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甘蓝类蔬菜(教案, 3 学时)
- 格式:pdf
- 大小:372.51 KB
- 文档页数:14
甘蓝类蔬菜越夏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甘蓝类蔬菜越夏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消毒、播种前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甘蓝类蔬菜越夏育苗,其它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6715.4瓜菜作物种子第4部分:甘蓝类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通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NY/T2442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甘蓝类蔬菜Brassica vegetables甘蓝类蔬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二年生蔬菜的统称。
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芥蓝等。
3.2漂浮盘the disk for floating-seedling system采用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多个育苗孔穴连为一体、外形规格标准一致,穴盘孔穴呈四棱椎体或圆锥体,底部有排水孔的育苗容器。
3.3漂浮育苗floating-seedling system采用漂浮盘为载体,以育苗基质为支撑,将播有蔬菜种子的漂浮盘放入育苗池进行培育,完成种子萌发及成苗过程的育苗方式。
3.4压孔板perforated plate在育苗盘的育苗基质表面一次性压出全部凹陷播种孔穴的专用器具。
3.5负压漂浮盘播种机Negative-pressure floating tray seeder专门为漂浮育苗设计的一款小型蔬菜播种机械装置。
装置利用空气负压和静电吸附小颗粒蔬菜种子,解压释放种子实现播种;装置由固定支架、播种盘、吸尘器和套管四部分组成。
《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指南1. 本门课程的一般信息1.1.课程名称及代码:蔬菜栽培学(代码)1.2.开设学期和学时:总学时为126,其中实验36学时。
第四学期周学时为4,总72学时;第五学期周学时为3,总学时为54。
1.3.所选教材和参考资料:本科专业选用教材为浙江大学主编的《蔬菜栽培学总论》和山东大学主编的《蔬菜栽培学各论》;专科专业选用主编的21世纪参考书有:李庆典主编的《蔬菜栽培》,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等。
2. 课程的基本情况2.1.课程的性质:为园艺专业专业课;果树专业选修课。
2.2.主要内容: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蔬菜的栽培制度与立体种植、白菜类栽培技术、甘蓝类栽培、根菜类栽培技术、葱蒜类栽培技术、绿叶菜类栽培技术、茄果类栽培技术、瓜类栽培技术、豆类栽培技术、薯芋类栽培技术、多年生蔬菜栽培技术、芽苗类蔬菜栽培技术。
另外,根据教学实际选做12~15个,有以下实验项目可供在教学中选择,蔬菜植物的分类、蔬菜生长周期与食用器官的形成、温度及光照对蔬菜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蔬菜种子形态的识别、蔬菜种子生活力测定、蔬菜种子品质的测定、苗床结构与设置和性能、蔬菜的营养诊断、蔬菜植株调整、蔬菜间作套种类型与光能利用白菜类的分类、根菜类肉质的形态和结构、葱蒜类蔬菜的形态特征和产品器官的形成、菠菜的性别、茄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黄花菜植株形态及分蘖习性观察、芽苗类蔬菜栽培技术。
2.2.3.课堂教学的内容:课程主要内容都要求进行课堂教学。
2.2.4.学生自学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芫荽、小茴香、茼蒿、小白菜、冬瓜、南瓜、生姜、特种蔬菜、山野菜栽培。
2.2.5.实践与练习内容:菜田土壤准备、蔬菜嫁接育苗、蔬菜定植、蔬菜植株调整、蔬菜田间管理技术。
2.2.6.其他教学活动的内容:2.3. 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果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讲述蔬菜生产栽培知识和基本技术,主要作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培养即能从事生产、又能进行蔬菜科学技术研究,使蔬菜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甘蓝类蔬菜的科学施肥法甘蓝类蔬菜的科学施肥法本类蔬菜重要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苤蓝、抱子甘蓝等,是以叶球、短缩的花蔓、球茎和侧芽供人们食用。
甘蓝类蔬菜都有肥厚而呈现蓝绿色的外叶,具显著的蜡粉和波状的叶缘,均是低温长日照作物,但各变异与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有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接受温度感应。
甘蓝类蔬菜是在蔬菜中尤为喜钙的作物,需钙量很高。
当由于土壤缺钙,或是由于其他环境条件造成生理缺乏时,都易体现出缺钙症状,产生心叶边缘干边,影响产量和品质。
花椰菜的成长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成长期、抽薹期、开花期和结实期。
当莲座期快结束时主茎顶端产生花芽分化,继而出现花球,进入了生殖成长的初期。
从花芽分化至花球形成商品成熟的天数因品种而异,约20-50天。
在花椰菜幼苗期,叶子的干物重比茎和叶柄的干物重超过2倍,叶子中氮的含量显著地超过钾,而在茎和叶柄中则钾的含量要高千氮。
在未呈现现花蕾前,重要是茎叶的成长最旺盛,大约在定植20天以后,植株成长逐渐加速,同时孕育花蕾,是养分成长向生殖成长过渡的转折时期,定植后40-60天,花球增长速度逐渐加速,此时氮、磷、钾的累积转向花球。
为了保证花球发育所需的矿质养分,在花球直径长到3-5厘米时就要及时浇水追肥。
欲获得1000kg的商品花球,约需氮(N)7.7-10.8kg,磷(P2O5)2.1一3.2kg,钾(K2O)9.2-12.0kg,其比例为1∶0.3∶1.1,它比结球甘蓝的吸肥量显著偏高,多达1倍以上。
在花椰菜的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育苗期养分土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定植前每亩施厩肥2500-5000kg做基肥。
从定植到收获需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用人粪尿2000-2500kg或氮素(N)3.0-5.0kg。
