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轧钢摘录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41
高线盘螺试轧总结报告高线车间准备生产盘螺,初步决定使用HRB335b钢坯轧制Φ8盘螺,如果能轧制成功,再使用HRB335a钢坯轧制。
共准备HRB335b钢坯500吨,HRB335a钢坯50吨。
4月26日高线加热炉点炉,使用烘炉烧嘴温炉,炉温提升慢。
27日上午11:00炉温只达到340℃左右,不具备点燃蓄热烧嘴的条件。
经过和加热炉外聘师傅候工探讨,决定从一炼钢倒运热钢坯入炉以提高炉温点燃蓄热烧嘴,加快升温。
在晚上23:50分,具备出钢条件。
28 日0:07正式出钢,第一支钢头部温度偏低,将头部割去一部分,后又将钢坯头部切割成锥形,降低轧机转速,使其顺利进入轧机,顺利出钢。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616和414。
控制冷却设置为预穿水一段开度25%、预穿水二段开度45%、穿水一段开度40%、穿水二段开度20%。
开1#、2#风机转速分别为1400、1200转。
进精轧温度为890℃左右。
连续出钢第二支钢、第三支钢调整螺纹内径。
调整期间2#飞剪剪头后自动碎断,造成堆钢。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能够达标屈服强度未达到标准要求。
处理完成后出钢,增加穿水开度,提高穿水压力,继续生产偶尔有合格。
期间在风冷辊道上加上2段保护罩。
3:24分开始逐步提高一段穿水压力其他不变,最高提到50%开度,压力达到0.21,支管压力达到0.1、0.1、0.15。
并加开3#风机转速700转,屈服强度不合格。
并且出现吐丝机吐丝乱卷现象。
于是将穿水一段开度降低至40%,提高二段穿水开度由14%提高到16%,继续提高到18%时出现精轧机堆钢。
加开穿水四段,但对性能影响不大,在调整力学性能的同时继续调整头部不冷段长度,和外观质量。
早晨8:00左右在轧钢厂办公司召开临时会议有技术经理任经理主持,分析试验时出现的问题,探讨下一步试验方案。
主要出现的问题有:1、穿水压力低,支管压力最大只有0.15MPa。
2、头部不冷段过长达到50-70圈。
3、水压不稳造成表面质量黑白相间。
轧钢调整辊缝的调整辊缝调整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轧制过程的稳定,也决定了轧件出口的尺寸。
辊缝调整质量的判断依据是:轧制过程平稳,轧件尺寸合格,轧件形状正常和压下量分配均匀。
具体操作有三项:①轧制一定量后补偿轧槽磨损的辊缝调节(补偿调节)。
②依据轧件尺寸和所轧钢材或工艺参数的变化所采用的辊缝灵活调整。
③轴向调整(错辊、窜辊)。
张力的设定和调节张力的大小影响轧件的尺寸。
对其的要求:各架张力恒稳不变,减少张力波动对轧件尺寸和轧制过程的影响。
检查方法有三种:①用铁棒等工具敲击轧件,检查两机架间拉紧程度来判断其大小②观察轧件两旁未轧部分的宽度来判断其大小(宽度变化越大,张力就越大)。
③也可通过电机负荷电流的变化来判断。
调节张力主要是通过调节轧机转速来实现的。
但是实现这一过程之前,必须保证各架轧机的轧件高度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切不可在调转速的同时又调辊缝,易造成调整混乱。
精轧机组料型调整准则㈠、不能随意调整20#~27#轧机。
调整后会破坏各架间的微张力,造成尺寸精度波动,易造成堆钢事故。
㈡、成品尺寸不稳时,应检查导卫。
高度较大宽度也较大时,先调19#后调28#。
㈢、成品尺寸波动较大时,应检查各架次的料型(主要是试铅棒)。
㈣、要检查好预精轧的料型。
粗中轧常见事故分析和处理头部堆钢:①轧制速度、轧辊辊径设定不正确。
(正确设定轧制速度、轧辊辊径、张力)。
②由于上架尺寸不符合要求(过宽或过高),引起卡在导卫里。
(处理措施是经常观察料型,调节辊缝方法是“二次椭一次圆”)。
③原料劈头或夹杂、钢温过低咬入困难、导卫里有异物。
(处理措施是过钢前好好检查一遍)。
④上架的导卫坏、粘钢、导卫开口度过大或过小造成的倒钢。
(及时或提前换导卫)。
⑤上架的轧制线不正、导卫装偏造成的弯头。
(处理措施是勤看导卫、勤观察料型、勤测量尺寸)。
中间堆钢:①料型不好造成张力不合,拉断轧件。
(处理方法是调整好料型、控制好张力)。
②破料或劈头。
③轧机掉速。
(处理措施是查找电气系统原因)。
高线(高速线材)的特点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7-03-30 16:40 - 阅读:501 - 评论:2它的尺寸精度高,椭圆度小。
