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章生长发育一、【自测题】Al型题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A.先体积增大后功能成熟 B.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较晚 C.动作发育顺序是自上而下 D.同年龄小儿发育指标相同 E.出生一年后发育速度加快2.小儿各系统发育最迟的是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淋巴系统 D.生殖系统 E.循环系统3.衡量小儿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A.体重 B.身长 C.头围 D.胸围 E.腹围4.10个月小儿平均体重为A.6.5kg B.7.5kg C.8.5kg D.9.5kg E.10.5kg 5.正常9岁小儿的平均体重约为A.15kg B.18kg C.21kg D.25kg E.29kg6.正常5周岁小儿的平均身长是A.75cm B.85cm C.95cm D.105cm E.115cm7.小儿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A.1岁 B.2岁 C.5岁 D.6岁 E.12岁B8.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9.小儿皮下脂肪测量的方法正确的是A.上臂测量在三头肌处皮褶方向与上臂长轴垂直B.测量时两指捏皮褶的指间距离为3cmC.背部测量时皮褶方向与脊柱约成30°D.腹部测量时皮褶方向应与躯干长轴垂直E.测量时用拇指与示指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肤A10.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A.6~8个月 B.10~12个月 C.12~18个月 D.18~24个月 E.24~30个月B11.估算2岁以内小儿乳牙数目的方法是月龄减A.2~4 B.2~6 C.2~8 D.4~6 E.4~812.小儿乳牙出齐的时间是A.1~1岁半 B.1岁半~2岁 C.2~2岁半 D.2岁半~3岁 E.3岁~3岁半13.小儿换牙时最先长出的恒牙是A.下中切牙 B.上中切牙 C.侧切牙 D.尖牙 E.第一磨牙14.正常3个月小儿动作发育应达到A.能抬头 B.能握持玩具 C.会爬 D.能独坐 E.扶腋下能站直15.小儿开始能独坐的年龄是A.3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16.小儿开始会爬的年龄是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17.3个月小儿感觉发育应达到A.开始认识母亲 B.对声音有定向反应C.可区分父母声音 D.能注视3米以外的玩具 E.能区分不同颜色18.9个月小儿动作发育应达到A.能用手指取物 B.能搭2~3块积木C.会脱衣服 D.会翻书 E.会用匙19.能有意识地喊“爸爸”的最早年龄是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E.18个月20.小儿能并足跳的最早年龄是A.1岁 B.1岁半 C.2岁 D.2岁半 E.3岁A2型题21.女婴,10个月。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制造;运动 2)C 3)B 4)B 2.略第二章: 1.1)高副;1;低副;2 2)原动件;机架;基本杆组 3)机架;原动件 4)B 5)A 6)C 7)A2.1)a) b) c) 2)a) 21927323=-⨯-⨯=--=H L P p n Fb) 11524323=-⨯-⨯=--=H L P p n F 3)因原机构0624323=⨯-⨯=--=H L P p n F 机构不动,则不能实现设计意图,设计不合理,修改后方案如上图所示。
4) ①机构由一个Ⅲ级杆组和原动件及机架组成,故为Ⅲ级机构; ②机构由两个Ⅱ级杆组和原动件及机架组成,故为Ⅱ级机构。
第三章: 1.1)15;10;5 2)移;转 3)C 4)输出;输入 5)摩擦角之内;摩擦圆之内;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零 6)C 7)A 8)C 2.1)v e =0.33 m/s a e =3.3 m/s 2 ω2=2.4 r/s ε2=14 1/s 2A OB 1 23 4A B CDBA C 1 2 3 4 a)Fb)2)3232B B B B v v v +=kB B rB B B B a a a a 323232++=即kB B r B B t B n B nB a a a a a 3232332+++=(注意:本题中的速度和加速度中的每一项的大小和方向要弄清楚,并能对应式中的每一小项写明白。
)3) 12123A A A A v v v v +==rA A K A A n A A a a a a a 1212123++==4)04323=++F F Q第四章: 1.1)摇杆;90° 2)双摇杆 3)定块4)曲柄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5)B 6)A 7)B 2.p a 2(a 3) a 1P’n 1’k’a 2(a 3)’F 32 F 12F 41 F 23F 43 QφDD 4P 34P 14P 12P 23∞13 nB a 2tB a 3rB B a32k B B a 32nB a 33B a 2B v 3B v 32B B v求构件尺寸:由作图量取AD=?AB=?CD=?(答案略)第五章:1.1)等速;等加速和等减速或余弦加速度2)C 3)C 4)C 5)B 6)B 7)B 2.12)1)m1=m2=m α1=α2=α;m n1=m n2=m nαn1=αn2=αnβ1=-β2;大端m1=m2=m α1=α2=α;m x1=m t2=m αx1=αt2=αγ1=β2 2)节;分度3)分度圆上齿厚等于齿槽宽4)相切;相离5)C;A 6)B 7)A 8)32°;58°9)节;基;分度10)C 11)B 12)C 13)A 14)C;A;B2.1)mm 4=m 151=z m m 60'11==d d mm 240'2=d ==αα'20° 4=i因z 1=15<17,会发生根切,致使齿厚减小,故造成轮齿折断。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 [TOP]例 2-1 已知异戊烷C 5H 12的摩尔质量M = g·mol -1,在℃的蒸气压为 kPa 。