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增多,产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花蕾发育期,养分的吸收量的影响很显(查看国内全部种子公司和优秀种子,可以在手机中下载安装个知种植网能查阅购买全部种子品种。
特种蔬菜栽培学绪论第一章根菜类第二章白菜类第三章甘蓝类蔬菜第四章绿叶蔬菜第五章薯芋类蔬菜第六章茄果类第七章瓜类第八章多年生蔬菜和杂类绪论一.定义:特种蔬菜 是在一定时间、地域条件下,比较名贵优质或供特殊需要的一类蔬菜,或为区别于大路菜而称特种蔬菜。
在不同时期,特菜所包含的范围有其不同的内涵,特菜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特种蔬菜又被称为稀有特种蔬菜。
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外事、外贸及旅游事业空前繁荣,为了满足各涉外宾馆饭店、旅游行业等需要特殊配菜供应的部分需求,开始从国外引进“西菜”品种,那时“西菜”属于特需供应,市面很少见,所以就有人称这类蔬菜为特菜。
专家指出:所谓“特菜”是指从国外引进的“西菜”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它们大多含有特别营养,风味独特,有的种类还有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可见特菜并不是由植物学分类而得名。
二、特菜分类。
1.西菜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
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2.新育成品种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
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3.各地名优品种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
如东北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4.野生蔬菜近年来野生蔬菜重新被人们所瞩目,经过挖掘开发有的成为很好的食用蔬菜。
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5.微型蔬菜又称袖珍蔬菜,形状小巧玲珑也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蔬菜品种。
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
这类蔬菜中有直接引进的,也有新培育出的。
三、特种蔬菜的特点特菜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首先特菜品种能够缓解淡季蔬菜供需矛盾,如性喜高温、耐热性强的蕹菜、落葵、苋菜、黄秋葵、节瓜等,可作夏季补淡供应;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的生菜、芥蓝、菜薹等,可增加冬春菜供应;耐贮性好的佛手瓜、球茎甘蓝、根甜菜、豆薯等,可实行秋季生产,冬贮供应。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紫甘蓝汁适用年级:中班(3-4岁)学科目标:科学时间安排:2个课时(每课时3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紫甘蓝是一种蔬菜,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蔬菜的特点。
2.加深对颜色变化的理解,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过程。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1.紫甘蓝叶子和切好的紫甘蓝块状样本2.水杯和漏斗3.透明玻璃容器4.色拉油5.水6.醋7.小勺和滤纸8.纸杯和稻草吸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讲解的植物种子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概念引入(10分钟)展示紫甘蓝的叶子和块状样本。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紫甘蓝的颜色和形状,与其他蔬菜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了解紫甘蓝是一种蔬菜,然后解释蔬菜的定义。
3.实验演示(10分钟)a.准备一个透明玻璃容器,放入一些切好的紫甘蓝块状样本。
b.加入一些水,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变化。
c.引导学生描述变化,并解释水变成了紫色是因为紫甘蓝中的颜色素溶解到水中。
4.实验探索(5分钟)让学生尝试用刚才的方法将水变紫色的实验重复实施一次,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5.结论总结(5分钟)安排学生坐在一起,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水变成了紫色?”第二课时:1.导入(5分钟)显示漂亮的紫甘蓝叶子,并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紫甘蓝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2.实验演示(10分钟)a.准备一杯色拉油和一片紫甘蓝叶子。
b.将紫甘蓝叶子放入色拉油中,让学生观察变化。
c.引导学生描述变化。
解释色拉油不能溶解紫甘蓝中的颜色素,所以叶子没有变色。
3.实验探索(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水代替色拉油,将紫甘蓝叶子放入水中,观察变化。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4.结论总结(10分钟)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问题。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防治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防治甘蓝类蔬菜包括芥蓝、花椰菜(菜花、椰菜花)、结球甘蓝(椰菜)、球茎甘蓝(芥蓝头)等。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根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黑胫病、黑腐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等。
霜霉病病叶上病斑初为淡绿色,以后病斑逐渐变为黑色至紫黑色,稍凹陷,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成或不规则形。
