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6 上交所:上市公司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增减持规定汇总 岑斌
- 格式:docx
- 大小:122.96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6〕1号——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1.07•【文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6〕1号为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行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证监会公告〔2015〕18号同时废止。
中国证监会2016年1月7日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适用本规定。
大股东减持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应当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监会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关于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
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曾就限制股份转让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遵守。
第四条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卖出,也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减持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等减持股份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办理。
第五条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以及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六个月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问题解答(⼀)》的通知各市场参与主体:2017年5⽉27⽇,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证发〔2017〕24号,以下简称《细则》)。
结合《细则》实施情况,为便于市场主体理解和执⾏,经报中国证监会,现就市场关⼼的若⼲问题进⾏集中解答(详见附件)。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问题解答(⼀)上海证券交易所⼆○⼀⼋年⼀⽉⼗⼆⽇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问题解答(⼀)1.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重⼤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股份购买资产和配套融资发⾏的股份,是否属于《细则》规定的“上市公司⾮公开发⾏股份”,投资者减持这类股份如何适⽤《细则》?答: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重⼤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股份购买资产及配套融资中⾮公开发⾏的股份,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的“上市公司⾮公开发⾏股份”;投资者减持这类股份,适⽤《细则》中有关⾮公开发⾏股份的减持规定。
2.员⼯持股计划减持股份的,如何适⽤《细则》的规定?答:员⼯持股计划平台认购上市公司⾮公开发⾏股份的减持,适⽤《细则》有关减持上市公司⾮公开发⾏股份的规定。
员⼯持股计划平台通过股东⾃愿赠与获得股份,该赠与⾏为适⽤《细则》协议转让减持的相关规定,但《细则》第六条第⼀款有关受让⽐例、转让价格下限的规定除外;赠与后,赠与股东不再具有⼤股东⾝份或者赠与标的为特定股份的,赠与股东、员⼯持股计划平台的后续减持应当遵守《细则》第六条第⼆款、第三款有关减持⽐例、信息披露的规定。
员⼯持股计划持股达5%以上或者构成控股股东的,适⽤《细则》关于⼤股东减持的规定。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深交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实施细则(全文)第一条为了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其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的股东(以下简称特定股东),减持其持有的该等股份;(三)董监高减持其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债换股、股票权益互换等减持股份的,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作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九十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在股份限制转让期间届满后十二个月内,减持数量还不得超过其持有的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五十。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九十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
前款交易的受让方在受让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受让的股份。
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应当在交易时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性质、数量、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相关规定。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几个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需要遵循
以下规定:
1. 减持计划需提前30日披露。
减持计划需要书面提交给上市公
司和证券监管机构,披露日期需提前至少30日,并且需在证券交易所
和证券公司发布公告。
2. 减持数量和期限需明确。
减持股份数量应当与披露时持股比例
成正比,且不得超过相应年度总数的3%。
减持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3. 减持需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减持股份需要通过证券公司进行集
中竞价交易,并按照减持计划执行。
4. 不得在关键时期减持。
在上市公司发布重大信息前、停牌期间、股东大会前后,以及上市公司因重组、发行新股等重要事项需要公告
的期间,股东、董监高不得减持股份。
5. 不得以低于市场价抛售。
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不得低于市场
价交易,不得恶意压低股价以便获利。
否则将面临追溯违规处理,甚
至暴露法律风险。
以上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良好的股市
秩序。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在减持股份时,需高度重视遵循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或因知规不遵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和监管风险。
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主题: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引言:企业的股份增持与减持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主板市场的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上交所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
本文将针对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展开全面评估,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一、主板市场与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背景和意义1.1 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背景和制定目的主板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板块,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上交所制定了一系列的股份增持减持规则,旨在规范主板公司及其股东的股份增持减持行为,避免操纵市场和不正当交易的发生。
1.2 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规范增持减持行为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二、上交所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2.1 股份增持规定的要求和限制根据上交所的规定,主板公司及其关联方在股份增持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要求和限制。
增持行为必须符合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增持行为需要提前向公司和上交所报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披露。
对于增持行为的资金来源以及增持后的持股比例也有一定的限制。
2.2 股份减持规定的要求和限制上交所对主板公司及其关联方的股份减持行为也有一系列的要求和限制。
减持行为必须符合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损害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
减持行为需要提前向公司和上交所报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披露。
对于减持行为的方式和所持股份的减持比例也有一定的限制。