现将一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于异戊烷中,测得该溶液的蒸气压降低了 kPa 。
(1)试求出异戊烷为溶剂时Raoult 定律中的常数K ;{(2)求加入的溶质的摩尔质量。
解 (1)AA B AB B A B B M m n n n n n n X =≈+= B B A 0A AB 0B 0ΔKb b M p M m n p x p p ==== K = p 0M A 对于异戊烷有 K = p 0M A = kPa× g·mol -1=5578 kPa·g·mol -1 = kPa·kg·mol -1(2)AB B B Δm M m K Kb p == 11A B B mol g 188kg 10000.891kPa 32.2g 0697.0mol kg kPa 578.5Δ--⋅=⨯⋅⋅=⋅=m p m K M 例2-2 一种体液的凝固点是℃,求其沸点及此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力(已知水的K f = K·kg·mol -1,K b =·kg·mol -1)。
解 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是通过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互关连的,即@RT K T K T K p b ∏≈===f f b b B ΔΔΔ因此,只要知道四个依数性中的任一个,即可通过b B 计算其他的三个依数性。
B f f b K T =∆11-f f B kg mol 269.0mol kg K 86.1K 500.0Δ-⋅=⋅⋅==k T b K 138.0kg mol 269.0mol kg K 512.0Δ-1-1B b b =⋅⨯⋅⋅==b k T 故其沸点为100+ = ℃ 0℃时的渗透压力 RT b cRT B ≈=∏ = ·L -1×·K -1·mol -1×273K = 0. 269mol·L -1×·L·K -1·mol -1×273K = 610 kPa ! 例2-3 按溶液的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溶液: ① ·kg -1的葡萄糖溶液 ② ·kg -1的NaCl 溶液 ③ ·kg -1的尿素溶液 ④ ·kg -1的萘的苯溶液 解 这里要考虑多种因素:溶剂的凝固点、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第 2 章自测题一、填空题1、设作用在质量为 1 kg 的物体上的力F=3t +5(SI )。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 到 2.0 s 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 。
2、某质点在力F=(3+4x) i (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0移动到x =7m的过程中,力 F 所做的功为_____ 。
3、一质量为 1 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一水平拉力F=2t (SI) ,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16 ,则 2 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_。
4 、一质点在恒力为 F -4i 5j 8k (SI) 的作用下产生位移为r 2i 5j 9k (SI) ,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做的功为。
5、质量为0.5Kg 的质点,在OXY坐标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2,y 2t (SI),从t 1s到t 3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该质点所做的功为。
二、计算题1. 质量m =2.0kg 的物体沿x 轴无摩擦地滑动,t = 0 时物体静止于1m 处。
( 1) 若物体在力 F 5 t2(SI)的作用下运动了 2 s,它的速率增为多大?( 2)若物体在力 F 5 x 2(SI)的作用下移动到 2 m 处,它的速率又增大为多少?2. 质量m = 1.0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2t2,y 3t (SI) ,从1s 到 2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做的功为多少?3. 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沿X轴运动,物体受到与F反向大小为1 牛的摩擦力的作用。
开始时物体静止在坐标原点,(1) 当物体在力F=t 的作用下运动了 2 秒,它的速率增大为多少?(2) 当物体受到F=X+1的作用下移动2m,它的速率又增大为多少?4. 一颗子弹水平穿过质量分别为2m 和m,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木块A 和B,设子弹穿过两木块所用时间均为t ,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子弹穿过A的速度为多少?和B后,A与B5. 如图所示,质量m 1kg 的物体,用一根长l 1.0m 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第2版)章节习题及自测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BCD2.ABC3.ABC4.D5.B6.C7.B8.B9. A 10.A二、填空题11.500,30012.无线电波,.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X 射线,γ射线13.0.77---1000μm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14.泵浦源,谐振腔和激活介质15.频率,相位,振幅及传播方向16.受激辐射,实现粒子数反转,谐振腔;方向性好,相干性好,亮度高 17.935μm18.919.125103.1--⋅⋅⨯s m kg20.三、计算题21.解:(1)根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2/R I E e e =,太阳的辐射强度为sr W R E I e e /10028.3252⨯==。