空气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毒层。
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
当气温在15-24摄氏度上下波动而湿度又较高、天气阴晴交替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其防治方法如下:1、种子消毒:可用种子重量0.1%的35%甲霜灵可湿粉,或保种灵(甲霜灵、福美双、甲基托布津按8:2:1比例混合)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粉拌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粉6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6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
黑斑病也称黑霉病,多为害外叶或外层叶,叶斑近圆形,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斑外常围有黄色晕圈,斑面现黑色霉状物,病斑常互相连合为大斑块,致使叶片变黄早枯。
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呈长梭形凹陷,有明显的轮斑和黑霉。
温暖多湿季节,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其防治方法如下:1、种子消毒: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4%),或50%扑海因可湿粉(按种子重0.3%)进行拌种,或用40摄氏度0.1%汞液浸15分钟或50%福美双500倍液浸20分钟。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肥,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合理排灌,注意田间卫生。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倍,或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喷施,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
蔬菜栽培工培训课程安排表一、课程设置:13天课程:2022.11.23—2022.12.5,上课时间:上午8:30--11:40,下午13:00--15:25,每天7课时,总计63课时。
二、每天上课时间安排表第1-2节:8:00— 9:30 第3-4节:9:40— 11:10第5节:11:15 — 12:00三、课程内容安排:第一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工作,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禁毒、防意外等知识第2节(理论)讲解蔬菜分类、种类的识别、播种育苗第3节(实操)蔬菜的播种育苗第4节(实操)蔬菜的播种育苗第5节(实操)蔬菜的栽培方式、定植第二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防疫安全准备,防盗、防恐防暴等安全知识第2节(理论)蔬菜施肥及水分管理第3节(实操)植株整理第4节(实操)蔬菜采摘后的整理、清洗、分级第5节(实操)蔬菜采摘后的储藏、保鲜第三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讲解食品安全、用药安全等知识第2节(理论)蔬菜的选种、育种及种子储藏技术第3节(实操)蔬菜的选种第4节(实操)蔬菜的育种第5节(实操)蔬菜种子储藏技术第5节(理论)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7节(实操)瓜类蔬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四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讲解消防法、火灾常识、消防器材及火灾后的应急措施第2节(理论)瓜类蔬菜栽培技术:黄瓜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黄瓜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黄瓜栽培技术第5节(实操)黄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五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讲解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规范和职业守则第2节(理论)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番茄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番茄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番茄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6节(实操)茄果类蔬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7节(实操)茄果类蔬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2节(理论)甘蓝类蔬菜栽培技术:甘蓝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甘蓝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甘蓝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甘蓝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6节(实操)甘蓝类蔬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7节(实操)甘蓝类蔬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六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工作,蔬菜栽培工的礼貌礼仪、法律知识第2节(理论)白菜类蔬菜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白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6节(实操)白菜类蔬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7节(实操)白菜类蔬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七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工作,根菜内蔬菜栽培技术第2节(理论)萝卜