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_唐铁汉

  • 格式:pdf
  • 大小:158.93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6

改革开放30周年专稿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唐铁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全局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深刻地认识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和经验

[中图分类号]D 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8)06-001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的改革,党的十七大以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回顾近30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总的看,近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渐明确,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日趋明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G D P 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G D P 由200多美元增长到2600多美元,创造了世界经济中一个大国持续发展的奇迹。这一巨大的变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有六条基本的经验需要肯定。

一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这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着眼点,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加强和完善政府的

DOI :10.14063/j .cn ki .1008-9314.2008.06.00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6改革开放30周年专稿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二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既要吸纳国外行政改革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又不能照搬照套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而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三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崇高使命。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增强政府机构及国家体制的活力,提高行政效率,调动人民群众和基层的积极性。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处理好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又要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相协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体制保障,使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基础发展相辅相成;经济基础不断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也要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经济基础的发展扫除体制性的障碍。同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而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相衔接,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五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实行上下联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涉方方面面,矛盾多,难度大,需要与其他改革整体推进、配套进行,因此必须有统一的领导,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光有中央的积极性,没有地方的积极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很难深入下去,也不能进行到底。因此,要鼓励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注意总结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推广。

六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必然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既要有长期的目标,又要措施得力,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涉及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具有复杂性,所以,要总揽全局,瞻前顾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哪些基本特点呢?我认为有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因而具有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特点。从总体上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经济基础不断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也要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是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改革,因而具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相适应的特点。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权力关系、职能职责与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使政府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是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行政体制的革命,而摆脱传统行政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不断深化的渐进性特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必然是一个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需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惰性、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部门利益的刚性,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推进和深化。

四是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进行的改革,因而具有整体配套、协调推进的特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新时期,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继续深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