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833.44 KB
- 文档页数:25
目录1前言 (5)2总体要求 (6)2.1建设目标 (6)2.2建设原则 (7)2.3建设模式 (7)2.4建设内容 (8)2.5建设流程 (9)3用户信息素养 (10)3.1学生信息素养 (10)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10)3.1.2学习方式与技能 (11)3.2教师信息素养 (12)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2)3.2.2教学方法与技能 (12)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13)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4)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14)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15)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15)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16)4信息化应用 (16)4.1主要类型 (16)4.2总体要求 (17)4.2.1建设要求 (17)4.2.2应用要求 (18)4.3教育教学 (18)4.3.1网络备课 (18)4.3.2网络教学 (19)4.3.3网络教研 (19)4.3.4课堂教学 (19)4.3.5教学资源 (20)4.4教育管理 (21)4.4.1教务管理 (21)4.4.2行政管理 (21)4.4.3财务管理 (22)4.4.4人事管理 (22)4.4.5学生管理 (22)4.4.6设备资产管理 (23)4.5教育评价 (23)4.5.1学生发展性评价 (23)4.5.2教师发展性评价 (23)4.5.3学校发展性评价 (24)4.6生活服务 (24)4.6.1家校互通 (24)4.6.2文化生活 (24)4.6.3社会开放 (25)5基础设施 (25)5.1主要类型 (25)5.2总体要求 (26)5.2.1建设要求 (26)5.2.2应用要求 (27)5.3网络环境 (27)5.4数字终端 (28)5.5数字化教学空间 (29)5.6创新创造空间 (29)5.7文化生活空间 (30)6网络安全 (31)6.1组织管理 (31)6.2网络应用 (32)6.3校园环境 (32)7保障机制 (33)7.1组织架构 (33)7.2全员培训 (33)7.3制度建设 (34)7.4资金投入 (34)7.5多方协同 (35)8附录 (35)8.1术语定义 (35)8.2规范性引用文件 (38)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2.总体要求2.1建设目标2.2建设原则2.3建设模式2.4建设内容2.5建设流程3.用户信息素养3.1学生信息素养3.1.1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3.1.2研究方式与技能3.2教师信息素养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2.2教学方法与技能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前言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本规范。
总体要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贯彻以下总体要求:建设目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原则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
3.注重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4.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建设模式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可以采取自主建设、委托建设、合作建设等模式,具体选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建设内容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3.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建设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5.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6.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7.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流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需求分析2.规划设计3.实施建设4.验收交付5.运行维护用户信息素养用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在使用数字校园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当注重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研究态度与思想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学校)一、背景和意义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数字校园是信息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推动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有很大的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数字校园可以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家长来说,数字校园可以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对于教师来说,数字校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负担,让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本身。
二、目标和任务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信息化水平高、教学管理先进、服务质量优良的现代化学校,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
数字校园建设的任务包括:完成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搭建数字校园平台和信息化设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学校信息安全和管理,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数字校园建设的实施步骤包括:1. 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学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信息化水平,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
规划和设计应综合考虑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完整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2. 建设数字校园平台和信息化设施根据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选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建设数字校园平台和信息化设施。
数字校园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拓展性和系统性能,能够满足教学管理、服务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信息化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教育软件等,应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
同时,应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后期维护成本等问题,避免设备淘汰过快或维护费用过高。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教学资源共享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活动,并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同时,学校应当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学校)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一杯热咖啡,一本笔记本,准备工作开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这是一个涉及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工程。
嗯,先来梳理一下思路。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校要建设一个涵盖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数字化环境,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育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目标明确了,就是具体实施了。
二、实施方案1.硬件设施建设这个部分,主要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采购。
网络设备要保证全校范围内的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终端设备则要满足教学、管理、服务的需要。
2.教学资源建设这个部分,主要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购买、自建等方式,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同时,鼓励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
想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老师们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们在互动中快乐学习的场景。
3.管理平台建设这个部分,主要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实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
4.服务体系建设这个部分,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比如,在线报名、在线缴费、在线咨询等。
5.人员培训与支持这个部分,主要是对师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数字校园的正常运行。
三、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硬件设施建设:进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
