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LED最新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21
发光二极管怎么用万用表测试?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1、用万用表检测普通发光二极管:A.用指针式万用表R×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
正常时,正向电阻值(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几十至200kΩ,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
在测量正向电阻值时,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管内会发微光。
若用万用表R×1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则会发现其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在2V左右(部分发光二极管压降在3V 左右,如白色发光二极管等),而万用表R×1k档内电池的电压值为1.5V,故不能使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
B、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0k档对一只220μF/25V电解电容器充电(黑表笔接电容器正极,红表笔接电容器负极),再将充电后的电容器正极接发光二极管正极、电容器负极接发光二极管负极,若发光二极管有很亮的闪光,则说明该发光二极管完好。
C、用3V直流电源,在电源的正极串接1只47Ω电阻后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将电源的负极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
或将1节1.5V电池串接在万用表的黑表笔(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等于与表内的1.5V电池串联),将电池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
D、如果有两块指针万用表(最好同型号)。
用一根导线将其中一块万用表的“+”接线柱与另一块表的“-”接线柱连接。
余下的“-”笔接被测发光管的正极(P区),余下的“+”笔接被测发光管的负极(N区)。
两块万用表均置×10Ω挡。
正常情况下,接通后发光二极管就能正常发光。
若亮度很低,甚至不发光,可将两块万用表均拨至×1Ω若,若仍很暗,甚至不发光,则说明该发光二极管性能不良或损坏。
应注意,不能一开始测量就将两块万用表置于×1Ω,以免电流过大,损坏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测试方法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元件。
从市场上常见的LED的类型来看,有红、绿、蓝、黄等不同颜色的LED。
为了确保LED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ED测试方法。
首先是对LED光电参数的测试,主要包括:1. 测试光通量(Luminous Flux): 光通量是LED的发光亮度的量度,单位为流明(lm)。
可以使用一台光度计来测量LED的光通量值。
2. 测试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 光强度是LED光线在特定方向上发射的明亮程度,单位为坎德拉(cd)。
光强度的测试可以通过使用一个集成球、透镜和接口装置结合光度计来完成。
3. 测试色度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色度坐标是用来描述LED的颜色特性的参数。
可以使用色度仪来测量LED的色度坐标。
此外,还需要对LED的电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包括:1. 测试正向电压(Forward Voltage): 当LED处于导通状态时,正向电压是LED正向电流通过后产生的电压降。
可以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或特定的LED测试仪进行测量。
2. 测试正向电流(Forward Current): 正向电流是指在正向电压下流过LED的电流。
可以通过直流电源和电流表进行测试。
3. 测试反向电流(Reverse Current): 当LED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时,如果流过LED的电流过高,则可能导致LED短路。
可以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或特定的LED测试仪进行测试。
4. 测试开启电压(Breakdown Voltage): LED在反向偏置状态下的电压,即开启电压。
可以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或特定的LED测试仪进行测试。
最后,还需要对LED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主要包括:1.高温寿命测试:将LED置于恒定高温环境中,通电并持续观察其工作性能的变化情况,以判断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寿命和稳定性。
万用表测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引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常用于指示灯、显示屏和照明等应用。
要正确测量和测试LED的参数,万用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和测试发光二极管的各种参数。
仪器和材料1.一台万用表2.一颗发光二极管3.电源(可以是电池或直流稳压电源)4.连接线(以夹子为夹头的测试线)测量电压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压是判断其工作状态和负载电阻是否合适的重要步骤。
