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01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概论》题集大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A. 数字化B. 网络化C. 手工化D. 智能化2.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A. 计算机技术B. 通信技术C. 控制技术D. 传感技术3.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A. CPUB. 内存C. 硬盘D. 键盘(作为输入设备,在此特指非组成部分)4.互联网起源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日本5.下列哪项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A. 光纤通信B. 烽火传信C. 狼烟报警D. 飞鸽传书6.下列哪个不是大数据的主要特征?A. 大量化(Volume)B. 多样化(Variety)C. 高速化(Velocity)D. 精确化(Precision)7.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哪项?A. 机器学习B. 手工编织C. 传统农业D. 古代兵法8.下列哪个不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A. 智能家居B. 智能交通C. 手工制造D. 智能医疗9.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不包括哪项?A. IaaSB. PaaSC. SaaSD. DaaS10.下列哪个不是区块链的主要特点?A. 去中心化B. 不可篡改C. 高度透明D. 单一信任源大题二:填空题1.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包括计算机技术、______和控制技术。
2.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是______协议。
3.大数据的4V特性包括Volume (大量化)、Velocity (高速化)、Variety (多样化)和______。
4.在人工智能领域,______是一种通过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并改进其性能的方法。
5.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______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6.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IaaS、PaaS和______。
7.区块链技术通过______机制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大题三:判断题1.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 讲信息技术知识点 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中,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技术。
其中计算机起到了关键作用,(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通过计算机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信息的整理、加工、分析和存储等工作;其次,通常计算机也是其他技术中的关键设备。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计算机更是起到核心的作用,而网络技术则是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延伸。
所以说信息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计算机直接或间接参与完成的。
知识点 2 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的新型社会形态。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第三资源,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
以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为主要经济形式的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形式,信息技术为物质和精神产品生产的技术基础,信息文化导致了人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生活、工作和思维模式的改变,也导致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就是把信息的快速传输比喻为"高速公路"。
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开始建设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干线,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目前已经建设了以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主干线,采用支线光纤和多媒体终端,用交互式传输数据、电视、语音和图像等多种形式信息的数万兆比特的高速数据网,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传递信息我国信息化建设情况起步工程三金工程:金关、金桥、金卡我国四大互联网络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一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一CERNet中国金桥网一ChinaGBN知识点 3 “计算机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定义:对于文化的定义,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即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系和智能科学系于2002年9月合并组建。
电子学系的前身—无线电电子学系源自北大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
计算机系源自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系。
微电子学系源自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教职员工近400人,各类学生超过3000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国内同类院校中最雄厚的师资队伍。
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三名。
他们分别是:杨芙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王阳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电子科学家;何新贵教授,中国工程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这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全院有教授(研究员)7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97名,其中长江特聘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
学院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圣地,科研总体实力雄据全国前列。
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
整个学院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大学最大的专业学院。
北大是中国的最优秀的研究性大学,具有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底蕴。
作为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传承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以其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自动化系选题类型:A摘要: 本文为《信息简史》的读书报告。
本文专注于信息传播技术这一方面,研究信息传播技术的要素,并顺着其发展史,探索由原始传播技术到电报,电话,互联网,量子通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从中分析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简史,信息传播,影响,社会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its influence on societyAbstract: This is a book report of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We will focus on the aspec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ur aim is to outline the factors of 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development, from primi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telegraph, telephone, the Internet,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In out discussion, we’ll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technology to the human society.Key Word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Sociology1引言《信息简史》一书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从人逐渐自觉地理解和运用信息,到信息深刻融入并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探寻和描述。
Xi信息科学。
技术概论1.概念解释:信息: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应,是通过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及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信息量:信息量就是对消息中不确定的度量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工作形式和信号传输方式,它是通信各方在通信实施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的问题。
通信手段:通信的信号传输方式。
3,通信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能否举例说明这些部分及其作用?信源: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者基带信号。
例如电话机、摄像机、电传机和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
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例如调制是一种最常见的变换方式。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介质。
例如大气导线电缆光纤等。
噪声源:不是人为的加入设备,而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并且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接收设备: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编码等。
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来。
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如扬声器等。
4目前有哪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手段?通信方式:根据通信对象数量的不同,通信方式可分为:点到点通信,点到多点通信,多点到多点通信。
根据传输方向和传输时间的不同,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双工通信。
根据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可划分为两点间直通方式和交换方式。
根据数字信号传输的顺顺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根据同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同步和异步通信。
通信手段:(1),电缆通信(2),短波通信(3),微波通信(4),卫星通信(5),移动通信1,什么是通信网络?它包括那些组成部分?其拓扑结构包括哪些?通信网络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按约定的信令和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系统。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信息科学技术概论是一门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计算机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设施,它能够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信息的表示、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等方面。
其中,信息的表示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等技术。
信息的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涉及到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的存储是指将信息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它涉及到数据库技术和文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的处理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它涉及到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信息的应用是指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过程,它涉及到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交通领域,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等目标。
在医疗领域,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教育领域,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远程学习和在线教育。
在金融领域,信息科学技术可以帮助银行和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一个难题。
此外,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如何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推动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信息科学技术人才。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其中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在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给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挑战。
上世纪中晚期制订的大学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有必要进行系统化的改革。
本文简要介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计算机学科进行的教学体系改革。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计算机学科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领军人才上,具体讲就是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学院秉承了北京大学“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在教学改革中强调了“拓宽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基本原则,关注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构筑能够灵活调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教学体系框架,适应本学科发展迅速和与产业结合紧密的特点。
二是宽广和扎实结合的基础课程设置:依托北大的人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基础,依托北大的理科优势夯实数学物理基础。
依托北大计算机学科的历史积淀强化算法和软件编程基础,依托学院的电子科学技术学科加强硬件基础。