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萝卜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萝卜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萝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6节(实操)萝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7节(实操)萝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八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工作,豆类蔬菜栽培技术第2节(理论)豆类蔬菜的特征特性、类型和品种第3节(实操)豆类蔬菜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豆类蔬菜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豆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第6节(实操)豆类蔬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第7节(实操)豆类蔬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九天:(上课老师:)第1节(理论)卫生防疫安全准备工作,大棚的种类、特点第2节(理论)大棚的搭建及管理第3节(实操)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第4节(实操)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第5节(理论)辣椒春季早熟技术第6节(实操)辣椒秋后栽培技术第7节(实操)辣椒秋后栽培技术。
甘蓝类蔬菜对于甘蓝类蔬菜,我们在生活中是用比较多的,主要吃的橄榄类蔬菜有芥蓝、紫甘蓝、包心菜以及花椰菜,这些蔬菜因为它的口感比较好而且营养价值高,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食用甘蓝类蔬菜是比较多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在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哪些是属于甘蓝类蔬菜吧。
甘蓝类蔬菜一般是生活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这有利于它的营养物质储存,所以甘蓝类蔬菜含有很多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其实芥蓝是含有很多维生素C的蔬菜,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吃的一种蔬菜。
甘蓝类蔬菜形成产品器官要求偏冷、凉的气候。
一般在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产品器官形成后第二年转入生殖生长,抽薹开花和结果。
幼苗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感应低温,通过春化,从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在长日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
不同变种对低温春化和长日照条件要求不同。
甘蓝类蔬菜根系较发达,再生能力较强,适于育苗移栽。
适应性较强,各变种都有适于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品种,一年内可排开播种,分期收获。
适于在富含有机质并有灌溉条件的土壤或沙土壤种植。
甘蓝类蔬菜的食用器官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C。
可供炒食、生食或加工腌渍。
甘蓝类蔬菜最常见的是结球甘蓝(卷心菜或包心菜)、其次是花椰菜(花菜或菜花),还有绿花菜(青花菜)、球茎甘蓝(别名苤蓝)、芥蓝、羽衣甘蓝等。
甘蓝类蔬菜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绿菜花、球茎甘蓝、芥蓝、孢子甘蓝、羽衣甘蓝等。
对于甘蓝类蔬菜的养生保健作用,也许许多人还不太清楚,下面就认识一下这类蔬菜所具有的主要营养和保健作用吧。
1、甘蓝菜是一类强身健体的蔬菜。
甘蓝是一类最常见的蔬菜。
甘蓝的成员有:绉叶甘蓝、卷心菜、球茎甘蓝以及花序甘蓝,比如花椰菜等。
它们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人的活力。
2、维护健康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200克甘蓝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的数量是一个柑橘的两倍。
此外,这种蔬菜还能够给人体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与维生素A前身物质(β—胡萝卜),这些抗氧化成分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并能有助于细胞的更新。
幼儿园种植甘蓝菜的教育教案主题:种植甘蓝菜的教育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甘蓝菜的形态和特性2. 熟悉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需求3. 了解蔬菜是如何生长的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5. 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幼儿的爱花、爱草、爱土的兴趣目标:1. 材料准备:甘蓝菜种子、土壤、水、盆2. 了解甘蓝菜的生长过程和环境需求3. 掌握种植方法,并对甘蓝菜的养护和管理有基本的认识4. 掌握幼儿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的基本观察方法和技能教学方式:观察、实践、小结教学步骤:步骤一:观察甘蓝菜的形态和特性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观察甘蓝菜种子的形态和特征,引导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发现交叉汉字的甘蓝菜种子,色彩鲜艳,大小适中。
步骤二:灌溉土壤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土壤,向孩子们展示种子在土里生长的样子。
让孩子们每个人都亲手拿到一些土壤,了解土壤的荷水、抗冻和透气性。
步骤三:播种甘蓝菜向每位幼儿发放种子,帮助他们用指甲在土壤上开一小洞,稍稍加湿以便种子接触到水分,让孩子们分别把种子放入洞里,薄厚均匀。
步骤四:浇水在种子被播下之后,让孩子们研究种子的图案,然后适时浇水,但不要浇得过多。
让孩子们既能观察所种的甘蓝菜,又能亲手管理过程。