下面是测量LED电压的步骤:1.先将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稍后会讲到如何判断LED的极性。
2.将万用表的旋钮旋到电压测量位,并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
3.将万用表的电压探头依次连接到LED的阳极和阴极上,确保正确接触。
4.查看万用表上显示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测量电流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是非常关键的,因为LED在不同电流下的亮度和寿命会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是测量LED电流的步骤:1.先将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确保极性正确。
2.将万用表的旋钮旋到电流测量位,并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
3.将万用表的电流探头的黑色接线夹连接到LED的阴极上,红色接线夹连接到负极(电源的负极)上,确保连接牢固。
4.查看万用表上显示的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测量亮度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是与电流成正比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来间接测量亮度。
下面是测量LED亮度的步骤:1.按照上述步骤测量LED的电流值。
2.使用亮度计或光照度计等专业设备来测量LED所发出的光强,记录下来。
3.根据测量到的电流值和光强值绘制亮度曲线,以便分析LED的亮度随电流变化的规律。
判断极性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是确保正确连接的前提。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判断极性的方法:1.外观判断:LED的两腿通常长度不一样,其中一腿较长,为阳极(正极),另一腿较短为阴极(负极)。
万用表测量LED灯好坏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说一声怎样用万用表测量LED灯珠的好坏——更换一盏灯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元,但是更换一个灯珠只需要几分钱。
如果LED灯出现不亮或亮度降低的情况,别急着更换整个灯,试着测试一下LED灯珠是不是坏了。
万用表晶体管档LED的中文名字叫做“发光二极管”,具体到灯具上,指的是灯具的发光体,又被叫做“灯珠”。
LED 属于二极管的一种,而二极管又属于晶体管的一种,因此想要测量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需要使用到万用表的晶体管档。
(万用表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介绍最简单、最适用于家用的方法。
)首先旋转万用表的档位,将其选择到晶体管档.测试时,在万用表的显示屏上会显示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的是二极管PN结的偏置情况。
当然,当我们在测量LED时,不需要看什么数据,只需要观察在测量过程中,LED 灯是否能够亮起即可。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LED时,要注意两点:1.二极管只能通过单一方向的电流,因此在测量时需要区分正负极;2.也有人提到可以用Rx10K等电阻档对LED进行测量,但是这种测量方式有风险,一旦选择档位过小,便有可能造成二极管烧毁,因此不建议使用——有专业的晶体管档,为什么偏要用电阻档呢?关于LED灯的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万用表测LED首先区分LED灯珠的正负极,方法是观察灯珠的两个插脚——共有三种家庭常见的LED灯珠:1.指示灯里用的这种LED灯珠,下面有两个长长的插脚。
插脚长的那个,就是正极,短的就是负极。
如果两个插脚被剪的一样长,可以拿着灯珠对着光看里面的金属极,小金属极下面对应的插脚就是正极,大的就是负极。
2.照明灯使用的多是插脚型LED或贴片型LED,插脚型LED可以通过查看插脚长度,长的就是正极;也可以通过观察插脚的样子,插脚上带小孔的,就是负极。
3.贴片型LED由于插脚被挡住了,可以俯视LED灯珠,带彩色线或有缺角的一端,就是负极。
(不区分正负极也没关系,测量时如果LED不亮,就把两支表笔调换方向,再测一次。
数字万用表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方法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常用于指示灯、显示屏等应用中。
为了正确测量LED的参数,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来进行测量。
下面将介绍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LED的电压、电流和亮度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功能齐全的数字万用表,包括电压测量、电流测量和电阻测量等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LED连接到电路中,通常是将正极(阳极)连接到正极,负极(阴极)连接到负极。
然后,我们将万用表的探针分别连接到LED的两个引脚上。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LED的电压。
将万用表的旋钮选择到电压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然后,将万用表的正探针连接到LED的正极,负探针连接到LED的负极。
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即为LED的电压。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LED的电流。
将万用表的旋钮选择到电流测量档位,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然后,将万用表的正探针连接到LED 的正极,负探针连接到LED的负极。