得到太阳的总功率为W I e e 26108.34⨯==Φπ(2)太阳的辐射亮度为()sr cm W A I L e ./10989.127⨯== 太阳的辐射出射度为27/1025.6m W L M e e ⨯==π 太阳的温度为K M T e 57614==σ22.解:222z r r ='=,22cos cos z r z+'='=θθ,r d r dS '∆'=ϕ 由:2cos cos r BdS S d d dE θθ'='Φ'=2202222022)(2cos 2z R RB z r r d r z B r d r r B E R R+=+'''=''=⎰⎰ππθπ 23.解:设相干时间为τ,则相干长度为光束与相干时间的乘积,即c L c ⋅=τ 根据相干时间和谱线宽度的关系c L c v ==∆τ1 又因为00γλλv ∆=∆,λc v =0,nm 8.6320=λ由以上各关系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形式:单色性=101200010328.6108.632-⨯===∆=∆nm nm L v v c λλλ 24.证明:若t=0时刻,单位体积中E 2能级的粒子数为n 20,则单位体积中在t→t+dt 时间内因自发辐射而减少的E2能级的粒子数为:2122122120A t dn A n dt A n e dt --==故这部分粒子的寿命为t ,因此E2能级粒子的平均寿命为212120020211A t tA n e dtn A τ∞-==⎰ 25.解:设两腔镜1M 和2M 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R 和2R ,121m,2m R R =-=工作物质长0.5m l =,折射率 1.52η=根据稳定条件判据:(1) 其中(2) 由(1)解出2m 1m L '>>由(2)得所以得到: 2.17m 1.17m L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011 1 21L L ''⎛⎫⎛⎫<-+< ⎪⎪⎝⎭⎝⎭() l L L l η'=-+10.5(1)0.171.52L L L ''=+⨯-=+一、选择题1.ABCD2.D3.ABCD4.AC5.ABCD6.A7.A8.A9.A 10. B二、 是非题911.√ 12.× 13.× 14.× 15.√ 16.√三、 填空题17.大气气体分子及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空气折射率不均匀;晶体介质的介电系数与晶体中的电荷分布有关,当晶体被施加电压后,将引起束缚电荷的重新分布,并导致离子晶格的微小形变,从而引起介电系数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晶体折射率变化的现象。
第1章自测练习一、选择题(四选一)1.某个加法运算结果使标志ZF=1,则标志SF为A。
A 0B 1C 不改变原来的状态D 不确定2.可以为存储器操作数提供偏移地址的寄存器组是B。
A AX、BX、CX、DXB BX、BP、SI、DIC SP、IP、BP、DXD CS、DS、ES、SS3.8086/8088确定下一条执行指令物理地址的计算表达式为D。
A DS× 16+EAB ES× 16+EAC SS×l6+SPD CS×l6+IP4.某系列微机对存储器分段,如果每个段最多的字存储单元(16位二进制)是32K,那么表示段内字节单元偏移地址的二进制位数应是C位。
A 14B 15C 16D 205.十进制数-100的8位二进制数的补码为 D 。
A 10011011B 01100100C 10011101D 100111006.下列各个8位二进制数的补码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 。
A 10001000B 11111110C 00000100D 000000017.16位有符号数的补码所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是B。
A -32767~+32768B -32768~+32767C -65535~+65536D 0~655358.对数值83A7H作逻辑非运算后的结果是D。
A 83A8H B、73A8H C、7C59H D、7C58H9.指令“mov cx,[bp+16]”的源操作数采用的段寄存器是 B 。
A CSB SSC DSD ES10.指向程序堆栈区的段寄存器是 B 。
A CSB SSC DSD ES11.有效地址是指 C 。
A 存储器操作数的物理地址B 存储器操作数的段地址C 存储器操作数的偏移地址D 立即数的偏移地址1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 C 中。
A 通用寄存器B 段寄存器C 主存单元D 堆栈13.指令“mov ax,es:[bx][si]”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D。
第二章自测题一、选择题(30题)1.毛泽东在()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A. 1927年3月B. 1929年6月C. 1929年12月D. 1930年5月2.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的问题A. 主观主义B. 官僚主义C. 宗派主义D. 教条主义3.毛泽东在()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A. 《反对本本主义》B. 《实践论》C. 《矛盾论》D. 《改造我们的学习》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A. 1978年3月B. 1978年5月C. 1978年12月D. 1980年5月5.在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中,最根本的是()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 密切联系群众C. 自我批评D. 批评6.