它采用集散卷风冷却,它成分均匀,机械性能好。
由于采用负公差轧制,它节约了金属,相同重量的高线要比普线长度更长。
每件只有一个头和尾。
高线要比普线一般要贵20~40元/t!样子又差不多,谁会去看圆盘条钢筋到底是高线还是普线了!又有几个人知道高线与普线的区别了!(商业回扣的密秘之一,有采购的注意了!)高线:是指用“高速无扭轧机”轧制的盘条。
轧制速度在80-1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1.8-2.5吨,尺寸公差精度高(可达到0.02mm),在轧制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特别是在冷却线上)来保证产品的不同要求。
普线:是指用“普通轧机(一般是横列式复二重轧机)”轧制的盘条。
轧制速度20-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0.4-0.6吨(市场上见到的一般是三根六头为一大盘),在轧制过程中仅可通过冷却线上风冷或空冷来保证产品性能。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前者对产品的质量、尺寸精度保证起来是具备条件的(特别是加工用材)。
高速线材工程简介一、高线轧机的生产工艺:炼钢的150×150×9000的连铸坯进入钢坯跨用12.5+12.5t的电磁吊车吊上炉后上料台架,由推钢机将其推入18m ×9.6m的三段连续式端进侧出的推钢式加热炉内加热到1050~1150℃后,由出钢机推出以拉料夹送辊、出炉地辊输送到轧制区进行轧制。
轧制区由粗轧、1#飞剪、中轧、2#飞剪、预精轧用预水冷、3#飞剪、碎断剪、精轧机组成,全线共有27台轧机轧制27个道次,全线正常生产时在1#、2#、3#飞剪进行三次切头、尾,前两个飞剪还具有事故状态下的碎断功能。
从精轧机出来的成品线材,以三段式穿水冷却进入夹送辊,再由吐丝机吐丝成卷,经过84m长的延迟型斯泰尔摩冷却线进入集卷站,再由总长350m的PF线的50个C型钩之一自动输送到两台压紧打捆机之一进行打捆,再由PF 线依次自动输送到计量、卸卷站,然后由10t的电磁吊吊装到库房中堆码。
2021年第1期提高1#连铸机至二棒轧线方坯热送率的工艺实践高线椎12・5mm82B-M盘圆提速轧制生产实践李勇岳连智魏福龙(首钢水钢钢轧事业部贵州六盘水553028)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线轧制①12.5mm82B-M各关键工序控制点进行分析,通过对轧制工艺的优化改进从而达到提速生产目的,满足市场需求遥关键词:加热温度;轧线导卫件;穿水器;风机控制Production Practice of Increasing Rolling Speed of椎12.5mm82B-M Wire Rodin High Speed Rolling ProcessLi Yong Yue Lianzhi Wei Fulong(Industrial Department of Steelmaking and Steel Rolling,Shougang Shuicheng Iron&Steel(Group)Co.,Ltd,.Liupanshui553028,Guizhou,China)Abstract:The key control points in high speed rolling process of椎12.5mm82B-M wire rod are analyzed.B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olling process,the purpose to increase the rolling speed is realizedto meet the demand of market.Keywords:r eheating temperature;rolling guider;water cooling device,blower control1前言首钢水钢钢轧事业部高线作业区为全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50万t/年,全线由6架粗轧机(平立轧机布置),6架中轧机(平立轧机布置),6架预精轧机(平立轧机布置,后四架为椎285悬臂辊环紧凑型机组)和10架精轧机(顶交45。
第1讲 连轧与张力在连轧生产中,张力影响其他工艺参数,其他工艺参数亦决定着张力,因此,张力是纽带,张力调节是最敏感的调节量,研究连轧,必须研究张力。