步骤五:观察生长情况告诉孩子们关于种植甘蓝菜的生长周期和环境需求。
每天要观察甘蓝菜是否有成长变化,例如有没有新生的叶子,是否需要更多水分和阳光等。
步骤六:总结带领孩子们反思,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甘蓝菜的种植和探索心得,并且鼓励他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想法。
小结1. 通过观察甘蓝菜的形态和特征,幼儿能够认识植物的种类、生长状态、特性和条件。
2. 播种甘蓝菜是一个易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好方法,也是一项快乐有趣的体验。
3. 观察甘蓝菜的生长情况,不仅能够学习感知植物外部形态,还能对甘蓝菜的内部构造以及营养素含量有一定的认识。
4. 种植甘蓝菜是幼儿园的一项有趣的活动,环境的改善也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神奇的甘蓝中班科学教案【引言】甘蓝,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且在中学课程中也经常被用作教学的素材之一。
本教案将围绕甘蓝展开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让中班幼儿探索甘蓝的成长、结构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些实践,中班幼儿将能够更好地认识甘蓝植物,增加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理解。
【1. 实验一:甘蓝的孵化】材料:甘蓝种子、湿纸巾、透明塑料袋、水壶步骤:1. 将湿纸巾放在一个浅盘中,并在纸巾上均匀撒上甘蓝种子。
2. 用水轻轻地浇湿纸巾,让纸巾湿润但不过于湿。
3. 将浇过水的种子放置在透明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封好。
4. 将带有种子的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湿度。
5.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
讨论:1. 幼儿们将观察到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根的生长和种子的喷出。
2. 引导幼儿思考种子发芽的原因,探索植物的生命周期。
【2. 观察二:甘蓝的根和叶】材料:盆栽甘蓝植株、放大镜、剪刀、纸板、彩色铅笔步骤:1. 将盆栽甘蓝植株放在观察桌上,并让幼儿围坐在植株周围。
2. 分发放大镜给幼儿,让他们仔细观察甘蓝的根部和叶片。
3. 引导幼儿用彩色铅笔在纸板上画出观察的结果。
讨论:1. 通过观察,幼儿们将发现甘蓝的根部深入土壤,这是为了吸收养分和水分。
2. 幼儿们还将注意到甘蓝的叶片充满活力,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能量。
【3. 实验三:甘蓝的变色】材料:盆栽甘蓝植株、小喷壶、酸性果汁、碱性溶液步骤:1. 将盆栽甘蓝植株分成两份。
2. 一份用小喷壶向其喷洒酸性果汁,另一份喷洒碱性溶液。
3. 观察植株叶片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讨论:1. 幼儿们将观察到,酸性和碱性溶液对甘蓝的叶片颜色有影响。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植物叶子会变色,探索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 实验四:甘蓝的浸水实验】材料:盆栽甘蓝植株、水桶、标尺、水壶步骤:1. 将盆栽甘蓝植株放在水桶中,水位要稍高于植株的根部。
2024年认识蔬菜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蔬菜小学堂》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围绕“2024年认识蔬菜”为主题,重点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种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
内容包括:1. 蔬菜的分类及代表蔬菜;2. 常见蔬菜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季节;3. 蔬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蔬菜的基本分类,认识并了解常见蔬菜的名称、特点及生长环境。
3. 提高学生对蔬菜营养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健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蔬菜的分类、特点及营养价值的记忆。
教学重点:1. 常见蔬菜的识别;2. 蔬菜营养价值的理解;3. 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蔬菜、蔬菜卡片、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实物蔬菜,引导学生说出蔬菜的名称,激发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蔬菜还有哪些分类吗?”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新课(1)讲解蔬菜的分类,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各类蔬菜。
(2)介绍常见蔬菜的名称、特点、生长环境及季节。
(3)讲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3. 实践活动(1)分发蔬菜卡片,让学生进行蔬菜分类游戏。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蔬菜进行深入了解,并制作成手抄报。
4. 例题讲解以“西红柿”为例,讲解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自己认识的蔬菜,并说出它们的营养价值。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蔬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认识蔬菜2. 板书内容:(1)蔬菜的分类: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2)常见蔬菜:西红柿、黄瓜、土豆、胡萝卜、菠菜等(3)蔬菜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5种蔬菜,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以“我喜欢的蔬菜”为主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有趣的紫甘蓝(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紫甘蓝的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2. 使学生掌握紫甘蓝的基本种植方法和日常护理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紫甘蓝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