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强调求真务实的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7.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特别强调与时俱进的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8.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对中国革命危害最大的是()A. 经验主义B. 教条主义C. 宗派主义D. 自由主义9.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A. 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D.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10.1978年邓小平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针对的问题是()A. “苏联模式”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两个凡是”D. “文化大革命”11.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 制度创新B. 科技创新C. 文化创新D. 理论创新12.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A. 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B. 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 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D. 群众路线上的拨乱反正1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 马克思主义B. “三个有利于”标准C. 实践D. 生产力14.对“实事求是”首先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A. 陈独秀B. 毛泽东C. 刘少奇D. 邓小平15.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A. 1977年4月邓小平以个人名义致中共中央的信B. 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1986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毛泽东思想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实事求是17.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A. 教条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自由主义D. 实用主义18.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共同特点是()A. 主观与客观脱离B. 思想与行动不一致C. 理论与实践脱节D. 认识与实践脱离19.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 政治纲领B. 组织原则C. 思想路线D. 工作作风20.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A. 十二大B. 十三大C. 十四大D. 十五大21.毛泽东在()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无机化学》自测题第二章溶液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请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01 溶解度是指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
()1.02 任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03 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1.04 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1.05 当某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这种盐可能会潮解。
()1.06 当某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这种盐可能会风化。
()1.07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由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决定的,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1.08 在两杯同体积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和蔗糖后,这两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同。
()1.09 在两杯同体积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甘油和蔗糖后,这两杯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1.10 在冰和水平衡共存时,冰的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一定是相等的。
()1.11 0℃称为水的冰点,它是纯水与冰平衡共存的温度。
()1.12 0℃称为水的冰点,它也是水的凝固点。
()1.13 混合溶剂的溶解能力一般大于单一溶剂。
()1.14 胶体是具有粘性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如骨胶、阿拉伯胶等。