所以对连轧与张力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连轧的基本概念所谓连轧是指轧件同时通过数架顺序排列的轧机进行的轧制,各轧机通过轧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从而使轧制的变形条件、运动学条件和力学条件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具体内容如下。
A 连轧的变形条件为保证连轧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使通过连轧机组各架轧机的金属秒流量保持相等,此即所谓连轧过程秒流量相等原则,即====n v F v F v F h n 2h 21h 1 常数或 ====n n n v h B v h B v h B h 2h 221h 11 常数如以轧辊速度v 表示,则式1-17可写成()()()n n n S v F S v F S v F h 2h 221h 11111+==+=+在连轧机组末架速度已确定的情况下,为保持秒流量相等,其余各架的速度应按下式确定,即 n i S F S v F v i i n n n i ,,;)()(2111h h =++= 如果以轧辊转速表示,则公式1-18可写成()()()n n n n S n D F S n D F S D F h 2h 2221h 111111n +==+=+秒流量相等的条件一旦破坏就会造成拉钢或堆钢,从而破坏了变形的平衡状态。
拉钢可使轧件横断面收缩,严重时造成轧件断裂;堆钢可造成轧件引起设备事故。
B 连轧的运动学条件前一机架轧件的出辊速度等于后一机架的入辊速度,即1H h +=i i v vC 连轧的力学条件前一机架的前张力等于后一机架的后张力,即===+q q q i i 1H h 常数应该指出,秒流量相等的平衡状态并不等于张力不存在,即带张力轧制仍可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张力作用各架参数从无张力的平衡状态改变为有张力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高线棒材车间轧钢工艺选择设计高线棒材车间轧钢工艺选择3 轧钢工艺3.1 生产规模及产品3.1.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全连续优质钢高速线材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优质热轧圆钢和带肋钢筋62万吨。
高线最大终轧速度120 m/s。
直条最大终轧速度12 m/s产品规格为:Φ6~Φ25mm热轧带肋钢筋和Φ5.5~Φ22mm 的热轧盘圆。
主要钢种有:轴承钢、低碳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等。
3.1.2产品质量部分线材按以下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进行检验和交货。
GB 1499.2-202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202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T4354-2021 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GB/T 4155-2021 标准件用碳素钢热轧圆钢及盘条3.1.3成品交货状态成品线材以盘条成捆状态/直条成捆状态交货。
每捆线材重量:2000~4000kg打捆道次:捆4道/盘条;5道/直条;3.1.4 原料及金属平衡连铸坯由本公司炼钢厂提供,经检验及钢坯修磨后,质量符合YB/T2021-2004标准。
坯料技术条件如下:2断面尺寸:150×150×12000mm,单根坯料重量:2106kg 断面尺寸:165×165×12000mm,单根坯料重量:2548kg 断面尺寸:180×180×12000mm,单根坯料重量:3033kg最短钢坯长度6000mm,短尺钢坯不超过钢坯总量的10%。
钢坯尺寸偏差:150×150 mm钢坯:+5mm,-5mm;长度允许偏差:+20mm。
165×165 mm钢坯:+5mm,-5mm;长度允许偏差:+20mm。
180×180 mm钢坯:+5mm,-5mm;长度允许偏差:+20mm。
对角线长度之差:150×150 mm / 165×165 mm/180×180 mm坯料:最大允许7mm。
轧钢高线工艺流程
《轧钢高线工艺流程》
轧钢高线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钢材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一下轧钢高线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材料是经过炼钢厂生产的连铸坯或钢锭。