3.教学资源建设:购买、自建教学资源库,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4.管理平台建设:开发、部署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5.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在线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6.人员培训与支持: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四、项目预期成果1.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1 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旨在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智慧校园"为指导概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为中小学开展数字化建设而制定的规范。
今天,智慧校园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上,建设更加智能化、安全可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场景,更要实施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集成和整合,营造新的数字习学风气。
2 智能校园建设的战略思路首先,设立智慧校园建设规范制度,规范智能校园建设规划、评估、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系统开发,协同应用工程多渠道衔接,以及数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保护和安全应用。
其次,明确工作开展的重点和范围,基于学校自身优势和校园建设需求,重点完成集中、智能的教室设备的改造和升级,形成学习到任何地方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3 智能校园建设标准要求建设智慧校园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要求:一是各项安装配置主要以能支持在线教学、远程协同开展教学为主;二是依托互联网实现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三是信息资源运用合理,助力教学。
四是校园内文体设施开展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体质及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校园外景环境良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习兴趣。
4 智慧校园建设的合理运用勤奋、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内涵。
当前,各类EDU资源迅速发展,如何有效结合,使之落实到育人指导的各个环节中才是重点。
数字校园建设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服务水果,有利于营造新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赋予教学活动以新的层次。
5 决心推进智能校园建设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必须积极应对两个难题: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分配体系,将新的学校空间作为数字化信息安全系统,合理利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现代化设施,辅助学生开展良好的学习;二是强化筹资能力,激发校园精神,加强从下而上的教研衔接,加大在线教学资源投入,完善校园智能建设中的网络技术。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环境(二)智慧教室智慧环境建设空间安防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六)智能管理和后勤等智能化管理,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并基于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课程分析、考试分析等智慧化服务。
其中智能化办公系统应包含(不限于)以下功能:1.行政管理:实现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审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学生与奖助管理、人事与档案管理、考勤与请销假等行政事务信息化,达到国家中小学数字校园标准,并具备高效、智能化特点。
2.智能教务管理与分析: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考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
(1) 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实现课时安排管理、教室 管理、社团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及考试设置、考场 编排与资料批量打印等功能。
(2) 实现考务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的学科质量监 控分析及考试阅卷系统,实现自动阅卷。
(3)教务分析智能化:实现多维度的不同课程情况分 析、教师授课情况分析,为提供个性化教务和考务管理 提供智能诊断和评价,为针对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辅导 提供数据支撑。
3.智能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的移动管理(1) 学校各级人员管理绩效的工资管理、统计与审核;(2) 实现学生缴费的移动支付管理。
4. 智慧后勤管理:实现后勤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1)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实现校产、场地、材料 等智能管理功能,包括(1)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统 计、分析;(2)学校教室、房屋、用地的信息管理;(3) 学校专利、著作权、商标权等的管理。
(2)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智慧服务。
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校园水、电、气运行状况感知监测, 实现及时维修、节能控制等。
对教学、教研、科研设备 以及图书等感知监测,实现资产的智慧化管理。
在遵守国家对网络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 打造智能化家校沟通平台,展示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成 果,为家长提供学生作业、学业、德育、综合素养等方 面的信息互动,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 地融为一体。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前言62总体要求72.1建设目标72.2建设原则82.3建设模式82.4建设内容92.5建设流程103用户信息素养113.1学生信息素养113.1.1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113.1.2学习方式与技能123.2教师信息素养133.2.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33.2.2教学方法与技能133.3管理人员信息素养143.3.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53.3.2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15 3.4技术人员信息素养163.4.1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163.4.2信息技术专业技能174信息化应用174.1主要类型174.2总体要求184.2.1建设要求184.2.2应用要求194.3教育教学194.3.1网络备课194.3.2网络教学204.3.3网络教研204.3.4课堂教学204.3.5教学资源214.4教育管理224.4.1教务管理224.4.2行政管理224.4.3财务管理234.4.4人事管理234.4.5学生管理234.4.6设备资产管理24 4.5教育评价244.5.1学生发展性评价24 4.5.2教师发展性评价244.5.3学校发展性评价25 4.6生活服务254.6.1家校互通254.6.2文化生活254.6.3社会开放265基础设施265.1主要类型265.2总体要求275.2.1建设要求275.2.2应用要求285.3网络环境285.4数字终端295.5数字化教学空间30 5.6创新创造空间305.7文化生活空间316网络安全326.1组织管理326.2网络应用336.3校园环境337保障机制347.1组织架构347.2全员培训347.3制度建设357.4资金投入357.5多方协同368附录368.1术语定义368.2规范性引用文件39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第1篇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加快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决定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建设目标1. 搭建稳定、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园内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
2. 建设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4. 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建设内容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校园网络覆盖:实现校园内教学、办公、生活区域的无线网络全覆盖。
(2)网络设备升级:升级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3)网络安全保障: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确保校园网络安全。
2.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1)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
(2)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功能。
(3)虚拟实验室:建设虚拟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和实验模拟环境。
3. 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1)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教务管理功能。
(2)学生管理系统:对学生基本信息、成长档案、考勤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3)资产管理系统:对学校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4. 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1)智慧教室:配备智能教学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功能。
