官说。
雯雯不依:“不可以,道德比能力更重要。
”我气极了,争辩道:“姑娘,刚才明明是你自己摔倒的。
作文训练五怎样让叙事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把事情叙述得波澜起伏,把人物刻画得鲜明生动,就要掌握以下这些技巧:张弛有度——就是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在情节的叙述上有紧张,有舒缓,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镜头组合——这正如电影中若干镜头组合起来表达意思一样,根据题目的要求,截取几个生动,典型的生活片段或情节故事,把他们用共同的中心连缀成文。
卒章显志——“卒”是最终的意思,也就是在文章的结尾把全文的中心和盘托出,让人恍然大悟,回味无穷。
悬念迭起——所谓“悬念”,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情节,使读者产生一种关心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迫切需要了解事件结果的紧张心情和心理活动。
恰当运用此法,能让文章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虚实相生——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等方法进行叙述描写,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巧设抑扬——运用此法,可以是文章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深邃的意蕴。
这些写法,不必在一篇文章中堆砌使用,只要选对了一种写法,就能让你的文章独具特色,脱颖而出。
题目《感动了我》【提示语】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
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感动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要求:运用本次作文指导的方法,争取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
字数不少于600.写记叙文。
【写作指导】人的情感、情绪总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并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和制约。
感动之于人即是如此。
明白这一点,我们以“感动”为中心写作文,就要首先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
写这样的作文,当然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但是组织上述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框架却是抒情、议论的基础。
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还会使读者望而生厌、敬而远之。
记叙文写作之情节曲折,波澜起伏作者:黄永红彭依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22年第15期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说的都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
记叙类文章尤其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波,这样才会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才能摆脱平庸,获得高分。
那么,怎样构思才能使记叙文的情节兴起波澜呢?同学们可借鉴以下写作技巧:一、巧设悬念法悬念法,又称“卖关子”,它是作者为了激发出一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方面。
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事,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
所谓“解悬”,也叫“释悬”,就是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以满足。
二、情节突转法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唯一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如一个小故事:老师宣布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的时候,全班同学一阵欢呼,大家都兴高采烈。
谁知情节陡转,最后老师说: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这意味着全班无一人及格,和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结果出人意料,兴起波澜。
三、铺陈误会法误会法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方误会另一方或双方相互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
误会往往表现为人物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另一种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
文章常会对误会做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其结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误会加剧。
记叙文写作技法六讲之5关于波澜的设置【训练说明】情节是记叙文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情节便不能称为记叙文。
而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要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纷繁的生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写出事件波澜。
情节是具有突转和发现的事件的安排,意味着一个变化过程,用以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反映现实生活的进程和表现作品的主题。
波澜是指情节的跌宕生姿,起伏变化,是情节的精彩部分。
高潮是情节中最大的波澜,也称为“顶点”,是基本矛盾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是决定作品主要人物命运的关键时刻。
在高潮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训练要求及方法指导】设置情节的波澜要注意:(1)不为“波澜”而设计波澜;(2)波澜的设计要能为表达主题、塑造人物服务;(3)波澜的设计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区分故事和情节。
美国作家拉克瑟指出,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不是原子。
故事是一种低级形式,而情节则是比较高级的。
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是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
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
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
”这也是情节,而且是更高级的情节。
任何一种情节都始于人物的超出常轨。
情节的基本过程是亚里土多德所说的“结”和“解”。
所谓“结”,就是悬念,危机。
所谓“解”,就是事情的转化。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由于有了危机,就有了解决危机的转化。
设计情节就是设计危机和转化,也就是把危机当成原因,把转化当成结果。
任何情节都是一种因果转化的过程。
(2)事件是情节的基本构成元素。
事件之间要能凸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为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主题服务。
(3)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能够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矛盾的转变。
记叙文写作技法-----如何把记叙文写得波澜起伏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文不知用旋转之笔,则文势不曲。
”清代袁枚也说:“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他们都是在说写文章最好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
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落崖惊风,时而小桥流水,引得读者随着情节的起伏、人物的悲喜或屏息凝神,或蹙眉动容。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1)看例文①,想一想这篇文章中有没有波澜,如果有,请找出来。
猎狮伊莉薇娜的弟弟弗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到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弗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弗莱特”。
【提问】文章有几个波澜?全文掀起三个波澜:①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
(顺笔)巴布不幸身亡。
(逆笔)——第一个波澜;②伊莉薇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
(顺笔)去得到一个“狮尸”。
(逆笔)——第二个波澜;③伊莉薇娜再索夫尸。
(顺笔)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
”——第三个波澜。