这些原材料会通过预处理流程,如热装热磨、表面清理等,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接着,原材料会被送入连铸机,进行连铸成型。
连铸是把液态钢坯连续冷却凝固成相应形状的工艺。
这个过程中,对连铸出来的钢坯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最后轧制出的高线的质量。
然后,轧钢的过程将会进行。
首先是热轧工艺,原材料会通过热轧机进行热轧。
在这个过程中,钢坯会被不断加热,然后经过粗轧、中轧、精轧等多道次的轧制,最终形成所需要的高线形状。
最后,经过冷却、切割、修直等后续工序处理,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线产品。
整个轧钢高线的工艺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工序的质量,确保每一根生产出的高线都符合标准,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高线产品。
高线厂生产工艺流程
高线厂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准备原材料:将所需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热熔化,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液。
2.连铸:将金属液倒入连铸机的铸模中,冷却凝固形成长条状的连铸坯。
3.轧制:将连铸坯放入轧机中进行轧制,轧机将连铸坯逐渐拉长,并逐步减小断面,得到所需的高线尺寸。
4.拉拔:将轧制后的高线放入拉拔机中进行拉拔,使高线在拉伸过程中变细变长,提高材料强度和延展性。
5.退火:拉拔后的高线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应力和变硬的情况。
6.表面处理:为了提高高线的腐蚀抗性和电导率,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实习报告一:高线厂轧机简介高线厂设计年产40万吨的高速无扭热轧盘条生产车间。
主要产品是直径∮5.5mm~∮16.0mm光面盘圆和直径∮6.0mm~∮16.0mm带肋盘圆。
主要钢种:普碳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等。
所用坯料为连铸坯,规格:150×150×5800mm、165×165×12000mm。
全线轧机28架轧机。
其中粗轧机组为600mm×4+450mm×2六架;中轧机组为450mm×3+350mm×3六架。
粗中轧机均为闭口式两辊轧机呈平立交替布置,由交流电机单独传动。
预精轧为350mm×2+285mm×4六架,350轧机与粗中轧机组轧机相同,285轧机为平立交替紧凑式悬臂轧机,均由交流电机单独传动;精轧机为10架45度顶交型轧机,辊环尺寸为8寸×5+6寸×5,由一台交流电机传动。
粗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的前两架与连轧厂轧机基本相似。
悬臂轧机由偏心轴对称调节辊缝,辊环为碳化钨辊环。
精轧机为45度顶交无扭轧机,由偏心套对称调整辊缝,辊环为碳化钨辊环。
精轧机最高设计速度为113.26m/s,保证速度为90m/s(轧制∮5.5~∮6.5mm)其他设备有:1:1#气动卡断剪位于一架入口处用于出现轧制事故时将钢坯卡断,退回加热炉。
2:2#气动卡断剪位于预精轧入口处用于出现轧制事故时将轧件卡断。
预精轧、精轧有人工作时卡断剪关闭,避免轧件通过,起到保护的作用。
3:3#气动卡断剪位于精轧入口处用于出现轧制事故时将轧件卡断。
精轧机以后有人工作时,卡断剪关闭,避免轧件通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4:1#飞剪位于粗轧后用于切头和轧件碎断。
5:2#飞剪位于中轧后用于切头尾和轧件碎断。
6:3#飞剪位于精轧前用于切头和轧件碎断。
7:精轧前水箱,水箱两段及恢复段,水箱长度6.2m水冷段长度30m。
8:精轧后水冷线,长度52m,水箱4个,6.649m一个,6.176m三个,每段水箱之间有恢复段。