三是面向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建设:营造敢于表达、质疑、挑战、犯错和承担的学术氛围,建设面向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结合真实科研任务的、与研究生同等条件的科研实习制度。
本文将对这些前期教改实践做一个简要总结。
一、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信息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生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
其中前三个是成立学院时就有的专业,而第四个是学院成立后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专业。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每个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
一方面每个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在不同专业重复设置,浪费教学资源。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概论一、专业背景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该学科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和信息科学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二、数学基础知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等。
这些数学知识是本专业进行数据处理、算法设计、模型构建等工作的基础。
三、计算机科学理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等。
这些理论知识是本专业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基础。
四、信息科学理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信息科学理论包括:信息论、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等。
这些理论知识是本专业进行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的基础。
五、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
这些技术是本专业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工作的基础。
六、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
这些技术是本专业进行智能算法设计、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基础。
七、信息安全与密码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知识包括:网络安全、密码学、信息隐藏等。
这些知识是本专业进行信息安全保障、密码学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基础。
八、软件工程与开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的软件工程与开发知识包括:软件开发流程、软件架构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等。
这些知识是本专业进行软件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的基础。
九、行业应用与发展趋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行业中的风险管理、智能投顾等,医疗行业中的医疗影像分析、病历数据挖掘等,互联网行业中的搜索引擎优化、自然语言处理等。
信息技术概论信息技术是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的一种综合性学科。
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计算机科学、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等。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背景以及应用领域。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涉及软件开发、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管理等领域。
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开启了信息技术的时代。
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革新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实现在线交流和合作。
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高效和可靠。
2. 软件开发与应用软件开发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编写程序,开发者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包括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模拟等。
软件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游戏开发等。
3. 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数据被不断产生和积累。
数据管理的任务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存储和检索。
同时,信息安全也变得尤为重要,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免受侵害已成为一项挑战。
4. 数字媒体与娱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媒体与娱乐产业蓬勃发展。
音乐、电影和游戏等数字媒体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信息技术,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
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信息技术的新兴领域。
通过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
机器学习则基于数据和算法,使得计算机能够不断学习和优化。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二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夏季学期第三学年春季学期第四学年春季学期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电脑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电脑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电脑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电脑系统结构-----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电脑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电脑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电脑软件与理论---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电脑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电脑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电脑应用技术-----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电脑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电脑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电脑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电脑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电脑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电脑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电脑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电脑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电脑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电脑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电脑科学与技术包括电脑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电脑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电脑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以计算机为研究对象,研究计算机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人与计算机的交互等多个领域。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和计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等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它们协同工作,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等,而应用软件是指各种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
4. 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5.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加速科学发现的过程。
2. 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完成各种工程设计任务,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3. 商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在商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导论一、科学的四个特征:1.是放映客观食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是一种社会建制;4.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二、技术的定义: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特征:1.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功能具有两面性。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科学与技术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又有显著的差别。
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放映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不同点: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体系,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科学更多地体现者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者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随着发展,近代科学和技术加快了融合的速度,出现“一体化”特点。
四、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5个领域的每一个中两个提出成就:1.数学:在公元前14世纪商朝使用十进位制;公元5世纪初,祖冲之父子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保持了千年之久。
2.天文:中国人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无限宇宙概念;中国人发展了数值计算天文学和星表。
3.地学:《水经式》出于唐代,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水法;《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其中《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
4.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宋朝秦观著《蚕书》,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蚕桑业专著。
5.医学:《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在14-15世纪,地点是欧洲。
二、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的原因: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手工业发展;航海;东西方交流。
三、地心说强调以地球为中心,日心说强调以太阳为中心。
四、近代科学和第一次大综合以牛顿的地面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标志。
信息技术概论答案【篇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答案)】>1. 1946 年2 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a: edvacb: edsacc: eniacd: univac-i2. 被誉为“it 业第一定律”的是指a: 摩尔定律b: 牛顿定律3. ()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a: 巨型机b: 大型机c: 中型机d: 工作站4. 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是a: 图灵奖b: 阿达奖c: 斯蒂比兹计算机先驱奖b: 莫契利和埃克特c: 维纳d: 图灵6.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微处理器b: 集成电路c: 存储器d: 晶体管7.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简写是______。
a: caib: cadc: camd: cfs8. 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能模仿人的一部分功能,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的有 a: 机器人b: 信用卡c: 人机对奕d: 机械手9. 下列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b: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c: 它是1946年发明的d: 它的主要功能是数值计算10. 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a: 电子管b: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 晶体管d: 小规模集成电路11. 目前我们使用的pc 机属于第()代计算机。
a: 1b: 2c: 3d: 412. 现在计算机正朝两极方向发展,即a: 专用化和通用化b: 微型化和巨型化c: 模拟化和数字化d: 个人机化和工作站化13. 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 )个月翻一番。
a: 6b: 12c: 18d: 2414. 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于____问世a: 1946 年b: 1949 年c: 1947 年d: 1944 年15. pc 机属于a: 单片机b: 小型机c: 工作站d: 微型机16. 下列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选项有a: 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b: 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c: 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17. 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a: 数值计算b: 数据处理c: 过程控制d: 人工智能18. 按信息的表示与处理方式,计算机可分为电子模拟计算机和a: 电子计算机b: 电子数字计算机c: 机械计算机d: 机电计算机19. 计算机应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应用领域是a: 数值计算b: 数据处理c: 过程控制d: 人工智能20. 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a: 人工智能b: 信息处理c: 过程控制d: 辅助设计21.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一般是指a: 电子计算机b: 电子数字式计算机c: 电子模拟式计算机d: 电子混合式计算机2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