猎狮—身死—索尸—狮尸—再索尸—在狮腹【小结】一家美国杂志以三千美元的悬赏征求文字最简短、情节最曲折故事,这篇征文脱颖而出,名列榜首。
它实际上叙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巴布猎狮,身死狮腹。
但作者叙述一波三折,不可预知的后事,持续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使这篇小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誉为美国最佳微型小说之一。
(2)那么,怎样才能在叙事的文章中写出事件的波澜?【明确】第一: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第二:要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一、扣人心弦——悬念法悬念法,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注重,激起读者急切地想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技巧。
人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法恰能把这个心理激发出来。
记叙文曲折有致波澜起伏作文“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就如同家常便饭,但那次考试,却让我经历了一场如坐过山车般的惊心动魄。
那是一次数学期中考试,考前我可是做足了准备,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
试卷发下来,我大致扫了一眼,心中暗喜:“这些题目看起来都不难嘛,这次肯定能考个好成绩!”于是,我拿起笔,“唰唰唰”地开始答题。
前面的题目做得顺风顺水,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可就在这时,一道选择题拦住了我的去路。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题目,可就是拿不准答案。
“哎呀,这可怎么办?”我心里开始着急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
我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在埋头答题,似乎没有人被这道题难住。
我又低下头,重新审视这道题,努力回忆老师讲过的知识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也越来越紧张。
终于,我咬咬牙,随便选了一个答案,然后赶紧做后面的题目。
后面的题目还算顺利,我很快就做到了最后一道大题。
这道题看起来很复杂,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我在草稿纸上画了又画,算了又算,终于找到了思路。
正当我准备在试卷上写下答案时,突然听到监考老师说:“还有十五分钟交卷。
”“什么?只有十五分钟了?”我心里一惊,手也开始颤抖起来。
我加快了写字的速度,可越急越容易出错,我写错了一个数字,只好又擦掉重新写。
就在这时,我的笔突然没水了!“天哪,这不是要我的命吗?”我赶紧在文具盒里翻找备用笔,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我看了看旁边的同学,他们都在专心答题,我也不好意思向他们借。
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监考老师求助。
监考老师走过来,递给我一支笔,还安慰我说:“别着急,慢慢写。
”我感激地接过笔,继续答题。
终于,在交卷铃声响起的前一刻,我完成了所有的题目。
考试结束后,我走出考场,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
我和同学们对了一下答案,发现自己有好几道题都做错了,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完了完了,这次肯定考砸了。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连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考试的事情。
中考作文技法:叙事——波澜起伏叙事——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
——清·袁枚【名家垂范】幸福的玫瑰[美]阿·戈登那年春天,每周六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小姐送去一朵玫瑰,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
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在奥森老爹的花店替他送花。
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点儿古怪。
第一次送玫瑰的晚上,我提醒奥森老爹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没有名片,詹姆斯。
送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
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奥森老爹说。
有人送花给凯洛琳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
我们小镇里的人都知道,凯洛琳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
她与潘尼曼已订婚多年,一直在等他。
但潘尼曼在医院实习期间,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
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叫克丽丝汀。
她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
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
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一切公众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我送第一朵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像个鬼。
我把那个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给我的吗?”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间,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凯洛琳小姐。
下个星期六,又是一朵。
第四次她很快就开了门,我知道她一定在等待着我。
她的两颊微红,头发也不那么散乱了。
我又给她送去了第五朵玫瑰。
第二天早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弹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
“多么勇敢,”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我照例每周末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现在她有点儿自豪,表现出一种傲岸自尊的神气。
这一晚是我去凯洛琳小姐家最后的一个晚上。
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的地方去。
不过,奥森老爹说他会继续送花来的。
”她踌躇片刻,说:“詹姆斯,你进来一下。
”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从壁炉架上拿下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
“这是我祖父的。
”她说,“送给你。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五——写出事件的波澜
【教学目标】
1.介绍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写出事件波澜的基本方法。
2.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情节突转法和设置悬念法。
3.根据所学习的方法进行实践写作训练。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情节突转法和设置悬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叙文写作是我们本学期重点训练的文体,记叙文在众多文体中是存在着很多优势的。
那么如何使得记叙文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有吸引人的情节,写出记叙文中事件的波澜。
1、欣赏一首唐伯虎为一位老妇人写的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仙桃献至亲(叫绝)
(欲扬先抑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一、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人们把文章的起伏变化比喻成波澜。
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
有曲折性、复杂性。
二、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1.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客观性)
2.“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阅读心理)
(平铺直叙,见头知尾。
则索然寡味。
情节曲折,波澜迭起。
则吸引读者。
)
三、怎么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
1.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前提)
2.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五、常见的兴波澜的方法:
设悬解悬法情节突转法误会掀澜法巧合兴波法情感起伏法抑扬变化法
(一)巧设悬念掀波澜
1、何为悬念?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
例:用奇谋孔明借箭
(1)周瑜暗藏杀机,令孔明三日造箭十万,而孔明竟然当众立下军令状。
(他不怕死吗?)