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即为LED的电流。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LED的亮度。
由于万用表无法直接测量亮度,我们可以通过测量LED的电压和电流来间接推断亮度。
根据LED的亮度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欧姆定律(Ohm's Law)来计算。
总结:通过使用数字万用表,我们可以方便地测量LED的电压、电流和亮度。
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电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非常重要。
34技术应用T 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是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电压低,节能、环保等优点,是下一代理想的照明器件。
LED 光电测试是检验LED 光电性能的重要手段,相应的测试结果是评价和反映当前我国LED 产业发展水平的依据。
文章结合有关LED 测试方法的国家的相关标准,介绍了LED 光电性能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的测试方法沈光地 北京光电子技术实验室主任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 E 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指示灯、信号灯、仪表显示、车载光源、大屏幕显示、背光源等场合,白光L E D技术也不断地发展,L E 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过去,对于L E D的测试没有较全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只能以相对参数为依据,不同的厂家、用户、研究机构对此争议很大,导致国内L E D 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结合国内外关于L E D测试方法的各种标准,基于L E D各个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本文从电特性、光特性、开关特性、颜色特性、热学特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LED 的发光原理195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 a d i o Corpor of America Rubin Braunstein)发现了砷化鎵G a A s与及其他半导体合金的红外线放射作用。
而 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Nick Holonyak Jr)则开发出可见光的L E D。
不过,L E D真正的起飞是 1990 年代白光 LED出现后,才开始渐渐被重视,而应用面越来越广。
L E D具备二极管的特性,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零件,也就是具备一正极一负极,L E D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只有从正极通电才是会发光,故一般给予直流电时,L E D会稳定地发光,但如果接上交流电,L E D会呈现闪烁的型态,闪亮的频率依据输入交流电的频率而定。
led 7项环境测试方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光源,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LED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为了确保LED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环境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LED 7项环境测试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测试方法。
二、LED基础知识介绍1.LED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能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当通过正向电流时,电子与空穴在PN结附近复合,产生光子,从而形成光输出。
2.LED分类根据发光颜色、封装形式、功率等不同方面,LED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红、绿、蓝LED,高压LED,贴片LED等。
3.LED应用领域LE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照明、显示、交通信号、背光、农业、医疗等各个方面。
三、LED环境测试的重要性1.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对LED进行环境测试,可以检测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从而确保产品具备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
2.提高产品竞争力环境测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LED企业需要通过环境测试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LED 7项环境测试方法详解1.温度测试1.测试目的:检测LED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评估其温度稳定性。
2.测试方法:将LED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分别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亮度、色温等参数。