2. 紫甘蓝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等。
3. 紫甘蓝的种植方法:土壤选择、播种时间、种植密度等。
4. 紫甘蓝的日常护理: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紫甘蓝的特征、生长过程、种植方法和日常护理。
2. 教学难点:紫甘蓝的种植技巧和日常护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紫甘蓝种子、幼苗、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铲子、水壶、肥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紫甘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紫甘蓝。
2. 讲解:讲解紫甘蓝的特征、生长过程、种植方法和日常护理。
3. 实践:分组进行紫甘蓝的种植和日常护理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紫甘蓝2. 插图:紫甘蓝的图片和生长过程图3. 要点:紫甘蓝的特征、生长过程、种植方法和日常护理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紫甘蓝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图。
2. 写一篇关于紫甘蓝的观察日记,分享自己的种植体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紫甘蓝的特征、生长过程、种植方法和日常护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紫甘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紫甘蓝。
2024年认识蔬菜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2024年新版小学一年级生活与社会》第二章《我们的食物》第三节《认识蔬菜》。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蔬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掌握常见蔬菜的名称和识别方法;培养对蔬菜的喜爱和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蔬菜的名称和特点,能够识别并说出至少五种蔬菜的名称。
2. 使学生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认识到多吃蔬菜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多吃蔬菜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常见蔬菜的名称、特点和识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蔬菜实物、PPT、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丰收的蔬菜园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说出图片中的蔬菜。
2. 新课内容:(1)介绍蔬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2)讲解常见蔬菜的名称和识别方法。
(3)展示蔬菜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加深对蔬菜的认识。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蔬菜的趣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蔬菜》2. 内容:(1)蔬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2)常见蔬菜的名称和识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出你最喜欢的五种蔬菜,并简要说明原因。
(2)和家人一起制作一道蔬菜沙拉,拍照分享。
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的五种蔬菜分别是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菠菜和蘑菇。
原因如下:西红柿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黄瓜清爽脆嫩,有利于减肥;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对眼睛有益;菠菜含有铁质,有助于补血;蘑菇口感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对蔬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种植甘蓝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种植甘蓝(卷心菜)。
甘蓝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益。
通过种植甘蓝,学生可以研究到种植技巧、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理解甘蓝的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2. 掌握甘蓝的种植技巧和生长环境要求;3. 学会观察和记录甘蓝的生长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甘蓝种子;2. 种植盆或花盆;3. 培养土;4. 水壶;5. 光照度适宜的种植环境;6. 记录表格。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简单介绍甘蓝的特点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解释本次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2. 实操(30分钟):- 将甘蓝种子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用培养土填充种植盆或花盆;- 按照适当的间距将种子放入土壤中;- 让学生浇水,并确保保持适宜的湿度;- 将种植盆或花盆放置在光照度适宜的地方。