(2)三天之中,面对周瑜的百般刁难,他竟置若罔闻,只向鲁肃借船借草。
(他到底安的什么心?
(3)时日将到,他不是造箭,而是驱船直奔曹营。
(他到底念的哪本经?)
(4)船近曹营,令军士擂鼓呐喊,一旦曹军齐出……(他如何是好?)
(直到草船借箭归来,这些疑团方才水落石出!)
2、怎样设置悬念?
(1)悬念感要强。
答案越不可琢磨,悬念感就越强,吸引力就越大。
(2)一定要释疑。
释疑要合乎情理,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脱离生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有漏洞。
例:
(二)情节突转法
突转指的是将情节突然转变,完全超出人们所预料的正常轨道,以引起读者惊奇的一种手法。
(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反之亦然。
)
1、怎样制造突转?
(1)要追求新奇性。
(2)要挖掘合理性。
(3)要为主题服务。
例:谁烧了阿房宫?
从前,有位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
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他的《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
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成绩》
期中考试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
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
”
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急不慢地回答: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
牛耶?鼠耶?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
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参考答案)
(三)误会掀波法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地发展。
例:《买壶》
写爷爷在集市上买了把水壶,奶奶问爷爷试过没有,漏不漏。
爷爷刚拿起水瓢要试,打开壶盖一看,愣住了,放下了水壶。
“奶奶见此情景,就唠叨开了:‘这死老头子,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买把壶也是漏的!’奶奶还没说完,爷爷早提着壶出门了,脸阴沉沉的,奶奶不放心,叫我跟了去。
爷爷来到集市上,找到卖主,刚说了句:‘同志,这是你卖给我的一把壶……’那人误以为爷爷要换壶,就指了指墙上‘商品出售,概不退换’的红纸条。
爷爷说:‘壶里有250元钱。
’爷爷的话音还未落,那人就站了起来,抓着爷爷的手连声道谢。
”至此,一切才真相大白。
(文中,奶奶对爷爷有多次误解,卖壶的对爷爷也有误解。
这些误解,都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也更加突出了爷爷拾金不昧,急人所急的品质。
)
六、牛刀小试
(一)给下文补写一个合适的结尾,要写出波澜,不超过100个字。
最佳讲演
某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
”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
突然她看了一下手表,对观众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下台,一直走出礼堂。
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底下的观众急了,“哪去了?”“怎么还不回来?”“真不像话!”
……
(整整过了十分钟,方婷婷才从外面回来,又走上了讲台,再次响起了她甜润的嗓音:“像我这样,行吗?”停了停又说:“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观众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
(二)在下文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要出人意料又要合乎情理,不超过100个字。
女儿的日记
一天,意外地在枕头底下发现了女儿的日记。
里面写着:“董浩是我们班的班长,高大英俊,有一种跟别的男孩子不一样的气质。
自从教师节我们一起从野外联欢回来,我俩似乎有了一种联系,为了董浩对我许下的承诺,我等呀盼呀,可他却似乎忘记了。
我不能再这样痛苦地等下去了,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亲口对他说出那三个字。
”“跟男同学谈起了恋爱?”思来想去,我决定继续偷看女儿的日记,直至确定再采取行动。
第二天,里面果然有了新的内容:“今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
心中一阵狂跳,然而,正要鼓足勇气说出那三个字时,上课铃骤然响起。
”往后的几天里,日记中对董浩只字未提,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这天又偷偷打开女儿的日记,如果再看不到那方面的内容,晚上就向女儿摊牌……,日记里果然有了新情况:“今天我的心里舒服极了,因为终于向董浩说出了酝酿已久的三个字:“”(还—我—钱。
那次在野外联欢,董浩向我借了20 块钱,请同学们吃羊肉串。
他承诺回学校还我。
也许这区区20 块钱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我这样贫困的家庭,那可不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呀!)
二.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故意繁复曲折,使文字冗长拖沓。
2、明显构思老套,使情节平淡无奇。
3、刻意穿凿附会,使内容破绽百出。
七、习作
以“出人意料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写出一定的波澜。
一场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