日钢高线轧钢常见堆钢事故及处理措施介绍了日钢高速线材厂生产线工艺生产过程,轧钢过程中前常见事故,并对这些事故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标签:轧钢事故;轧钢;事故处理措施0 引言日照钢铁高速线材厂于2006年建成投产,该线广泛应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装备,1#、2#线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先后增设了由意大利Danieli公司设计制造的双模块机组(TMB)、变频风机、高压水除磷等设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生产钢种大部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包括钢帘线、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冷镦钢、弹簧钢、焊条钢,合金结构钢等。
1 生产工艺流程高速线材车间生产规模为1×60万吨/年及2×70万吨/年,产品规格为:圆钢ф5.5-ф16mm光面线材,螺纹钢ф6.0-ф14mm螺纹钢筋。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生产钢种一般可以划分成合金结构钢、碳素结构钢、弹簧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焊条钢、低合金钢以及冷镦钢等,成品均为一火成材。
连铸坯90%以上热装。
加热后的钢坯通过粗、中、预精、精轧机组20~32道次轧制后,被轧成成品尺寸,1#2#生产线速度最高可达120米/秒,3#生产线速度最高可达90米/秒。
轧线主要设备包括粗轧机组(由6架平—立交替二辊轧机组成)、中轧机组(由6架平—立交替二辊轧机组成)、预精轧机组(由6架平—立交替二辊轧机组成)、精轧机组(由10架45o摩根轧机组成)。
2 粗中轧区事故原因与对策分析(1)轧件咬入后机架间堆钢。
从故障原因上进行分析,常见的有轧件咬入后机架间堆钢,具体来说有轧制速度以及轧辊直径设定情况不合理、钢温波动相对较大、换辊(槽)之后的张力设定相对较小、轧辊出现突然断裂现象、因电控系统方面的故障所引发的架轧机电机升速或者是降速。
从处理措施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准确设定好相应的轧制速度以及辊径和张力、保温待轧然后通知加热炉进行调火工、详细检查相应的电气系统以及更换断辊等。
高线线材的一种,通常指用“高速无扭轧机”轧制的线材,常见的普通低碳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3-88)及优质碳素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02-88)。
高线的轧制速度在80-160米/秒,每根重量(盘重)在1.8-2.5吨,尺寸公差精度高(可达到0.02mm),在轧制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特别是在冷却线上)来保证产品的不同要求。
高线与普线、半高线(准高线)的区别1、高线、普线与半高线的区别主要在于生产轧制速度与接头数量。
高线的轧制速度较高,通常在80-160米/秒,单盘内仅为单根切无接头,相较普线具有生产节奏快、盘重较大(最大盘重可达2500kg)、包装通常比较紧匝、漂亮。
2、普线是指用“普通轧机(一般是横列式复二重轧机)”轧制的盘条。
轧制速度20-60米/秒,每根重量(盘)在0.4-0.6吨(市场上见到的一般是三根六头为一大盘),在轧制过程中仅可通过冷却线上风冷或空冷来保证产品性能。
3、半高线为轧制速度处于两者之间,实际为质量较好的普线。
防止高线摩根精轧机辊箱进水的措施发表时间:[2007-11-20]作者:徐纪成石向阳编辑录入:优优摘要:在分析高线摩根精轧机辊箱密封结构和装配要求的基础上,得出辊箱进水原因是双唇圈的压紧量和O型圈尺寸不合适,同时提出了辊箱进水的检查方法和改进措施,改进后效果明显。
关键词:精轧机;辊箱;密封;润滑油1 前言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压力、摩擦等影响,冷却轧辊、导卫的高压水常会进人精轧机辊箱,导致精轧机稀油站的润滑油提前乳化变质,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能导致润滑油产生不可逆转的变质而引发精轧机设备故障。
2 摩根精轧机辊箱密封的结构及要求华西钢铁有限公司高线厂的精轧机为摩根第5代机型。
生产中发现精轧机进水绝大部分是由于辊箱进水造成的,锥箱的进水相对易发现易解决,为此重点对辊箱的进水问题进行分析。