3.测试标准:根据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温度试验》进行。
2.湿度测试1.测试目的:检测LED在潮湿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评估其防水性能。
2.测试方法:将LED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测试其在不同湿度下的亮度、色温等参数。
3.测试标准:根据GB/T 2423.3-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方法湿热试验》进行。
成品LED检验规范1.目的确保公司生产的发光二极管品质符合客户的要求。
2.范围仅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一部。
3.定义略4.职责4.1 品管部:负责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及产品异常改善实施的跟踪。
4.2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及产品异常的改善实施。
4.3 工程部:负责产品异常改善的技术支持。
5.作业内容5.1电气性能综合测试:略5.2 外观检查:5.2.1 目测灯管的环氧树脂透明度:强光下利用放大镜观察树脂壳内部,应无超标的气泡、杂物等(具体要求见下一条);树脂壳(胶体)无分层现象;壳体无破损、表面无刮花现象;从灯管的透明方向观察晶片和金线,由于透镜原理,晶片的边缘线和金线会呈弧形状,但应无扭曲现象(如有扭曲现象,则利用自动光强度分布测试仪对被测灯管X、Y轴的光强分布作测试,再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气泡杂质的判定标准:1、区域定义:如上图,红色粗边框为A区(不含碗杯壁),绿色细边框为B区(含碗杯壁),其余区域为C区。
2、检测方法:强光下利用3~5倍放大镜观察树脂壳内部。
3、气泡杂质分类:I类:1/3晶片以上II类:1/10晶片~1/3晶片(含)III类:肉眼可见~1/10晶片(含)4、判定:A区:I、II类记重缺陷;1个III类记轻缺陷,2个或2个以上III类记重缺陷。
B区:I类记重缺陷,1个II类记轻缺陷,2个或2个以上II类记重缺陷,1个III类不记缺陷,2~4个以上III类记轻缺陷,5个或5个以上III类记重缺陷。
C区:I 类记轻缺陷,2个或2个以上I类记重缺陷,2~4个II类记轻缺陷,5个或5个以上II类记重缺陷,III 类不作统计。
5.2.2 支架:目测支架杯(含树脂壳内部),表面应光洁具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不应该有毛刺、划伤、氧化变暗、斑点、生锈等现象;顶部观察支架及晶片应处于环氧树脂包围的几何中心位置,支架不可于树脂壳(胶体)内壁相接(如果目测偏离较大,则利用自动光强度分布测试仪对被测灯管X、Y轴的光强分布作测试,再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支架引脚部分镀层表面应光亮、无损伤、无变形;长短脚与极性的关系应符合规格书的要求。
1.发光二极管特点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是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结型电致发光半导体器件。
其关键特点是:(1)在低电压(1.5~2.5V)、小电流(5~30mA)条件下工作,即可取得足够高亮度。
(2)发光响应速度快(10-7~10-9 s),高频特征好,能显示脉冲信息。
(3)单色性好,常见颜色有红、绿、黄、橙等。
(4)体积小。
发光面形状分圆形、长方形、异形(三角形等)。
其中圆形管子外径有φ1、φ2、φ3、φ4、φ5、φ8、φ10、φ12、φ15、φ20(mm)等规格,直径1 mm属于超微型LED。
(5)防震动及抗冲击穿性能好,功耗低,寿命长。
因为LEDPN结工作在正向导通状态,本射功耗低,只要加必需限流方法,即可长久使用,寿命在10万小时以上,甚至可达100万小时。
(6)使用灵活,依据需要可制成数码管、字符管、电平显示器、点阵显示器、固体发光板、LED平极型电视屏等。
(7)轻易和数字集成电路匹配。
2.发光二极管原理发光二极管内部是含有发光特征PN结。
当PN结导通时,依靠少数载流子注入和随即复合而辐射发光。
一般发光二极管外形、符号及伏安特性图1所表示。
LED正向伏安特征曲线比较陡,在正向导通之前几乎有电流。
当电压超出开启电压时,电流就急剧上升。
所以,LED属于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其发光亮度L(单位cd/m2,读作坎[德拉]每平方米)和正向电流IF近似成正双,有公式L =K IFm式中,K为百分比系数,在小电流范围内(IF=1~10mA),m=1.3~1.5。
当IF>10mA时,m=1,式(5.10.1)简化成L =K IF即亮度和正向电流成正比。
以磷砷化镓黄色LED为例,相对发光强度和正向电流关系图2所表示。
LED正向电压则和正向电流和管芯半导体材料相关。
使用时应依据所要求显示亮度来选择适宜IF值(通常选10mA左右,对于高亮度LED可选1~2mA),既确保亮度适中,也不会损坏LED。
发光二极管热阻抗测试方法
发光二极管(LED)热阻抗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选择:选择需要测试的LED样品,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测试系统搭建:搭建测试系统,包括LED驱动电路、温度测量电路、数
据采集和处理电路等。
3. 测试环境设置:设置测试环境温度,保持测试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4. 电流注入:通过LED驱动电路向LED注入恒定电流,记录电流值。
5. 温度测量: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LED结温,记录结温值。
可以采用红
外测温仪、热敏电阻等方法测量结温。
6. 数据采集和处理:采集测试数据,包括电流值和结温值,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LED的热阻抗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7. 重复测试: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型号、不同批次、不同工作条件下的LED进行测试,得出测试结果。
