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期末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现当代小说鉴赏论文现当代小说鉴赏姓名:XX学号:XXXXXXXXX 说实话以前很少看小说,除了上课时老师会将那几篇外几乎是没读过其它的。
这学期我选了这门叫做现当代小说鉴赏的选课也是为了弥补一下自己在小说文学这方面的欠缺。
第一节课时老师就说了这个课的最后会写个论文作为评分标准,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说说鲁迅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的现当代小说作家吧。
首先对鲁迅先生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汉族。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大多数同学都学过的鲁迅的小说,以前鲁迅先生曾去过日本去留学,学过医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济世救人。
但是鲁迅先生发现通过这种方法拯救的人太少,所以他才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他想通过自己笔下的文字来拯救更多国人的心灵。
鲁迅先生真正的开始创作是以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的,从此鲁迅先生走上了文学救国的道路。
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热风》、《华盖集》等等好多的小说和文集。
还记得那些铿锵的文字“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年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唤醒了无数国人的心。
每当我读起这些文字都会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共振,那感觉真的很好。
生活方面,1906年7月6日鲁迅尊母命与完全没有感情基础的朱安结婚,个人感觉朱安和鲁迅都是不幸的,鲁迅考虑过离婚,但那个年代,人们依旧很封建思想很不开明,被休的女人是备遭人们鄙夷和唾弃的。
小说题目:《柳毅传》作者:李朝威相关信息:《柳毅传》唐代传奇小说,李朝威(约中唐时人)著。
主要写凡人书生柳毅与小龙女、洞庭君、钱塘君龙族的故事。
书中生动的描写了人神之恋的故事。
也涉及到对古代父母包办婚姻的讽刺,以及自由婚姻的美好。
故事概要:柳毅是仪凤年间的一名书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打算回家,回家时又想起有一个客居在泾阳的同乡,于是决定去拜访一下老乡在回家。
在去拜访的途中,见到一个正在牧羊的妇女,长得很好看却见她闷闷不乐的,善良的书生就上前去问她有什么委屈。
于是这个妇女告诉她,自己是洞庭君的女儿,嫁给泾河小龙。
他们一起生活了不久她的夫君就虐待她,对他十分不好,她向公公诉苦,可公公爱惜自己的儿子对他的倾诉不加理会。
说完便问柳毅是否愿意帮自己,希望柳毅能想自己的亲人洞庭君告密。
柳毅十分同情龙女的遭遇,就说了一句“吾,义夫也。
”然而,柳毅终究是凡人,要见到洞庭君谈何容易。
因此龙女告诉了他进入龙宫的办法,之后拿着龙女的信就离开了。
柳毅迅速向老乡告了别便。
回家后他便去拜访洞庭君,他按照龙女给他的办法果然来到了龙宫,见到了洞庭君。
相互行完礼后,洞庭君便问其来意。
柳毅便将自己在回家路上所见到的小龙女的悲惨状况一一告诉了洞庭君,然后拿出龙女的书信。
洞庭君把信看完,伤心至极,哭着怪罪自己当初看不清听不到犹如瞎子一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泾河小龙,使得龙女吃尽了苦头。
洞庭君向柳毅表明谢意,然后又大哭起来,旁边的人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洞庭君吩咐侍从把消息传到宫中,不一会儿便听到哭声震天,洞庭君一听哭声便急了,叫侍从赶快叫大家别哭出声来,害怕被钱塘君听见了。
原来钱塘君是洞庭君的亲弟弟,以前是钱塘长,如今已被罢职,钱塘君勇猛过人,脾气暴躁,唐尧时发生的九年洪水就是他的一怒,上天因为我的功德才宽恕了他但还是把他拘禁在这里。
话未说完,只听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一片云烟雾气,顷刻间一条巨龙直飞出去,脖子间还带着金锁链。
洞庭君扶着柳毅好一会儿才镇定下来。
经典小说鉴赏范文(一)具有奇妙生动的比喻。
在《围城》这一作品中,明喻和暗喻精妙的结合应用,用细腻而且生动形象的笔法勾画出了不同风格的众生相。
钱钟书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
在《围城》这一部小说中,语言的比喻喻体融入了宗教、历史、文学、哲学、科学、民俗、艺术等各个不同方面的知识。
作者钱钟书用不同凡响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将这部小说的本体和喻体巧妙的结合起来,使智慧火花在《围城》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着。
在《围城》中,作者运用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写作手法,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展现出了人物的特定微妙心态。
在小说中还应用了大量的典故,每个典故都有其特殊的含义,不同的中外典故,作者使用的信手拈来,使得文章更加独具特色。
《围城》中典喻的使用使得语言活泼而且典雅,并且具有意味深长的独特意义。
(二)形象幽默的讽刺之语。
在《围城》这一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形象的特性,不仅富有鲜明的特色,而且有惟妙惟肖的个性,虽然文章中的人物众多,但是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性,被刻画的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构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在不同的感官形象的感染着读者。