辊箱的密封由动密封和静密封两部分组成,动密封见图1中的双唇圈,轧辊的高速旋转及高压冷却水易将氧化铁皮等杂质带人抛油环与双唇圈之间,造成双唇圈磨损。
摘录1、有人研究:当线材断面尺寸达到±0.3mm时,若再提高精度对于低碳钢丝的拉拔,就毫无意义。
2、线材生产中轧制张力是有害的,张力是造成同条尺寸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轧件在进入下一架之前,和后尾脱开前一架之后,头尾都建立不了张力,与中间有张力段比较,头尾尺寸比较大。
3、如采用微张力轧制,在尽可能缩小轧机间距,则能将张力的危害减到最小。
实现微张力必须提高设备传动精度,只有集体传动才能实现,4、摩根公司研究在精轧机组后水冷段间或夹送辊之前再增加一对或两对轧机,轧机型式同现在的精轧机,是顶交45°,原精轧机将断面放大,高精度轧机再精轧减径,每两道次减径1mm左右,即可提高轧制速度,又可提高产品精度。
高精度轧机生产的精度皆可达到±0.15mm,由于高精度轧机位于水冷段之后,轧制温度低(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可以收到形变热处理的效果,能改善钢材性能。
5、高精度轧机与精轧机中间没有活套,由计算机控制保持2%的拉钢率。
安装高精度轧机,由于终轧温度低可以改善线材性能,由于放大了原精轧机的轧制断面,还可以收到提高轧制速度,提高产量的效果。
6、线材的产品质量是对生产工艺、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相系统、工人操作水平的全面检验,也是线材生产成果的综合反映。
7、线材产品的质量包括外形、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几个方面。
8、含碳量在0.3%以上的线材应严格控制其表面脱碳,否则脱碳后的线材表面变软,疲劳强度变低。
9、当线材的化学成分一定时,轧制工艺及冷却工艺对线材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0、震动是限制轧制速度再提高的主要因素。
11、当轧制速度大于10m/S时,轧件是升温的。
由于轧件升温随轧制速度的提高而增快,为了保证终轧温度,保证轧件在各机架间按要求的组织状态进行轧制,轧速提高后强制水冷区有扩大到中轧机组的趋势。
12、开轧温度太高,对实现中轧机的细化晶粒控温轧制非常不利。
摘录1、有人研究:当线材断面尺寸达到±0.3mm时,若再提高精度对于低碳钢丝的拉拔,就毫无意义。
2、线材生产中轧制张力是有害的,张力是造成同条尺寸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轧件在进入下一架之前,和后尾脱开前一架之后,头尾都建立不了张力,与中间有张力段比较,头尾尺寸比较大。
3、如采用微张力轧制,在尽可能缩小轧机间距,则能将张力的危害减到最小。
实现微张力必须提高设备传动精度,只有集体传动才能实现,4、摩根公司研究在精轧机组后水冷段间或夹送辊之前再增加一对或两对轧机,轧机型式同现在的精轧机,是顶交45°,原精轧机将断面放大,高精度轧机再精轧减径,每两道次减径1mm左右,即可提高轧制速度,又可提高产品精度。
高精度轧机生产的精度皆可达到±0.15mm,由于高精度轧机位于水冷段之后,轧制温度低(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可以收到形变热处理的效果,能改善钢材性能。
5、高精度轧机与精轧机中间没有活套,由计算机控制保持2%的拉钢率。
安装高精度轧机,由于终轧温度低可以改善线材性能,由于放大了原精轧机的轧制断面,还可以收到提高轧制速度,提高产量的效果。
6、线材的产品质量是对生产工艺、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相系统、工人操作水平的全面检验,也是线材生产成果的综合反映。
7、线材产品的质量包括外形、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几个方面。
8、含碳量在0.3%以上的线材应严格控制其表面脱碳,否则脱碳后的线材表面变软,疲劳强度变低。
9、当线材的化学成分一定时,轧制工艺及冷却工艺对线材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0、震动是限制轧制速度再提高的主要因素。
11、当轧制速度大于10m/S时,轧件是升温的。
由于轧件升温随轧制速度的提高而增快,为了保证终轧温度,保证轧件在各机架间按要求的组织状态进行轧制,轧速提高后强制水冷区有扩大到中轧机组的趋势。
12、开轧温度太高,对实现中轧机的细化晶粒控温轧制非常不利。