三、对上交所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评估和个人观点3.1 对上交所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评估上交所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交所《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关于修订《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的通知各上市公司: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本所对《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修订如下:“第七条相关股东在下列期间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一)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者定期报告公告前10日内,未发布业绩快报的,且因特殊原因推迟定期报告公告日期的,自定期报告原预约公告日前10日起算。
(二)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三)本所规定的其他期间。
”上述修订自即日起开始执行,特此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以下简称“相关股东”),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的行为,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相关股东应当在首次增持行为事实发生之日,将增持情况通知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在次日发布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公告内容至少包括: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增持方式、本次增持前后该股东在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数量、比例、性质,以及相关股东是否提出后续增持计划等。
第四条相关股东首次增持比例未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2%,拟继续增持的,上市公司应当在上述公告中披露相关股东后续增持计划,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一)提出后续增持计划的主体。
(二)后续增持计划实施的安排:应当披露拟继续增持比例(与已增持股份合计不超过2%),后续增持计划实施的时间期限(首次增持日起不超过12个月)、价格区间和投入金额区间等。
大股东、董监高增减持规定及信息披露要求归纳注:本文未关注与股票性质、股票来源、追加承诺相关的买卖行为有关限制规定,且以深交所的规定为主备注1:既是5%以上股东,又是公司董监高的,从严遵守。
涉及持续增持和爬行增持的,请参看“爬行增持”有关介绍。
备注2:限售股的解限上市,需在3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登记公司申请解限,并在上市流通前3天发布提示性公告,具体请参考以下规则:《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新发行的限售股份解除限售》、《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备忘录第16号——解除限售》、《主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4号――证券发行、上市与流通》、《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4.3.X,《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限售股份登记存管业务指南》。
备注3:限售期间需要转让的,可参考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版)第5.1.6条规定情形的,经该所同意豁免限售承诺的,可以进行转让;此外,根据新闻报道,限售股在锁定期转让的通行做法是,双方签订转让协议在限售期内完成资金交割,待股权解禁后,以大宗交易的形式完成全部交易手续,但仍存在法律风险。
股权分置改革的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流通股协议转让业务办理暂行规则》。
备注4:上表中的“日”均指交易日。
附:涉及的法律法规规则《证券法》2014年第四十七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但是,证券公司因包销购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卖出该股票不受六个月时间限制。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
公司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的,负有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十八条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下列减持行为:(一)大股东减持,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下统称大股东),减持所持有的股份,但其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股份除外;(二)特定股东减持,即大股东以外的股东,减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三)董监高减持所持有的股份。
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特定股份在解除限售前发生非交易过户,受让方后续对该部分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细则以及本所其他业务规则;对持股比例、持股期限、减持方式、减持价格等作出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第四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该部分股份的,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第五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
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第六条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交所关于主板公司股份增持减持规则摘要:1.主板公司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2.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3.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的影响4.沃伦·巴菲特增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股份的案例正文:一、主板公司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主要讲解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东股份锁定期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规定,股份锁定期将上市公司股东性质分拆为以下几类:控股股东持股5% 以上非董监高股东、董监高股东持股5% 以下非董监高股东、IPO 前股东、再融资非公开发行股东、创业投资基金股东。
对于发行人没有或难以认定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为确保发行人股权结构稳定、正常生产经营不因发行人控制权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审核实践中,要求发行人的股东按持股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承诺。
二、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份操作主要包括爬行增持、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以下简称董监高股东)与持股5% 以上股东(以下简称大股东)因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知悉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其股份变动历来被监管部门重点监管。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董监高股东、大股东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一直严密监管,处罚了多起股东违规减持行为。
三、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的影响公告减持计划期满未减持公司股份,比公告增持计划期满未增持公司股份相比较,同样是信用问题,但对支持股价上涨利好。
四、沃伦·巴菲特增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股份的案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本月第三次购买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股份,使其在该公司的股份增至23.6%。
此次收购之前,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在3 月初进行了三次价值3.5 亿美元的股票购买。
巴菲特的增持行为表明对其对该公司前景的看好,对公司股价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
一、减持股份的权利和义务。
1、减持股份的权利: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权在大股东改变之后以股票价格上市公司股票减持股份。
2、减持股份的义务: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减持股份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上市规则,如《证券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
二、采取的措施。
1、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前,应向证券交易所报告;
2、减持股份,期间不得进行买卖股票;
3、减持股份不得超过其合法持有比例;
4、在减持股份过程中,如发现涉及风险或有异常操作,应及时停止减持。
三、法律责任。