在《围城》这一文学作品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对小说中的不同的人物都应用了几个比喻进行了讽刺,将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在读者面前展现,小说中对人物的描法不仅含蓄,而且令每个人物都星神具备。
(三)心理讽刺描写微妙而细腻。
《围城》这一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具有细腻的文笔,运用了观察和分析,将每个人物的心里进行了深层次地艺术挖掘,在《围城》中,大胆的借鉴了西方心理描写的幽默讽刺技巧,作者不断运用敏锐的眼光和尖锐的笔法刻画了不同人物所特有的心理特征。
小说中犀利的别致的心理讽刺描写,使得人物形象不仅具有立体感而且更加具有特色。
而且,作者钱钟书善于将人物的复杂心理抓住,就很多复杂的人物的感情夹杂在一起,不仅能够形成微妙激烈的心理冲突,而且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加具有形象。
中国当代小说鉴赏论文(5篇)第一篇:中国当代小说鉴赏论文引导语:论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相信很多人亦都撰写过论文,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中国当代小说鉴赏论文,欢迎阅读!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形态是怎样的呢?从老师布置了这篇作业起,我就努力地在想着这个问题。
可怜我文学功底实在是不堪一击,于是只好上网查了。
我一边小声地埋怨着这让我无从下手的作业,一边快速地浏览百度、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结果还是一头雾水。
百般无奈下,我决定还是先看看中国当代小说都有些什么作品好了。
于是我随意搜索了一下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结果就发现了铁凝写的小说真的很不错。
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铁凝写的一系列小说,然后,我慢慢找到了我想要知道的答案。
一、人物形象的典型美铁凝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借助人物的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
名家张克勇说:“铁凝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始终贯彻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
”1、仁义善良的白大省白大省是小说《永远有多远》里的主人公。
她善良、仁义、宽厚。
在她的成长经历和爱情道路上,连她最亲近、最依赖的人郭宏、关明羽、小玢、夏欣、白大鸣都时时利用着她的“仁义”,达到各自的目的。
白大省一次次不断付出之后又在一次次不断的失去。
在通篇的文字中,铁凝紧扣白大省这种不合时宜的“善良”,并不时地用它来点缀距离时尚的遥远,从容的叙事中蕴涵灵动和大气。
我觉得白大省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选择坦然地接受一切。
白大省对郭宏、关明羽、小玢、夏欣、白大鸣他们都是忍让宽厚的,她似乎永远也做不到不仁义,即便她也很想改变自己老好人的形象。
是的,白大省是无可救药的,是宽厚善良的,是纯好的。
我喜欢白大省身上的那种大气,那种仁义,那种善良,所以,最后会看得愤愤不平。
在最后,白大省说:“我现在成为的这种好人根本就不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郭宏说:“你永远也不可能。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摘要: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鉴赏小说有要点,文章作用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说阅读鉴赏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那么,如何鉴赏一篇小说呢?1.以人物为核心小说是写人的,必然展示鲜明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命运无不反映社会面貌。
因此,读小说不仅要准确掌握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要透过这些特征了解社会。
分析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意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
如在《宝黛初会》中对王熙凤的描写。
写服饰,先概括了通体形象: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颈饰、裙饰、服饰四个方面极力铺陈。
这种浓墨重彩的描写,既显示出了她的华贵、得势,又暗示了她的贪婪与俗气。
这样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2)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如《孔乙己》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3)注意人物行动的描写。
人物性格和人物行动是统一的,行动细节的分析常是把握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药》写刽子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的一系列动作:“嚷”,“抢”,“扯”,“裹”,“塞”,表现出康大叔不耐烦的心情;“抓过”,“捏一捏”则写出他抓钱数钱的熟练动作和贪婪,凶恶的灵魂。
(4)注意人物心理的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提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大量的心理描写,就揭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通过心理描写的分析,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进而了解小说的主题。