8. 结果分析和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条件、测试数据、结果分析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同时,应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避免误差和异常值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摘要系统地介绍了与发光二极管测试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的要求。
1 前言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子器件,它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发光二极管虽小,但要准确测量它的各项光和辐射参数并非一件易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测试比对还有较大的差异.鉴于此,CIE(国际照明委员会)TC2-34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报告形成了CIE127-1997文件.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专业分会根据国内及行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了行业标准"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2002年起在行业内部试行.本文叙述了与发光二极管测试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的要求,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果.本文涉及的测试方法适用于紫外/可见光/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组件,其芯片测试可以参照进行。
2 术语和定义2.1发光二极管LED除半导体激光器外,当电流激励时能发射光学辐射的半导体二极管。
严格地讲,术语LED应该仅应用于发射可见光的二极管;发射近红外辐射的二极管叫红外发光二极管(IRED,Infrared Emitting Diode);发射峰值波长在可见光短波限附近,由部份紫外辐射的二极管称为紫外发光二极管;但是习惯上把上述三种半导体二极管统称为发光二极管。
2.2光轴Optical axis最大发光(或辐射)强度方向中心线。
2.3正向电压V F Forward voltage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确定值时,在两极间产生的电压降。
2.4反向电流I R Reverse current加在发光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为确定值时,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2.5反向电压V R Reverse voltage被测LED器件通过的反向电流为确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2.6总电容C Capacitance在规定正向偏压和规定频率下,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容。
2.7开关时间Switching time涉及以下概念的最低和最高规定值是10%和90%,除非特别注明。
2.7.1开启延迟时间t d(on) Turn-on delay time输入脉冲前沿最低规定值到输出脉冲前沿最低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2.7.2上升时间t r Rise time输出脉冲前沿最低规定值到最高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2.7.3开启时间t on Turn-on time器件所加输入脉冲前沿的最低规定值到输出脉冲前沿最高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t on= t d(on)+t r2.7.4关闭延迟时间t d(off)Turn-off delay time器件所加输入脉冲后沿的最高规定值到输出脉冲后沿最高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2.7.5下降时间t f Fall time输出脉冲后沿最高规定值到最低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见图1)。
图1 开关时间延迟时间2.7.6关闭时间t off Turn-off time器件所加输入脉冲后沿的最低规定值到输出脉冲后沿最低规定值之间的时间间隔。
t off =t d(off)+t f2.8光通量Φv Luminous flux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器件光学窗口发射的光通量。
2.9辐射功率Φe Radiant power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器件光学窗口发射的辐射功率。
2.10辐射功率效率ηe Radiant power efficiency器件发射的辐射功率与器件的电功率(正向电流乘以正向电压)的比值:ηe=Φe/(I F·V F)注:在与其它术语不会混淆时,可简称为辐射效率(Radiant efficiency)。
2.11光通量效率ηv Luminous flux efficiency器件发射的光通量Φv与器件的电功率(正向电流I F乘以正向电压V F)的比值:ηv=Φv/(I F·V F)注:在与其它术语不会混淆时,可简称为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iency)。
2.12发光(或辐射)空间分布图及相关特性2.12.1发光(或辐射)强度I v Luminous(or Radiant)intensity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或辐射)通量,可表示为I v=dΦ/dΩ。
发光(或辐射)强度的概念要求假定辐射源是一个点辐射源,或者它的尺寸和光探测器的面积与离光探测器的距离相比是足够小,在这种情形,光探测器表面的光(或辐射)照度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理,即E=I/d2。