()1.15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种类无关。
()2.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01 同温度同体积的两杯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 1 mol•L-1和 1 mol•kg-1,则溶液中的蔗糖含量应是()A、一样多B、1 mol•kg-1中多C、1 mol•L-1中多D、不一定哪个多2.02 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01 mol•kg-1Na2SO4B、0.02 mol•kg-1 NaAcC、0.02 mol•kg-1HAcD、0.03 mo l•kg-1尿素溶液2.03 同温度下,渗透压最大的水溶液是()A、0.01 mol•kg-1 Ba(NO3)2B、0.01 mol•kg-1 KNO3C、0.01 mol•kg-1 HCOOHD、0.01 mol•kg-1蔗糖溶液2.04 温度相同时,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高的是()A、0.10 mol•L-1的CO(NH2)2B、0.10 mol•L-1 的NH3C、0.10 mol•L-1的NH4AcD、0.10 mol•L-1的(NH4)2SO42.05 某尿素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 ℃,则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1)A、0.100 mol•kg-1B、0.150 mol•kg-1C、0.200 mol•kg-1D、0.250 mol•kg-12.06 在20℃ 时,液体A 的蒸汽压为 200 Pa ,液体 B 的蒸汽压为 300 Pa ,等物质的量的液体A 和液体 B 相混合组成一理想溶液,其总蒸汽压为 ( )A 、200 PaB 、300 PaC 、500 PaD 、250 Pa2.07 将100 ml 0.90mol •L-1的 KNO 3 溶液与 300 ml 0.10mol •L -1的 KNO 3 溶液混合,所制得 KNO 3 溶液的浓度为 ( ) A 、0.50 mol •L -1 B 、0.40 mol •L -1C 、0.30 mol •L -1D 、0.20 mol •L -12.08 当 1 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 4 mol 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与纯溶剂的蒸汽压之比为 ( )A 、1:5B 、1:4C 、4:5D 、 5:42.09 每升中含甘油(分子量 92.0)46.0 克的水溶液,在27 ℃ 时的渗透压(kPa )为( )A 、112B 、1.13×103C 、1.25×103D 、2.49×1032.10 某温度下纯 A 的蒸汽压为 50.0 Pa ,纯 B 的蒸汽压为 200 Pa ,现有 A 和B 形成的理想溶液,其中A 的摩尔分数为 0.0200,在该温度下溶液的蒸汽压(Pa )为 ( )A 、97.0B 、250C 、197D 、1502.11 0.100 mol •kg -1 HAc 溶液的电离度为 1.33%,则该溶液的凝固点应为(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 ( ) A 、-0.25℃ B 、-0.21℃ C 、-0.188℃ D 、-0.167℃2.12 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需向 100 g 水中加入 KCl 的物质的量是 ( )(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 A 、0.027mol B 、0.054 mol C 、0.27 mol D 、0.54 mol2.13 将0.900 g 某物质溶于60.0 g 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 0.150 ℃,该物质的分子量是(水的 Kf =1.86 K •kg •mol -1) ( )A 、204B 、186C 、83.2D 、51.22.14 将 10.4 g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250g 水中,该溶液的沸点为100.78 ℃,已知水的 K b=0.512 K •kg •mol -1,则该溶质的分子量约为 ( ) A 、27 B 、35 C 、41 D 、552.15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ml 水中,20 ℃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 ( )A 、2.1×102B 、4.1×104C 、6.1×105D 、2.2×1062.16 5.0 g 某聚合物溶于 400 ml 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 ( )A 、4.0×106B 、3.0×105C 、2.1×104D 、6.0×1022.17 取下列物质各 10 g ,分别溶于 1000 g 苯中,溶液开始凝固时温度最低的是 ( )A 、CH2Cl2B 、CCl4C 、CHCl3D 、都在同一温度2.18 将7.8 g 非电解质固体溶于 100 g 水中,溶液的凝固点为-2.5℃,已知水的K f =1.86K • kg • mol -1,则该固体的摩尔质量应为 ( ) A 、100.05.286.18.7⨯⨯ g • mol -1 B 、 86.18.7100.05.2⨯⨯g • mol -1 D 、 0.105.286.18.7⨯⨯g • mol -1 D 、 5.2100.086.18.7⨯⨯g • mol -1 2.19 固体溶于水时,与其溶解热有关的是 ( )A 、固体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B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C 、溶质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D 、以上三种都有2.20 AlPO4、FePO4、Ca3 (PO4)2 难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A、晶格能大于水合热B、晶格能小于水合热C、溶解熵变ΔsSmΘ为正值D、溶解熵变ΔsSmΘ为负值3.填空题3.01 已知水的K f=1.86 K •kg •mol-1,若尿素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mol •kg-1。