(2)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阅读资源。
(3)创客空间:设立创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和预算。
2. 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网络设备升级和网络安全保障建设。
附件二: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二О一三年三月编制说明一、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科[2009]27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
本标准包括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数字资源等三部分。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学校班级数量进行分类:高中、初中、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完小)Ⅰ类为24个班以上,Ⅱ类为12-24个班级,Ⅲ类为12个班以下。
村小(教学点)不单独分类。
2.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3.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要实施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本标准执行情况由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
目录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 2 -(一)配备要求...................................................................................................................................... - 2 -(二)建设要求...................................................................................................................................... - 2 -1.校园网络系统............................................................................................................................ - 2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3 -3.多功能教室................................................................................................................................ - 4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5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5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 6 -(一)设计规范...................................................................................................................................... - 6 -(二)建设要求...................................................................................................................................... - 6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 7 -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 8 -(一)配备要求...................................................................................................................................... - 8 -(二)建设要求...................................................................................................................................... - 8 -1.校园网络系统............................................................................................................................ - 8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9 -3.多功能教室.............................................................................................................................. - 10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11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11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12 -(一)设计规范.................................................................................................................................... - 12 -(二)建设要求.................................................................................................................................... - 12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13 -中心校(完小)“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14 -(一)配备要求.................................................................................................................................... - 14 -(二)建设要求.................................................................................................................................... - 14 -1.校园网络系统.......................................................................................................................... - 14 -2.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 - 16 -3.多功能教室.............................................................................................................................. - 16 -4.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17 -5.校园电视(录播)、广播、安全监控系统............................................................................ - 18 -二、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18 -(一)设计规范.................................................................................................................................... - 18 -(二)建设要求.................................................................................................................................... - 19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 19 -村小(教学点)“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配备要求 ................................................................................................................................................ - 20 -二、建设要求 ................................................................................................................................................ - 20 -1.校园网络系统.......................................................................................................................... - 20 -2.多媒体“班班通”设备 .............................................................................................................. - 20 -3.电视收视、音频播放、安全监控系统.................................................................................. - 21 -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一)配备要求(二)建设要求1.校园网络系统说明:网络需覆盖学校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数字化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及评估标准细则背景介绍数字化校园是指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推进校园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境和服务的一种现代化校园。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须选择。
数字化校园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学校能够快速、高效地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实施方案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依托完善的互联网及通信设施,建设高速、智能化、动态、可靠的信息网络,以满足校园教学、管理、服务的需要。