这里I是辐射源的强度,d是辐射源中心到探测器中心的距离。
把这种情况称为远场条件。
然而在许多应用中,测量LED时所用的距离相对较短,源的相对尺寸太大,或者探测器表面构成的角度太大,这就是所谓的近场条件。
此时,光探测器测量的光(或辐射)照度取决于正确的测量条件。
2.12.2平均LED强度Averaged LED intensity照射在离LED一定距离处的光探测器上的通量Φ与由探测器构成的立体角Ω 的比值,立体角可将探测器的面积S除以测量距离d的平方计算得到。
I=Φ/Ω=Φ/(S/d2)CIE推荐标准条件A和B(见7.2.1.2)来测量近场条件下的平均LED强度,可以分别用符号I LED A和I LED B来表示,用符号I LED Ae和I LED Av分别表示标准条件A测量的平均L ED辐射强度和平均LED发光强度。
2.12.3发光(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图Luminous(or Radiant)diagram反映器件的发光(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特性(见图2):I v(或I e)=f(θ)图2 辐射图和有关特性注1:除非另外规定,发光(或辐射)强度分布应该规定在包括机械轴Z的平面内。
注2:如果发光(或辐射)强度分布图形有以Z轴为旋转对称特性,发光(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图仅规定一个平面。
注3:如果没有以Z轴为旋转对称特性,各种角度θ的发光(或辐射)强度分布应有要求,X、Y、Z方向要求可有详细规范定义。
2.12.4半强度角θ1/2Half-intensity angle在发光(或辐射)强度分布图形中,发光(或辐射)强度大于最大强度一半构成的角度(见图2)。
2.12.5偏差角Δθ Misalignment angle在发光(或辐射)强度分布图形中,最大发光(或辐射)强度方向(光轴)与机械轴Z之间的夹角(见图2)。
2.13光谱特性2.13.1峰值发射波长λp Peak-emission wavelength光谱辐射功率最大的波长。
2.13.2光谱辐射带宽Δλ Spectral radiation bandwith光谱辐射功率大于等于最大值一半的波长间隔。
2.13.3光谱功率(能量)分布P(λ) 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在光辐射波长范围内,各个波长的辐射功率分布情况。
3 最大额定值3.1 最低和最高储存温度(T stg)3.2 最低和最高工作环境温度或管基温度(T amb或T case)3.3 最大反向电压(V R )注:不可用于相互首尾相接的双管器件。
3.4 在25℃环境或管基温度时的最大连续正向电流(I F)和减额定值曲线或减额定值系数。
3.5 在适当地方,在规定脉冲条件下,在25℃环境或管基温度时的最大峰值正向电流(I FM)4 主要光电特性(见表1)5 一般要求5.1 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器件的光电参数测试应按本标准规定试验条件进行。
5.1.1 标准大气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0%~80%气压:86kPa~106kPa5.1.2 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5℃±1℃;相对湿度:48%~52%;气压:86kPa~106kPa5.1.3 环境条件a)测试环境应无影响测试准确度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b)除非另有规定,器件全部光电参数均应在热平衡下进行;c)测试系统应接地良好。
5.2 参数要求除非另有规定,器件测试应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持下述公差。
虽然在有关文件中规定的测试条件严于下述公差,但在一般情况下,应遵循下述规定的条件。
a)偏置条件应在规定值的±3%以内;b)输入脉冲特性,重复频率和频率等的误差应在±10%以内; c)测量开关参数的误差应在±5%以内;d)测量直流电参数误差不大于±2%;e)测量辐射功率的误差不大于5%;f)测量峰值辐射波长的误差不大于±2nm;g)测量半强度角误差不大于10%;h)测量发光强度误差不大于25%。
6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分为:a)1000类电特性测试方法--方法1001 正向电压--方法1002 反向电压--方法1003 反向电流--方法1004 总电容b)2000类光特性测试方法--方法2001 平均LED强度--方法2002 半强度角和偏差角--方法2003 光通量和发光效率--方法2004 辐射通量和辐射效率--方法2005 峰值发射波长,光谱辐射带宽和光谱功率分布c)3000类光电特性测试方法--方法3001 开关时间6.1 1000类电特性测试方法6.1.1 方法1001:正向电压6.1.1.1 目的测量LED器件在规定正向工作电流下,两电极间产生的电压降。
6.1.1.2 测试框图(见图3)图3 方法1001测试框图D--被测LED器件;G--恒流源;A--电流表;V--电压表。
6.1.1.3 测试步骤a)按图3原理连接测试系统,并使仪器预热;b)调节恒流源,使电流表读数为规定值,这时在直流电压表上的读数即为被测器件的正向电压。
6.1.1.4 规定条件环境或管基温度;电源电压;正向偏置电流。
6.1.2 方法1002:反向电压6.1.2.1 目的测量通过LED器件的反向电流为规定值时,在两电极之间产生的反向电压。
6.1.2.2 测试框图(见图4)图4 方法1002测试框图D--被测LED器件;G--稳压源;A--电流表;V--电压表。
6.1.2.3 测试步骤a)按图4原理连接测试系统,并使仪器预热。
b)调节稳压电源,使电流表读数为规定值,这时在直流电压表上的读数即为被测器件的反向电压。
6.1.2.4 规定条件环境或管基温度;电源电压;反向电流。
6.1.3 方法1003:反向电流6.1.3.1 目的测量在被测LED器件施加规定的反向电压时产生的反向电流。
6.1.3.2 测试框图(见图5)图5 方法1003测试框图D--被测LED器件;G--稳压源;A--电流表;V--电压表。
6.1.3.3 测试步骤a)按图5原理连接测试系统,并使仪器预热。
b)调节稳压电源,使电压表读数为规定值,这时在直流电流表上的读数即为被测器件的反向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