第 2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自测题2.1填空题1.晶体管的穿透电流CEO I 是反向饱和电流CBO I 的 倍。
在选用管子时,一般希望CEO I 尽量 。
2.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用较小的 电流控制较大的 电流,所以晶体管是一种 控制器件。
3.某三极管的极限参数CM 150mW P =,CM 100mA I =,(BR)CEO 30V U =,若它的工作电压CE 10V U =,则工作电流C I 不得超过 mA ;若工作电压CE 1V U =,则工作电流不得超过______ mA ;若工作电流C 1mA I =,则工作电压不得超过______V 。
4.根据题2.1.4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分别填写出它们所处的状态。
(从左到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题2.1.5图画出了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和直流、交流负载线。
由此可得出:(1)电源电压CC V =_____;(2)静态集电极电流CQ I =_____,管压降CEQ U =_____;(3)集电极电阻c R =_____,负载电阻L R =_____;(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_____,进一步计算可得电压放大倍数u A = _____(bb 200Ωr '=);(5)放大电路题2.1.4图题2.1.5图的最大不失真输出正弦电压的有效值约为_____;(6)要使放大电路不失真,基极正弦电流的振幅应小于 ;(7)不产生失真时的最大输入电压的峰值为_____。
6.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集电极负载电阻c R 的主要作用是把电流的控制和放大作用转化为 放大作用。
7.在不带e C 的分压式稳定工作点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100β=,bb 300Ωr '=,BE 0.6V U =。
电容1C 、2C 足够大,CC 12V V =,b160k ΩR =,b220k ΩR =,c 3.6k ΩR =,e 2.4k ΩR =。
(1)静态工作点CQ I ≈_____,CEQ U ≈_____;(2)输入电阻i R ≈_____,输出电阻o R ≈_____;(3)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uA ≈ _____。
8.如果PNP 管共发射极单级放大电路发生截止失真,且假定输入电压为正弦信号,则基极电流b i 的波形_____,集电极电流c i 的波形_____,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_____。
9.试比较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其中输入电阻较大的是________电路;输出电阻较小的是________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的是________电路;带负载能力强的是________电路;既有电流放大能力又有电压放大能力的是 电路。
答案:1.1+β(),小。
2.基极,集电极,电流。
3.15,100,30。
4.(从左到右)饱和,放大,截止,放大,饱和,放大,放大,截止。
5.(1)6V ;(2)1mA ,3V ;(3)3k Ω,3k Ω;(4)50,-50;(5)1V ;(6)20μA ;(7)30mV 。
6.电压。
7.(1)1mA ,6V ;(2)14.13k Ω,3.6k Ω;(3)-1.47。
8.削底,削底,削底。
9.共集,共集,共集和共基,共集,共射。
2.2选择题1.工作在放大区的某晶体管,如果测得晶体管B =30A I μ时C =2.4mA I ,而B =40A I μ时C =3mA I ,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
A .80;B .60;C .75;D .100。
2.晶体管的CEO I 大,说明其 。
A .工作电流大;B .击穿电压高;C .寿命长;D .热稳定性差。
3.晶体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若此时仅增大CE U ,则 ;若增大B I ,则 。
A .C I 减小;B .C I 基本不变; C .C I 增大;D .C 0I ≈。
4.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 ,接入3k Ω的负载后输出电压降为3V 。
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
A .10k Ω;B .2k Ω;C .1k Ω;D .0.5k Ω。
5.用示波器观察NPN 管共射单级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得到题2.2.5图所示三种削波失真的波形,请分别写出失真的类型:图(a )为 ;图(b )为 ;图(c )为 。
A .饱和失真;B .截止失真;C .交越失真;D .i u 过大出现双向失真。
6.在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中,基极电阻b R 的作用是 。
A .放大电流;B .调节偏流BQ I ;C .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D .防止输入的交流信号被短路。
7.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的关系为 。
