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精神焕发(huàn)B. 面面俱到(jù)C. 悲从中来(zhōng)D. 稳如泰山(wě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训。
B.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C.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为人骄傲自大。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 下列词语中,与“蔚为大观”意思相近的是()A. 鱼龙混杂B. 奇花异草C. 雅俗共赏D. 美不胜收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B. 这个孩子聪明伶俐,是个人才。
C.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工作认真负责,像一头老黄牛。
5. 下列词语中,与“峰回路转”意思相反的是()A. 一帆风顺B. 一马平川C. 一泻千里D. 一蹴而就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这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C. 大海在怒吼,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D. 这座山巍峨雄伟,宛如一位巨人。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极了,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他的勇气可嘉,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D. 这座楼高得简直能触摸到天空。
8. 下列词语中,与“春风化雨”意思相近的是()A. 雨过天晴B. 和风细雨C. 春意盎然D. 花团锦簇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生活中有阳光,有风雨,有欢笑,有泪水。
C.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D. 这个城市有山,有水,有树,有花。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B.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困难?C. 这本书的内容到底怎么样?D. 这场比赛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感慨。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曼.(màn)妙阻扼.(è) 譬.如(bǐ) 贬.意(biān)B、惬.(qiè)意熨.(yù)烫赝.品(yàn) 茶肆.(sì)C、打烊.(yáng) 咳嗽.(sou) 气氛.(fèn) 摇曳.(yè)D、繁衍.(yǎn) 驾驭.(yù) 板滞.(zhì) 弥.(mí)满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切磋雾霭微蹙皈依B.夙愿臬币掂量虔诚C.唠叨紧绷战粟嗜好D.聪彗咖啡潦倒惬意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一只飞燕。
②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
③高原冻土是青藏铁路施工必须的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A.驶过飞过反应攻克B.飘过掠过反应攻克C.飘过掠过反映攻取D.驶过飞过反映攻取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B.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
D.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
另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上个赛季失利之后,他们就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在这个赛季重新夺回了“新明月”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B.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D.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并不骄傲。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归功于教练的悉心指导。
D. 他在考试中作弊,受到了严重的处分。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一个宝藏。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山像一条巨龙。
D.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扉。
4.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非同小可B. 一帆风顺C. 随遇而安D. 奋不顾身5.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鲁迅的是:A. 《呐喊》B. 《彷徨》C. 《阿Q正传》D. 《红楼梦》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奔跑B. 骄傲C. 高兴D. 看见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疑问句的是:A. 你吃过饭了吗?B. 你喜欢这首歌吗?C. 这是什么意思?D. 你能帮我一下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刻苦、聪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飞了。
C. 雨后的天空,空气清新,天空湛蓝。
D.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屹立在远处,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毫不犹豫漫不经心恍若未然B. 炽热雕梁画栋脚踏实地C. 惊愕奇峰异石蹉跎岁月D. 振聋发聩鞠躬尽瘁狼烟四起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进展非常顺利。
B. 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让人深感忧虑。
C.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那位演讲者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去哪儿?”他问。
B. 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内容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
C. 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她的回答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屡次三番地提出建议,但都被领导否决了。
B. 她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C.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我们都感到惊讶。
D. 她的言辞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是:()()黄河入海流,()白日依山尽。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 rè)纷繁(fēn fán)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B.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C.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呼啸山林(hū xiào shān lí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D.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遥相呼应(yáo xiāng hù y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素养,还展现出了团队精神。
C. 这本书内容丰富,不仅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也受到成年人的关注。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热爱我的祖国。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B.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岁月蹉跎(suì yuè cuō tuó)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雕刻细腻(diāo kè xì nì)D. 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 è)恶语相向(xiàng)B. 谦逊(qiān xùn)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欺行霸市(qī xíng bá shì)D. 装模作样(zhuāng mó zuò yàng)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是因为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努力学习。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水滴石穿C. 狐假虎威D. 融会贯通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个小太阳。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
D.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
5.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围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一文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8.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荷塘的美丽景色?9. 《将进酒》一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0.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炽热难耐B. 恣意妄为色厉内荏C. 崇山峻岭欣欣向荣D. 妙手偶得溢然若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读者有很大的帮助。
B.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孤僻。
C. 我们应该发扬优良传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奋不顾身C. 名副其实D. 心旷神怡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音乐吗?”“喜欢,我最喜欢流行音乐。
”B. “我听说你最近生病了。
”“是啊,感觉有点不舒服。
”C. “这个苹果真甜啊!”他高兴地说。
D. “请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叫李明。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C.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
D.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无数的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心情像秋天的落叶,一片片飘落。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像一幅画。
D.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7. 下列各句中,句子结构最完整的一项是:A. 他一早就去图书馆学习了。
B. 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书。
C. 他喜欢看科普类的书籍。
D. 科普类的书籍能增长知识。
8. 下列各句中,用词最准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 这个计划实施得非常顺利。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
D. 这个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下列成语出自哪篇课文?()①举世皆知②悬梁刺股3. 下列词语出自哪篇课文?()①气吞万里如虎②烽火连三月4.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课文?()①“你是这样的人吗?”②“这是为什么?”5.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课文?()①“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②“你的梦想是什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畸形发展(jī xíng fā zhǎn)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各种体育运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D.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
C. 她的文章如同一幅画卷。