2.抓住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
英雄何路慰平生---从《虬髯客传》中人物品侠义英雄何路慰平生---从《虬髯客传》中人物品侠义摘要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虬髯客传》中所体现的侠义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通俗武侠小说,直至今日新派武侠小说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本文通过对《虬髯客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侠义精神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侠义精神的实质和特点。
关键词:唐传奇武侠小说侠文化侠义精神儒侠正文1、前言:豪侠小说是晚唐传奇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虬髯客传》就是其中的名篇。
《虬髯客传》应成文于唐末,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三人的故事。
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红拂慧眼识英雄,与李靖私奔,途中结识豪侠虬髯客,结伴同行至太原见到了李世民。
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但见李世民神气不凡,是未来天下贤主,于是把财资、兵法传给李靖,让他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而自己远赴海外,另辟天地。
小说借虬髯客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圣贤起陆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萃,固当然也。
将余之赠,以奉真主,赞功业。
”作品的动人之处不是作为盛世挽歌的主旨,吸引人的是它所展现的豪侠之风。
作品中将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客描写的栩栩如生,这三位也被后世誉为“风尘三侠”。
三位主人公都是快意恩仇、豪迈绝伦的任侠形象,但真正能体现侠义精神高层境界的应是虬髯客这一豪侠形象。
2、人物形象分析:2.1对国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虬髯客传》的故事以隋末乱世为背景,其中即涉及到真实历史中的帝王将相又有纯属虚构的人物,虚实相生,被认为是“子、史附庸而承认有一定的虚构”的代表。
以乱世末世演绎侠客传奇,能形成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侠客们可达庙堂又能至武林,纵马江湖,出入江山,显得大气磅礴。
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只有四部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其他多以社会动荡、朝代更迭的时期作为背景。
这样的设置给了侠客们展现忧国忧民的儒侠风范的机会。
从政治关系上来说,虬髯客与李世民是争天下的对手,但虬髯客却能舍弃匡扶天下的个人理想,将为起事准备的巨额财富转赠,并退出逐鹿中原的舞台,换来一个清平的世界,这种“能舍”的“大仁”“大义”使他的形象迥别于同时代的其它豪侠。
题目:聊斋志异之聂小倩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小倩这个神仙般的美女的人物,当然还是通过王祖贤的完美演绎的《倩女幽魂》将小倩这个角色深深的印入了脑海,但是当时并不知道其实小倩这个人物真的是出自小说的,那时只知道聚精会神的看着电影去感受宁采臣和聂小倩两人凄美的爱情。
是后来十分喜欢蒲松龄的志怪小说,偶然间才发现了原来聂小倩这个人物原来是出自《聊斋志异》。
此书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数量最多的是孤鬼花妖变的女性形象。
作者借助这些人物的描写来抨击黑暗的现实、寄托悲愤之情和社会理想。
我一直都记得郭沫若曾说过“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句话算是对《聊斋》的最高评价但我自己一直都没有完全体会这句话之所以记得是因为这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但对于这本小说的评价我更享受于我自己对它的理解。
小说虽写的是聂小倩这个美丽聪慧的女鬼与宁采臣相识及共患难的爱情婚姻故事,但它与《聊斋志异》中其它篇的描写男女相悦的故事的开头迥然不同。
它不似《青凤》、《婴宁》中耿去病之于青凤、王子服之于婴宁的一见钟情勇于追求;不似《林四娘》中女鬼林四娘之夜投陈公,两情相悦;也不似《吕无病》中鬼女无病因其德而使孙麒对其倍加怜爱。
本文一开头,聂小倩是由两个夜谈的女鬼引出,其貌“艳绝”。
当深夜聂小倩迫于夜叉之命去迷惑宁采臣时,宁没有为聂小倩的美貌所诱,而小倩当时除了受命害宁性命,别无他的想法,两人那时是毫无情意可言的。
除了与别的文章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开头不同外,蒲松龄一反其对书中美丽女子不过寥寥十来字的描写习惯,不惜笔墨对小倩的美通过不同的人的评价,用直接和间接的手法从各方面大加描绘。
宁采臣开始看她“仿佛艳绝”;老媪夸她“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宁采臣在小倩谢葬骨时“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连宁母因为小倩是鬼而怕她的同时也觉得她“绰约可爱”;等到小倩与宁采臣成婚时“或请观其妇,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为鬼,疑为仙”等等[1。
千古悲剧人物——潘金莲摘要:《金瓶梅》中所描写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潘金莲具有独特的意义,是这部小说中性格和思想比较复杂的人物。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安分的女性所经历灵魂的躁动和痛苦。