3. 观察与记录(15分钟):- 让学生每天观察甘蓝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引导学生观察甘蓝的叶片、茎部和根部等的变化;-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或拍照记录甘蓝的生长过程。
4. 分享与总结(10分钟):- 请学生轮流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甘蓝生长情况;- 引导学生总结甘蓝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5. 结束(5分钟):- 鼓励学生对种植甘蓝的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农民或农艺师来学校,向学生分享更多关于种植甘蓝的经验和知识;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的种植条件对甘蓝生长的影响;3. 鼓励学生将种植甘蓝的经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以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无。
第二章甘蓝类1.甘蓝类蔬菜包括哪几种,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何?答:甘蓝类蔬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包括甘蓝的各个变种:结球甘蓝,羽衣甘蓝,赤球甘蓝,皱叶甘蓝,孢子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芥兰。
甘蓝类蔬菜有野生甘蓝进化而来。
经过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目标的选择和培育,野生甘蓝茎和芽的生长习性发生变化以及阶段性发育特性的变异,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变种。
2.结球甘蓝有哪些品种类型,生产上如何合理选用?答:结球甘蓝根据叶球形状分为尖头型、圆头型和平头型;根据熟性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类型。
春甘蓝多为早熟、叶球尖头、圆头型品种;夏甘蓝多用耐热、抗病的中晚熟品种,叶球多平头型;秋甘蓝根据个地区秋季长短和茬口不同分别选用早、中、晚熟品种。
3.结球甘蓝早春育苗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为什么?答:①选择冬性强的品种。
小拱棚甘蓝于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在温室、温床或改良阳畦内播种育苗。
②苗床应配制物理性状良好的营养土,浇透水,干籽播种。
为防止猝倒病的发生,撒种及覆土后分别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
③播种后,苗床应保持20-25℃;出苗后,以白天15-20℃,夜间5-8℃为宜;分苗后,白天20℃左右,夜间10℃左右,有利于根系生长。
此外,应尽量加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使幼苗生长健壮,注意通风降湿,防止病害发生及幼苗徒长。
④3-4片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床也应配制营养丰富、理化性质优良的营养土。
分苗前3d适当降湿降温,以增强秧苗抗逆性,分苗应在晴天上午或中午进行。
⑤幼苗生长到6-8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大苗才可早熟、丰产。
起苗前7-10d要降温炼苗,以利栽后还苗。
4.春甘蓝争取早熟的技术有哪些?答:①选用冬性强的品种,避免使用劣质或混杂种子。
②掌握适宜的播种期。
过早播种,苗期低温期长通常是先期抽薹的主要原因。
③育苗期间,幼苗生长前期,苗床温度应偏低,防止幼苗生长过快,不利于壮苗的养成。
④适时定植,利用拱棚或改良地膜等进行保护,栽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营养生长。
有趣的紫甘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紫甘蓝的基本特征,掌握紫甘蓝的营养价值和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加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紫甘蓝的基本特征2. 紫甘蓝的营养价值3. 紫甘蓝的种植方法4. 紫甘蓝的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紫甘蓝的基本特征、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
2. 教学难点:紫甘蓝的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紫甘蓝,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紫甘蓝的基本特征详细介绍紫甘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让学生对紫甘蓝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讲解紫甘蓝的营养价值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紫甘蓝富含的营养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4. 讲解紫甘蓝的种植方法详细介绍紫甘蓝的种植过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浇水等环节。
5. 紫甘蓝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种植一颗紫甘蓝,亲自动手实践,观察紫甘蓝的生长过程。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紫甘蓝的基本特征、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2. 实践活动成果:评价学生种植的紫甘蓝生长情况,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拓展1. 开展紫甘蓝种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种植紫甘蓝,增强亲子互动。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语文等,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紫甘蓝的认识和喜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紫甘蓝的基本特征、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激发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紫甘蓝的实践活动”。