13、多种型式轧后控制冷却技术是高速线材轧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今控制冷却技术工艺及设备几乎可以对所有钢种进行控制冷却从而可以得到能满足不同性能的金属显微组织及性能。
目前普遍可以做到同根线材抗拉强度波动不大于±2.5%,。
同牌号线材抗拉强度波动不大于±4%。
14、直接使用较大断面连铸坯的轧机其辊径都相应增大。
15、轧7道次后切头比9道次后切头事故少得多。
高精度、高质量的轧件是保证不产生轧制故障的最根本条件。
通常保证进入精轧机组的轧件偏差不大于±0.30mm。
当成品精度为±0.15mm时,进入精轧机组的轧件的偏差不大于成品尺寸偏差的2倍。
轧件的偏差值是指轧件全长(包括头尾),特别是头部的最大偏差。
16、高速线材轧机以其精确的孔型设计、合理的张力及活套控制、单线无扭高速连续轧制方式以及足够的轧机刚性和耐磨轧辊材质保证了产品具有普通轧机难以保持的断面尺寸精度。
17、经控制轧制的线材,其表面次生的氧化铁皮比常规轧制的线材少得多,仅为产品重量的0.2-0.6%,且是易于酸洗清除的魏氏体FeO 组织。
18、钢坯断面尺寸的选择必须考虑下列因素:第1架轧机的轧出速度不低于0.1m/s,或第1架轧机的轧入速度不低于0.07m/s(钢坯轧入速度),否则,由于第1架轧机轧制速度过低,轧件与轧辊在变形区接触时间过长,轧辊急剧升温,而转过变形区遇到冷却水进行冷却又急剧降温,轧辊产生热应力使轧辊轧槽产生疲劳龟裂甚至掉块。
轧制速度、坯料断面、盘重是高速线材生产线的三个相关的基本工艺参数。
在成品规格及轧制速度确定后,最大坯料断面就已经由总延伸系数确定。
在非连续式轧机,轧件进入精轧机前的温度及进入精轧机的头尾温差是选择坯料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19、在工艺上保证高速的主要条件是原料质量、轧件精度、轧件温度。
高质量的轧件是保证不产生轧制故障的最根本条件。
通常应保证进入精轧机的轧件偏差不大于0.3mm,当成品精度要求小于0.15mm 时,进入精轧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成品精度的2倍。
轧件偏差值是指轧件全长(包括头尾),特别是头部的最大偏差。
轧件温度也是影响正常轧制的主要因素,要保证轧件精度,必须保证轧件的温度均匀稳定,所以要求加热温度均匀,控冷设施灵敏。
20、轧机精度提高后,必须控制轧辊槽孔加工误差、轧机部件中包括控制的部件配合间隙,使其偏差损失不大于偏差值三分之一。
21、线材轧机精度比刚度更重要,高刚度的追求要适当。
22、轧机的工装导卫是工艺的重要保证,导卫的质量与轧件的头部质量关系重大,要保证轧件的头部形状及尺寸必须从导卫入手。
23、高速度轧制必须实现控轧,这是人们对高线的又一认识。
轧件在高速线材机组总延伸系数约为10。
24、轧制中大幅度降温与降低开轧温度,为在轧制过程中实现控制中、低碳钢线材的金相组织创造非常有力的条件。
开轧温度低,奥氏体晶粒小,还可以使部分道次在未在结晶区轧制。
25、控制冷却是分阶段控制自精轧机组轧出的成品冷却速度,尽量降低轧件的二次氧化量,可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及使用性能要求,使散卷状态下的轧件从高温奥氏体组织转变成与所要求性能相对应的常温金相组织。
26、目前高速线材轧机均采用较低的开轧温度及相应的出炉温度。
除特殊钢种外,碳素钢与合金钢依钢种不同,开轧温度一般在900-1050℃。
之所以采用较低的温度是因为高速线材轧机的粗轧及中轧机组的轧件温降小,而且轧件在精轧机组还升温。
降低加热温度可明显减少金属损失及降低能耗。
加热温度900℃与1050℃氧化铁皮的生成量减少0.5%,而产品总能耗减少1.16109J/t(加热能耗降低1.3109J/t,电耗增加0.14109J/t)在1100℃温度下每多停留1小时,氧化烧损率增加0.5%以上。
为了减少钢坯的氧化烧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加热温度,实行快速加热,缩短钢坯在炉内时间,控制氧化气氛。
27、由于在高速线材轧机生产中,轧件至少要经过19道次以上的两个方向的反复压缩,钢坯加热时的氧化铁皮早已脱落干净,且在总延伸系数不低于71的延伸变形中彻底消除了氧化铁皮瘢痕,因此轧制碳素结构钢时无需高压水除磷。
28、对于线卷直径1050mm盘卷直径1250/850mm的盘卷,未压实前每100kg高120mm(光面盘园)和130mm(螺纹盘卷)。
压紧捆扎后应为100kg高100mm。
施加的压紧力为每100kg约100kN。
29、实际生产说明:除少数合金钢外的绝大多数钢种,用滚动导卫进行扭转轧制,矩形断面大到250×290mm,椭圆断面大到160×110mm,都不存在扭裂问题。