潘金莲是一夫多妻的男权社会中开出的一朵恶之花,罪恶的社会造就了这个罪恶的女人,罪恶的社会又彻底毁灭了这个罪恶的女人。
关键词:潘金莲;婚姻自由;悲剧命运列宁曾将托尔斯泰誉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其意是说托尔斯泰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的社会生活。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巨著的《金瓶梅》则是再现明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金瓶梅》描摹了绚丽多彩的女性世界。
在《金瓶梅》中所描绘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潘金莲具有独特的意义,是一个主要角色,是这部小说中性格和思想都比较复杂的人物。
凡读过《金瓶梅》的人都是说她是一个坏女人,不过《金瓶梅》的价值,不在于它写出一个令人可憎的女人,而在于写出了这个坏女人的种种恶、德及联系在一起的她所经历的种种屈辱,悲苦和心酸。
她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所向往新生活的同时,又自觉地背负着妻妾制,子嗣制等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走向死亡。
小说不是描写抽象人性的恶,而是描写具有丰富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生悲剧。
《金瓶梅》的艺术描写表明,潘金莲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坏女人。
她的恶德是罪恶的社会造成的,她为恶所欺,便以恶抗恶,终于自己也成为一个恶人,并被恶所吞噬。
她的悲剧不仅仅表现在一生的苦苦挣扎,失败屈辱,以至于最后被惩罚而惨死,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是罪恶的社会扭曲了她的灵魂,铸造了她的恶德。
她害人终又害己,应该说,在人生的舞台上,潘金莲的悲剧是演的有声有色的。
在她身上释放出长期被压抑的中国女性的生命活力,但不幸这种活力却被邪恶所控制,她是无力抗拒也无法逃脱历史加给她的悲剧命运。
金瓶梅中的细节,虽然对潘金莲怀着同情,期待着她能变好,却仍然忠于生活,无情的写出了她的堕落和毁灭。
人称“三寸钉,谷树皮”的武大郎,与潘金莲是不般配的。
这婚姻自然不公平、不合理。
中国当代小说鉴赏论文引言中国当代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精神。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当代小说的鉴赏,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展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1. 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与特点自20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
传统的言情、武侠、历史小说逐渐演变为更加现实主义、自我觉醒和社会关怀的题材和风格。
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
1.1 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中国当代小说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反思。
小说家通过对细微的人物与事件的刻画,揭示社会的弊端、人性的复杂以及人类的尊严。
这种风格的小说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
1.2 自我觉醒与成长中国当代小说中常常描述人物的自我觉醒和成长历程。
这些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生活故事,探索个人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这种描写引导读者思考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1.3 社会关怀与文化批判中国当代小说还经常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现象。
这些小说通过对社会不公、道德伦理冲突等问题的揭示,引发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并促使社会变革的探讨。
2. 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与影响中国当代小说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文学继承与创新中国当代小说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小说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突破传统的桎梏,使得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精彩。
这种文学的创新潜力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2.2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引导中国当代小说通过描绘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现了独特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这些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3 文学的社会功能中国当代小说作为文艺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社会功能和使命。
它既可以批判社会弊端,引发社会变革的讨论,也可以鼓舞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的内心力量。