D.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4.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水落石出B. 井井有条C. 风雨同舟D. 轻车熟路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他说。
B. “你看过这本书吗?”他问,“我很喜欢它。
”C. “明天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我问。
D.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但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他说。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分别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 下列词语出自哪部古典名著?(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8. 下列成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1)画龙点睛()(2)悬梁刺股()(3)精卫填海()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败笔(bài bǐ):a. 写得不好的字;b. 失败的笔触;c. 写得不好的文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mào)B. 药到病除(cú)C. 举世闻名(wén)D. 风和日丽(r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此决定请教老师。
B.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已经看了两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B. 她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C. 为了提高成绩,他每天都熬夜学习。
D. 这位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着学校的发展。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乒乓球。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吗?”他疑惑地问。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D.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突然)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
B. (精心)准备的礼物让她非常感动。
C. (认真)学习,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
D. (盲目)跟风,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8. 《赤壁赋》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9. 《出师表》中“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段话中,诸葛亮主要表达了什么?10.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炽烈暖和B. 窥视窥探视察C. 摇曳摇荡摇摆D. 剥削剥削者剥削制度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笔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 由于天气突变,使得这次户外活动不得不取消。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勤奋勤恳B. 沉重沉寂C. 丰富丰饶D. 稳定稳重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像一块老黄牛。
B. 那个湖面如同一面镜子。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D. 这篇文章论述得非常清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老师说:“你的作文像春天的柳枝一样柔韧。
”B. 那个学生是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C. 他是我们班的骄傲。
D. 那篇文章像一匹骏马,奔腾不息。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喜欢春天,喜欢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喜欢那温暖的阳光。
B. 那个老师工作认真,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喜爱。
C. 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D. 那篇文章论述得非常清晰,条理分明。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湖面如同一面镜子。
B. 那个学生是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C. 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D. 那篇文章论述得非常清晰,条理分明。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B. 那个老师工作认真,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喜爱。
C. 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D. 那篇文章论述得非常清晰,条理分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和《》。
职业高中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抚.(fǔ)养敷.(fū)衍麻痹.(bì)拗.(ào)口B憧憬.(jǐng)炮.(pào)制丧.(sāng)事刮痧.(shā)C 骨.(gū)头庚.(gēng)子狡黠.(xiá)颤.(chàn)栗D 闭塞.(sāi)哄.(hǒng)骗异域.(yù)就寝.(qǐ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漠然曲折司空见惯不辩四时B 大抵涉及精神抖擞置身其间C 清晰浩劫直上青云万壶闲愁D 出息渺小毛骨耸然疾趋而过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我__________不必担心我的一肩一背能负载多少脚印,一如无须追问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__________呢?②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士都__________过,失败了。
③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__________自己的家乡有高楼。
A 当然协调实验夸耀B 固然调和试验夸耀C 固然协调试验夸奖D 当然调和实验夸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垂暮之年,回首处,那些过往的镜花水月....是否还能重现?B 捡脚印的故事恐怕是众.所.周知..,人人都知道了。
C 拂晓时分,整个部队如过江之鲫....从铁道桥下穿过了铁路。
D 而立之年,我才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如同那些下了飞机后脚踏实地....的旅客一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一座这样典型的房子。
B 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
班级:姓名:C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有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D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亦不能张我四壁。
6、下列句子中标点的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不知道鬼魂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B 怎么样?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
C 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还是已经忘却?D 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从未脚踏实地?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③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④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A 4种B 3种C 2种D 1种8、以“开电梯的小姑娘”为开头,改写“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
我们都很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依上下文衔接的顺序,填入序号。
忽然飘来几只沙鸥,_______________________A.雪片一样白B.不见了C.闪电一样快D.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二、填空(10分)1、独立寒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_。
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2.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__________________,寥廓江天万里霜。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英勇的火炬。
三、阅读(30分)(一)阅读《石缝间的生命》选段,回答问题。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
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顽强的生命。
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
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有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吸吮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滕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人赞叹的,班级:姓名:就是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的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
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
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的缆绳紧紧的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黑暗。
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婪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在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栖栖遑遑。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化自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成长。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
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
2.文章第2段中定道:“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1)“它们”,指的是什么?(2)“严峻”,是指什么而言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5段中定道:“一切适当者是战胜环境的强者。
”请简要说明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或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填空:文章前6段的陈述对象可以归纳为“石缝间的生命”,文章最后两段的陈述对象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最后两段文字之于全篇有什么意义?请具体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雅舍》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
入夜遇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人不得安枕。
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
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
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班级:姓名: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
“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的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