此外,数字化校园需要建设相对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如电子黑板、多媒体教室、校园智能卡、在线图书馆、手机应用等数字设备和应用系统。
二、创新教学方法数字化校园应用新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革新和创新,提供更便于学生学习的平台和工具。
数字化教育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在线学习、测试剖析和互动交流,使得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数字化校园应支持在线课程、远程教学、教学管理等,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以达到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三、高效校园管理数字化校园管理可以帮助学校大大提升运行效率,实现高效的办公和管理,如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
数字化校园应该设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集中管理学生、教师、校友等各类人员信息,以便于信息的交流和分享。
四、先进服务平台数字化校园可以借助数字平台打造先进的服务体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建立多方沟通联系机制。
数字化校园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和教育机构服务体系,以全面服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管理人员等群体。
评估标准细则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于进行管理和优化。
评估标准如下:一、技术平台1.网络教学平台、教务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是否建立完善2.学校是否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中心,管理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二、教育教学1.是否开展面向学生的在线课程、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2.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得到有效的监控和调控3.是否开展了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及智慧教育的应用三、管理机制1.校园信息化应用是否高效、便捷、安全2.是否建立统一协同办公平台以便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3.是否落实了学校与学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等一系列管控管理四、服务平台1.是否创建了便捷易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方便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2.校园服务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满足各群体的需求3.服务是否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认可和肯定结束语数字化校园的创建,不仅是学校走向现代的标志,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1 前言 (1)2 总体要求 (1)2.1 建设目标 (1)2.2 建设原则 (2)2.3 建设模式 (2)2.4 建设内容 (2)2.5 建设流程 (3)3 用户信息素养 (3)3.1 学生信息素养 (3)3.1.1 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 (4)3.1.2 学习方式与技能 (4)3.2 教师信息素养 (4)3.2.1 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4)3.2.2 教学方法与技能 (5)3.3 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5)3.3.1 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5)3.3.2 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 (5)3.4 技术人员信息素养 (6)3.4.1 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 (6)3.4.2 信息技术专业技能 (6)4 信息化应用 (6)4.1 主要类型 (6)4.2 总体要求 (7)4.2.1 建设要求 (7)4.2.2 应用要求 (7)4.3 教育教学 (7)4.3.1 网络备课 (7)4.3.2 网络教学 (7)4.3.3 网络教研 (8)4.3.4 课堂教学 (8)4.3.5 教学资源 (8)4.4 教育管理 (9)4.4.1 教务管理 (9)4.4.2 行政管理 (9)4.4.3 财务管理 (9)4.4.4 人事管理 (10)4.4.5 学生管理 (10)4.4.6 设备资产管理 (10)4.5 教育评价 (10)4.5.1 学生发展性评价 (10)4.5.2 教师发展性评价 (10)4.5.3 学校发展性评价 (11)4.6 生活服务 (11)4.6.1 家校互通 (11)4.6.2 文化生活 (11)4.6.3 社会开放 (11)5 基础设施 (11)5.1 主要类型 (11)5.2 总体要求 (12)5.2.1 建设要求 (12)5.2.2 应用要求 (12)5.3 网络环境 (12)5.4 数字终端 (13)5.5 数字化教学空间 (13)5.6 创新创造空间 (13)5.7 文化生活空间 (14)6 网络安全 (14)6.1 组织管理 (14)6.2 网络应用 (14)6.3 校园环境 (15)7 保障机制 (15)7.1 组织架构 (15)7.2 全员培训 (15)7.3 制度建设 (15)7.4 资金投入 (16)7.5 多方协同 (16)8 附录 (16)8.1 术语定义 (16)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校园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目标。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硬件设施、软件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论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硬件设施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网络、终端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标准及评价指标:1. 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带宽大小以及覆盖范围是评价指标之一。
稳定的网络保障了教学和管理的顺利开展,大带宽的网络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广覆盖的网络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资源。
2.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种类、配置和数量也是考虑的因素。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等。
3.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是评价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包括机房、配电、安防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合理规划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障智慧校园的正常运行。
二、软件应用智慧校园的软件应用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中小学智慧校园软件应用方面的标准及评价指标:1. 教学管理系统: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在线作业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用户体验。
2. 学生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是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和更新及信息的安全性。
3. 家校互动系统:家校互动系统提供了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信息、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的及时性、互动交流的便捷性。
三、信息安全智慧校园建设中,信息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下是中小学智慧校园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及评价指标:1. 网络安全:防火墙的安装、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以及网络攻击和病毒的防护是评价指标之一。
附件二:重庆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二О一三年三月编制说明一、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科[2009]27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
本标准包括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数字校园应用服务系统、数字资源等三部分。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按照学校班级数量进行分类:高中、初中、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完小)Ⅰ类为24个班以上,Ⅱ类为12-24个班级,Ⅲ类为12个班以下。
村小(教学点)不单独分类。
2.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原则、设计和建设要求。
3.校园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功能室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的相关要求。
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要实施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本标准执行情况由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
- 2 -目录高中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一、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配备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校园网络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