3. 中国当代小说的未来发展中国当代小说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现代小说鉴赏结业论文论文题目: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姓名:孙鹏专业年级:20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号:2104022158任课教师:郭玉玲摘要: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
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
萧红作品的深刻性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也有很多必然的因素,而不是某一个简单的原因直接作用的结果。
其中有很多复杂和丰富的原因需要去探求。
关键词:儿童视角坚强多难三十年代批判与反思正文:还在游离于手机上网聊天的我,耳畔忽然接收到了一个声音——“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东北的女作家萧红”。
就是这句话让我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选修课上一直陪伴我度过的通讯工具,也许你会好奇,是因为他是东北的作家?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女作家的缘故呢?不……“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就单单是这几句话就足够吸引我这个半个文学爱好者了,能够让矛盾先生对文学作品发出这样感慨的我想文学世界中也没有几个了,因为这句话我第一次搜索了萧红,第一次了解了萧红,第一次读懂了萧红。
萧红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女性。
她总在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却又总是被困扰其中,最后凄然病逝而觉得不甘。
她是富家小姐,同时她也只是个初中文化的人,她留给我们的作品仅几万字,但却是不可估量的财富,她的语言文字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电波,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了解他不是因为同情,也不是因为崇拜,更多的是因为喜欢。
喜欢她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喜欢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淡淡愁绪。
提及萧红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及本人最喜欢的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其实《呼兰河传》就是萧红人生的一部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
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面对沉积着层层淤泥的给自己带来灾难的大泥坑,人们宁可想方设法地绕道而行,或者幸灾乐祸地在围观“抬车抬马,淹鸡淹鸭”中获得“乐趣”,也不愿改变现状。
祥子被注定的悲惨命运
——浅析社会正确信仰的缺失
摘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的命运从他踏进北平城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在一个充满着私欲、没有正确的信仰的社会里,任何的正常、上进的理想在这样的环境里都是找不到生长的土壤的,最终都会化为泡影,灵魂也只能在其中慢慢堕落和腐朽。
关键词:祥子;信仰;理想;堕落
所谓信仰,即相信和仰望,相信所信之物的真实性,对其有所求,有所盼望,并相信它能给予自己所渴望的东西。
自小在乡间长大,不谙世事的祥子,在失去父母和几亩薄田之后便来到了北平城讨生活。
初出茅庐的祥子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一如初生的牛犊,不畏艰险,干劲满满的祥子认为城里跟乡间也一样,只要足够努力,就必然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创造和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这就是他的信仰。
年轻健壮的祥子很快就决定了拉车这么个行业,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目标,坚信着凭借自己的努力必然很快就能做大做强,最终拥有自己的车厂。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祥子真的拥有了一辆自己的车。
一切都那么的一帆风顺,幸运之神似乎就陪伴在祥子左右,为他开路,所有的事似乎都在印证着祥子的想法,“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闯出一番事业”。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仅仅持续了半年,北平城的安宁便被战争的硝烟打破。
因着想要赚取高车费而怀着侥幸心理的祥子冒险跑到清华拉客,突然出现在祥子面前的军阀让祥子措手不及。
祥子被抓去当壮丁,车子也被抢去了。
祥子这些年的努力成果,此刻就如烟花一般,短暂就绚烂过后,便又归回了死寂的黑暗,放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不久前还是“触手可及”的理想就这样湮灭了。
祥子的心也有很大一块随着梦想破碎了。
祥子原本坚定的信仰被摇撼了。
努力了真的有用吗?
侥幸逃脱军阀之手后祥子整顿了一下自己身心后,便强打精神回到了事业的起点——人和车厂。
祥子把身上剩余的三十块寄存在刘四爷那里,期待着积攒足够的钱,再一次拥有一辆仅属于自己的车。
一定可以的,一定会有一辆属于我自己的车的!祥子并没有被之前的挫折打败,渐渐的又振作了起来,深信着天道酬勤的道理。
离开杨家后心情郁闷的祥子来到了西安门,遇上了正好需要车夫的老主顾曹先生,便高兴的在曹家拉上了“包月”。
随着闷葫芦罐逐渐充盈,他的信仰也渐渐的坚定起来了。
嗯!一定可以的!很快就又能拥有自己的车了!