A .不会重合;B .一定会重合;C .平行;D .有时会重合。
8.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中,共集放大电路的特点是 。
A .既能放大电流也能放大电压;B .能放大功率但不能放大电压;C .能放大功率但不能放大电流;D .能放大电压但不能放大电流。
9.共基放大电路主要应用于 。
A .高频电压放大;B .中间隔离级;C .高阻输入级;D .振荡器。
答案:1.B 。
2.D 。
3.B 、C 。
4.C 。
5.B 、A 、D 。
6.B 、D 。
7.D 。
8.B 。
9.A 。
2.3判断题1.今测得电路中的三极管管脚电位分别为9V -、6V -和 6.2V -,说明它为PNP 锗管。
( )2.若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其一定工作在放大状态。
( )3.晶体管由两个PN 结构成,因此可以用两个二极管反向串联来构成一个晶体管。
( )4.无论何种组态的放大电路都具有功率放大作用。
( )5.be r 和i R 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写法。
( )6.有人说既然要放大,那么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放大倍数一定都大于1。
( )7.双极型晶体管的输入电阻是一个动态电阻,故它与静态工作点无关。
( )(a ) (b ) (c )题2.2.5图8.放大电路不带负载时的增益比带负载时的增益小。
( )9.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答案:1、4对,2、3、5、6、7、8、9错。
习题2.1 在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只管子各电极电位如题2.1图所示。
试判断各晶体管的类型、材料和电极。
解:(a )NPN 硅管,1-e 、2-b 、3-c 。
(b )PNP 硅管,1-c 、2-b 、3-e 。
(c )PNP 锗管,1-c 、2-e 、3-b 。
2.2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题2.2图所示。
试判断这些晶体管分别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饱和、放大、截止或已损坏)。
解:(a )放大状态。
(b )截止状态。
(c )因c J 零偏,管子处于临界饱和状态。
2.3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如题2.3图(a )所示。
晶体管的BE 0.7V U =,bb 300Ωr '=,且输出特性曲线及放大电路的交流、直流负载线如题2.3图(b )所示。
试求:(1)b R 、c R 、L R 各为多少?(2)不产生失真时最大输入电压的幅值为多少?(3)如继续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会产生什么失真?应如何消除这种失真?(a ) (b ) (c )题2.1图(a ) (b ) (c )题2.2图解:(1)由题2.3图(b )得CC 10V V =,CEQ 4V U =,BQ 40μA I =,CQ 2mA I =,则CC BE b BQ 100.7232.5k Ω40V U R I --===,CC CEQ c CQ 1043k Ω2V U R I --=== 又由图可知CQ L 642V I R '=-=,故L 1k ΩR '=。
根据L c L //R R R '=得L 1.5k ΩR =。
(2)因为CQ LCE CES I R U U '<-,所以om CQ L 2V U I R '==。
CQ BQ 2mA 5040μA I βI ≈==,be 0.95k Ωr =,L u be 50152.630.95βR A r '⨯=-=-≈-,故om im u 238mV 52.63U U A ==≈。
(3)当im U 继续加大时电路先产生截止失真,需减小b R 直到消除失真为止。
2.4 放大电路及其输出特性曲线如题2.4图所示,设BE 0.7V U =,L 12k ΩR =。
试由图解法确定电路参数CC V 、b R 、c R 及e R 。
解:由题2.4图(b )A 点得CC =12V V ;B 点得c e 126k Ω2R R +==;C 点得c L //3k ΩR R =。
故c 4k ΩR =,e 642k ΩR =-=。
(a ) (b )题2.3图(a ) (b )题2.4图因为BQ 10μA I =时CQ 1mA I =,得100β=。
由图(a )知CC BQ b BQ e 0.7(1)V I R βI R =+++ ,得b 928k ΩR =。
2.5 电路如题2.5图所示,已知T 为3AX21A 型锗管(其极限参数CM 30mA I =,(BR)CEO 9V U =,CM 100mW P =),20β=,取BE 0.3V U =-。
b 24k ΩR =,c 0.5k ΩR =,CC 12V V -=-。
试分析:(1)电路中的晶体管是否会超过极限参数?(2)若不慎将晶体管基极开路,可能会出现何种情况?解:(1)CC EB BQ b 120.30.49mA 24V U I R --==≈ CQ BQ 200.499.8mA I βI ≈=⨯=CEQ CC CQ c 129.80.57.1V U V I R =-+=-+⨯=-c C CE CM |||9.87.1|69.58mW <P I U P ==⨯=,且C C M ||<I I ,CE (BR)CEO ||<U U ,电路正常。
(2)若基极开路,CE 12V U ≈-,管子可能被击穿。
2.6 电路如题2.6图所示,设电容1C 、2C 、3C 对交流信号视为短路。
(1)写出CQ I 及CEQ U 的表达式;(2)写出uA 及i R 、o R 的表达式;(3)若将电容3C 开路,对电路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解:(1)CC BEQCQ BQ 1V U I βI βR -≈=,CEQ CC CQ 23()U V I R R =-+(2)2L u be//R R A βr =- ,i 1be //R R r =,o 2R R ≈ (3)若将3C 开路,be r 和i R 不变,此时23L u be()//R R R A βr +=- ,o 23+R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