30、在粗轧阶段普遍采用微张力或低张力轧制,因为此时轧件断面较大,对张力不敏感。
31、粗轧后的切头、切尾是必须的。
轧件头尾两端的散热条件不同于轧件中间,轧件头尾两端温度较低,塑性较差,同时轧件端部在轧制变形时由于温度较低,宽展较大,同时变形不均,造成头部变形不规则,这些在继续轧制时都会堵塞入口导卫后不能咬人。
为此在经过7道次轧制后必须切头,其切头长度为70-200mm。
32、粗轧机组前的卡断剪一旦剪刃压在已经轧入的钢坯上,靠剪刃与钢坯的摩擦力带动剪刃继续闭合,直至剪断钢坯。
只有轧机的轧入力大于剪切阻力,剪切才能完成。
33、转炉冶炼的脱硫能力一般不超过60%,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加入铁水及辅料的含硫量。
34、二次炼钢(精炼)是提供洁净钢的手段,其功能在于均匀钢水的化学成分及温度,去除非金属夹杂物,控制非金属夹杂形态,脱氧、脱硫、去氢(去氮);增碳和合金化,真空脱碳,调整温度,平衡连铸。
这些功能分别由搅拌、喷射、真空处理及加热等手段单独及联合处理。
35、凡是不暴露的内部裂纹,只要在轧制时不与空气直接接触(即在裂纹处不氧化),可以焊合,不影响线材的成品质量。
36、库房的有效面积,库房的总面积减去车辆线路占用面积、设备占用面积、检验占用面积。
37、平均地坪负荷按最大地坪负荷76%计算。
38、在炼钢温度下。
硫可以融入钢水,氧也可融大约0.2%,然而在固态下,这些元素的溶解度是非常有限的。
39、最纯净最合乎要求的钢水,也需要配合良好的浇铸技术才能保证铸坯的质量。
40、中间裂纹是由于铸坯在强制冷却时,产生的热应力所造成的。
41、为了消除步进动作时的冲击,在每个步进动作中其运行速度是用比例阀严格控制的,每个动作开始有缓慢的加速过程,结束时又有减速过程。
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将要抬起和放下钢坯时,有短时间的减速过程。
一般步进的上升高度为200mm,料线下80mm,料线120mm,行进步距的大小是由装料制度决定的。
在装料制度变化时,可在行进液压缸的行程范围内进行调整,步距一般为料宽的1.6倍。
42、生产高质量的钢材,要求更加准确的控制脱碳深度,通常缩短坯料在高温下的保温时间,可以降脱碳层深度限制到0.4-0.5mm。
43、脱碳层深度取决于炉内的气氛、温度及在高温下的保温时间,当温度在800-850℃时脱碳有明显增加。
因此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在850℃下保温,然后尽快将温度加热到出炉轧制温度。
44、高速线材轧机的加热温度不在单纯是使钢坯获得尽可能大的塑性和尽可能小的变形抗力,以及轧厚不存在有害的残余加工应力的要求,而是必须与轧机、轧制速度、控制冷却要求结合起来,按高速轧制高压及控制工艺确定加热温度。
45、在精轧机组各机架间必须采用微张力轧制,根据经验各机架间的拉钢系数从1.001-1.003,10个机架间其总的拉钢系数最大不超过1.01。
46、高速线材精轧机组机架间距小,轧制速度高、连续轧制,其轧件的变形热量大于轧制过程中散去的热量,轧件的终轧温度大于加热精轧机组前的轧件温度。
一般加入精轧机组前的温度为900℃,经10道次轧制由于机组机组轧制的速度不同,轧件温度升高100-150℃。
47、加热炉上排烟,热气容易上浮,又因炉底梁吸热和对钢坯有遮蔽作用,故设计的下加热能力大于上加热供热能力,加热供热能力为45%,下加热供热能力占55%。
48、步进梁式加热炉采用上排烟,温度为700-800℃的烟气从炉尾顶部排出,经过一段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进入地下烟道,700-800℃的烟气经过换热器降至400-500℃,再经过一段地下烟道由烟囱排出。
49、钢坯的加热速度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钢坯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
以℃/h表示。
在实际生产中以单位厚度的钢坯加热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min/cm),或单位时间所加热的钢坯厚度(cm/min)来表示。
钢坯的加热时间通常指钢坯从常温加热到出炉所需轧制温度的总时间。
5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一般都不限制加热速度,加热时间都较短。
但对大断面钢坯及高碳。
高合金钢必须控制好加热速度,以免内外温差大造成钢坯内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