这个梦一直做到了祭灶的那一天。
那天祥子照常拉着曹先生回家,但发现有人跟踪着他们,于是祥子按照曹先生吩咐拉去了左先生家里,然后又回曹家接太太和少爷。
然而刚到了曹家门口,便被一直尾随的孙侦探抓住,并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交出了自己的闷葫芦罐。
所有的努力和希望就这样如烟消失。
他和虎妞也和刘四爷彻底闹翻了,瞬间便失去
了所有的事业基础。
这一次,祥子对“自己”彻底失望了,再也不相信自己能为自己创造出光辉美好的未来。
祥子对于所遭遇的一切很沮丧,但虎妞为他买车这一举动到底还是触动到他了。
祥子振奋了精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得把这个家维持下去。
这个小小的家,取代了他的事业,成了他的另一个盼望。
不久之后,虎妞真的怀上了祥子的孩子,这在祥子心中无形中又增加了一份责任,更加坚定了祥子要守护这个家的决心。
于是祥子更加拼命的拉车,风雨无阻。
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后又狂风大作,倾盆大雨,祥子的身体终于还是败给了自然。
这一病就是一个月。
心里焦急的祥子到底耐不住心里那种强烈的责任感的催逼,病还没痊愈就又硬撑着出去拉车,于是没几天就又病倒了,一病又是一个月。
在祥子焦急却又无奈的这段时间,小福子来陪他说话,嘘寒问暖,到了一点点的温暖,这种温暖也使得他对小福子暗生情愫。
病后的祥子,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虎妞的钱也花的所剩无几了,祥子只得更加努力的去赚取每一分钱,为了把这个家维持下去。
但命运又一次跟祥子开了个大玩笑。
虎妞因为年纪大了,怀孕之后又不运动,贪爱吃零食,导致婴儿过大难产死亡。
这个家,就这样没了,之前所有的努力也都成为徒劳了……祥子把车卖了,埋葬了虎妞,搬离了大杂院。
此时小福子表示愿意和祥子结合,但苦于没有能力养活他们一家,祥子只得暂时离开。
这之后,祥子又经历了一些磕磕碰碰,但此时祥子的心已然麻木,虽然有时还是会想要强,想要有辆自己的车,想念还在等他的小福子……但这些念头稍纵即逝,他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合群,渐渐染上了各种恶习,那些他曾经看不上的事现在都觉得“有点意思”。
有一次,祥子无意间拉上了刘四爷,他在胡同里恶言顶撞了刘四爷后,感到出了口恶气,这成了他麻木的心这些日子来感到最为舒坦的事。
他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又有了些活力。
他找到了曹先生,并且把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曹先生,求他指点出路。
曹先生就答应让他来拉包月,并且表示小福子也可以在曹家吃住。
这让祥子在黑暗的生命里看到了希望和光。
欣喜的祥子迫不及待的回去找小福子,然而小福子并没有等到这一天,早在两个月前就因不堪娼妓生活的折磨而上吊自杀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祥子的心彻底的死了,唯一幸福的可能性都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任何值得盼望和努力的了……
已经一无所有的祥子从此把自己的灵魂丢到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任由黑暗腐蚀他原本高洁的灵魂。
他已经不再在乎了,不在乎自己变得怎样,不在乎别人变得怎样,也不在乎这个世界变得怎样。
他以堕落的方式,为自己举行了一场葬礼,把自己的灵魂埋进了黑暗里,和这个社会的其他人一同埋葬于这个偌大的墓地,成为北平城又一只“游魂野鬼”。
或者会有人猜想,如果当初祥子的选择不一样,会不会结局也不一样?假如最开始没有冒险去清华拉客会怎样?假如当初听了别人的劝告把钱存在银行而不是放在闷葫芦罐里呢?假如虎妞有好好照顾身体没有难产死呢?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导致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祥子做了怎样的决定,而是因为祥子在一个缺失正确信仰的世界里企图实现个人理想。
在外表光鲜实则腐朽的北平城里,一个崇尚权利和金钱,人人尔虞我诈的世界里,怎么可能容得下高洁的个人理想?在一个只相信权力和金钱能带来一切的国度里,相信能靠自身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的人,注定只能成为被压榨的对象。
莫
想讹诈了祥子的孙侦探能过得好,他欺压比他弱小的人也自会有比他强大的人欺压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度里,大概只有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能过上“还不错”的生活,然而即使这样的人,估计也无法避免每天提心吊胆的提防他人的生活吧?所以这个社会里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站在顶端,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绞尽脑汁与其他“狐狸”博弈以求生存的“体面人”,一种是任由灵魂被腐蚀,堕落到底,等待死亡来临的“可怜人”。
没有真正过得好的人,没有真正的自由人,一个也没有。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输家。
任何合理的个人理想和信仰都只能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