1、对于违反本细则规定而致使公司、相关公众受到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对于违反本细则所规定的行为,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照《上市规则》有权给予处罚。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等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日期】2016.02.26•【文号】•【施行日期】2016.02.26•【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等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的通知各上市公司:为督促上市公司规范披露市场热点事项,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根据法律、法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制定新增了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第九十九号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进展/结果公告》,并对《第八十五号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预案/进展公告》进行了修订(详见附件),现予正式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述临时公告指引全文可至本所网站(http://)“法律规则”下的“本所业务指南与流程”栏目查询。
上市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做好信息披露及业务操作申请相关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二○一六年二月二十六日附件1第八十五号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预案/进展公告适用范围:1.上市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适用本格式指引。
2.A+H股上市公司仅回购H股股份的,不适用本指引,但应当遵守A股和H 股市场同步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3.上市公司拟以要约方式回购股份的,参照本公告格式指引。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公告编号:XXXX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预案/进展公告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如有董事对临时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的,公司应当在公告中作特别提示。
重要内容提示:拟回购的规模、价格前提、期限等基本情况相关风险提示回购预案的实施情况(如适用)一、回购预案的审议及实施程序(一)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预案的情况。
上交所:上市公司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增减持规定汇总
特别提醒:持股增减达到5%是指5%的整数倍,还包括10%、15%、20%、25%、30%,即达到这些数字时,需要做披露,如持股11%的股东拟减持到8%,则减持1%达到10%的时候就需要停止交易并披露。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制度解析》)
上市公司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增减持规定散见各类法律法规,比较杂乱,花时间分类进行了梳理(也等于复习一遍),方便大家理解,但还是建议小伙伴们日常执行时仔细对照条款原文。
话说正文前先看一个万科的简单案例吧(万科最近被各路媒体和专家大神扒拉的那是一个干净,当真要向万科的证券小伙伴说声辛苦了),要明白权益变动规定不掌握好,可也是会出乱子的。
万科案例:深交所公司管理部27日向万科股东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发出《监管关注函》,其中要求二者如自查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83条规定是一致行动人,则需要说明是否遵守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第11.8.1条的规定。
(眼尖的小伙伴,不要在意是深交所的案例,权益变动规定都是一样的)先看一下条款原文: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4修订)》
第十二条投资者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包括登记在其名下的股份和虽未登记在其名下但该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表决权的股份。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应当合并计算。
(钜盛华、华润股份要合并计算)
第二十四条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因为监管认定达到30%,就可能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产生实质影响,继续增持需以要约形式)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
第11.8.1条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以上的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变动涉及《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收购或者股份权益变动情形的,该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履行报告和公告义务,并及时通知公司发布提示性公告。
公司应当在知悉上述收购或者股份权益变动时,及时对外发布公告。
分析:截至2016年6月27日,华润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万科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15.30%,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股份占
总股本比例为24.29%,上述股东合计持有万科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9.59%。
按照上述规定,显然合计持股已超30%,而之前因为没有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因此也就没有按规定进行权益变动披露并在公告期间停止继续交易。
那对于这个违规情况,如果上述万科股东不解决,监管部门可以下达如下处罚措施:“在改正前,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对其持有或者实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4修订)》第75条部分内容)最后标红内容是很有分量的。
6月29日,钜盛华及前海人寿答复交易所问询函,虽然对于罢免董监事原因等问题答复的逻辑缜密,字字在理,但是对于关键的是否构成一致行动人的问询没有详细答复,只给了结论,对于逐条对照也没有列出不符合的依据,不知道深交所是否会满意,反正作为看客的我是没有满意。
华润则在回复中就上述一致行动人判定进行列表说明,阐述不存在未一致行动人的情况。
可以料想他们一定会如此答复,毕竟涉及到表决权,会根本性的影响到本次股权之争的胜负。
看客心态,还是仅看为妙。
看完万科的案例,很值得我们借鉴,那下面再全面梳理上市公司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增减持规定,看看还有那些需要掌握的吧!(以下表格内容横屏观看效果更佳,也可到云盘直接下载)
一、上市公司大股东(5%以上)减持规定(上证发〔2016〕5号《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
大宗交易定价:
1、有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成交申报价格,由买卖双方在当日价格涨跌幅限制范围内确定。
2、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的成交申报价格,由买卖双方在前收盘价格的上下30%或当日已成交的最高、最低价格之间自行协商确定。
3、每个交易日16:00至17:00接受的申报,适用于当日其他交易时段接受的涨跌幅价格。
《减持规定》第八条、第九条:
第八条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 15 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
第九条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二、《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2012年修订)》、《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
《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2012年修订)》第五条、第九条:
第五条相关股东在首次增持股份前,拟先公告增持计划的,除比照第四条的规定披露增持计划外,还应当在公告中承诺最低增持比例或增持金额。
第九条相关股东在下列期间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10日内;上市公司因特殊原因推迟定期报告公告日期的,则自原预约公告日期前10日起至定期报告实际公告之日的期间内。
(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三)自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四)本所规定的其他期间。
三、董监高股份增减持规定
股份基数:所持股份包括登记名下的所有公司股份,既包括A、B股,也包括在境外发行的本公司股份。
短线交易归入权:董事会应将董监高短线交易所得收益收归公司所有,如董事会不执行,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30日内执行;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负有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处罚:对于B股、短线交易行为、禁止买卖窗口期的交易行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一定期限内不转让以及某些上市公司在其《公司章程》规定的个别限制措施等,主要依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交易所将予以事后监管,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予以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